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大学生、高校、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浅要分析了高校就业社团建设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就业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就业社团 社团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749万人,为高校扩招前毕业生人数的7倍之多,与之相对的是,我国经济市场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一毕业就失业”不但是困扰大学生自身的难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各高校相继发动和指导学生成立了“就业协会”、“创业协会”、“职业发展协会”等就业、创业社团,以便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的意义
  高校就业社团的建设可以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效破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对大学生自身、高校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高校是他们步入社会的起点,是由一名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才的最后一站,在高校教育阶段,大学生不但要向专业教师学习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更要通过就业社团等与社会接轨的渠道培养出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意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就业率一向是评判高校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仅仅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往往使学生“眼高手低”,甚至培育出“书呆子”型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自然就业率也难以提升,通过就业社团,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推销自己”的意识,可以使学生更易受到企业的青睐,有效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最后,通过就业社团的锻炼,不但使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加全面,满足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培训适应期,使大学生毕业就能上岗,节省了社会对人才再培训的资源,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社团的建社已经备受各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重视,但由于就业社团建设起步较晚和我国传统教育政策的影响,各高校在就业社团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就业社团数量少、规模小
  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高校的社团虽然很多,但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社团很少,近两成的学生表示虽然学校建立了一些有关就业的社团,但其规模有限,影响力很小,没有能够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这些数据表明,在我国高校的社团建设中,就业社团无论数量还是规模,相较其他类型的社团都有一定的差距,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大学生参与就业社团的积极性低
  在对大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就业社团的调查活动中发现,学生主动参加就业社团的积极性不高,仅有近1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就业社团,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而25%的学生表示,对就业社团不是很了解,难以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超过60%的学生不愿参加就业社团,原因是就业离自己比较遥远,暂时不想考虑就业方面的问题,这说明一方面许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不够全面,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就业社团建设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三)高校就业社团管理不到位
  我国高校的就业社团建设刚刚起步,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内部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首先,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目前就业社团的管理教师和指导教师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或团委教师担任,由于工作繁忙和专业性不强等原因,很难给学生有效的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就业社团的管理途径单一,大部分高校对校内社团采用宏观管理方法,由教师挂名指导大的方向,社团内部则靠学生自发组织,由于管理经验的欠缺导致社团的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缺乏机制的激励,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社团内部没有健全的机构,成员的责任也没有详细的划分,还缺少激励制度和评价制度,使社团成员无法有效的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社团内部缺乏发展的动力。
  高校就业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重视程度,培育专业的教师队伍
  建设更加完善的就业社团离不开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就业社团建设的意义,加强对就业社团建设的投入,一方面在政策上支持就业社团的发展,包括活动场地审批上的支持和投入更加充足的活动资金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包括聘用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考评等,此外,还应积极返聘校外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既能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分享他们求职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还能就当前的职业形势进行有针对的指导。
  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社团的吸引力
  高校就业社团想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其影响力。首先,要通过宣传加强学生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明白就业不是要等到快毕业才开始考虑的问题,而应在入校之初便开始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明确自己毕业后的求职岗位和能力需求,以便在高校学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去提高自己;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相关的职业教育活动,包括专业知识讲座、人生规划讲座、专业就业形势和发展潜力讲座等,并积极联系校外企业,在学校统一组织之外争取实习参观的机会,提高社团内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社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就业社团在提高社团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形势,国家和社会都做出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系列政策,高校就业社团也要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对有意向自主创业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并提供合法、合理的帮助,有效减缓学生的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社团的建设不但可以极大的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更是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重要手段,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高校就业社团必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帮助高校教育管理者培育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丽媛. 探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 学理论. 2012(24)
  [2] 梁迎春,赵爱杰. 高校社团在就业中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方法探析[J]. 湖北经濟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2)
  [3] 陈烈. 深化专业社团内涵建设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依托行业优势拓展学生实训平台建设路径[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2(01)
其他文献
介绍了玻璃粉的制备流程,并对其化学成分、不同粉磨时间的粒度分布、水化放热速率等进行了分析。把玻璃粉作为胶凝材料掺入混凝土中,通过设计质量分数(0%、10%、20%、30%、50
论文以Agmon、Joseph Schilling以及DonaldStreet等学者有关八声音阶形成的理论为基础,确认八声音阶存在于19世纪大量的音乐作品中,同时,以李斯特作为早期实践八声音阶的重要代
【摘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更加关系到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总结和归纳了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改善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课堂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堂是培养专业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把握会计专业课堂教学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10余年,我国汽车工业迎来了跳跃式发展,产销量完成了爆发式增长并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