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润泽心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凝炼传神,意境高远,丰蕴的思想与生动的形象往往融为一体,耐人寻味,学生在阅读古代文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为传承中国悠久的文化,促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人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古文学习已经渐渐受到了重视,小学阶段要求必背古诗70首,每册课本中也涉及了古诗词的学习。
  纵观整个小学教材,除了古诗词,还有很多文章涉及到了古代的经典文学,如文包诗、名著改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文本的价值让古文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从初涉古文到走向经典,实现与中学学习的衔接呢?
  一、多元激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古文离学生的生活已经遥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用古文导入阅读教学岂不南辕北辙?其实不然,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没有采用常用的解题或介绍人物的方法导入,而是请大家猜谜。老师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纸条,上面摘录了《三国演义》中对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物的描写,老师边念边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当老师念道:“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哪里还顾得上举手,争先恐后报出了“诸葛亮”。学生对这个人物太熟悉了,而且对他的智慧充满了崇敬。老师还不忘相机对诸葛亮的“隆中对”进行介绍,为学习课文打下伏笔。当老师再读“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时,出现了争议,有人认为是关羽、有人认为是张飞,老师不置可否,紧接着又读了一则“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如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学生在对比中找到了答案。谜面用略显通俗地古文形象地描绘了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学生很容易就猜测出了谜底。这是教师第一次将经典阅读中的文字以游戏的方式出示,既显得简单,又十分有趣,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经典阅读中这一类文字的表达魅力。
  二、回归原文,深入体会人物品质
  受到学生身心特点的限制,如果说中年级还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经典、走进经典的话,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古代文学的阅读会更主动,收获也会更多。如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一位老师只是布置了收集资料的任务,但在课堂伊始,学生在介绍背景资料时运用了大量的典籍文献,阅读了《报任安书》,并引用了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的一段话:“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局则忽若有所之,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来表达他的生不如死,有的同学又用自己的语言对这段古文进行了讲解。
  学生对未知的事物都是好奇的,特别是读到作品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呐喊、愤懑、不平与痛楚时,共鸣油然而生,于是更急于、乐于、善于阅读文中的故事。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又穿插进《报任安书》中的相关描写,并在反复品读中发现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写,而这段古文是第一人称的直接表达,其更真切可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司马迁后来的所为产生敬佩之情。
  三、拓展迁移,让古文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
  小学生的记忆库中至少有必背的70首古诗,但没有多少机会让他们吟诵,更不要说运用了,于是一首首经典诗歌在背颂后又被渐渐遗忘。那怎样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时刻帮孩子回顾那些经典呢?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振铎的《燕子》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篇课文的第二节描写春景的句子很美,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头脑中都留下了一幅幅春景图。老师这时话锋一转:读着并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哪句诗歌呢?谁想起了,谁就是小诗人,请大声吟诵。这一说,学生的诗库被激活了,有的直接背诵: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有的将课文与古诗结合:二三月间,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微风轻轻地吹拂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真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孩子们俨然变成了小诗人,一首首诗歌脱口而出。老师又即兴根据课文内容补充了几首,学生们吟诵得更欢了。
  在这样反复的阅读文本与吟诵诗歌相交替、融合的过程中,名家的经典散文作品在孩子的眼中更具画面感,学生对文字的体验也更丰富了,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整节课如诗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这节课中,学生会背文章了,复习与运用了古诗,想象力、感悟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探究典故,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到了高年级,学生都喜欢读历史,究其根源,历史故事除了让学生了解过去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文学魅力。为了降低小学生的阅读难度,小学阶段的很多历史故事都是根据古文改编的,文章是通俗易懂了,但却失去了原来的韵味,也缺少了文化的底蕴,故事仅仅就是故事了。中国的古文与历史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同的文化渊源,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历史故事的价值?如果只是教了改编后的课文总觉得意犹未尽,但古文对学生来说难度又太大了,如何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五年级的《螳螂捕蝉》时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篇课文通俗易懂,老师在学生读懂、读透的基础上,最后出示了原文:“春秋时,吴王欲伐楚,曰:‘敢有谏者,死!’此时,其下有一年少者,自知人微言轻,谏必无用,徒遭横死。惟日怀弹弓,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吴王问之,对曰:‘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彼皆欲得前利而不顾后患也!’吴王听后,甚觉有理,乃不出兵。”学生只读了一遍就理解了,而且有滋有味,他们发现古文别有一番韵味,语言简练,字字珠玑。学生很兴奋:这么长的一段古文,他们居然毫不费力地读懂了。想来是这位老师出示古文的时机太好了,这篇古文作为阅读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让学生接触了古文并进行品读,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孩子们生活在当下,接触古文、感受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的机会已经很少,于是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古典文学的教学已显得十分必要,让古文在为阅读教学服务的同时也能润泽孩子的心灵。相信古代文学经典完全可以在阅读教学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改变教学行为盲目、随意,教学内容取舍不当,教学过程拖沓,以及语文实践活动不落实等弊端,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确立好教学目标,选择好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的“历练”中“习得”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功,使他们在鲜活的、有灵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养成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理性的知识,这些抽象的知识是学生们难以接受的。生长在平原地带的学生,要学习了解雪崩、冰川、地震、火山的喷发等现象,这些地理知识把学生从日常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学生的思想要进入广阔的宇宙空间,要想象行星的运动和太阳系,熟悉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这些单凭教师的讲述,是不够的。无论教师怎样有经验,讲得多么有趣,如果手头没有一个地球仪,就无法使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它的运动有直观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的实施,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建立起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中心,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和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本文作者就武汉科技大学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自主学习阶段性效应作了问卷调查,从而论证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并指出网络自主学习中心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友好的语言交流环境。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实效性 调查问卷   1.研究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以
摘 要: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长期以来处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困境之中,如何改变这种状态,各种教学改革研究层出不穷。文章就传统教学法——讲授法在公共教育学课专题式教学中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讲授法在专题式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讲授法在专题式教学应用中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 讲授法 专题式教学 大班教学    一、引言  公共教育学是构成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
摘 要: 电工技能是机电、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由于新知识不断增加,教学时间相对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成为拥有一技之长并为社会所接纳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 电工技能教学 求趣 求活 求实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及各类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中等职业学校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三角对话”在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我国口译教学现状探讨了如何将“三角对话”应用于国内比较常见的口译课程——“商务谈判口译”中。  关键词: “三角对话” “商务谈判口译” 应用 口笔译专业 教学模式    一、“三角对话”的概念  西方学者R.Bruce W.Anderson从社会学分析的角度将口译定义为“Three-party Interaction
摘 要: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分别从历史起源、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及道德观念等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及其文化根源;通过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了解两种语言的许多共性和个性,还可以从委婉语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对比 文化 异同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
摘 要: 在美国早期社会中,白人女性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虽然以自己独有的形式参加了美国的独立运动,但却无缘国家的政治进程。妇女是一个既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又被政治生活束缚的社会群体。美国革命虽然没能给予女性参与政治的平等权利,但却使妇女亲身体验到了自由原则对于美国的意义,同时也从女性消费方面开创了体现女性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的新形式。女性通过抵制洋货,自己作坊生产和扶持国货的举动,间接地为维护美国
摘 要: 在电工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从中发现问题,不断地总结,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增强其内涵。  关键词: 《电工基础》 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践 工学结合    当前许多职校教师还是只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往往用统一的尺度、单一的方法来考核评价学生,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