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极学习之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学生消极学习主要为解决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被动性和消极性,提升能动性,通过对大量一线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接触到的个体和个体表现的总结和分析,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找出症结所在,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途径,从而对实际教育教学起到帮助理解、辅助教学和提升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 消极学习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30-02
  语文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初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一)漠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二)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三)担忧焦虑不知所措
  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四)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考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一)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含义是丰富的,但它至少说明一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语文成绩提高的渐进性。较之其它学科,高考语文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综合素质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就是所说的“渐进性”。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一些时间而看不出成效的现象,但是只要能坚持不懈,付出定有回报。有些学生的功利心太强,一旦努力没有效果,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殊不知一旦抛开语文不学,或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很快就会看出退步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的学生不能认识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二)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因素很多。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
  三、调控措施
  (一)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三)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因为教师的“表扬和奖励”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可,它能够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奖励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至少不会降低其效果”,“奖励是人的一种本能性的追求”。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单一,教师更多的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语法知识的背诵记忆,从而出现口语差,在实践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被提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这一观点让他对课程观也有独特的见解.杜威并不是否认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反对强制性的外在目的,它仍有很多积极
目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发展战略机遇期”,所以我们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通过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从而早日实现农村文化现代化.大学
新课改对学习方式转变十分强调,提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要求,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自主探究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着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有效的措施,以期为提升初中
学校教育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是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生活等诸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除了课堂教学中的正面导向外,课外因素如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的正能量
胎盘残留是流产和分娩后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清除则可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甚至造成继发闭经,宫腔粘连.我院自2008年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胎盘残留,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新课导入做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勇于探索,愉快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作者的教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新授课导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它是新课程的序幕,能够启发学生对于新课程的感知,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巧妙的新授课导入
目前,高考和新课改不断的在进行,在高考历史试卷的考察中,历史思维能力不断的占在主体位置.不管是在对史实的观点表述还是分析上,都力求体现与科学的主体内容.对于这一新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