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初中思品课,基本上都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讨论式教学。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和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初中思品课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构建小组,结构合理
为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装门面、“假大空”的现象出现,让它不流于形式,使之真正成为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笔者在初中思品课上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讨论式教学。在组建合作小组,人数最好是4—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应有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实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且要安排学生当好汇报员、记录员、评分员等,角色安排可视教学轮流换岗,规定小组发言稿必须在课后上交给老师,并且引入竞赛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奖励。这样,在进行讨论和交流时,可以取长补短,做到“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巡视指导与调控,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教师要改变原先“那个同学来说一说”的口头禅,要表扬与适当的调控相结合,汇报成果要颁发小组奖,可防止“空洞的讨论”浪费时间,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讲,兴趣是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初中生处于少年时期,好胜心强,对任何事情都要探个明白。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问题进行。初中思品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我认为教师要改变传统备课法,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心设问,讨论的材料应来源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讨论的题目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
三、营造氛围,民主安全
心理学家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动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发散思维时无需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笔者认为,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是小组合作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参与课题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把学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知道他们能够充当哪一方面的角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小组合作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索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大相径庭时,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能凶神恶煞地呵斥或冷嘲热讽,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肯定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走出思维压抑状态,诱发学生敢于质疑,探索的愿望,使讨论更发散和创新,让自己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
四、以学生为本,发散个性
“少数学生包场”是小组合作的大忌,它不仅会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深入展开,而且会影响学生间,师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技能,尤其应注意训练学困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敢于和善于与他人争辩,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三学会”(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同时通过建立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使组内成员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各成员间就会互相关心和帮助,从而“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差异,逐步消除部分学困生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和团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不断汲取,提高素养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他需要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课堂纪律,预测许多备课时无法预测到的情况;精选材料,创造有利于学生讨论的情境;合理调控学生的情绪和讨论的进程,这都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调控能力。鉴于此,教师就要经常性地进行理论学习,吸收最新的观念,并根据思想品德课学科的特点,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六、小组合作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组合作讨论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题性目标的实现。如,分组简单机械,讨论流于形式,讨论变成“闲聊”,讨论过于频繁,问题设计过滥,汇报停留表面,教师缺乏理性点拨,学生参与不均,教师缺少引导等一些问题,任课教师引导好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
总之,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应改变枯燥的政治说教,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出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2.喻云涛:《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作者单位:673200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中学)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小组合作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初中思品课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构建小组,结构合理
为避免小组合作讨论教学走过场、装门面、“假大空”的现象出现,让它不流于形式,使之真正成为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笔者在初中思品课上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发挥个体优势,进行讨论式教学。在组建合作小组,人数最好是4—6人为一组,小组成员应有文化基础、智力水平、能力倾向、性别、兴趣、爱好等有差异的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实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法,且要安排学生当好汇报员、记录员、评分员等,角色安排可视教学轮流换岗,规定小组发言稿必须在课后上交给老师,并且引入竞赛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奖励。这样,在进行讨论和交流时,可以取长补短,做到“有序”和“无序”的有机统一。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巡视指导与调控,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教师要改变原先“那个同学来说一说”的口头禅,要表扬与适当的调控相结合,汇报成果要颁发小组奖,可防止“空洞的讨论”浪费时间,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讲,兴趣是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初中生处于少年时期,好胜心强,对任何事情都要探个明白。小组合作教学是通过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问题是开展小组讨论的中心,合作讨论要始终围绕问题进行。初中思品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我认为教师要改变传统备课法,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精心设问,讨论的材料应来源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讨论的题目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应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值得讨论的问题,要紧密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要尽可能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实生活问题。
三、营造氛围,民主安全
心理学家罗杰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的表扬赞许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动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发散思维时无需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笔者认为,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是小组合作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朋友和伙伴的身份参与课题教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要把学情放在首位,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知道他们能够充当哪一方面的角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应是思品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小组合作教学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索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大相径庭时,教师要正确对待,不能凶神恶煞地呵斥或冷嘲热讽,特别是对学困生,要肯定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走出思维压抑状态,诱发学生敢于质疑,探索的愿望,使讨论更发散和创新,让自己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
四、以学生为本,发散个性
“少数学生包场”是小组合作的大忌,它不仅会影响小组合作教学的深入展开,而且会影响学生间,师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在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让他们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训练和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技能,尤其应注意训练学困生善于充分表明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敢于和善于与他人争辩,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三学会”(会倾听、会质疑、会组织),同时通过建立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使组内成员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各成员间就会互相关心和帮助,从而“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差异,逐步消除部分学困生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责任感和团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
五、不断汲取,提高素养
小组合作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运行过程,他需要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好课堂纪律,预测许多备课时无法预测到的情况;精选材料,创造有利于学生讨论的情境;合理调控学生的情绪和讨论的进程,这都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调控能力。鉴于此,教师就要经常性地进行理论学习,吸收最新的观念,并根据思想品德课学科的特点,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六、小组合作教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组合作讨论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题性目标的实现。如,分组简单机械,讨论流于形式,讨论变成“闲聊”,讨论过于频繁,问题设计过滥,汇报停留表面,教师缺乏理性点拨,学生参与不均,教师缺少引导等一些问题,任课教师引导好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及时抓住学生的思维闪光点,进行正向引导,合理调控。
总之,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应改变枯燥的政治说教,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出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群体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建文:《思想政治课教学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2.喻云涛:《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作者单位:673200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鲁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