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对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自由化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我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对加工贸易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继续发展,还是限制发展。若要继续发展,则应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这对于我国今后的国际竞争与经济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够高,产品增值率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产品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的基础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技术工人素质等多方面。由于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工业体系,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突出问题是企业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在国际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全球制造业的不断转移,企业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率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大部分仍是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仅有的沿海地区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都要从国外进口。而且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导致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小,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多数企业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较弱,企业产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而且资金使用分散,造成多数行业关键技术基本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产品趋同化,二是产品优升级慢,这都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在市场发生变化时经常出现出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出口总值反而下降的现象。
2、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我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这必然会造成与我国争夺加工贸易项目的竞争局面,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更为廉价,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将日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3、我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
我国加工贸易布局分散,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又涉及海关、外贸、税务、外汇管理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见的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行走私。从走私货物的品种来看,大多属于成品油、糖,食用油、棉花、钢材、羊毛、电子产品等高税或国家贸易重点管制的敏感商品,一些商品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内经济影响很大。这类走私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失灵,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受到冲击。
二、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日益发展壮大,各项方针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总体上的正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保持总体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和解决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化技术产业发展
1、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制造的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2、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加工企业大多从事加工制造,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但是不能对跨国公司转让核心技术存有幻想。应当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要坚持动态(滚动)引进新技术,始终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从代加工向代设计至自创品牌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产业导向的力度,在国家统一调整新技术领域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应制定完善地方性产业优惠、区域优惠政策。(2)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减少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更新快的风险,可以考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3)加大力度改进对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监管、服务工作,优先帮助、协调解决其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积极其引导转型升级
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生产技术逐步升级,惟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收入,并促进我国整体工业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目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现状,避免低层次竞争,减少了摩擦等负面影响;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发挥国家的外贸管理职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增加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将所有高新技术产业列入鼓励类高新技术产业之中,进口关键设备零部件和软件技术享受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待遇。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相关手续,通过资信评估,使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加工企业都能划入A类和B类。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建议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快新技术引进步伐,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鼓励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三)完善和改革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
1、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实行封闭管理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集团、保税工厂转移,对指定区域内的加工贸易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在完善现行监管办法的基础上实行规范化的管理。经过一定时期过渡后,指定区域外只允许采取保税工厂、保税集团的形式。要进一步强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指定区域的保税加工功能,放开加工贸易的产品范围,简化手续,相应强化封闭式管理。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制度。为实施“实转”有困难的加工贸易企业寻求多种担保或抵押,经海关认可的,可以暂免缴纳有关税赋,待加工生产成品出口后予以核销。如果经营单位在规定时间没有出口或违规内销,海关将担保金或担保物抵交税款或缓税利息。
3、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异地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管理。
4、创造条件,逐步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根据我国保税区发展情况,建议选择上海、天津和深圳等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主要港口城市保税区,率先建立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的“在内地再创几个香港”战略构想。
(四)积极推进境外加工贸易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它作为外经贸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己成为当前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和培育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
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缓解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我国己初步完成了轻纺、家电等产业的进口替代,这类产品中的许多企业及其产品在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实力增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些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可以使国内产品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又可以借此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我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对加工贸易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继续发展,还是限制发展。若要继续发展,则应选择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这对于我国今后的国际竞争与经济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1、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够高,产品增值率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
产品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的基础生产能力、技术水平、技术工人素质等多方面。由于我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工业体系,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产品核心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领域的突出问题是企业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在国际高新技术制造产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我国电子信息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全球制造业的不断转移,企业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产品产值率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大部分仍是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仅有的沿海地区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都要从国外进口。而且在整个加工贸易价值链中,我国企业从事的往往是零部件或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导致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在价值链环节中比重较小,从而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从技术创新能力来看,多数企业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较弱,企业产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而且资金使用分散,造成多数行业关键技术基本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较差。这就导致两个方面问题,一是产品趋同化,二是产品优升级慢,这都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在市场发生变化时经常出现出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出口总值反而下降的现象。
2、对外贸易依存度提高
我国出口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我国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战略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多种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如对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35%、36%和46%,镍和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55%以上。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加工贸易。这必然会造成与我国争夺加工贸易项目的竞争局面,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更为廉价,所以,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模式将日益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3、我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
我国加工贸易布局分散,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又涉及海关、外贸、税务、外汇管理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见的协调配合不够,没有形成有机的综合管理体系,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大肆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行走私。从走私货物的品种来看,大多属于成品油、糖,食用油、棉花、钢材、羊毛、电子产品等高税或国家贸易重点管制的敏感商品,一些商品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内经济影响很大。这类走私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国家贸易管制政策失灵,国内市场和民族工业受到冲击。
二、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日益发展壮大,各项方针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总体上的正确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保持总体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和解决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化技术产业发展
1、发展核心技术,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制造的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在加工贸易领域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核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芯片的研究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领域,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对此,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2、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加工企业大多从事加工制造,缺乏核心技术和开发能力,科研开发投入不足是突出问题。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但是不能对跨国公司转让核心技术存有幻想。应当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要坚持动态(滚动)引进新技术,始终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从代加工向代设计至自创品牌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产业导向的力度,在国家统一调整新技术领域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应制定完善地方性产业优惠、区域优惠政策。(2)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减少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大、更新快的风险,可以考虑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3)加大力度改进对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监管、服务工作,优先帮助、协调解决其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积极其引导转型升级
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一是使加工贸易产品的结构升级,逐步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产品转向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二是使加工贸易加工环节采用生产技术逐步升级,惟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加收入,并促进我国整体工业结构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目前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经济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改变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现状,避免低层次竞争,减少了摩擦等负面影响;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发挥国家的外贸管理职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建议增加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将所有高新技术产业列入鼓励类高新技术产业之中,进口关键设备零部件和软件技术享受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待遇。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的相关手续,通过资信评估,使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加工企业都能划入A类和B类。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建议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快新技术引进步伐,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鼓励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使加工贸易与国内工业体系融为一体,着力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把我国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基地。
(三)完善和改革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
1、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实行封闭管理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集团、保税工厂转移,对指定区域内的加工贸易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在完善现行监管办法的基础上实行规范化的管理。经过一定时期过渡后,指定区域外只允许采取保税工厂、保税集团的形式。要进一步强化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等指定区域的保税加工功能,放开加工贸易的产品范围,简化手续,相应强化封闭式管理。
2、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制度。为实施“实转”有困难的加工贸易企业寻求多种担保或抵押,经海关认可的,可以暂免缴纳有关税赋,待加工生产成品出口后予以核销。如果经营单位在规定时间没有出口或违规内销,海关将担保金或担保物抵交税款或缓税利息。
3、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异地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管理。
4、创造条件,逐步使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根据我国保税区发展情况,建议选择上海、天津和深圳等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规模比较大主要港口城市保税区,率先建立综合型自由贸易区,实现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出的“在内地再创几个香港”战略构想。
(四)积极推进境外加工贸易发展
境外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为主,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的国际经贸合作方式。它作为外经贸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己成为当前实现国民经济调整和培育出口的一个新增长点。
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缓解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我国己初步完成了轻纺、家电等产业的进口替代,这类产品中的许多企业及其产品在激烈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实力增强,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些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可以使国内产品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又可以借此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