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药香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迎着晨曦登上大山顶,极目远眺,只见天际间云横空壑,青峰隐隐;雾锁深山,寒谷茫茫。长风一吹,旭日初现,红光四射,云蒸霞蔚,境界顿时豁然开朗起来,又见千山莽荡,万壑纠缠。这情景看似纵横纷乱无序,实则一重重山峦都在向东南俯瞰,一条条溪水都在向东蜿蜒。这是自然孕育出的一方大境界,也是时空造就成的一种大趋势,山水有情也有义,始终遵循着这天规地律,才使人间仪态纷呈,气象万千。
   在山道上驱车疾驰,仿佛进入万山圈子,一山放过一山拦,一山更比一山深。眼看着青嶂就要迎面扑来,情急之下却又束腰耸肩,侧身而过。目光掠过之处尽是郁郁葱葱的杨柳树,像一朵一朵硕大的绿云,低低地飘浮在山坡上,因了刚刚的一场雨水滋润,仿佛有一疙瘩一疙瘩的绿色从枝叶间翻涌出来。这让我们处处领略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意境,时时分享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山坡上野草与庄稼青翠相衔接,河谷中泥土与溪流碧绿互浸润,仿佛山野是铺展开来的一方方丝绸锦缎,各色山花在其上镶嵌出美丽的图案。如诗如画的景象,惹人顿时生出无限的爱怜之意。
   在响河谷底行走,河水越向前越清澈,河谷也越来越幽深,南北两面铺排而下的山坡,在接近山根的时候,居然陡峭起来,更有奇石突兀嶙峋。有的形态仿若龙头龟首,让人怀疑山底下有龙宫水族,这些石头是居住在其中的神兽,一些想要从黄土中挣脱出来,引颈翘首,渴饮这一泓碧流;有的像一群青蛙金蟾蹲踞在那里,正在闭目养神或鼓腮鸣叫,那一个个惟妙惟肖的神态,似乎只要轻轻一跃,就能跳入流水中。
   最神奇的是响河和厍河交汇处,从北山披挂下来的山势,在河底并没有敛住奔涌的脚步,而是在响河又突然隆起,形成一个小山包。站在对面凝望,山包上裸露的青石,形如一头爬动的老乌龟,后面的两只脚还没有从山体中走出来,而前面的两只脚牢牢地抱定了这一小山包,两眼圆睁,扭颈右望,龟首迎向河流,水从龟唇下流过,弯曲缭绕如银蛇飞动的公路也涉水而过,龟蛇相遇,看似锁住了苍茫峡谷,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实际上新修的公路开辟出了新时代的康庄大道。
   这一条两山夹持的河道紧傍古时的中大路,虽不是丝绸之路的主道,但也像从丝绸上遗落的一根丝线,风来弹拨,雨来敲打,仿佛隐隐能听见历史的回音,也曾商贾往来,驼铃回响,更有军旅出入,战马嘶鸣。石龟背上有一掌平地,恰似一盘盘营,可容三五兵丁在其上巡营瞭哨,上可观察西边敌情,下能接收东面消息,还可排兵布阵,埋伏百万雄兵于万山丛中。最有意思的是前面下游不远处,就有一个小村子叫做大战场,可佐证这里曾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
   当年红军长征时从华家岭南来,在杨崖集镇的陇西川村,毛主席站在乐楼慷概激昂演讲时,曾深情地吟诵过自己写的一首气势磅礴的七律诗《长征》,而后率领着这支铁流穿越响河峡谷、踏过石龟向界石铺而去,把红色的火种播撒在了这片热土上,使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又经历了一次开天辟地的巨变。如此说来,这石龟也算是一只瑞兽,也曾驮负过革命的重担。现在看起来石龟背上空空如也,只有斑斑苔藓,层层尘埃,春至花红,秋去叶枯,实际上它一直驮载着人心雕刻出的一方民间口碑,融入自然,与山同体,因而风磨雨蚀总是永不凋落。
   虽是半夏之季的三伏天氣,可天空中云朵密布,加上河道幽深,泥土潮润,草木葱茏,感觉不到一丝炎热的暑气,反而有丝丝凉意迎面轻拂。我们沿着右岸边的南山,顺着一道叫魏王谷的水沟向上攀登。脚下茂密的花草,交织成一片翠绿的绒毯,把每一寸泥土都苫蔽得严严实实。从沟底向山顶仰望,芳草碧连天,一直没入云端。草叶花瓣,明净如洗,珠圆玉润的香露,不染一丝风尘,让人怀疑连这里的时光都是干净圣洁的。花草散发出的浓郁香气,被我们的脚步搅动了,迎风飘起,阵阵袭来,沁入心脾,醉人心神,使人欲把响河直接叫香河了。
   这些野花野草中隐藏着珍贵的中药材,我能辨识出的有《诗经》中叫芣苢的车前草,已经结出了一串串的籽实;也有叫败酱草的苦苣,常常被当地人当作一种美味的野菜;还有翠绿的蒲公英,花色金黄的柴胡,枝条细小却有着竹节样的麻黄;风从防风起,香自藿香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夹杂在芳草间开着碎小紫蓝色花朵的一种植物,一丛一丛,格外醒目,当地人叫地椒椒,有人经常把那绝妙的花朵和精致的枝叶采摘回来,鲜活时做炝浆水的调料,晾干时做荷包的香料。网上查得这地椒椒实际上叫百里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当下有人折取一枝闭着眼睛嗅吸,那神色,那情态,仿佛已经被浓郁的花香深深陶醉而不知身在何处了,风吹衣袂,有一种飘飘然的样子。
   山谷里青蒿与野艾共气色,茵陈与白蒿同性味,春生秋谢,荣枯与共,根系清净,枝叶素雅。这深山谷里生长着百十种药材,花色明艳,暗香涌动,经年累月的熏染和沉淀,泥土也浸透了芬芳,因而整个山体都散发着奇异的馨香,因此有人将这一条幽静的山谷叫做药谷。仿佛漫山遍野的草木被日月精华赋予了通灵的神性,每一株都成了一味大慈大悲的济世良药,具有贤臣良将的品德,能够披肝沥胆赴汤蹈火,香也去病,辛也弃疾。
   黄岐赖黄芪,党参凭党生。在政策的感召下,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在民企的带动下,杨崖集镇南山上围绕着村庄种下了一坡一坡黄芪、一片一片黄芩、一块一块黄精,还有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党参、柴胡,昔日的剪子岔变成了今朝的药王山。自仲春至秋末,山坡上不断变幻着色彩,处处枝叶碧绿,时时花色缤纷,醉了人心美了家园。更为可贵的是长征药业公司在杨崖集镇上建立了扶贫车间和中草药材展馆,收购加工,切片炮制,远销津门,强了产业富了乡亲。
   杨崖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年四时雨水丰沛合节,滋润得每一寸土壤都像在流油,撒籽成苗,种树成林,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药材,品质极佳,品类颇多,因此每一座山都像一座天然的中草药博物馆,每一道谷都是一部药学宝典,每一棵草都是活色生香的标本,密集喷发的枝叶如一支支挥动的墨笔,用生机蓬勃的翠绿潇洒地书写着出世的鲜活经历,次第绽放的花朵像一枚枚精致的奖章,用姹紫嫣红的馨香深情地叙说着入世的灵动情节。    我心里暗想,把这青山绿水一页页装订起来,就是一部厚实的本草纲目,倘若再详细地加以标注,还会翻译成一部新版的《黄帝内经》。在村头田间遇见的那些荷锄的老农,春种秋收,时时被草药熏陶,最具山水精神草木情怀,个个慈目善眉,笑容可掬,人人神清气朗,谈吐不俗,让人怀疑他们不是尝尽百草的神农氏,就是踏遍千山的李时珍。
   魏王谷因何而得名,谁也说不上来。据明朝编撰的县志记载:出城向东一百里许,有魏王谷,谷中有湫池,旁边建有湫神庙,内供炳灵之神。我们顺谷而上,总是看到泥土里有水分慢慢徐徐渗出来,又悠悠缓缓浸入草木的根部,滋润得满山谷的野草青翠欲滴、野花妖艳欲燃。随处起起落落飞舞的蝴蝶,彩羽翩跹,五色斑斓,仿佛清风从花朵上吹落的花瓣。渐渐地,山顶上的人家从绿树端浮了出来,半遮半掩的红砖绿瓦,又仿若仙宫从云端飘落到了人间,不见人影动,偶闻人语响。一时间,鸟语声声,花草离离,让人怀疑我们不小心踏入了仙境,山风吹动,荡涤心胸,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精神倍增。
   行至半山腰,遇见一方水池,水色清浅,碧绿透彻,像一个大缸口,直径不足两米,周边被泥土和青草簇拥着,极尽天然之状,毫无人工开凿的痕迹,水面平整如镜,映照蓝天白云和碧树青山。这就是所谓的湫池,池旁偏右的山坡上,有青砖箍成的两个低矮的穹窟,人只有五体投地趴下来,才能看见其中刻在砖块上的神牌,一个上写有东岳大帝的字样,一个上写着炳灵神位的字样。不知什么朝代,泰山神父子降临到了这里,不嫌地方偏僻荒寂,不弃寺庙简陋渺小。我想此神之所以能够这样,是他们把自己的整个身心融入了山川自然,把自己的所有威灵化作了水木清华,才使神灵英明比作日月,感同山河,慰藉人心。
   大多泉水在山根下涌出,而湫池却出现在半山腰,不得不让人咋舌称奇。我们正在七嘴八舌地大发感慨之际,山顶上有一村妇怀抱着小孙子,放牧着一群羊向这里走来。初始看见,我以为她从天上赶来了十几朵白云,在山坡上放牧着鲜活的岁月和悠长的时光。她见了我们非常开心,热情地告诉我们,这一池碧水没有滴涌的泉眼,却一年四季总是这样,天再旱也不涸不枯,雨再多也不溢不漫,一副看破红尘、处惊不变的样子和大象无形、虚怀若谷的情状。
   村妇还告诉我们,有人在此求神问药时,仅可吊下去一瓶,迎取一滴圣水,用红布包裹住瓶口,不查不觉之间就会溢满一瓶。她还无不虔诚地说,炳灵爷灵验得很,神老人家不但保你身体安康,还护佑一方百姓平安,就像这周围几十里以外,动不动就有霈雨冰雹,毁田断路的,而这里往往是恶风暴雨,自化空中,风调雨顺,处在当境,可谓是天地人祥和的一方乐土。
   这山谷当中药草遍地,一年四季雨润水浸,泉中已经沁满了药性,当然就能够化疾疗伤治病救人了。人们把这自然造化认作了神仙示灵,显得蒙昧而又可爱。实际上,山民们敬重神灵不就是在敬重自然吗?这一种虔诚无污的心灵情怀也成就了这一方山水的古朴素净,让人们始终相信绿水青山就是永远造福人类的金山银山。
   站在半山腰向下望去,有一片连为整体的青石,中间赫然豁开一道深槽,与河谷同向,仿佛人工开凿出来的,却不见刀斧嶒崚的痕迹,隐约有流水冲刷成的天然曲线。据当地人讲,这是周赧王斩龙脉留下的痕迹,也有说是明朝刘伯温斩龙脉形成的。不管是谁所为,都是遥远的传说,真伪难辨。人们不禁想到,自然化境,山水育人,难道这偏僻的荒野山谷,居然是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潜伏着能够颠覆朝廷皇权的势力?果真如此的话,泱泱华夏大地上,到处是龙盘虎踞的莽莽山峦、巍巍山峰、绵绵山梁、浩浩山岭,那天设地造如龙蛇游走的山势地貌,岂是人力能够斩得尽的。
   古代的一些帝王将相,不体恤天下苍生、不惜疼黎明百姓,把稳固江山的希望寄托在龙脉气数上。不思人心向背、不重水舟关系,不谋大众之福,才是导致朝廷更迭、江山易主、生灵涂炭的祸根,殊不知龙脉是在人心里一代代绵延的。当今新时代,国家致力于西部大开发,主导乡村振兴,举全力脱贫攻坚,率农民齐奔小康,为这里引来洮河水,上千山入万户,治理生态,大兴产业,保护环境,改天换地,为民富民。惜江山,就应该这样更惜人心,這才是人间正道。
   药谷归来,心有余香。在写成此文之际,使人不禁有点感慨:人们常常向往远处的名山大川,而对近在身边的山水往往视若不见,如敝帚弃之。却不知像响河幽谷这样的无名小山小水也情意潋滟,趣味盎然,具天地大美,藏人间奇珍。长相往来,寻幽探奇,足可悦性情,养精神;勤勉耕作,培根壮苗,亦可盈仓廪,富家道;诚如此,山河社稷有幸,天下苍生有福。
  散文责任编辑 赵剑云 王安民
其他文献
重庆谈判  从枣园到桂园,自延安飞抵重庆  为了四万万同胞共同的梦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这些闪光的名字  共赴一场旷世的邀约  世界瞩目,举国关心  斯大林、杜鲁门,张澜、宋庆龄  领袖、党派、友人  在一只只聚光灯下,你将樽盏高高举起  清澈透明又饱含激情,历久弥新  在密集箭镞的缝隙里  环视张张面孔,伪善、疑惑、真诚  环视片刻的宁静,初歇的战争  封存干戈,开启舌尖上的风云  素朴的
期刊
大夏大学自创办之始,作为董事长和校长的王伯群素来重视教授的资格和素质.在大夏有“三大元老”“八大金刚”之说.在管理方面,王伯群聘请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德工学博士、政治活
期刊
春风如吻  春风扑下来,山野绿了  身背春风的驻村者  趁着晨阳洗脸的机会,欣赏被春风  吻过的田野,一枚枚  舔舐春风的舌头,将来都是坚实的玉米  黄金的江山。成就  硕秋,成就黄金的阳光,成就父亲的梦  为这,秸秆一天天掏空心思  像驻村的第一书记,见天思虑  如何把写在日记本上  成熟的思想,变成村民口袋里的银子  活在当下的人,都是  受过罪挨过饿的人,一粒粮食的恩情  一如父母一生的养育
期刊
提起梓潼,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梓潼有座七曲山。   其实,这里一直都是块神秘之地。我国的核武器科研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院部就坐落在此。它是我国繼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1965年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1992年撤离梓潼至绵阳科技城。在这28年间,曾经有16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和众多科研人员云集于此,从事原子弹、氢弹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22次核试验的实施,原
期刊
庐江,皖中地区一座千年古城。   我的家就住在古城的一条小巷子里,巷子的西头与崛起的新城区接壤,东头则与古色古香的老街相通,漫步其间,那雕龙画凤的楼阁,老字号的门店,那千年老城墙下延伸到街巷深处的青石板古道,无不默默地诉说着沧桑岁月,讲述着遥远而古老的故事。   老街叫西门岗上或称西大街,悠悠的绣溪河绕街流过,紧挨河湾的地方派生出另一条半边街,当地人叫它西门湾。老街上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挤着上
期刊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一位老红军。他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讲述的关于皮带的故事,回想起来还令我激动。那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新媒体中心组织记者去军区干休所采访老红军田志良。当时他九十多了,身板还硬朗,举手投足都带着军人特有的气质。听说来采访,他说:“我没什么可说的。”不肯讲他的那些传奇经历,干休所所长说:“您不说自己的事,说说您的班长好不好,讲讲他和皮带的故事。
期刊
和风轻柔  我在消逝的时间中,赫然迈入中年  觉察到,父亲当年的不易  我和父亲相像的部分不算多  比如他缓慢而我急躁,他走到院里时  习惯拍拍身上,我喜欢跺跺脚  但我们,弓着脊背  系鞋带和看报纸的姿势  完全像一个人,包括微微耸起的双肩  肩负重担的滋味  坐在父亲坐过的地方,想他端详窗外的样子  非我年紀大了才初懂他,实在是记忆深处  痛苦与我之间的距离,成日缩短  像幸福,不会绵长  恍
期刊
春天的风,爬上华家岭,拂过八盘山,沿着长尾子梁,一路向西、向北,像水汽一样打湿了村庄,一波又一波。有一缕撞在帽儿山,落到闯家岔,于是,沟沟坎坎,梁梁峁峁,土地像冬眠的肌肤开始复苏。   厚石坡上,三千年前的先民,扔下他们心爱的石斧、石铲、纺轮、陶罐和玉璜,头也不回地走了;被他们遗弃的洞穴和石灰窑,隐身于风雨飘摇的岁月深处,至今还清晰可辨,等待着后人去瞻仰。   三百年前的闯文举富甲一方,却是个
期刊
一   11月9日,我们从天水出发,去三百公里之外的宕昌县哈达铺镇。一夜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早上启程时,雨点更加密集,立冬后的寒意阵阵袭来,不由让人裹紧了衣服。行至武山,云收雨歇,大阳出来了,天公作美!五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哈达铺镇。   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35公里处,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集镇。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宕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隔着自动门,远远看见哈
期刊
1  桦树成群结队沿着白龙江生长  这么多着装统一的女人  聚在一起  是过节的时候  天高而空旷  鹰伸展翅膀盘旋  从容而缓慢  迭部更空旷了  一切都是盛夏的模样  隔着一条白龙江  撒让村的沓板房一路往高处爬去  2  一群神色冷峻的石头山肃立  一大片白色的杜鹃盛开  扎尕那的石头匣子里  装了积雪、白云  还有黑色徽章般的鹰  穿过山垭的一束束阳光  不停地变幻着角度  羊群游荡  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