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座谈会上向专家们推荐:“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旧制度与大革命》是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写的书,这本书何以值得推荐?能给中国带来什么启发?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朱学勤对法国大革命素有研究,本期刊发他就此主题所做的长篇演讲,供读者参考。
1.革命缘于三中心共振
法国近代史几乎是一部内乱史,革命不断,起义成瘾,断头台疯狂起落!平均每一代人都有机会经历一次革命。而1789年发生的那场革命,则是规模最大、时间最久、震动最强烈的一场革命,故称“大革命”。
“大革命”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不能不提到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四大致和康熙同一个时代,在位时间都很长,都长达五六十年,王权专制达到极点,“朕即国家”。路易十四对外扩张,拓展疆土,对内扫平豪强,迁天下贵族富户三千家于凡尔赛,类似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定都咸阳,迁天下富豪于咸阳。凡尔赛之奢华和气派,远超过故宫。凡尔赛成为当时全法国的销金窟,贵族、富户、全国的财富也都集中在那里。
那么他后来对整个巴黎的影响、对整个法国的影响大致是什么呢?吸空了地方财力,一旦倾覆,全国即刻瓦解,这个局面实际上是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下来的,只是到路易十六时代爆发。一场大革命为什么能把全法国搞得天翻地覆,最后弄出那么个悲剧结局?原因多多,其中有一个则从来没人提,但托克维尔在这本书里说到了:“你把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叠加在一个首都,三中心叠加,有一个中心发生危机,立刻引起另两个中心共振。”
美国经济中心在纽约,政治中心在华盛顿,学术中心在波士顿,开车都是一天可达。闹学潮,基本上在波士顿;经济出危机,纽约震荡;政治有风潮,乱在华盛顿。三者分离,不会叠加在一起引起共振。
当时的法国,路易十四奠定了几个中心叠加在一起的大巴黎,一出事就出大事,全法国跟着起事。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一个学建筑出身的警察局长,奉命重新规划巴黎市。他将巴黎改建为宜居住不适宜起义巷战的城市,将那些适于打巷战的弯弯曲曲小街小路,统统拉直,把马路打宽。他吸取大革命和此后不断革命的教训,把巴黎改造成现在的样子。今天你们看到的巴黎已经不是大革命时期的巴黎,而是被警察局长改造过的巴黎。
2.革命与改革的不解之缘
三千贵族迁居于凡尔赛,路易十四是有政治目的。因为贵族分散于各地,与地方势力结合,这是古今中外朝廷心腹之患。中国历史上也有打豪强、削藩镇,不绝如缕,屡见史乘。
这样的一个结构对法国文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贵夫人既有闲又有钱,对艺术、对异端邪说,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比男人敏感。女人们就在自家的客厅里开沙龙,聚集、收养各种各样的异端邪说,挖男人的坟墓。没有贵妇们的沙龙,就没有启蒙运动。这是路易十四根本没想到的事情。
下一个皇帝路易十五,一个花花公子,他爹留下来这样一个花团锦簇的帝国够他消费了。尽管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不妨碍他每一分钟的享乐。所以他的名言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用俗话来说就是击鼓传花,这盘子不崩在我的手上就行。
路易十六相比之下是最开明的。他接受启蒙哲学,启蒙哲学最富有民粹主义情结的是卢梭,卢梭认为上流社会最腐败,下流社会最干净,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那么高贵者怎么变得聪明起来?应该向底层社会学习,每一个人习得一门手艺。路易十六还真信这个,他习得的手艺是做锁匠,开锁。
路易十六的太太酷爱文艺,像此前所有的贵夫人一样,民间各种各样的争奇斗艳的新学说、新歌剧都要引进宫内。比如法国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但是王后不知轻重,将其引入凡尔赛宫中。
法国社会阶层明确地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僧侣,第二等级是佩剑贵族,第三等级是商人。按现在的标准就是,第二等级是政府官员,第三等级就是民营企业家。而第三等级之下,也就是说自耕农、小手艺匠人就没有等级身份。这个制度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是农奴制、万恶的压迫。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尽管是封建制,但并不是最黑暗、最落后的。而且经济处在繁荣的上升阶段,并不是我们过去说那种革命公式,一穷二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越深。这为何会触发这么大的革命呢?
托克维尔说,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好坏且不论,单就革命发生机制以及与专制压迫的关系来讲,从我们的体会也能证明二百年前托克维尔讲的是对的。真压紧了,无从反抗,一松开,危机可能反而来了。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触目,更令人讨厌,更令人无法忍受,或者说改掉的那部分与未改不改的那部分不匹配,后者坚持不改,这时,革命就来了。
3.因为一个税收,引发一场革命
税务部门是给政府收钱的部门,但同时,也可能是给政府埋炸药包的部门。触发革命的往往是税务部门。世界历史上四次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俄国革命,除了俄国革命不是因税务部门或者说王权要加税引起,其余都是。都是因为税务部门或者说王权要加税,未经民意机关同意,或者此前根本不需要经过民意机关同意,想加就加,加成习惯了。直到某一天,又想再加一次,殊不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就是最后一次税收,而且是小小的一次税收。
美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实际上是因税收问题引起的“内战”——英国要加税,北美十三州才要独立。此时,法王路易十六幸灾乐祸。因为在美国独立前,英国跟法国打了一仗,叫“七年战争”,争夺北美北部的殖民地,法国战败。到了1787年,13州闹独立时,法王乐观其成,支持北美独立,还出动了海军。当时出动海军非常昂贵,尽管打赢这一仗,但国库亏欠得厉害。路易十六对这个亏空的想法很简单——由贵族承担,因为此前都是贵族承担。他把贵族召集起来,贵族不干。路易十六就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在当时实际上符合启蒙运动的要求:把贵族底下第三等级(类似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家)召集过来,问他们:“你们出不出钱?”企业家齐声说:“不行,凭什么我们出!” 召开三级会议就是民意会议,这个三级会议在路易十四时代就停止了。到路易十六,已经停开150多年。停了这么久的三级会议,路易十六恢复了,可谓开明进步。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按法国中世纪的传统,三级会议是分厅议事。没想到这次三级会议召集了以后,他们自说自话,做了个决定,要合厅议事,三个等级要合在一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咱三个等级要形成“共识”,不能被国王分而治之!国王觉得这不是造反嘛!我已经让你们开这个150多年没有开过的会,你们还得寸进尺?
但革命就是得寸进尺。国王下令把三级会议的会议厅锁起来,不让他们开会。于是三级代表就在广场上发誓,一定要把会开下去,还要给法国制定出一部宪法,用宪法来规范国王和我们之间的权力分割!
这又进了一步,不讨论税收讨论宪法。国王觉得巴黎已经失控,军官们在凡尔赛宴饮,把象征巴黎的市徽扔在地下乱踩,撒酒疯说要血洗巴黎。这些话传到了巴黎,一时谣言四起。谣言是革命最大的动员者。巴黎市民争相散播谣言,与其你血洗,不如我起义。7月14日这一天起义发生。
因为一个税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
4.法国“文化革命”
1789年7月革命开始,也就是所谓的革命第一阶段,其成果是君主立宪,不废君主,君主听宪法的制约就行。这个阶段维持了一年多。
但问题来了,国王招来第三等级开会,给前两个等级施加压力,而第三等级后面跟来了第四等级。当时的第四等级男人叫无套裤汉,女人叫编织妇。巴黎的国民公会、立法议会等等,最后都是被无套裤汉和编织妇们呐喊声所控制。赞成、投票、不赞成、否定等等,都是以他们的声音最响亮。这时进入革命的比赛阶段,会有各种派别,只要前面一个派别比后面一个派别显得温和,后面那个派别立刻就可推翻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宁“左”勿“右”,谁更“左”、更激进,谁上台。
大革命一浪高过一浪。吉伦特派执政时,国王一下子变得形象猥琐,上法庭成了被告,而且要判死刑。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投了死刑票,而且认为此前两个阶段都保守、都很局限,没有彻底地改造法国。
如果说第一阶段仅仅是政治革命,在主人旁边加一个宪法,紧箍咒套住他;那么第二个阶段就开始有了社会革命,“分田分地真忙”;第三个阶段就是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执政,更上层楼。但是,要推之前的派别,你总要显示出特殊的地方,所以他把自己后面这个阶段就叫做“共和二年的文化革命”,就是说,早在中国“文化革命”以前两百年,法国人就玩过这一把。
法国“文化革命”是最激进的阶段,政治改,社会改,最后他们认为,最难改,但最应该改的是精神结构,要铲除旧人,要塑造法兰西新人!于是这一时期产生了大规模的教育改制,诞生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切割的新文艺,即所谓“唱红”,流行法兰西小红帽,还流行改人名、改地名。如我们搞过的“张卫东”、“李卫彪”、“反帝路”、“反修路”。
但凡玩“唱红”这一手,一开始确实是意气风发,老百姓觉得从来没有活得这么意气高扬,这么慷慨激昂。但事实上,革命革到最后就与人心为敌,与每一个人为敌。
5.思凡、出家和还俗
“红”为何会周期性发作,一旦发作还有那么大的魅惑?
个人有短期发热,人类群体有没有短期发热?有。个体发热,精神至上,逐渐厌世,会经历一个削发为僧极端事件——“出家”。在寺庙中待久了,春心萌动,又会“思凡”,然后再偷偷下山——“还俗”。这样一个三部曲,在人类群体生活中也会出现。
大革命来的时候,人似乎都能舍弃物质生活,显得特有精神境界,每天都在追求崇高理想;“集体出家”的社会学现象即此降临,一个人相信某一种乌托邦的理想,通过广场扩音器放大,整个社会都跟着他催眠,进入他指引的精神境界。人类社会似乎总是间歇性出现这种情况,法国这样,中国“文化大革命”也是。
但在广场上折腾时间长了,每一个人都开始思恋“厨房里的火鸡”,从广场偷返厨房,又想回世俗生活中去,革命中的“思凡”现象开始出现。“文革”中后期,女同学热衷于编打毛衣,交换编毛衣的各种线路。男同学热衷于在宿舍里装半导体收音机,交换各种半导体收音机的线路。实际上就意味着广场上的路线斗争巳经被“思凡”置换,已经置换为世俗的追求。这时,必有某派某党意识到这个潜流,“出家”的时代结束了,“思凡”、“还俗”的时代开始了,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山间寺庙回到山下厨房正常生活,衣食住行、男欢女爱。如果他成功地发动政变,社会就会顺着他的政变改变发展方向,我称“社会大还俗”。
于是,1794年7月24日法国发生了一个从精神向世俗的转变。因为是在夏天热月发生,俗称“热月事变”。热月事变推翻了精神乌托邦,三天后,又将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新组织起来的政府用邓小平允诺香港的那句话来讲最形象:那就是“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样炒”,正常的生活回来了!
(摘自《老年文汇报》2012.12.21)B①
1.革命缘于三中心共振
法国近代史几乎是一部内乱史,革命不断,起义成瘾,断头台疯狂起落!平均每一代人都有机会经历一次革命。而1789年发生的那场革命,则是规模最大、时间最久、震动最强烈的一场革命,故称“大革命”。
“大革命”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不能不提到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四大致和康熙同一个时代,在位时间都很长,都长达五六十年,王权专制达到极点,“朕即国家”。路易十四对外扩张,拓展疆土,对内扫平豪强,迁天下贵族富户三千家于凡尔赛,类似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定都咸阳,迁天下富豪于咸阳。凡尔赛之奢华和气派,远超过故宫。凡尔赛成为当时全法国的销金窟,贵族、富户、全国的财富也都集中在那里。
那么他后来对整个巴黎的影响、对整个法国的影响大致是什么呢?吸空了地方财力,一旦倾覆,全国即刻瓦解,这个局面实际上是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下来的,只是到路易十六时代爆发。一场大革命为什么能把全法国搞得天翻地覆,最后弄出那么个悲剧结局?原因多多,其中有一个则从来没人提,但托克维尔在这本书里说到了:“你把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叠加在一个首都,三中心叠加,有一个中心发生危机,立刻引起另两个中心共振。”
美国经济中心在纽约,政治中心在华盛顿,学术中心在波士顿,开车都是一天可达。闹学潮,基本上在波士顿;经济出危机,纽约震荡;政治有风潮,乱在华盛顿。三者分离,不会叠加在一起引起共振。
当时的法国,路易十四奠定了几个中心叠加在一起的大巴黎,一出事就出大事,全法国跟着起事。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一个学建筑出身的警察局长,奉命重新规划巴黎市。他将巴黎改建为宜居住不适宜起义巷战的城市,将那些适于打巷战的弯弯曲曲小街小路,统统拉直,把马路打宽。他吸取大革命和此后不断革命的教训,把巴黎改造成现在的样子。今天你们看到的巴黎已经不是大革命时期的巴黎,而是被警察局长改造过的巴黎。
2.革命与改革的不解之缘
三千贵族迁居于凡尔赛,路易十四是有政治目的。因为贵族分散于各地,与地方势力结合,这是古今中外朝廷心腹之患。中国历史上也有打豪强、削藩镇,不绝如缕,屡见史乘。
这样的一个结构对法国文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贵夫人既有闲又有钱,对艺术、对异端邪说,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比男人敏感。女人们就在自家的客厅里开沙龙,聚集、收养各种各样的异端邪说,挖男人的坟墓。没有贵妇们的沙龙,就没有启蒙运动。这是路易十四根本没想到的事情。
下一个皇帝路易十五,一个花花公子,他爹留下来这样一个花团锦簇的帝国够他消费了。尽管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不妨碍他每一分钟的享乐。所以他的名言是“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用俗话来说就是击鼓传花,这盘子不崩在我的手上就行。
路易十六相比之下是最开明的。他接受启蒙哲学,启蒙哲学最富有民粹主义情结的是卢梭,卢梭认为上流社会最腐败,下流社会最干净,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那么高贵者怎么变得聪明起来?应该向底层社会学习,每一个人习得一门手艺。路易十六还真信这个,他习得的手艺是做锁匠,开锁。
路易十六的太太酷爱文艺,像此前所有的贵夫人一样,民间各种各样的争奇斗艳的新学说、新歌剧都要引进宫内。比如法国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但是王后不知轻重,将其引入凡尔赛宫中。
法国社会阶层明确地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僧侣,第二等级是佩剑贵族,第三等级是商人。按现在的标准就是,第二等级是政府官员,第三等级就是民营企业家。而第三等级之下,也就是说自耕农、小手艺匠人就没有等级身份。这个制度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是农奴制、万恶的压迫。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尽管是封建制,但并不是最黑暗、最落后的。而且经济处在繁荣的上升阶段,并不是我们过去说那种革命公式,一穷二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深反抗越深。这为何会触发这么大的革命呢?
托克维尔说,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
好坏且不论,单就革命发生机制以及与专制压迫的关系来讲,从我们的体会也能证明二百年前托克维尔讲的是对的。真压紧了,无从反抗,一松开,危机可能反而来了。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触目,更令人讨厌,更令人无法忍受,或者说改掉的那部分与未改不改的那部分不匹配,后者坚持不改,这时,革命就来了。
3.因为一个税收,引发一场革命
税务部门是给政府收钱的部门,但同时,也可能是给政府埋炸药包的部门。触发革命的往往是税务部门。世界历史上四次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革命、俄国革命,除了俄国革命不是因税务部门或者说王权要加税引起,其余都是。都是因为税务部门或者说王权要加税,未经民意机关同意,或者此前根本不需要经过民意机关同意,想加就加,加成习惯了。直到某一天,又想再加一次,殊不知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往就是最后一次税收,而且是小小的一次税收。
美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实际上是因税收问题引起的“内战”——英国要加税,北美十三州才要独立。此时,法王路易十六幸灾乐祸。因为在美国独立前,英国跟法国打了一仗,叫“七年战争”,争夺北美北部的殖民地,法国战败。到了1787年,13州闹独立时,法王乐观其成,支持北美独立,还出动了海军。当时出动海军非常昂贵,尽管打赢这一仗,但国库亏欠得厉害。路易十六对这个亏空的想法很简单——由贵族承担,因为此前都是贵族承担。他把贵族召集起来,贵族不干。路易十六就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在当时实际上符合启蒙运动的要求:把贵族底下第三等级(类似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家)召集过来,问他们:“你们出不出钱?”企业家齐声说:“不行,凭什么我们出!” 召开三级会议就是民意会议,这个三级会议在路易十四时代就停止了。到路易十六,已经停开150多年。停了这么久的三级会议,路易十六恢复了,可谓开明进步。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按法国中世纪的传统,三级会议是分厅议事。没想到这次三级会议召集了以后,他们自说自话,做了个决定,要合厅议事,三个等级要合在一起,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咱三个等级要形成“共识”,不能被国王分而治之!国王觉得这不是造反嘛!我已经让你们开这个150多年没有开过的会,你们还得寸进尺?
但革命就是得寸进尺。国王下令把三级会议的会议厅锁起来,不让他们开会。于是三级代表就在广场上发誓,一定要把会开下去,还要给法国制定出一部宪法,用宪法来规范国王和我们之间的权力分割!
这又进了一步,不讨论税收讨论宪法。国王觉得巴黎已经失控,军官们在凡尔赛宴饮,把象征巴黎的市徽扔在地下乱踩,撒酒疯说要血洗巴黎。这些话传到了巴黎,一时谣言四起。谣言是革命最大的动员者。巴黎市民争相散播谣言,与其你血洗,不如我起义。7月14日这一天起义发生。
因为一个税收,引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
4.法国“文化革命”
1789年7月革命开始,也就是所谓的革命第一阶段,其成果是君主立宪,不废君主,君主听宪法的制约就行。这个阶段维持了一年多。
但问题来了,国王招来第三等级开会,给前两个等级施加压力,而第三等级后面跟来了第四等级。当时的第四等级男人叫无套裤汉,女人叫编织妇。巴黎的国民公会、立法议会等等,最后都是被无套裤汉和编织妇们呐喊声所控制。赞成、投票、不赞成、否定等等,都是以他们的声音最响亮。这时进入革命的比赛阶段,会有各种派别,只要前面一个派别比后面一个派别显得温和,后面那个派别立刻就可推翻他。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宁“左”勿“右”,谁更“左”、更激进,谁上台。
大革命一浪高过一浪。吉伦特派执政时,国王一下子变得形象猥琐,上法庭成了被告,而且要判死刑。以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投了死刑票,而且认为此前两个阶段都保守、都很局限,没有彻底地改造法国。
如果说第一阶段仅仅是政治革命,在主人旁边加一个宪法,紧箍咒套住他;那么第二个阶段就开始有了社会革命,“分田分地真忙”;第三个阶段就是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执政,更上层楼。但是,要推之前的派别,你总要显示出特殊的地方,所以他把自己后面这个阶段就叫做“共和二年的文化革命”,就是说,早在中国“文化革命”以前两百年,法国人就玩过这一把。
法国“文化革命”是最激进的阶段,政治改,社会改,最后他们认为,最难改,但最应该改的是精神结构,要铲除旧人,要塑造法兰西新人!于是这一时期产生了大规模的教育改制,诞生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切割的新文艺,即所谓“唱红”,流行法兰西小红帽,还流行改人名、改地名。如我们搞过的“张卫东”、“李卫彪”、“反帝路”、“反修路”。
但凡玩“唱红”这一手,一开始确实是意气风发,老百姓觉得从来没有活得这么意气高扬,这么慷慨激昂。但事实上,革命革到最后就与人心为敌,与每一个人为敌。
5.思凡、出家和还俗
“红”为何会周期性发作,一旦发作还有那么大的魅惑?
个人有短期发热,人类群体有没有短期发热?有。个体发热,精神至上,逐渐厌世,会经历一个削发为僧极端事件——“出家”。在寺庙中待久了,春心萌动,又会“思凡”,然后再偷偷下山——“还俗”。这样一个三部曲,在人类群体生活中也会出现。
大革命来的时候,人似乎都能舍弃物质生活,显得特有精神境界,每天都在追求崇高理想;“集体出家”的社会学现象即此降临,一个人相信某一种乌托邦的理想,通过广场扩音器放大,整个社会都跟着他催眠,进入他指引的精神境界。人类社会似乎总是间歇性出现这种情况,法国这样,中国“文化大革命”也是。
但在广场上折腾时间长了,每一个人都开始思恋“厨房里的火鸡”,从广场偷返厨房,又想回世俗生活中去,革命中的“思凡”现象开始出现。“文革”中后期,女同学热衷于编打毛衣,交换编毛衣的各种线路。男同学热衷于在宿舍里装半导体收音机,交换各种半导体收音机的线路。实际上就意味着广场上的路线斗争巳经被“思凡”置换,已经置换为世俗的追求。这时,必有某派某党意识到这个潜流,“出家”的时代结束了,“思凡”、“还俗”的时代开始了,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山间寺庙回到山下厨房正常生活,衣食住行、男欢女爱。如果他成功地发动政变,社会就会顺着他的政变改变发展方向,我称“社会大还俗”。
于是,1794年7月24日法国发生了一个从精神向世俗的转变。因为是在夏天热月发生,俗称“热月事变”。热月事变推翻了精神乌托邦,三天后,又将罗伯斯庇尔送上断头台,新组织起来的政府用邓小平允诺香港的那句话来讲最形象:那就是“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样炒”,正常的生活回来了!
(摘自《老年文汇报》2012.12.21)B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