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湾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来源 :海洋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ng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研究重金属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分布、加强对红树植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0月,采集镇海湾红树林中15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7种重金属(Cu、Pb、Zn、Cd、Cr、As和Hg)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水平和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为Zn>Cr>As>Cu>Pb>Cd>Hg,6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背景值,重金属含量的空间离散性较小.表层沉积物中全部站位的As和Cr均超出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部分站位的Cu和Zn超出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其整体处于严重污染水平.生态危害指数评价表明其整体可能面临较高生态风险,Hg、Cd和As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表层沉积物中Cd和Zn具有同源性,除As外各重金属与有机质的相关性较低,Zn和Hg与黏土组分显著正相关;研究区域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农业施肥和海水养殖.
其他文献
针对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混合建模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集成并扩展了实体表达、时空演变、地球空间网格、业务关系等多种模型,从而满足了自然资源在时间、空间、语义、管理、服务等方面一体化表达的需要.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受到了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与国际大型企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各国都投身于深海矿产资源采集技术的加速研发中.采矿车是深海资源开发的核心组成部分,采矿车结构参数是否匹配不仅直接决定了采集效率,还决定了采集作业过程中对深海沉积物和深海底栖生物造成影响的程度.近年来,比利时,韩国和中国等国家大力发展采集技术,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通过比较上述三个国家研发的采集头结构、参数和试验效果,可为下一步深入研发采集技术和结构参数优化奠定基础.采矿头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参数对采集效果影响显著,通过对比获取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