新课程第一轮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y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新课程之后,我们使用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该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其中必修共五册,选修十多册。课程学习内容增多了,学生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的机会多了,对学习能力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教师要改换保姆似的角色,改变填充灌输式传授知识的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盲目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即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如此做法,小而言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大而言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施教者深思的问题。
  现从必修教科书举例说明:
  该书共五册,每册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4个部分。前三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课文分单元编排,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重点各有不同。我全盘考虑,有意识的将这一部分内容视作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包括养成读写听说能力的平台。譬如“读”与“写”的方面,第一册选修教材,共四个单元,文体依次为现代诗歌、古诗叙事散文、记叙散文以及新闻、报告文学。在教学中,每个单元选一篇规范的范文,教之解读此类文体的关键因素或方法。“诗歌鉴赏”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并发挥想象,感受作品的情志。《沁园春·雪》中的枫山、碧江、飞鹰、游鱼等一系列意象组合,寄托了毛泽东豪放奋发、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使一般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经典有味的内涵意蕴。透过“西风”,诗人一般会传达伤秋怀思的情绪,听到“鹧鸪”的啼鸣,自然会勾起你旅途艰险的联想和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菊花是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竹子则具有不畏逆境迎难而上的个性品质。读懂了意象,积累了意象,解读诗歌甚至写作诗歌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表达交流”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部分。“写作”共20个专题,每册四个专题,依次训练记叙文的写作(第1、2册),一般议论文的写作(第3、4、5册)。各类文体的训练目标设置细小而循序渐进。如议论文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议论中的记叙、学习写得深刻等。写作训练,注重多练,注重修改。我常对学生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每次作文训练,我要求每篇文章既要做到“三改”,即自己修改,同学修改,教师修改,又要做到“三批”,即眉批、旁批、尾批。自己修改的草纸要附带上交,同学修改的要署名签字,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训练,我的作文训练没有“浮”在表面,而是“沉”下底去,学生的写作水平得以快速提升。“梳理探究”共有十五个专题,每册三个专题。它覆盖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在高考的指挥棒仍在擎举着语文教学这面大旗的大背景之下,它往往为我们师生所忽视。其实,我们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或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以便培养探求能力,特别是构建学生“大语文”的学习理念。“名著导读”共选十部中外名著,每册两部。依次为《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三国演义》《堂吉诃德》。其中《论语》《家》《红楼梦》《谈美》《三国演义》为中国文化经典。对于《论语》,将它设为早读文体,人手一册,可让晨读课堂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导读《红楼梦》,则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窗口,借助林黛玉的一双慧眼带领学生走进“红楼”世界。沿袭以往的经验,鉴赏《林黛玉进贾府》时,之前我都会再一次重温经典,细读慢品《红楼梦》,让自己对“红楼”之事做到如数家珍,在备课上运蓄气势。这样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声容并茂,学生自然会如醉如痴,求知若渴。几节课下来,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案头忽然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了一本本厚如砖块的《红楼梦》,随之而来的还有《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家》等经典名著。一段时间以来,教室里弥漫着的一股浓浓的书墨香味,挥之不去。曾经占据一席之地的“快餐”书籍几欲抱头鼠窜。而对待《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高老头》《堂吉阿德》和《莎士比亚戏剧》这些洋派经典,我又如何处置呢?首先要有认识上的准备,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加上现代音像文化产品的直觉冲击给学生视听觉上造成的麻木迟钝,学生自然“啃”之味同嚼蜡。怎么办?生硬的讲死命的拽,自然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接下来我就“投其所好”,通过播放相关经典电影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刘荷花,教师,现居湖北黄石。
其他文献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也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即借用某些特殊的文体来构思行文,以给阅卷老师新巧之感。例如运用日记式,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可以给阅卷老师亲切自然的感觉;拟写讲稿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胜,以“情”感人;妙用寓言式,巧借它物表心曲,比直接诉说、斥责更有效果,会让读者感到含蓄而有趣味;巧用访谈式,通过电视采访的形式推动情节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就像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一样,作文不求创新,也就失去了活力,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即作文的开放性,其实质就是鼓励创新。“文贵求新”《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坚决抛弃僵化和保守,推崇灵活和变化。但要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学会阅读,广泛
批改学生作文,常常被他们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爱心、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所感动,常常不免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而幸福、自豪。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近几年各地发生的水旱、地震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人间有爱”,乐于奉献,万众一心抗击灾害,就一定会取得救灾重建的巨大胜利;有的学生的兄弟或姐妹为了供他们读书,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他们就在作文中深深祝福亲人在外面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并决心等自己以后有了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而“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之美。而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与统一,打造出一种自然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民主、平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在诗歌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  1、通过诵读训练,培养感知能力。朗读时要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参加,使之领略诗中之胜景。例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山居秋暝》以“空”字开头,按照人们对王维一贯的认识:王维信佛所以喜空,于是做出推断:王维喜欢寂寞或是寂静的生活。其实,这是对王维的一种误解,也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一种误解。  “空”字由来已久,佛教中讲空,道教中讲无,两者虽所指不同,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王维作为一个士大夫,他从小就浸染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生活环境之中,加之家庭信佛的缘故,他对佛家思想亦十分精通。像王维这样精通儒释道思
《庄子·逍遥游》里,庄子讲到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第一种,这些人都是有权有势、有德有能的“人上人”,属于社会的精英。他们凭借个人的才能和德行,春风得意,因而自视甚高,自认为很“逍遥”。然而,在庄子看来,这也不过是学鸠、斥鷃之类罢了,他们目光短浅,功利世俗,只看到眼前和表面的自在、风光,属于“小知”。  宋荣子属于第二类人,这类人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经过几年的摸索,不少语文教师已经一改“唯语文”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解决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偏颇,忽略了语文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盲目地根据活动提纲引入不少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把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成了“生物活动”、“地理活动”甚至是“合唱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语文味”,抛弃了语文课的“根”——“语文”。
笔者所谓“诗化教学”,简言之,就是语文教学的整个流程要充满诗情画意。它既引领学生开发性地接受文本内容的诗意美和写技的艺术美,又激赏学生重建更诗意、更艺术的欣赏美和写作美。    一 诗歌“诗以诗教法”    例:曹操《短歌行》  (师)又喝酒来又唱歌,(生)  感我人生有几多?  (师)人生好比早上的露,  (生)过去的时光何蹉跎。  (师)歌声慷慨又激昂,(生)  我久藏的抱负怎能忘。  (师)
徐则臣是新世纪以来文坛崛起的70后作家之一。从2004年以短篇小说《花街》和中篇小说《啊,北京》在文坛崭露头角开始,他的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京漂系列”和“故乡系列”。在故乡系列里,运河亘古不变地流淌着,靠船讨生活的汉子们走上石码头,所有故事都在花街上发生。在混乱喧嚣的人群中,“我”是一个叫作穆鱼的少年,站在暗处观察着周遭的世界,一个人孤独地成长。  以少年的成长经验为视角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