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腊肉的声音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记忆里,手撕腊肉时,是有声音的。
  灶膛里燃着青杠柴,火苗从锅沿蹿上来,锅里早已欢腾一片。腊肉被切成两三寸一截,在沸水中“扑扑”跳动。眼看火侯差不多了,母亲用筷子插进腊肉,把肉块叉起来,放进大碗里,摆在小方桌上,香气在屋里瞬间蔓延开来。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腊肉,急切地撕开,暗红的肉块在双手之间,立即分成不规则的小块。久经熏烤的腊肉,在撕扯之下,发出“咝咝”的分裂声。而我们的喉咙里,“咕咕”吞口水的声音,早已响了起来,比撕扯腊肉的声音还要大。
  于是,撕扯腊肉的“咝咝”声、吞咽口水的“咕咕”声,成了我儿时的记忆中,最深刻的音符。
  当年猪变成两扇板肉,前来帮忙的寨邻吃完刨汤,抹嘴道谢离开院子时,就该母亲上场了。母亲把两扇板肉切开来,板油、水油、排骨、五花肉……一一分开。板油和水油放进锅里煎熬,变得黄灿灿的,再被母亲舀进土坛子里,冷却凝固后,就变成白花花的猪油,那是一家人一年炒菜做饭所使用的。剩下的排骨和五花肉,被母亲装在一个竹篓里,准备做腊肉。那时没有冰箱,猪肉不能长时间在常温下保存,必须尽快进行腌制。当然,制作腊肉的目的,并不仅仅是防止猪肉变质,也是为了来年插秧时节,用腊肉招待前来帮忙的寨邻。如果桌子上没有腊肉炒的菜,主人家是很没有面子的。《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明朝及更早之前,到了重要日子,贵州很多地方“屠豕宰牛以祭”“以豕肉斫碎,宴会无此,以为不敬”。由此可见,以猪肉为食,贵州自古有之,而使用腊肉招待客人的习俗,也一直传承到现在。
  母亲是制作腊肉的好手。排骨和五花肉用大蒜水冲洗过,一排排摆好,再把腌制用的茶叶、花椒、木姜子、辣椒研碎,与食盐均匀搅拌,细细涂抹其上,放在土坛子里密封,腌制两三天,待香料差不多入味了,便取出来,放到土灶上方的竹排上,任由土灶里的烟火尽情熏烤。那时家里很少用煤,每天煮饭用的火力,基本上都是土灶供应。长时间的烟火熏烤,竹排上的腊肉很快就熏好了,成为了我们心心念念的腊肉。
  我们并不是经常能吃到肉。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每年杀年猪和过年时能好好吃到几顿肉外,其他时间很少吃到肉,包括母亲制作的腊肉。那些腊肉,基本上都在春天插秧、秋天收稻时,招待前来帮忙的寨邻。我们也会偶尔吃到一次腊肉,就是母亲用水煮的腊肉,什么佐料也不放,直接从沸水中捞起来,用手撕着吃,我们称之为“手撕腊肉”。正是因为贫乏,每年难得吃上几次腊肉,心里对腊肉的美味愈加记忆犹新。如果说,要选择一样食物代表儿时美味的话,我一定首推母亲水煮的“手撕腊肉”。
  春天插秧是最重要的农活。适时而作,是耕种的基本要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父母必须在规定的节气里,于稻田里种下一年的希望,不敢有丝毫懈怠。父母忙不过来,就得请三五个寨邻来帮忙。父亲抬着秧苗下田了,母亲就准备饭菜。桌上最好的菜品,就是腊肉炒蒜薹。从正月算起,土灶上方的竹排里,腊肉熏烤得恰到好处,炒出来的蒜薹腊肉,真是鲜美可口。但是,这美味的腊肉,却不是我们小孩能享用的,这是专门给稻田里插秧的人吃的。我们只能看着他们吃,如果运气好,他们还吃剩下一点,才轮到我们吃。一次,母亲做好饭后,看天色还早,就下田里去帮父亲。母亲走之前,交待我们好好看家。我们都说好。母亲走后,我和哥哥看到桌子上的腊肉实在诱人。炒好的腊肉安静地躺在碗里,薄薄的,卷曲着,一半是肥肉,透明,一半是瘦肉,暗红……实在诱人极了。我们商量,要不,先尝一块?我选中一块,用手揭起来,仰起头,腊肉就落到我的嘴里,一股淳厚的香味瞬间升起。腊肉随即滑过喉咙,转眼就到了胃里。一块腊肉就这样吃下去了。我和哥哥互相望了望,手又不约而同伸了过去……
  当我们感觉有点饱胀时,桌上的两碗腊肉,只剩下一碗了。我们害怕极了,这可是闯了大祸!我在担惊受怕中等待母亲回家,而哥哥却不知跑到哪儿去了。
  母亲终于回来了,问腊肉呢。我舔了舔嘴巴,老实交代,并等待母亲的巴掌。
  母亲没有打我,而是转过身去,抹了一把眼泪。当我长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儿子,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抹眼泪。生活啊,不只有贫困带来的无奈,还充满点点滴滴的温情,让人永远无法忘怀。
  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偷吃桌子上的腊肉,因为桌上不多的腊肉,饱含了母亲诸多的无奈。
  有人说过,贫困也是一种财富。 我觉得,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指一个人经历过贫困的生活,对现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会感到十分满足。这样的满足,是那些从来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无法理解的。
  对于我来说,腊肉一直是美味的食物,手撕腊肉的场景,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贫困的日子慢慢得到改善。2001年,我参加了工作,在离家两公里的一所小学当老师,父母的负担减轻了不少,我们也可以时不时到街上买些新鲜肉来改善生活。随着国家的发展,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农改电接通了,冰箱广泛地使用,吃新鲜肉成为了家常便饭。以前煮饭用的土灶,也改成了天然气或者电磁炉,变得更加方便卫生。但是,问題却来了,由于土灶的逐渐停用,熏腊肉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没有土灶,但腊肉还得继续熏。怎么办?我们搬到新的住房后,母亲在乡下老家仍然保留了两个土灶,不为别的,就是熏腊肉用。腊月里杀了肥猪,母亲按照沿袭了几十年的方法,把腌制好的腊肉挂在土灶上方,在土灶上的铁锅里注满水,开始生火熏腊肉。有人曾经问母亲,为什么不把铁锅移开,直接用柴火熏腊肉呢,反正锅里也没有煮什么东西。母亲说,那样做的话,腊肉里的油会滴下来,引起火灾。
  母亲坚守着那一份传统的腊肉熏烤方法,一直到现在,她要把那种最纯正的味道完整地保留下来。母亲保留的,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回忆。
  如今,父母仍然在乡下种田地,但他们已经不再为招待寨邻而发愁,每当有客人来到家里,桌上的菜品已经变得丰富起来,不单单只有腊肉,还有更多的新鲜肉。父母仍然保持着勤劳的本色,田地里庄稼每年都得到丰收,玉米挂满了房前屋后,那是喂养肥猪最好的原料。父母尽管已经快七十岁了,却没有停下辛劳的脚步。近两年来,每年都喂养了十来头肥猪。还没有到腊月,父母喂的肥猪就被别人预订了,作为他们过年的“年猪”。父亲总会留下两头肥猪,在即将过年的腊月底,等我们回家去,高高兴兴地杀年猪、吃刨汤,母亲仍然要腌制足够多的腊肉,挂在土灶上方的竹排里。
  生活条件的改善,改变了我们吃腊肉的状态。以前一年很难吃上几回腊肉,而现在却经常可以吃到。每当我们从县城里回到乡下,母亲总会取出一块腊肉,放在锅里煮透,直到香气充满房间。腊肉仍是放在盘子里,我们一人一小块,用手撕着吃。
  我们手撕腊肉的“咝咝”声,以及吞咽口水的“咕咕”声,仍如三十年前,那样熟悉、那样清晰,却是一种幸福的声音,充满岁月的味道。
其他文献
荫41农林牧渔大类荫42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荫44土木建筑大类荫45水利大类蔭46装备制造大类荫47生物与化工大类荫48轻工纺织大类荫49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荫50交通运输大类荫51电子与信息大类荫52医药卫生大类荫53财经商贸大类
期刊
◆信息技术类音加工制造类◆土木水利类◆交通运输类◆资源环境类◆石油化工類◆种植园艺类
期刊
2021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終评结果(各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期刊
皈 依  像海,本具自足,却生而孤独  在孤独里起舞  默许  一个宇宙无中生有  在抽离疼痛之间  学会了和自己握手言和  相濡以沫  不再幻象丛生  不再爱恨交集  尘埃  在存在之外落定  空  风把我吹进自己的身体  像一粒词语  急切寻找表达的出口  像一张纸  被风追着  栽了几个跟头  弄不清背后的事物  有些时候  命運固定一种模式  风也无奈  如果风声继续 请不要告诉黄昏  我
期刊
净罪颂  笑不是突然笑不出来的,  而是被哭,哭丑了。  绝望不是突然恶化的,  它装在胶囊里,像小剂量的解药。  一个人不是突然死去的,  而是一边忍着不死,一边一寸寸地死。  一个人要到很晚很晚的时候,  才肯脱下满是刀痕的身体,  用火焰搓洗灵魂。  亡灵书  为了黄昏时  在门前的雪地上留下熟悉的脚印  为了在风雪夜里  听到某人犹豫的敲门声  为了桌面上吃剩的面包被吃掉  我写下这亡灵书
期刊
在故乡所有的吃食中,我最惦记的,是故乡冬日的青菜。  故乡在江南,江河湖鲜,时令疏菜,名动天下者颇多,按说,怎么也轮不到一棵不起眼的冬日青菜让我念兹在兹,从前的美食名家如倪云林李渔袁枚等,更不会将这样一棵青菜放在眼里。  但我惦记冬日故乡的那棵青菜。  客寓北京三十六年了,每到深秋霜降,我总是会不争气地想念故乡的青菜,而且年岁愈长,念想越深。  1  故乡有两季青菜,一种是夏季青菜,就是如今流行的
期刊
1  父亲在家门前的清岩坎下种了很多树,我不知是何树。后听父亲说,这是水白杨,耐活,随便插在泥土里,它自己就茁壮成长起来了。  的确,成排的水白杨没过几年就长得丰茂起来了,生出的嫩叶绿油油真如打了油一般,我们都很欢喜。问父亲这水白杨有什么用,父亲顿了一下,笑道,这水白杨嘛——可以躲阴凉,可以占地。这占地一说与开荒性质一样。这样,我家门前的地突然之间就宽了起来,似乎清岩坎下的那条河道都是我家的了,任
期刊
1976年,茅台酒厂的“红粮窖酒”产品更名为“贵州大曲”;也是这一年,我出生在赤水河畔一个偏远穷的小山村,一路听着贵州大曲的故事快乐成长。  1976年渐行渐远,2019年的时代大潮如期而至,我和“贵州大曲”历经43个春秋后有缘相聚在中国酒都——茅台。回顾儿时的记忆和贵州大曲的味道,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的小山村,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遗失的是时间,牵挂已成永恒,这大概就是人们
期刊
大豆,学名又叫豆菽。它作为一种极为平常的油料作物,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用于生豆芽,或磨成浆,或制作成豆腐,从而再衍生出各种豆制品,真是不一而足。  在乡间长大,对于一棵棵豆苗的记忆格外深刻。把豆种点播到地里之后,隔上三五天,一棵棵幼小的豆苗便顶着土层破土而出。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它稚嫩、柔软,却有着一股子拼劲,像乡村里的野孩子。  而对于黄豆的记忆,可以追溯得很远。在故乡,那些个豆荚成熟的
期刊
贵州大曲,夺眶而出的酱香记忆  那些多按捺不住的酱香  为什么沁溢夺眶而出的味道  还是一两碟小菜,一两盅小酒  还是父亲讲的那一段八十年代的故事,循环往返  只是他已越发苍老,那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越来越醇厚,如他故事中永远的主角  ——红粮窖酒。那时,母亲经营的一爿百货店  在改革的春风里,和她一樣鲜活、年轻  只有父亲从公社里带回来的人  母亲才舍得从货架上拿下一瓶红粮窖酒  一屋的酱香,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