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图”演义与秦汉时期的科学“祛魅”

来源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图”属于秦汉时期的神秘学领域的“隐秘知识”,关于传世“洛图”的本义及其来源已久不为人所知了,宋儒所谓“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以及“盖取于龟象”之论,主要是对流传到宋代的“洛图”进行的描述及推测,没有多大意义。“洛图”最早源于秦汉之际对天文星占等神秘学领域的探寻。笔者通过研究1977年出土的汉文帝时汝阴侯夏侯灶墓中六壬栻盘,对照《易纬·乾凿度》,认为六壬栻盘“天地盘”之“地盘”可能是“洛图”原型之来源,且体现了《乾凿度》所谓“四正”“四维”“八方”\"八
其他文献
微生物检验是检验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测量不确定度是微生物检验结果质量的重要参数,可以提高检验过程、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因此就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目的:探讨常用不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最终纳入4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组(A组,108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mg/次,2次/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B组,132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10mg/次,1次/日)、左旋氨氯地平片组(C组,123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2.5-5mg/次,1次/日)、非洛地平缓释片组(D组,105例,口服非洛地平片缓释片,2.5-5mg次,1次/日),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检测各组血清一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