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能力培养目标是“快速、准确,考试时不因为计算问题丢分”。平时的计算练习,就要指导学生达到这三个要求。学生几乎天天都在做计算题,为什么有的学生计算水平不高呢?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几乎天天都在走路,可我们达不到竞走运动员的水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天天练习跨栏,但达不到跨栏运动员的水平。因为我们的训练水平是业余的,所以,训练结果也是业余的。如果学生平时计算练习要求不高,始终停留在“业余“水平,就会培养一些坏习惯,降低学习水平。
【关键词】计算错误原因心理兴趣 习惯
一、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原因分析
首先是心理因素。
学习时心态不好,急躁,精力不集中,在这样心态下学习,容易出现抄写错误、笔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有些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内心烦躁,只要拿过作业本,就会情绪波动,看到计算题,有时会目光散乱,有时又会紧皱眉头,这样情绪不稳定就导致精力不集中。二是性格特点,有些学生天生就是仔细认真的,有些天生就是马马虎虎的。性格不容易改变,但是训练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三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其次是知识方面的因素。一是口算不熟,计算笔算不准。乘法口诀、二十以内加减法、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錯,在笔算出现进位或者是退位减的时候,尤其是大数中间带零的情况,出现计算错误的几率就更大了。二是算理不清,概念不明。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或者是“糊涂了”。部分学生由于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不牢靠,而导致一些计算失误。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85×99 85=85×(99 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85加上1个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 85),造成失误。再如计算13÷26=1/13×1/26,这是由于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不掌握而出现的错误。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a×(b c)=a×b a×c后,在计算24÷(3 4)时会错算成24÷(3 4)=24÷3 24÷4=8 6=14。
第三是不良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书写时乱涂乱改,从而导致误看误写。比如6与0、1和7、3和8、4和9写得模棱两可。有的学生懒于笔算,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有的演算不用纸,而是随意的写在桌子上、作业本或试卷边缘上,甚至手心、手背上。即使用纸,草稿也是做得一塌糊涂。还有的计算时不注意审题、估算、检验等等。由于这些不良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反复出错。
改正计算错误的有效方法,首先就是仔细观察学生的计算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再针对性训练。有的老师家长让学生把错误改正后抄写数遍,我不赞成这样的做法。计算中三种常见错误原因,就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改正计算错误,岂一个“抄”字了得。
二、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多讲解解题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的来龙去脉,知道这样解题的原因,加深了了解,必将提高兴趣。
2.重视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 在我看来, 课前 3 分钟口算 ,效果非常不错 。 每堂课前准备好十道口算题,让学生抢答,或是让学生写在小本子上,在统一核对答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会注意正确率。当然,识记一些常用数值,如2π、3π、4π……,112 、122 、132 ……等,对于加快口算速度与正确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3.加强估算 训练。
日常生活 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确的结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这样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响实际的操作,遇到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估算。另外, 即使在需要精确结果的计算中,估算也会起一定的监控检验作用。 每做完一道题,我们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其正确性。
4.注意速算与巧算。速算与巧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简便运算,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单独进行速算与巧算的训练,教师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让学生解答问题,在例一些计算题,让学生找到合适的简便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对基本的运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适用范围。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学生先将除以一个数变成乘以其倒数,在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5.养成良好习惯 。
我们知道,学生大多数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 在计算中,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 这些 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因此,平常练习 就 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认真演算之后一定要强调验算。验算的方法有多种,如按步骤,逐步逐步的检查;用加法验算减法,乘法验算除法;代入原题验算看是否符合实际;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通过估算来验算。定时的开展改错训练,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粗心的错误。将大家平时易犯的错误一一陈列,自己对照自己的实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次就会少出现相同的错误了。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我还能做到计算天天练,并且注意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计算错误原因心理兴趣 习惯
一、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原因分析
首先是心理因素。
学习时心态不好,急躁,精力不集中,在这样心态下学习,容易出现抄写错误、笔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有些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大,内心烦躁,只要拿过作业本,就会情绪波动,看到计算题,有时会目光散乱,有时又会紧皱眉头,这样情绪不稳定就导致精力不集中。二是性格特点,有些学生天生就是仔细认真的,有些天生就是马马虎虎的。性格不容易改变,但是训练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三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128,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182,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
其次是知识方面的因素。一是口算不熟,计算笔算不准。乘法口诀、二十以内加减法、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特别容易出錯,在笔算出现进位或者是退位减的时候,尤其是大数中间带零的情况,出现计算错误的几率就更大了。二是算理不清,概念不明。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没学会”,或者是“糊涂了”。部分学生由于知识技能掌握不扎实、不牢靠,而导致一些计算失误。例如,学生学习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这样一种类型的题:85×99 85=85×(99 1),如果学生没有弄明白是“99个85加上1个85所以等于100个85”这样的算理,就根本不理解加1的含义,而是容易算成85×(99 85),造成失误。再如计算13÷26=1/13×1/26,这是由于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不掌握而出现的错误。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a×(b c)=a×b a×c后,在计算24÷(3 4)时会错算成24÷(3 4)=24÷3 24÷4=8 6=14。
第三是不良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书写马虎、字迹潦草,书写时乱涂乱改,从而导致误看误写。比如6与0、1和7、3和8、4和9写得模棱两可。有的学生懒于笔算,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不愿动笔演算。有的演算不用纸,而是随意的写在桌子上、作业本或试卷边缘上,甚至手心、手背上。即使用纸,草稿也是做得一塌糊涂。还有的计算时不注意审题、估算、检验等等。由于这些不良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反复出错。
改正计算错误的有效方法,首先就是仔细观察学生的计算错误,分析错误的原因,再针对性训练。有的老师家长让学生把错误改正后抄写数遍,我不赞成这样的做法。计算中三种常见错误原因,就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改正计算错误,岂一个“抄”字了得。
二、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单纯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多讲解解题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的来龙去脉,知道这样解题的原因,加深了了解,必将提高兴趣。
2.重视口算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训练能做到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 在我看来, 课前 3 分钟口算 ,效果非常不错 。 每堂课前准备好十道口算题,让学生抢答,或是让学生写在小本子上,在统一核对答案,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小结,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会注意正确率。当然,识记一些常用数值,如2π、3π、4π……,112 、122 、132 ……等,对于加快口算速度与正确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3.加强估算 训练。
日常生活 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都不需要非常精确的结果,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这样速度加快了,而且又不影响实际的操作,遇到这类问题尽量让学生估算。另外, 即使在需要精确结果的计算中,估算也会起一定的监控检验作用。 每做完一道题,我们都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其正确性。
4.注意速算与巧算。速算与巧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简便运算,简便方法的正确运用,一方面能提高解题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让解题变得简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单独进行速算与巧算的训练,教师先教一部分基本定律,让学生解答问题,在例一些计算题,让学生找到合适的简便方法。这就需要学生对基本的运算定律掌握清楚,尤其主意其适用范围。如乘法有分配律,但除法是没有的。这就需要学生先将除以一个数变成乘以其倒数,在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5.养成良好习惯 。
我们知道,学生大多数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 在计算中,不是抄错数字了,就是背错乘法口诀了,要么是小数点点错了, 这些 都是一些极小的错误,但却经常出现。因此,平常练习 就 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认真演算之后一定要强调验算。验算的方法有多种,如按步骤,逐步逐步的检查;用加法验算减法,乘法验算除法;代入原题验算看是否符合实际;也可以用前面提到的通过估算来验算。定时的开展改错训练,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粗心的错误。将大家平时易犯的错误一一陈列,自己对照自己的实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下次就会少出现相同的错误了。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外,我还能做到计算天天练,并且注意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