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学校的一线教师,我经常外出听课。在一次县教学活动中,有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直线、线段、射线”这一内容,但他们在授课环节的处理上却截然不同,教学效果也自然相差较大。
以下是这两节课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教师出示手电筒,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手电筒发出的光吗?像什么?
学生们众说纷纭,当有学生说到像一条线时,教师顺势问道:能在黑板上把这条线画出来吗?(教师边演示射线图边发问):能画完吗?该怎么办?
生1:老师,再接着画。
生2:一直画到黑板的另一头。
师:这样就能画完了吗?该怎么办?
生:画不完可以接着在墙上画。
师:墙上画完了,又该怎么办?
生:可以再顺着墙拐弯继续画。
师(拿出手电筒演示):它发出的光是弯的吗?怎么办呢?
学生们沉默,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拿个长木板当作墙,在它上面接着画。
师:这样就画完了吗?
这时全班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忽然有一个孩子把手举得好高,不耐烦地说:老师,不要再画了,怎么画也画不完。
师:对,画不完,说明这条线是无限长的。像这样的线我们就叫它为射线。这时,课堂已经过去了将近20分钟。
【片断二】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做几个活动,好吗?
活动一:你能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下面画)
活动二:你能从左往右把这条3厘米的线段延长为5厘米吗?怎样延长?
生1:用直尺接着画2厘米,就是5厘米了。
生2:把直尺和线段的一端对齐,接着画到5厘米就行了。
师:现在得到的是一条什么线?
生:线段。
活动三:你能继续往右延长3厘米吗?(全体学生都在把线段的一端延长)
师:现在得到的又是什么?
生:也是一条线段。
师:像我们这样把一条线段按固定长度延长,叫有限延长;如果是没有固定长度的延长,就叫做无限延长;你能把这条线段无限延长吗?
生1:我是往右无限延长的。
生2:我是往左无限延长的。
师:为什么不加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1:因为是无限延长。
生2:再加上一个端点就叫线段了。
师:得到了这样一条新的线还能叫线段吗?
生:不能。
师:它有个新的名字叫做射线。(这时,课堂仅仅过去了约3分钟)
【思考】
1.数学教学是否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把这两者强拉在一起,则只能事倍功半。
片断一的执教老师是想用学生们熟悉的手电筒所发出的光来做生活素材,从而引出射线。但是这个例子太空洞,只能够引起学生视觉上的触动,无法让学生真正从“手电筒发出的光”自然地感悟到“无限延长”,也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射线的含义。因此,学生们一头雾水,课堂效果显然不明显。片断二的执教老师是以复习“画线段”为生长点,以学生的活动为支撑点,让全体学生都体验了有限延长、无限延长的含义,从而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射线。课堂效果非常显著。
由此可以证明,教学和生活应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素材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所用,反过来,课堂教学也能够充分地为生活服务,才会充满生活气息。
2.数学课堂交流时间是否越长越好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但是,如果在课堂中一味地、无目的地交流,刻意地拉长交流时间,以此来体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程度,这无疑是不可取的。片断一在对“手电筒发出的光能不能画完”的问题上用了将近20分钟。学生们的答案并没有被肯定,但教师还一直发问,此时学生的自信在削弱,兴趣在减退,疑虑在增加,问题被放大。与此相反,片断二的执教老师只是用了短短的3分钟左右,就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一点一点地体会什么是有限延长,什么是无限延长,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射线的含义。整个过程层层推进、顺理成章,也很自然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有效地体验了过程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精心设计学生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群体学习活动方式,绝不能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作一句空话,更不能盲目地追求充分交流的“时尚”。
(责编 侯艳星)
以下是这两节课的教学片断。
【片断一】
教师出示手电筒,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手电筒发出的光吗?像什么?
学生们众说纷纭,当有学生说到像一条线时,教师顺势问道:能在黑板上把这条线画出来吗?(教师边演示射线图边发问):能画完吗?该怎么办?
生1:老师,再接着画。
生2:一直画到黑板的另一头。
师:这样就能画完了吗?该怎么办?
生:画不完可以接着在墙上画。
师:墙上画完了,又该怎么办?
生:可以再顺着墙拐弯继续画。
师(拿出手电筒演示):它发出的光是弯的吗?怎么办呢?
学生们沉默,这时有一个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拿个长木板当作墙,在它上面接着画。
师:这样就画完了吗?
这时全班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忽然有一个孩子把手举得好高,不耐烦地说:老师,不要再画了,怎么画也画不完。
师:对,画不完,说明这条线是无限长的。像这样的线我们就叫它为射线。这时,课堂已经过去了将近20分钟。
【片断二】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做几个活动,好吗?
活动一:你能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下面画)
活动二:你能从左往右把这条3厘米的线段延长为5厘米吗?怎样延长?
生1:用直尺接着画2厘米,就是5厘米了。
生2:把直尺和线段的一端对齐,接着画到5厘米就行了。
师:现在得到的是一条什么线?
生:线段。
活动三:你能继续往右延长3厘米吗?(全体学生都在把线段的一端延长)
师:现在得到的又是什么?
生:也是一条线段。
师:像我们这样把一条线段按固定长度延长,叫有限延长;如果是没有固定长度的延长,就叫做无限延长;你能把这条线段无限延长吗?
生1:我是往右无限延长的。
生2:我是往左无限延长的。
师:为什么不加上另一个端点呢?
生1:因为是无限延长。
生2:再加上一个端点就叫线段了。
师:得到了这样一条新的线还能叫线段吗?
生:不能。
师:它有个新的名字叫做射线。(这时,课堂仅仅过去了约3分钟)
【思考】
1.数学教学是否一定要和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数学知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把这两者强拉在一起,则只能事倍功半。
片断一的执教老师是想用学生们熟悉的手电筒所发出的光来做生活素材,从而引出射线。但是这个例子太空洞,只能够引起学生视觉上的触动,无法让学生真正从“手电筒发出的光”自然地感悟到“无限延长”,也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射线的含义。因此,学生们一头雾水,课堂效果显然不明显。片断二的执教老师是以复习“画线段”为生长点,以学生的活动为支撑点,让全体学生都体验了有限延长、无限延长的含义,从而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射线。课堂效果非常显著。
由此可以证明,教学和生活应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生活素材才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所用,反过来,课堂教学也能够充分地为生活服务,才会充满生活气息。
2.数学课堂交流时间是否越长越好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获取知识,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互动平台。但是,如果在课堂中一味地、无目的地交流,刻意地拉长交流时间,以此来体现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程度,这无疑是不可取的。片断一在对“手电筒发出的光能不能画完”的问题上用了将近20分钟。学生们的答案并没有被肯定,但教师还一直发问,此时学生的自信在削弱,兴趣在减退,疑虑在增加,问题被放大。与此相反,片断二的执教老师只是用了短短的3分钟左右,就带领学生在活动中一点一点地体会什么是有限延长,什么是无限延长,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射线的含义。整个过程层层推进、顺理成章,也很自然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有效地体验了过程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精心设计学生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的群体学习活动方式,绝不能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当作一句空话,更不能盲目地追求充分交流的“时尚”。
(责编 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