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有形嫁接略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30595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下面三个句子:
  ①不过,近来觉得献书也像“致力于国”、“还政于民”等等佳话,只是语言幻成的空花泡影,名说交付出去,其实只仿佛魔术家玩的飞刀,放手而并没有脱手。(钱钟书《围城·序言》)
  ②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鲁迅《雪》)
  ③一点都不奇怪,人艺就在旁边,你一个人大晚上戳在大堂里,脸上保不其还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刘蓓是何等聪明的人精……(王朔《冯小刚追徐帆全过程纪实》)
  初读三个句子,第①句中的“飞刀”会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中,第②句中的“死掉”会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第③句中的“戳”以其鲜活的姿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许会淡忘这三个句子的其他部分,惟独这三个词依然会在我们的脑海中跳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这三个词具有鲜明的物质形态。“飞刀”是魔术家手中的道具,看得见摸得着,“死掉”通常指活生生的生命闭上眼睛停止呼吸的状态,而“戳”虽然指动作,但是它通常与动作的实施对象发生紧密联系,比如手指、刀尖、钢钎等等。这三个词语因其有形的状态而具有可触摸性特征。从修辞的角度看,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如果仅从比喻句的角度去分析,会流于概念化。因为,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考察,拿个比喻句,找本体、喻体、比喻词等,对学生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事,然而从学生的实际造句和作文情况看,比喻句的运用率非常低。为什么掌握了这种修辞手法却不会运用呢?物化观念的缺失和嫁接意识的淡薄是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改变概念化的训练方法,着力于学生物化观念的形成和嫁接意识的培养。
  
  一、建立和形成物化观念
  
  这里所说的“物化”是指抽象的、概括的东西具有“物”的形态,从而具有“可视化”特征。外在世界在大脑中的存在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存在方式;另一种是形象的存在方式。因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左半球偏重于抽象思维,右半球偏重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越发达的人,其物化观念和意识越强。钱钟书是造比喻句的高手,他的小说《围城》,使用比喻句高达233个。据说钱钟书当年上清华数学只考了15分,而其国文和英文功力却相当深厚。钱钟书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无论他的小说还是学术论文,将深奥抽象的事理物化的痕迹非常明显。一个擅长于将抽象的事物(理)以有形化的方式存入大脑的人,其表现方式越倾向于有形化。同样是听香港肥姐沈殿霞说话,抽象思维发达的人会说她的声音听起来低沉而又沙哑,而形象思维发达的人会说她的声音听起来肥腻腻的。一般人形容“青春”,会说青春是美好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等等,米兰·昆德拉却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青春”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一下子变得如此形象可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是否运用比喻句,并不取决于对比喻句概念的掌握与否,而是受其自觉意识的驱使,而这种自觉意识产生于其定势思维。换句话说,偏重于抽象思维的学生,其自觉意识倾向于抽象表达;而偏重于形象思维的学生,更愿意把抽象的观点进行物化处理。因此,与其训练学生写一点比喻句,不如训练他的形象思维能力,尤其是要使其建立和形成一种物化观念和意识。一个大脑里面装着形形色色具体可感的物质材料的人,在要表达抽象的东西时,他会潜意识里不自觉地将其物化、可视化,在找到突破口时,这种表达的冲动和直观叙述的渴望就会如泉水般从地底下喷涌而出。
  
  二、操起嫁接的剪刀
  
  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可感的意义,涉及到转化的物质材料及如何转化的问题。上文谈到了物质材料的贮藏问题,不再赘述。如何转化关涉到操作层面,其内容包括:抽象和有形之间对应关系的寻找,物质材料的构建,句意的物质表述等问题。物质材料的构建与物质材料的贮藏互为因果,句意的物质表述则带有偶然性特征。因此,这里仅谈谈对应关系的寻找,为了把问题说得形象化,我借用植物学概念“嫁接”这个词。
  1、简单的句意,采用单点嫁接
  简单的抽象句意表达,在我们说话和写作中经常地大量地出现。这种抽象句意通常只有一层意思,也就是一个点。对树而言,就是一个破口,把新的枝条插入这个破口就是嫁接。对句子而言,就是使这个点与外在物质形态发生联系,从而嫁接出新的内容来,比如“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线索要打结又松散了”(钱钟书《围城》)。这句只有一层意思: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其对应的物质材料就是“线索打结又松散”。把“线索打结又松散”插入到“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当中,从而嫁接出“思想线索要打结又松散”的新内容。
  2、复杂的句意,实施多层嫁接
  有时候,一个句子不仅句意抽象,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对这样的句子,首先必须寻找句子中几个关键的点,抓住这几个点,寻找相应的被嫁接的物质材料。比如“在少女执著的梦想和悲剧意识双重构筑的基础上,想象力将故事弹开,结下美妙的情节和细节花朵。”(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序言》)这句话句意有三个点,即“执著的梦想和悲剧意识”、“想象力”、“美妙的情节和细节”,这三个点就是三个被嫁接的“破口”,因此,就需要寻找三个相应的特质材料,莫言在三个“破口”中嫁接的“枝条”分别是“基础”“弹开”和“花朵”。其次,因为句意是多层的,这多层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嫁接的物质材料之间也应该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上面例子本意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表述为:执著的梦想和悲剧意识在想象力的驱使下展开情节和细节,三个相应的物质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表述为:构筑的基础弹开后结出花朵。还有些句子其多层意义,需要通过被嫁接的物质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去展现。比如张爱玲说的“人生不过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虱子”这句,她所说的“人生”是怎样的呢?没有表述,但通过“华美的睡袍”和“虱子”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张爱玲要说的是:绚丽的人生隐藏着无奈和矛盾。再比如“如果没有现代精神,实际上都只能是封建士大夫意识、封建帝王意识以及帝国意识的体现,这种意识再与横行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相杂交,生出了一个个城市景观的怪胎”。“意识”与“城市化妆运动”结合,其结果如何?没有说。但被嫁接后的物质材料“杂交”和“怪胎”的因果关系,已经揭示了原意:城市的现代化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和整体协调性,变得不伦不类。
  
  三、砍掉“树干”全方位嫁接
  
  在将听觉、嗅觉等转化为文字的情况下,简单的句意,甚至复杂的句意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因此,需要砍掉“树干”,实施全方位嫁接。比如,刘鹗《明湖居听书》中描摹王小玉说书的精湛技艺时,是这样写的:“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这几句完全是将听觉的内容嫁接成视觉的情景描写,读者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物质材料,从而领略了王小玉说书的高超艺术。值得注意的是,所嫁接的全部物质材料之间的逻辑表述关系,依然要与原意形成内在的对应关系,只不过是一种松散型的关系,追求神似而已。否则,就风牛马不相及。
其他文献
此文有两笔出彩:其一是“我弄痛了你……可你没有咬我”——显示“花花”与“我”感情相通;其二是“再到我上晚自习回来”——显示“我”牵挂之深。但是,此文在写小狗时,仍有
在英语数词中,表示数目的词叫基数词。如one,two,three,four等。表示顺序的词称为序数词。如first,second,third,fourth等。我们在这一单元学到了序数词,请看下面表格 In En
在2010年度北京律师行业公益大奖获奖的17名律师中,有5名是巾帼翘楚,更有14名优秀刑辩女律师脱颖而出,获得了“北京市百名优秀刑辩律师”的光荣称号。女律师们正凭借着自强和
2003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国防部讨论武装力量现代化问题的会议上宣布,俄武装力量的削减过程基本结束,开始从改革阶段转向逐步发展阶段。自1992年建军以来,俄军先后
一、现状和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掖县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内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空前活跃的局面。主要有以下四
灵魂的有无,祥林嫂到死也没有弄明白,博学如“我”者也没法说清楚。但我想世间万物灵魂总归是有的。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草木虫鱼的不同灵性,充分昭示着灵魂的存在。林黛玉在《葬花辞》里也说:“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一个有雨的白昼。我静静地坐在窗前,聆听淅淅沥沥的雨声。透过雨帘,我的思绪愈飞愈远:这雨从哪里来?又将向何处去?一千年前也是这样的雨么?一千年后还是这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我国“市场”的涵义从“买卖双方购买,出售商品和劳务的场所”,转变为“实现现实交换和潜在交换的任何一种活动”的情况下,如何占
在商店里,有的顾客之间发生口角,甚至吵闹,直接影响了营业员的正常服务和其他顾客的购买,遇到这种情况,应当怎样处理呢? [解决办法]商店是体现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场所。我们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描绘的未来社会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它应该体现在每一代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获得极大满足,扩大了
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 是动画片 The Polar Express 的主题曲,由童声演绎。动画片的小男主角克劳斯不认为圣诞老人只是传说,他坚信只有相信圣诞老人存在的人才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