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话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养猫、写猫,古已有之,于今犹盛。
  20世纪60年代,丰子恺先生写过一篇谈猫的文字,说养猫有一个好处,遇有客至而又一时不知道与客人说什么好,便说猫。
  说猫,也是投石问路,试试彼此的心扉能够敞开到什么程度。
  那么,我也给读者们说说猫吧。
  猫的命运与它们的主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夏衍与冰心都是以爱猫著称的。据说夏公之前养过一只猫,后来夏公落难,被囚多年,此猫渐老,昏睡度日,乃至奄奄一息。终于,夏公恢复自由,回到家,见到了老猫。老猫仍然识主,兴奋亲热,起死回生,非猫语“喵喵”所能尽表。此后数日,老猫不饮不食,溘然归去。
  或谓,猫是一直等着夏公的。只有在等到了以后,它才撒爪长逝。
  闻之怆然,又生“人不如猫”之思。
  冰心家里养着两只猫,都是白猫。一为土种,一为波斯种,长毛碧眼。按当今神州时尚,自是后者为尊为宠。偏偏冰心老人每次都要强调,她不喜欢碧眼波斯猫——像个外国人。她强调碧眼波斯猫是她女儿吴青的,土猫才属于她自己。她称她的褐眼土猫为“我们家的一等公民”。她把她与猫的合影送给我与妻,照片上一只大猫占了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位置,老人叨陪末座。
  刘心武也养猫,是一只硕大无朋的波斯猫,毛洗得雪白纯净,俨然贵族,望之令人惊喜,继而心旷神怡。唯该猫对待客人十分淡漠,它能引起你的兴趣,你却引不起它的兴趣。面对这样品种优良、贵族气质的大白猫,你似乎也得略感失落。
  刘家还另有一只土猫。刘心武曾经撰文维护万有的生存权利与猫猫生而平等的观念,说他钟爱波斯猫而绝不轻慢土猫。这种轻重亲疏的摆法,又与冰心老人不同了。
  我也喜欢养猫。“文革”期间我在新疆伊犁,养了一只黑斑白狸猫,取名“花儿”,是我所在的巴彦岱红旗公社二大队的看瓜老汉送给我的。这只猫善解人意,我们常常与它一起玩乒乓球。我与妻各在一端,猫在中间。我们把球抛给猫,猫便用爪子打给另一方,十分伶俐。花儿特别洁身自好,绝不偷嘴。我们买了羊肉、鱼等它爱吃的东西,它竟能做到非禮勿视、非礼勿行,远远知道我们买了东西,它却避嫌,走路都绕道。这样谦谦君子式的猫我至今只遇到过这么一只。
  这只猫时时跟着我。我在农村劳动时,它跟着我下乡。遇到我去伊犁河畔的小庄子整日未归时,它就从农家的房顶一直跑到通往庄子的路口,远远地迎接我。有时我骑自行车,它远远听到我那破旧自行车的响声,便会跑出来相迎。我回伊宁市家中,也把它带到城市。最初,这种环境的变异使它惊恐迷惑,后来,它似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习惯于“双栖”生活,不以为“异”了。


丰子恺与猫


夏衍与猫


冰心与猫

  花儿的结局是很悲惨的。可能它过于“内外有别”了:它在家里表现得克己复礼,但据说常在外面偷食。毕竟是猫。花儿偷食了人家的小鸡,被人下了毒饵——真可怕,人是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鸡的主人在一块牛肉里放了许多针,我们亲爱的花儿在生育一个月、哺乳期刚满之后中毒针死去。它死得多么痛苦呀!
  我现在也养着猫。与夏公、冰心、心武的猫相比,我的猫不修边幅,不仅邋遢,简直是肮脏。一些养猫的行家对我嗤之以鼻,认为我根本不配加入宠猫者的行列。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他们这些宠猫者养的猫都是阉割过的无“性”猫,是一些大太监二太监小太监之流(请二位前辈及心武老弟原谅我)。对人来说,它们太可爱太漂亮太尊贵了,但对它们自身来说,这算是得宠了吗?这算是幸运吗?以阉割作为取宠的代价,是不是失去得太多了呢?
  我养的猫完全是率“性”而为。我们家有一个小院,四株树,猫爬树上房,房顶上是它的自由天地。叫春的时候,它引来一群“男友”,有大黄狼猫、黄白花猫、黑白花猫、纯白猫,在房上你唱我和,你应我答,你哭我叫,煞是热闹。人不堪其吵闹,蒙也不改其乐。人需要love(爱),猫没有love行吗?蒙甚至纵容猫儿的“自由化”到这种程度:大黄狼猫竟敢大白天从树上蹿到我们的院子,捉我们养的小白猫当众寻欢。世风日下,猫心不古,呜呼善哉!
  王蒙是以猫本位的观点而不是以人本位的观点来养猫的。我养的猫又野又脏,参加选美是没有戏的,但我仍然为王蒙养的猫而庆幸。
  (田龙华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争论的智慧:王蒙经典散文》一书)
其他文献
好的杂,吃起来犹如一段有情有义的江湖传奇。譬如广州,金花庙后街,穿过游人熙熙攘攘的菜摊、杂货摊,走进一段破落短巷,便能发现一个隐世的牛羊杂摊档。老板好像小说里写的少林扫地僧,行走江湖却隐姓埋名。摊档亦没有如雷贯耳的大名,如果你硬要问,老板会答“公主牛杂”。公主是老板养了16年的一条大狗的名字,此时这公主仍懒洋洋地躺在短巷的一隅,眯眼看着来来往往排队买牛羊杂的人。老板为排队的众人从大锅中舀起牛杂,或
期刊
《鸽子的颈环》写于1027年,作者伊賁·哈赞是中世纪西班牙伟大的学者和诗人,苏轼的同时代人。  下面是《鸽子的颈环》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  有一天,齐亚德问他的大臣:“谁的生活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就是陛下您了。”大臣们说。  “但是,”齐亚德继续发问,“卡拉基人给我找的麻烦,还有帝国的边疆给我带来的忧虑,又该怎么说呢?”  “尊敬的陛下,那么照您看来,谁才是天下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呢?” 
期刊
天上的云生气了,  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雷電生气了,  暴躁地敲响手中的大鼓;  妈妈生气了,  把我一顿臭骂;  我生气了,  大家都告诉我,  好孩子不该这样。  (默 容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大山里的小诗人》一书)
期刊
我们之间这场争吵就像一场狂风暴雨,伤人的言语像一支支利箭,射向彼此的痛处。  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怒火中烧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个木头人,对我的狂躁无动于衷。  我们丝毫没有睡意。我们之间虽然有道“鸿沟”,但彼此的身体离得很近,偌大的双人床显得空空落落。  谁对、谁错,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双双陷入沉默。春去秋來,潮涨潮落,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我们之间,总是很难分清那些是是非非。  
期刊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有人说无聊,李白和杜甫都很伟大。其实关于李白、杜甫谁更牛,是个正儿八经的学术问题,叫作“李杜优劣论”,人们为此已经吵了一千年。谁为此吵过呢?白居易、元稹、韩愈、欧阳修、严羽、胡应麟、王夫之、胡适、郭沫若……所以这个话题一点都不无聊。1  这场千年口水战是谁先挑起来的?应该是元稹。他挑起这么个事儿也很偶然。有一年,他碰到了杜甫的后人,对方正想要迁葬其祖,可是太穷了,找不到名人写墓
期刊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和儿子出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男孩重伤并被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主刀医生看了一眼男孩说:“我没法给这个孩子做手术。他是我儿子。”  请问,既然他的父亲已经死亡,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隐秘的性别歧见者。  因为正确答案是,这位医生是孩子的母亲。  至少对我而言,这是一个颇为醍醐灌顶的时刻,就好像你突
期刊
插畫师莉娜·埃利奇和朋友共同经营着一家名为People Too的纸艺作品工作室。在乐谱上一次无意间的涂鸦,让莉娜打开了通往全新创作方式的道路。此后,莉娜便开始发挥想象力,在五线谱上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或浪漫或搞笑的场景,还有城市和乡村的风光。她也通过自己独具风格的手绘作品向传统的手绘文化致敬。  这样富有灵感的创作不只可以让非专业人士从乐谱中发现趣味,音乐家们也可以暂时脱离枯燥的专业乐理,感受
期刊
疲劳类似于微醺,而连续五天工作的疲劳,就是薄醉了。宝贵的休息日,睡眠的主要作用不是充电而是清空,通过切断白天辛苦的思维和释放各种梦,将所有的压力送入另一个空间。然后醒来,迷迷糊糊地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  秋天了,天薄阴。满屏都是诺贝尔文学奖和鲍勃·迪伦的新闻,初听见这个消息,自然是瞪大眼睛的,然后便笑起来。一半艺术,一半娱乐,多么好。除了极少数睡梦里也想获奖的人,所有人都在笑,多么好。  诺奖不诺
期刊
五月,清甜的空气中浮动着春天独特的生机,郊原上的绿草生长得很茂盛,野甸上的杂花完全盛开了。黄昏时的天空柔和地将淡金色的薄纱蒙向地面,玉米田边流淌的溪水白亮亮的,放学的孩子们在石板路上玩闹,脸上都泛着一层毛茸茸的光。小兰穿着嫩绿色的校服,和杨树抽的新枝一个颜色。她和伙伴们连起排来,说笑着往家里走去。金铃悄悄凑近,对小兰说:“你还打算去上海读书吗?”小兰听了这话,眼睛定定地看向地面:“嗯,我妈叫我去。
期刊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欧内斯特·海明威开枪自毙的那一天,加西亚·马尔克斯来到墨西哥,来到了胡安·鲁尔福所居住的城市。在此之前,马尔克斯在巴黎苦苦熬过三个年头,又在纽约游荡了八个月,然后他的生命进入了三十四岁。妻子梅塞德斯陪伴着他,孩子还小,他在墨西哥找到了工作。  此时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出版了《枯枝败叶》,而另外的三本书《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和《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也快要出版,他的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