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田鼠胎后发育过程中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的产热特征

来源 :兽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v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布氏田鼠胎后恒温能力的发育过程,本文测定了1、5、9、17、21、33和41日龄幼体的褐色脂肪组织(BAT)和肝脏的重量、线粒体蛋白含量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布氏田鼠胎后发育期间BAT增补明显,主要表现为重量的增加和单位组织亟量COX活性的升高等,属典型的晚成型发育特征。布氏田鼠胎后发育过程中BAT和肝脏产热特征的变化与幼体的产热特点和恒温能力的发育是相一致的。
其他文献
作为种子捕食者和种子扩散者,啮齿动物对产坚果植物的自然更新有很大作用.然而,对啮齿动物鉴别虫蛀种子的能力颇有争议.2001年秋季在中国四川都江堰市实验林场,以3种比例(I1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1977年8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蔡桂全在西藏东南部墨脱(多雄拉山口)采到1只鼠兔,1979年9月,陕西动物研究所吴家炎在西藏东南部米林(邦宗沟)采到另2只鼠兔,收藏于中国科学院
通过剪趾和染毛双重标志的重捕跟踪途径,结合行为观测研究了栖息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草地生境的长爪沙鼠种群繁殖格局.按同生群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春季(4~5月)出生的雄鼠当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