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50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角色类型、是否受老师重视、参加集体活动程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关联(P<0.05)。结论:学校、家庭应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加强对学生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