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与未竟:徐霞客走过的大理

来源 :鹿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尝不能兼,唯大理得之。”所幸,这个僻远偏安之地留下过徐霞客的足印;所憾,《滇游日记十三》在鸡足山悉檀寺落笔,自此,游记再无记;所慰,一方灵秀山水安抚过旅人疲病的身心。
  抵达,从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开始
  因为迟到的几百年,今天看到的云南驿更冗杂梗塞。驿站、马帮、滇缅路是相冲相克的,煮拢在一起药性大;打翻了药罐罐,药汤顺着地上的沟坎爬,愈发清晰的掌纹是云南驿条条缕缕的旧事。
  《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现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无终无始,“彩云南现”是云南最初的定调。穿过蒙昧,源流交汇,浇铸的岁月重器;或者,只是路过,雨水打着铓锣,不偏不倚,过时不候。踩双麻草鞋,顺着典籍的山脊走,走拢了,祥云坝子的手板心里捏着云南驿,一小窠镇子生在坡地上,天低,云是裂了的口口,晓不得戳烂了哪个的彩云梦。苞谷路上碾过去的单车拖拉机压着田地上过界的油菜花,“叮——”一口风噎着马铃,是梦也该醒了。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郡县赕驿,除了云南驿,任谁也经不住这种漫长无序的退化。小甑酒苞谷酒,坐起陪云南驿喝一杯,马店前面的缅桂树,花瘪了还会开,大清八早出门水汽重,冲淡了茶香味,过了歇脚的云南驿,下一程路走慢些。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七十年前,来华参战的外籍军人认不得云南,但是认得云南驿。航校、滇缅公路、云南驿机场,时空上的坐标,云南驿曾是二战中缅战区的重要军事基地,街口碎碎散散的大小石碾跟它对面的飞机残骸相对无言,与怨艾无关;拼接的画面,蘸了黑白光影就是不容置喙的历史照片。有一种说法,在祥云坝子上,凡是聚着柏树的地方几乎都是当年捂过飞机的“机窝子”;田地里的豌蚕豆杆被蹄形机窝的边角遮了,有黄土沙石勾灌出来的细轮廓,当年的飞机跑道,杂草是手,在膝盖上乱摸。
  云南驿,说到底了只是历史歇脚的地方。
  闲步,掬一捧石寨村的泉水
  徐霞客在石寨村停的时间不长,濯足濯缨,或者只是隔水的相视一笑。
  泉眼龙潭是村子与生俱来的胎记。石寨村(新华村)的水景欠了谄媚,流水绕着村户走,潜到家里就和地下涌泉揽在一起,轰也轰不走,主人家只能笑叹一句“防不胜防”,照旧从自家院里打了清水冲洗门前石板路。带水的地方带着可感的矜持,环村的水流眼里揉不下半点杂质,是将哭未哭的小女子的眸子,将是把娇嗔调拌得恰到好处,只是瞳仁上有杂迹,沟底衬的青石,沟壁上自生的无名花。
  石寨村的黑龙潭,整片天是被包兜着的水,不经意间剌了个口子,水就直直从空中倾倒在空潭里,天和潭成了沙漏的两极,可以随意翻覆,反是郁在天地间的人不知所措了,分不清自己是居高临下的游览还是仰望式的欣赏。海菜花是潭子外露的凡心,有木舟惊了水鸭,双方在潭中错迹而行,绕了几圈总要重逢的,轮回往复变得稀松平常。延伸到水面中的路,两边是双脚触不到的透明虚空,白族老大嬷坐在路中央的树下照看身边烧着的锣锅饭(大理特色,因用锣锅烹饭而得名),阳光剩下的灰烬是橘色的,沾染得到处都是。天空透净,木船歇岸,有着了民族盛装的少女下船,大概是民俗表演队的,演了一整天,上岸回家这截子路歌声反倒是最响的。
  他说,天色不早,忘了石寨村罢,就留几个精巧的物件来讨好自己,足够了,怕的是睹物思景。
  洗尘,在感通与山水唱和
  看着天光上山,听着水响下山。发一缸绿茵茵的染料,顺着扎出来的山形树形洇,光染湿了沿路的彩色经幡,庙子不露瓦不挑檐;顾着认石碑上的字,踩烂了一个松圈。芒鞋在磴,古木承雨,徐霞客要去赴一位知交的盛约。
  感通寺本身就是不远不近,不是旅游观光的主线,顺着岔路走得到的地方是“让”不是“躲”,砸开骨头流出来的髓也是谦而不卑。没有碑记,传说是描在矮墙上的画,洪武年间感通寺住持携白马茶树到南京朝觐朱元璋,进献时马嘶花放,朱元璋年愿里的“吉兆”就是古寺真正的吉兆。古树下,徐霞客与担当对坐谈笑,下一口茶咽半口花香,杯身子烫,任是滚烧水中的魂灵还在,他竟再也放不下了。殿前的茶花玉兰是画出了界的墨彩,古今虚实世内世外,一筆点破。从山路一直带进来的青苔还粘在鞋子上,不是一季,腊梅无味;墙角古茶树身子上的旧青苔,崩掉得一地的茶树籽随人去捡。莫残溪听声不见水,到底是蘸湿了寺外山箐里耳聪目明的花草的手手脚脚,几句偈语成了无心的点化。
  感而遂通,寂静照鉴。水声也在,天光还早,泼在门口的洗脸水,早上八九点就闻得见的饭香味,回锅炒出来的隔夜菜,摆摊摊做生意的把家落在山上。树遮着,瞧不见上面的感通寺,山底下的洱海只是挂在树干上的几绺蓝叶子,不走门串户,不问山不问水;容得下住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住了几天的,哪怕只是住了几个小时的,见面是客,错身为邻。
  一路风尘,徐霞客重回鸡足山,在这里,独行的灵魂踏上归途。拂晓时在金顶寺远观如豆初阳,渐明,将足下万壑松涛揽入衣袖;寺塔上的角铃浅尝清风,酌一杯初光。僧人的诵经声,混合着檀香的空气坠在地上,荡起清净白莲,只一瞬,恍见佛陀的微笑。他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年后,丽江木氏土司遣人以车船将重病的徐霞客送归江阴,次年,徐霞客病逝。人事历历,山水情义也是在未竟中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圆满。
其他文献
有一年的八月,我和我的背包客朋友大林、小华一起去徒步年保玉则雪山,看冰川湖。我们选择八月是因为这个季节的青藏高原是一年中颜色最丰富的时候。大林手里拿着几张照片,那是他的朋友某个八月在年保玉则拍摄的,几乎所有鲜亮的颜色都呈现于那些照片上。天空瓦蓝,白云低垂,红花、黄花、紫花摇曳得灿烂生辉。  收拾行装的时候,大林怜惜我和小华是女人,他把最重的大帐篷、炉具和主要的食品都装进他自己的大背包里。我和小华的
期刊
杨梅记  那种纤管密织的深红仿若陷阱  经验的背叛,也可以是  一场口舌迷失  第一口意外之酸,至今  咬着记忆,让人信了  人世有突然呲出的牙齿  但对那时惊悚  忘性见风就长,满脑壳  奔跑的还是甜蜜  至今想着它就是甜软的,就是  我要它时,它把自已  融化了,再给我  枇杷记  一年中有些天  是留给枇杷的,于是它  使劲香,空气中  丝丝甜腻,没日没夜  就那些天  一生中有些记忆  是
期刊
菊花茶  一朵干菊花  在水中慢慢盛开  像一个人在风中舒展开她的记忆  水渐渐晕成黄色  那是菊花在杯底隐秘地释放自己  饮茶的女人,端起杯子欣赏,慢饮  让菊花的苦进入身体  当两种苦在胸腔处相遇  似曾相识的感觉  使她感到彼此间的安慰和释然  一杯茶水饮尽  她又冲了一杯,苦味和颜色已淡了许多  书架上的《荆棘鸟》  当我去抚摸一本书的时候  我就想起那个送书人身上的味道  青春,而略带忧
期刊
那一张会说话的床单  像一阵迁徙的鸟  盯着一块动态画布  那么大的安静  仿佛荧屏上的人举着刀正掠过头顶  中场,有人小解  有人吃花生、喝水  不可缺少的环节:某某麦子没扬干净  某某队还有几户公粮没交……  口哨声、辱骂声,孩子哭声嘈杂一片  有的孩子已经睡着  他们趁此回去了  我揪揪眼皮  跟着英雄继续追杀、逃亡  偶尔和他们交手、对饮  江湖在脚下跳转  散场时回头看那幕布  一张会说
期刊
父亲出生于陕西省绥德县辛店乡。两岁时,爷爷便离开了人世。60年代末,辛店乡闹大饥荒,奶奶带着几个儿女,从穷山沟沟里走出来,到了敕勒川这片沃土。  那时,家里缺吃少穿,经常揭不开锅。父亲十岁的时候,还长得像一棵没有锹头高的小树。但他已经懂事了,他接受了再也不能背上书包走进校园的现状,扛起沉沉的锄头和铁锹,到田间地头干活,挣几个工分养家。队长嫌他年龄太小,他就硬着头皮死磨烂缠,跟在队长屁股后面不走。队
期刊
最早关注洛阳,起因于我的老师杜得敏教授。杜老师素有“洛阳才子”之称,诗文俱佳,书画兼通,汉砖雕刻更是独领风骚。我的文学启蒙,是在杜老师的文学概论课上完成的。他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和精深造诣,他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非常适合做引路人。  钟灵毓秀,古都人杰。洛阳的历史文化积淀太深厚了,九朝,还是十三朝?其说不一。“九”本是虚数词,极言其多。无论多少代,层层叠叠,厚重如山。开玩笑说,在洛阳,随便拿锹挖
期刊
无法言说的愉悦,无法言说粗砺麻木的心灵因此回归的柔润与多情。  庚子年岁首,因为疫情猫在家里,一只猫咪的咪叫在这个沉闷的春天,如立在屋角的一只竖琴被无意的风吹拂,发出弦响,无调,韵味自成,沁心入肺。不嗲、不媚、不长不短、不高不低,清浅如小溪从青石板上流过;日子从此鲜润、明亮、晶莹。  从未听过,听了还想听。  想象苍茫的草原上,一只百灵从头顶掠过,和着清风的鸣叫从头顶如羽毛飘落, 没有来得及听,就
期刊
1  认识康太太,完全在她那一嗓子:“校车来了!”  那嗓音很纯正,我已经听到好几天了,并没反应。偏那一天,她的声音吸引我一下从沙发上站起来,拉开前门,走出门廊,目光就一下聚在树下的康太太身上了。  康太太完全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有点讲究的退休老太太模样。目光交汇那一刹那,我仿佛和她久别重逢。  她高个子,瘦削,身材保持得不错,尤其小肚子,几乎不显,比起同龄人那些无论架在细腿粗腿上、十分撅起的小肚子
期刊
我家菜地是一个东山高卧的好地方,自从原本属于长林丰草的地盘让给了蔬果,它的历史就被不断改写,经过我父母一番苦心经营,果蔬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全村菜地都集在一处,我家菜地燕处其间,狭长而引人入胜。宋人说“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可以用来形容我家菜地的欢欣和惬意。如果将我家菜地比作一个洞穴,亦可视作宝藏的所在,只要我抵达山门,念一声“芝麻开门”,我眼前總是精彩纷呈。  菜地是村民自给自足的重要支撑,我毫不
期刊
赛汗塔拉城中草原  春风放牧白云,马儿  在白云里浮动  蒙古包随风摇曳  春雨霏霏,草儿青青  将天地拉得很近  草原披上新装,马头琴的悠扬  在晨練者指尖放牧  孩子顽皮的笑脸,感染  奔腾的小鹿  弯弯的羊肠小道,让人与自然  构成,一幅幅  和谐的三D版图  桃林,桃花竞相绽放  粉嘟嘟的脸庞,璀璨了  油菜花河  蒙古族的旗袍姐妹,踩着云朵  笑容,穿梭在美轮美奂的  鹿城迷都……  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