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重视实训、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中心,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走出了一条重视实训、突出技能,为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学院又打破封闭式、单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生产实践的第一线,通过校企合作走出一条双元制人才培养之路,同时探索多元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的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
一、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的实习工厂近期承接了国家级重大科研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课题8)——“可转位刀片周边五轴数控精密磨床”的项目。办学55年来,实习工厂始终是师生实习实训的保障基地,是支撑学院发展的脊梁。
学院将实训基地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引进到学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能接触到国外先进的设备,而且能体验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文化氛围。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互相渗透与补充,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融合,保证了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外的延伸。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保证了学生实训与顶岗实习零距离,顶岗实习与就业无间隙,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院实现“重视实训、突出技能”办学理念的具体实施。
二、走双元制人才培养之路
学院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突破由学院单方完成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育学校与企业双方完成对学生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院运用投资合作、引企入校、进修提高、定向双元等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通过在企业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德育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等方式,与300多家社会经济组织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用实践证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寓产于学、寓学于教、寓教于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为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搭建起桥梁,是一条利企、利校、利民的多赢之路,开辟了直接利用社会力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为高职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三、探索多元式人才培养模式
1.引进来,积极探索灵活的办学体制
学院将奥博汽修厂引进校园,成为学院汽车工程系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的实习工厂积极引进加工项目,保障了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完成。
2.走出去,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先后与高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乐成3G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在该两个单位顶岗实习后,很多人被单位留用并任职;经济管理系先后与北京康景物业公司、佳怡物流公司、元智捷诚快递公司、博远物流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综合实训中心,目前正着手承接企业外包电子商务项目,筹建阿里巴巴山东省首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与淘宝大学共建创业实践基地,尝试引进物流企业进驻校园,搭建更为广阔的物流综合实训平台。汽车工程系先后与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机械工程系与济南精创模具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等等。师生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直接感受企业市场系统的营运过程,完善了知识结构,积累了社会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对学生提早规划好各自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3.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学院在人才目标确定、专业建设、实习基地、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课题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渐完善,不断创新、开拓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方式和途径,共同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每年93%的毕业生就业率充分验证了学院办学的社会价值。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学院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进行新项目开发;学院也可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等,完成学生实习实训乃至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这是一条校企和谐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学院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推动师生教学互动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一、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的实习工厂近期承接了国家级重大科研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课题8)——“可转位刀片周边五轴数控精密磨床”的项目。办学55年来,实习工厂始终是师生实习实训的保障基地,是支撑学院发展的脊梁。
学院将实训基地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引进到学校,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不仅能接触到国外先进的设备,而且能体验到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方式和文化氛围。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互相渗透与补充,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结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的融合,保证了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外的延伸。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保证了学生实训与顶岗实习零距离,顶岗实习与就业无间隙,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院实现“重视实训、突出技能”办学理念的具体实施。
二、走双元制人才培养之路
学院采取了“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突破由学院单方完成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育学校与企业双方完成对学生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院运用投资合作、引企入校、进修提高、定向双元等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通过在企业设置实践教学基地、德育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等方式,与300多家社会经济组织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用实践证明: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寓产于学、寓学于教、寓教于工、工学交替,产教融合,为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培养与成才搭建起桥梁,是一条利企、利校、利民的多赢之路,开辟了直接利用社会力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为高职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社会发展空间。
三、探索多元式人才培养模式
1.引进来,积极探索灵活的办学体制
学院将奥博汽修厂引进校园,成为学院汽车工程系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的实习工厂积极引进加工项目,保障了实习实训教学任务的完成。
2.走出去,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先后与高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乐成3G创意产业研发基地建立校企合作协议,学生在该两个单位顶岗实习后,很多人被单位留用并任职;经济管理系先后与北京康景物业公司、佳怡物流公司、元智捷诚快递公司、博远物流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综合实训中心,目前正着手承接企业外包电子商务项目,筹建阿里巴巴山东省首家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与淘宝大学共建创业实践基地,尝试引进物流企业进驻校园,搭建更为广阔的物流综合实训平台。汽车工程系先后与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机械工程系与济南精创模具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等等。师生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直接感受企业市场系统的营运过程,完善了知识结构,积累了社会经验,丰富了教学内容,对学生提早规划好各自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作用。
3.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学院在人才目标确定、专业建设、实习基地、课程开发、师资培养、课题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渐完善,不断创新、开拓和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方式和途径,共同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每年93%的毕业生就业率充分验证了学院办学的社会价值。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可以借助学院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进行新项目开发;学院也可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等,完成学生实习实训乃至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这是一条校企和谐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
学院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推动师生教学互动等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