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国家认同教育的评述与思考——以国立边疆学校为例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认同教育是边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多民族国家整合中被赋予了重要意义.国民政府为培育和强化边疆各族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在首都设立了国立边疆学校,专门招收边疆学生,并针对边疆学生的特殊性,设计一套相应的教学方案,如课程知识选择、师资安排、学生管理、文化认同教育等.边疆教育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其历史经验及教训还可为现今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我国助力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工程,“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然而,在跨国企业贸易过程中,因跨文化交易冲突带来的外部冲击和内部矛盾不可避免,并因此而产生一系列贸易摩擦或贸易争端.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剖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贸易产生的影响,将文化因素加入到国际贸易争端的原因分析中进行考量,构建了“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争端仲裁跨文化机制,为解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贸易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分析视角,提出以软实力形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问题
期刊
针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期刊
国内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成为当今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尝试归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知识图谱,并以历史、概念、路径和价值等四大维度为剖析基点,解析当下学界实践进路,进而由根本、基础、方向、强化、关键、延伸等六大方面批判性讨论未来可能拓展的研究方向,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中国之需”.
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价值功能突出,是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巩固拓展非遗脱贫成果,提升内生发展能力,持续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文章基于内生发展能力以及巩固脱贫成果的相关理论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构建了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效用模型,探讨影响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管理与服务能力、人口发展能力以及文化建设能力对民族地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存在不
1950年国庆节前,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以新中国建立为契机,邀请边疆少数民族代表到祖国首都北京观礼.自此以后,由少数民族组成的参观团(观礼团)定期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到祖国各地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共谋进步并形成制度.少数民族参观团活动以特有方式开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参观团经过70余年的发展,成为了党和国家与各族人民联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有效途径,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少数民族参观团对于增强各民族“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全球范围内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正对个体的跨文化交往与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影响文化适应的除了传统的主客观因素之外,社交媒体已成为一个新的要素.本文基于2017-2019年间对中越边境跨国流动到云南河口镇的越南女工线下线上的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考察社交媒体对其文化适应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职业和性别等因素造成的高流动性以及主权国家对边民的影响阻碍了越南女工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接触.中国社交媒体使用嵌入到越南女工的语言文化资本积累、社会关系网络拓展和增加多元文化互动体验等生存和发展策略中,客观上增加了她们对中国社
2021年,以《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为代表的建党百年主题电视剧的出现,打破了许多观众对“主旋律”作品的固有印象,并成功引发年轻观众的共情与共鸣.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勇担时代使命,这些剧集真实再现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恢宏历史,真情抒写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在创新历史人物典型塑造、拓展审美广度深度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期刊
“风险社会学”的要旨“选择即风险”,这恰恰是“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风险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新冠疫情”防控,既能够明确区分“风险分配主体”和“风险化约主体”的权责问题,更能够以一种“系统论”的逻辑指出在“行政法治”这一异常表述下法律和政治面对的根本“吊诡”,这表现为“行政止于建议”和“暴力执法的认定”上的模糊,进而反映出了“紧急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张力.通过对实证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一种以“民间习惯法”的介入来转移上述张力的方案的“可接受性”得以证明,但是从风险社会学角度看,“民间习惯法”的“出
仪式,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对仪式的认识也经历了深刻的范式转变,仪式从一种工具性的研究对象转变为研究目的本身,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群体的凝聚与变动,同时拥有了本体论的意义与价值.从埃米尔·涂尔干到维克多·特纳,再从维克多·特纳到理查德·谢克纳,能够清晰地显示仪式研究范式的这一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研究处境以及研究角度的变化而逐渐完成的,然而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范式转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