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生事物敏感,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对任何事情都喜欢亲自操作,因此信息技术课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对小学生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利因素。但是在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中,好多小学生从兴趣出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打游戏、上网看电视、QQ聊天甚至搞赌博,偏离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善于引导,使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把充沛的精力放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上,这对于一个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引导。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老师要讲清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
根据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生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知道信息技术是我们每个劳动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是一门工具课,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写作、设计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老师要根据大纲的目标严格教学,杜绝学生养成不良嗜好,将学生的不良嗜好逐步引导到正途上来。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举出反面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由于不良嗜好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崇拜感,老师的话非常神圣,这也是小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目的引导的有利的心理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达到教学目的。
二、规范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其实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兴趣,不仅如此,而且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着泛滥的势头,引导不得法,只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过度耗费,结果一事无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学生兴趣,正确导航学生的学习方向。如何导航学生的兴趣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师教学导航、作业导航、评估导航、信息技术比赛导航。这里重点谈谈比赛导航,学生喜欢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潜能,比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的各种智商,激发学生的激情。我在比赛前会公布比赛的项目、考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中,把那些不良嗜好转移到比赛的操作项目上,能够最有效地规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我在比赛中命题时,试题呈阶梯状,层次较为分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赛有所获、赛有进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分享成功的快乐。另外比赛的时间和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打字比赛、画画比赛、各种文档操作的比赛、电脑排除故障的比赛,有的是随堂进行,有的是专门确定时间进行,学生在比赛取得成功后兴趣盎然,又会把兴趣投入到比赛的项目中去,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势头。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去掉不良嗜好,转入正规学习,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三、充分挖学生的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辅导就是一大困难。老师人手少,不可能每个人手把手辅导,这对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实好多学生在家里他们父母教过计算机操作的常识,有的学生早就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了,这是非常有利的教学优势。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安排座位时,要有效搭配,使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化组合,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小老师在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要对他们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培训合格后颁发“教师资格证”,随后就可以持证上岗。老师在上机操作时要巡回检查,一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要对“小老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对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的考核,对于不合格的要取消“教师资格”。对优秀的“小教师”要评选“教坛十杰”进行鼓励。对于学生中涌现的优秀人选,可以对“小教师”进行扩编,让他们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四、指导学法,改进教法
学科之间由于内容不同,教法学法因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学科因内容不同也有所不同。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因内容不同而要不断改进教法,教法服务于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要从“学会”到“会学”,改变教师一包到底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首先要从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學起,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最好就是实物机体的现场展示,形成直观教学。打字是基本功,学生要熟悉键盘,养成正确的电脑书写习惯,提高打字效率。好多学生喜欢连续打很多文字,老师就要科学指导,选一段文字,反复打,每打完一段文字后,记下所需时间,别再选其他文字了,又将这段文字再打,打完后再记下需要的时间。时间一次次地在缩短,这就说明了打字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在学习WORD文档时,要逐步学会排版、保存、删除、字体设计等等技巧,真正在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
五、拓展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要把它充分运用到所学学科中去,让学生感悟信息技术的高效和魅力。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要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通过QQ传送邮件,学会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信息技术高效运用的习惯。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规范,同时也需要学校的校园网站进行规范,创建校园绿色网站,净化学生心灵。这个挑战性的工作,单凭老师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各部门和家长的通力协作才能取得实效。
一、老师要讲清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
根据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生要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知道信息技术是我们每个劳动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它是一门工具课,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写作、设计表格、进行简单的计算。老师要根据大纲的目标严格教学,杜绝学生养成不良嗜好,将学生的不良嗜好逐步引导到正途上来。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举出反面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由于不良嗜好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崇拜感,老师的话非常神圣,这也是小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目的引导的有利的心理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达到教学目的。
二、规范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其实小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天然的兴趣,不仅如此,而且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着泛滥的势头,引导不得法,只会造成学生时间和精力的过度耗费,结果一事无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规范学生兴趣,正确导航学生的学习方向。如何导航学生的兴趣呢?通过我的教学实践,包括教师教学导航、作业导航、评估导航、信息技术比赛导航。这里重点谈谈比赛导航,学生喜欢通过比赛来检验自己的潜能,比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能力,开发学生的各种智商,激发学生的激情。我在比赛前会公布比赛的项目、考试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可以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中,把那些不良嗜好转移到比赛的操作项目上,能够最有效地规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我在比赛中命题时,试题呈阶梯状,层次较为分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赛有所获、赛有进步,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分享成功的快乐。另外比赛的时间和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打字比赛、画画比赛、各种文档操作的比赛、电脑排除故障的比赛,有的是随堂进行,有的是专门确定时间进行,学生在比赛取得成功后兴趣盎然,又会把兴趣投入到比赛的项目中去,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势头。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去掉不良嗜好,转入正规学习,实践证明非常有效。
三、充分挖学生的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辅导就是一大困难。老师人手少,不可能每个人手把手辅导,这对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其实好多学生在家里他们父母教过计算机操作的常识,有的学生早就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了,这是非常有利的教学优势。老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安排座位时,要有效搭配,使学生的智力资源优化组合,发扬传、帮、带的精神。小老师在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要对他们的德、能、勤、绩全面考核,培训合格后颁发“教师资格证”,随后就可以持证上岗。老师在上机操作时要巡回检查,一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要对“小老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对业务能力和“师德、师风”的考核,对于不合格的要取消“教师资格”。对优秀的“小教师”要评选“教坛十杰”进行鼓励。对于学生中涌现的优秀人选,可以对“小教师”进行扩编,让他们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四、指导学法,改进教法
学科之间由于内容不同,教法学法因学科不同而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学科因内容不同也有所不同。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因内容不同而要不断改进教法,教法服务于学法,“教”是为了不教,学要从“学会”到“会学”,改变教师一包到底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首先要从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學起,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最好就是实物机体的现场展示,形成直观教学。打字是基本功,学生要熟悉键盘,养成正确的电脑书写习惯,提高打字效率。好多学生喜欢连续打很多文字,老师就要科学指导,选一段文字,反复打,每打完一段文字后,记下所需时间,别再选其他文字了,又将这段文字再打,打完后再记下需要的时间。时间一次次地在缩短,这就说明了打字的效率在不断提高。在学习WORD文档时,要逐步学会排版、保存、删除、字体设计等等技巧,真正在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
五、拓展信息技术的运用领域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要把它充分运用到所学学科中去,让学生感悟信息技术的高效和魅力。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要让学生学会在网上查找资料,通过QQ传送邮件,学会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信息技术高效运用的习惯。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规范,同时也需要学校的校园网站进行规范,创建校园绿色网站,净化学生心灵。这个挑战性的工作,单凭老师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社会各部门和家长的通力协作才能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