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戴维·洛奇一手写小说,一手写评论。多重身份影响了洛奇的艺术创作,也为他提供更加丰富的解读空间。针对洛奇笔下呈现的追寻母题的独特艺术,着重探讨了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爱情与性等问题。这三种追寻母题类型的呈现和洛奇的独特意识紧密联系。洛奇习惯采用开放式的小说结尾,这也是他保守平衡意识的表现。对于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探讨,结合小说文本和洛奇本人的生活经历,更加有助于了解洛奇的创作思想,也希望此文为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独特艺术呈现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戴维·洛奇 追寻 母题
戴维·洛奇,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洛奇出生于1935年,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毕业后在伯明翰大学指教,直到1987年辞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洛奇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从1960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为止,已经出版15部小说,其中12部是长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校园三部曲——《小世界》《换位》和《美好的工作》是洛奇的代表作。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家,洛奇撰写了如《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艺术》等14部文学理论专著。除此之外,洛奇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创作,在1990年和1998年分别创作戏剧《写作游戏》和《事实真相》。可以说,洛奇是一名创作力异常旺盛的作家。从洛奇的小说创作路线来看,他是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走向多种技巧的实验小说。进入21世纪,洛奇开始创作传记小说。文艺评论家对于洛奇作品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而洛奇从未停止自己对艺术探讨的热情,保持着对社会问题探讨的热情。洛奇的小说创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传统现实主义阶段、实验小说阶段、回归现实主义传统阶段和传记小说阶段。其中实验小说占据半壁江山。洛奇走向实验小说,主要以宗教和文学两大题材为主要内容,主要以《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换位》《你能走多远》《天堂消息》《好工作》等作品为代表。下面我们将从这几部作品探讨洛奇笔下追寻主题的独特艺术呈现。
一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呈现类型
洛奇擅长运用多元创作手法,创造大量各具特色的人物,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研究性。洛奇运用多元创作手法,创造不同的故事情节。他的小说人物总是在追寻的路上,难以判断这种追寻是对是错。洛奇似乎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二元对立的艺术王国,将不同人物以追寻的形式加以展现。这是洛奇小说不变的主题,也表达出洛奇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1 对宗教信仰的追寻
宗教问题在洛奇笔下占据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在1962-1965年,基督教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召开了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史称梵二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基督教积极改革,并且增加很多宽松的信条。然而,针对牧师、修女和家庭节育准则方面,教皇保罗六世坚决反对,并为此颁布《人类生命通谕》。这引发了西方世界人们的宗教危机,志异教会权威的教徒和神职人员越来越多。这一时代背景对洛奇的思想造成了重大影响。洛奇出生在一个伦敦南部的天主教家庭,母亲是罗马天主教徒。洛奇从小就接受天主教教育,他的父亲是“非天主教徒”,这也为洛奇家庭洋溢着宽松的宗教氛围奠定了基础。对于洛奇而言,天主教就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存在。后来,洛奇在写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宗教典故,同时又对教会体制保持冷静审视的创作姿态。总而言之,洛奇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了重要影响,让洛奇在艺术创作中总能够捕捉到宗教变革中的精神状态,通过宗教人物在信仰追寻过程中展示宗教变革中人们精神信仰的变化。
在《天堂消息》中,洛奇成功塑造了一个信仰破灭的神父伯纳德,在小说中,描写了一批去夏威夷旅游的英国游客的途中经历,展现出他们信仰迷失的过程和迷失后的追寻。伯纳德曾是一名从事神学教育的神父,在小说中他遇见了三位不同的女性,展现出她们对伯纳德的不同影响,从而展示信仰破灭之后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小说中,洛奇采用日记体展示伯纳德遇见达芙妮之后的心理历程,详细叙述了伯纳德在青年时期就已经蠢蠢欲动的信仰危机和达芙妮在他信仰破灭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伯纳德从事神学教育之后,由于职业身份,又无法和人倾诉自己的精神苦闷。就在这个时候,达芙妮走进了他的生活。达芙妮倾听了伯纳德的倾诉欲望,并为伯纳德脱离神学生活带来了可能。姑姑厄秀拉是伯纳德旅途中遇见的第二位女性。厄秀拉病危,这为全家大团圆创造了契机,在全家重聚时,伯纳德帮助厄秀拉和父亲消除内心隔膜,而伯纳德也找回亲情的温暖。父亲意外车祸,伯纳德认识了尤兰德。和尤兰德交流后,伯纳德身心舒畅,如同忏悔得到了宽恕。随着和尤兰德的深入交往,伯纳德深刻反省他的宗教信仰,解剖内心的欲望,并回顾总结丧失宗教信仰的历程。最终,伯纳德在尤兰德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不再为信仰危机而恐慌。小说提出了问题,在宗教教条开始变革时,人们面对的信仰困境,如何在失去信仰之后面对生活。伯纳德遇见三位女性才开始意识到美好的生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而并非全部依赖宗教信仰。总而言之,洛奇通过展示伯纳德的宗教追寻之旅向人们表明,天堂的幸福并非仅仅建立在宗教信仰上,一个人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建造我们自己的天堂。
2 对文学事业的追寻
宗教信仰的危机,也意味着上帝的权威遭受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洛奇在《你能走多远》中指出,当代信仰的危机,就是语言的危机。洛奇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不仅探讨宗教信仰危机,对学者文化圈深刻剖析。事实上,洛奇运用揶揄的口吻塑造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于文化事业追寻的众生相。
对于知识分子的塑造,洛奇是成功而且不留情面的。在《换位》中,莫里斯·扎普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学者,他毕业后就已经得到尤州州大提供的聘请,在30岁时就已经是出版五本著作的教授了。对于这样一位名利双收的青年学者,得到这样的成功并非偶然。扎普是一位充满名利心的学者,在将近40岁时,他已经找不到还有什么值得奋斗的目标,为此充满苦闷。而在《小世界》中,拉迪亚德·帕金森不想给籍籍无名的青年学者写书评,为了攻击当红学术明星扎普,而给出版很久却从未听说过的《赫兹利特与业余读者》大加推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本书的言论攻击扎普。可以说,学者之间为了名利出现的各种勾心斗角是洛奇展现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在《好工作》中,洛奇塑造了积极进取的女性学者罗玢·彭罗斯。和《换位》《小世界》中为了名利丑态百出的学者不同,罗玢展示出一种纯粹宝贵的文学探索精神。在小说中,罗玢家学渊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获得剑桥博士学位。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罗玢成为一名左翼文学评论家和女权主义者。罗玢对于学术的追求达到狂热的痴迷程度。为了实现梦想,罗玢最终得到临时英国讲师的职业,凭借超常的工作热情,罗玢得到同事和校方的认可。罗玢对于文学事业追寻的精神,洛奇并非一味赞扬。一方面,洛奇肯定了罗玢作为一名优秀学者的正面形象,和为了物质优秀而放弃学术研究转为商人的男友查尔斯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洛奇也对罗玢处处表现的学者腔进行了嘲讽。罗玢在生活中喜欢卖弄常人无法理解的专业词汇,在工厂经理维克眼里,罗玢喜欢咬文嚼字,反感工厂里的色情海报,对“劈丝”香烟的解构主义视角的分析,都让维克啼笑皆非。和维克发生一夜情之后,罗玢认为这是“工业枭雄拜倒在妇女文学批评家的脚下”,认为这是一种女权的胜利。这些描述让罗玢的形象更加立体。作为文艺评论家,罗玢无疑是高人一等的,在世俗生活中,她和人的交往中,呈现出一种滑稽可笑的场景。通过对罗玢这一知识分子的塑造,洛奇就是想要展现精英知识分子和世俗生活不可调和的冲突,也揭示出文学研究在当代环境下面临的困境以及何去何从。 3 对爱情与性的追寻
爱情与性是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每个作家笔下的爱情与性各有不同。莎士比亚笔下的是勇于追求生活的象征。在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爱情与性是道德和女性意识的标志。在洛奇笔下,爱情与性既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事实上,洛奇擅长利用幽默滑稽的手法处理严肃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对于爱情与性的追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传统信仰不断受到冲击的现代人在感情中经受的迷茫和苦闷。洛奇喜欢颠覆传统文学,在他的代表作《小世界》中,洛奇塑造的柏斯·莫克加里格尔是一名具有骑士精神的青年教师。他追求女博士就像是一曲浪漫的骑士爱情,中间经历各种谛笑皆非的曲折,最终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事实上,对于柏斯而言,安吉丽卡只是他一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对于这位骑士精神的信奉者而言,生命的终极意义不过是追寻一段浪漫的爱情。所以,在柏斯误解安吉丽卡是脱衣舞娘时,他无法承受,纯洁理想的爱情成为一个幻灭的肥皂泡。在小说的结尾,洛奇才意识到真正的爱人并非安吉丽卡,而是一直默默关注他的瑞切尔。洛奇将一段讽刺性十足的骑士爱情转变为浪子回头的爱情故事。这不仅表明柏斯不仅没有从理想爱情的旧梦中醒来,而且也表达柏斯追寻的实质,并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某一类人,一场对于理想爱情不切实际的美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小说结尾处:“他不知道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他该从什么地方找他”。这个“他”或者“她”,不仅仅指代的是柏斯或者瑞切尔,而是在现实爱情中被撞得头破血流,依旧未曾在浪漫梦幻中醒来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有所追求,然而又已无所谓。他们的追求滑稽可笑,然而又让人同情不已。洛奇无意于创作理想爱情皆大欢喜的肥皂剧,在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有泪也有笑,洛奇也只有一声叹息。
二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独特意识
洛奇的作品向来存在很多争议,这也和他的多重身份具有重要关系。首先,他出生在宗教家庭,作品中也渗透宗教情怀,并积极探讨宗教信仰等课题。同时,作为一名学院派作家,洛奇更喜欢在作品中塑造大量知识分子形象。洛奇维护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同时又是实现小说的践行者,充满戏仿、反讽、蒙太奇、反讽等写作技巧。这让洛奇走向了一条利用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反对现代主义的创作道路。多重创作身份也给洛奇的创作带来了重要影响。例如,洛奇小说中宗教和校园是常见的两大题材,这类题材对于读者的要求非常高,导致小说曲高和寡。另外,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想要融为一体并不容易。有研究人员称,洛奇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并不一致。具体来讲,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洛奇必须要将内容放在形式之上。而作为一名形式主义批评家,洛奇必须更加注重形式和技巧,而不是内容。当然,洛奇的多重身份,也增加了他的创作维度,让他有更加宽广的视角去审视创作,在小说创作中注重自觉意识。
1 追寻母题的自觉意识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对宗教问题的反思和文化教育的反思。首先,洛奇从小就深受宗教教育的影响。事实上,洛奇家庭的文化氛围相当宽容,也给洛奇的自由成长奠定了基础,也让洛奇能够对宗教保持审视的姿态,发现非教徒和虔诚教徒未曾发现的问题。这给洛奇的宗教题材小说带来了新视角,对宗教问题进行反思。例如,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洛奇针对基督教义中安全期避孕法进行反思。主人公亚当夫妇就经受节育政策的折磨。事实上,这也是洛奇的真实经历。作为天主教徒,洛奇娶妻之后按照教义规定生活,按照教义规定的避孕措施生活。然而,尽管这样做却带来了三个孩子。最终,洛奇和妻子选择了人工避孕。洛奇将这段经历写在小说中,对于教会节育政策表示质疑。小说中亚当参加天主教会中的一个改革社团。在这个社团中,洛奇通过亚当之口表达了教会规定的安全期避孕法的不满,认为那种方法无法提高教徒的婚姻生活质量,还会给人带来心理阴影。在小说中运用夸大的戏剧化设计,提高对于节育的渲染从而使读者对于教会节育政策进行反思。
对于文化教育上的反思也是洛奇追寻母题的独特意识之一。1960年,洛奇在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伯明翰大学执教,并于当年发表小说和文艺批评。1987年之后,洛奇辞去教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可以说,将近30年的教学生涯和文艺批评经验,对洛奇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洛奇熟悉知识分子的生活,这也是洛奇总能够成功塑造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原因。洛奇“近水楼台先得月”,用幽默风趣的笔触揭露文艺创作中的丑陋现象。例如,在《换位》中,洛奇描述两位英美学者去彼此国家中生活,英国学者斯沃格去美国,美国学者扎普去英国,两个人遭遇相似啼笑皆非的事故,揭露英美学术圈的差异。这种双向思辨的视角增强了《换位》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洛奇眼中,英国的学术氛围宽容,创新能力一般。这是因为英国教育体制下,知识分子一旦得到大学的工作,就是一份与子偕老的金饭碗。事实上,当时英国大学采取终身应聘制。斯沃格就是英国教育中培养的人才,他十分擅长各类考试尽管是一位文学教师,他的拿手绝活也是能够设计各种试卷,而且总能够给出最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分数。美国的学术氛围充满竞争,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更享受刺激的竞争氛围。《换位》中的扎普就是美国优秀毕业生的代表。这两位来自不同教育环境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接受新的工作环境。对于美国学者扎普而言,英国高校生活简直如一潭死水,对于英国学者斯沃格而言,美国太过开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都习惯了这些生活。这种皆大欢喜的情节反转,也引导读者更加重视英美两国的教育状况,并对其进行反思。在《小世界》中,洛奇刻画了一批为了目的处心积虑的知识分子,对文艺领域的不正之风善意嘲讽。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洛奇已经自觉地将反思意识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中,这无疑提升了作品的深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叙事,也会对叙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 保守的平衡意识
洛奇创作大量实验小说,对宗教和文学领域等问题采用多种叙事方法进行探讨。在这些小说中,洛奇更倾向于采用开放式结尾。这样处理让小说中的追寻主题没有确切主题,追寻的意义也被消解。针对这种处理方法,洛奇认为,一部作品的主旨并不是作者给出的,而是读者挖掘出来的。换言之,洛奇认为作品给出开放式结尾,不是消解作品的主题,而是让作品有更加多的解读空间,洛奇希望读者开动脑筋,自己得出结论。针对这种解释,也有的学者认为,洛奇这是投机之举。事实上,从实验小说这一角度来看,这并不是洛奇的偷懒之举,而是经过保守的平衡意识。我们在洛奇的很多小说中都能发现他将平衡意识贯彻在追寻母题之中。
在宗教和个人欲望这一课题中,洛奇采取保守的平衡意识。正因如此,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的洛奇,既不完全否定宗教,也对宗教教义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洛奇认为,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换而言之,对于我们而言,宗教更像是人类运用一种充满隐喻的语言对这个世界进行解释。例如,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亚当夫妇对宗教改革前的部分天主教义充满焦虑,为读者展现出教徒在信仰与性爱之间努力而挫败的场景,引发读者反思。对于基督教徒而言,婚姻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神的感激,培育更多相信主的子民。这里面剔除了人的情感和欲望。洛奇认为,这种绝对遵从基督教义的生活是以泯灭人性为代价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顺从内心的欲望。然而,洛奇并不以为对欲望唱赞歌,在《小世界》中塑造的一系列知识分子,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也并不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洛奇认为丧失自我以来宗教的生活,并不能成就美好生活,而对欲望的无限追求也是一种糟糕的生活方式。《天堂消息》中,伯纳德不再自我压抑,也并没有放弃宗教信仰。《小世界》中的菲利普和扎普与死亡擦肩而过放弃对欲望不加节制的追求,重新走向平淡的家庭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洛奇向人们表明,信仰和欲望都是生活的两个极端,剑走偏锋并不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洛奇认可的是,美好的人生应该让信仰和欲望达到平衡,让心灵丰盈,生活才能美好。
参考文献:
[1] 欧荣:《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 何善秀:《戏谑的语言,反讽的笔调——试析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的语言特色》,《华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 李梅英、孙明丽:《物欲横流的学者世界——戴维·洛奇〈小世界〉的互文性解读》,《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4] 黄昱宁:《自己的标本——关于戴维·洛奇的反刍》,《书城》,2007年第6期。
(周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
关键词:戴维·洛奇 追寻 母题
戴维·洛奇,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洛奇出生于1935年,曾就读于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毕业后在伯明翰大学指教,直到1987年辞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洛奇是一位勤奋的作家,从1960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为止,已经出版15部小说,其中12部是长篇。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校园三部曲——《小世界》《换位》和《美好的工作》是洛奇的代表作。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家,洛奇撰写了如《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艺术》等14部文学理论专著。除此之外,洛奇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创作,在1990年和1998年分别创作戏剧《写作游戏》和《事实真相》。可以说,洛奇是一名创作力异常旺盛的作家。从洛奇的小说创作路线来看,他是从传统的现实主义走向多种技巧的实验小说。进入21世纪,洛奇开始创作传记小说。文艺评论家对于洛奇作品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而洛奇从未停止自己对艺术探讨的热情,保持着对社会问题探讨的热情。洛奇的小说创作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传统现实主义阶段、实验小说阶段、回归现实主义传统阶段和传记小说阶段。其中实验小说占据半壁江山。洛奇走向实验小说,主要以宗教和文学两大题材为主要内容,主要以《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换位》《你能走多远》《天堂消息》《好工作》等作品为代表。下面我们将从这几部作品探讨洛奇笔下追寻主题的独特艺术呈现。
一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呈现类型
洛奇擅长运用多元创作手法,创造大量各具特色的人物,具有很高的可读性和研究性。洛奇运用多元创作手法,创造不同的故事情节。他的小说人物总是在追寻的路上,难以判断这种追寻是对是错。洛奇似乎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二元对立的艺术王国,将不同人物以追寻的形式加以展现。这是洛奇小说不变的主题,也表达出洛奇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
1 对宗教信仰的追寻
宗教问题在洛奇笔下占据重要的位置。事实上,在1962-1965年,基督教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召开了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史称梵二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基督教积极改革,并且增加很多宽松的信条。然而,针对牧师、修女和家庭节育准则方面,教皇保罗六世坚决反对,并为此颁布《人类生命通谕》。这引发了西方世界人们的宗教危机,志异教会权威的教徒和神职人员越来越多。这一时代背景对洛奇的思想造成了重大影响。洛奇出生在一个伦敦南部的天主教家庭,母亲是罗马天主教徒。洛奇从小就接受天主教教育,他的父亲是“非天主教徒”,这也为洛奇家庭洋溢着宽松的宗教氛围奠定了基础。对于洛奇而言,天主教就是一种熟悉而陌生的存在。后来,洛奇在写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种宗教典故,同时又对教会体制保持冷静审视的创作姿态。总而言之,洛奇的家庭环境给他带来了重要影响,让洛奇在艺术创作中总能够捕捉到宗教变革中的精神状态,通过宗教人物在信仰追寻过程中展示宗教变革中人们精神信仰的变化。
在《天堂消息》中,洛奇成功塑造了一个信仰破灭的神父伯纳德,在小说中,描写了一批去夏威夷旅游的英国游客的途中经历,展现出他们信仰迷失的过程和迷失后的追寻。伯纳德曾是一名从事神学教育的神父,在小说中他遇见了三位不同的女性,展现出她们对伯纳德的不同影响,从而展示信仰破灭之后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在小说中,洛奇采用日记体展示伯纳德遇见达芙妮之后的心理历程,详细叙述了伯纳德在青年时期就已经蠢蠢欲动的信仰危机和达芙妮在他信仰破灭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伯纳德从事神学教育之后,由于职业身份,又无法和人倾诉自己的精神苦闷。就在这个时候,达芙妮走进了他的生活。达芙妮倾听了伯纳德的倾诉欲望,并为伯纳德脱离神学生活带来了可能。姑姑厄秀拉是伯纳德旅途中遇见的第二位女性。厄秀拉病危,这为全家大团圆创造了契机,在全家重聚时,伯纳德帮助厄秀拉和父亲消除内心隔膜,而伯纳德也找回亲情的温暖。父亲意外车祸,伯纳德认识了尤兰德。和尤兰德交流后,伯纳德身心舒畅,如同忏悔得到了宽恕。随着和尤兰德的深入交往,伯纳德深刻反省他的宗教信仰,解剖内心的欲望,并回顾总结丧失宗教信仰的历程。最终,伯纳德在尤兰德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不再为信仰危机而恐慌。小说提出了问题,在宗教教条开始变革时,人们面对的信仰困境,如何在失去信仰之后面对生活。伯纳德遇见三位女性才开始意识到美好的生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而并非全部依赖宗教信仰。总而言之,洛奇通过展示伯纳德的宗教追寻之旅向人们表明,天堂的幸福并非仅仅建立在宗教信仰上,一个人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建造我们自己的天堂。
2 对文学事业的追寻
宗教信仰的危机,也意味着上帝的权威遭受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洛奇在《你能走多远》中指出,当代信仰的危机,就是语言的危机。洛奇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多重身份,不仅探讨宗教信仰危机,对学者文化圈深刻剖析。事实上,洛奇运用揶揄的口吻塑造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学者们对于文化事业追寻的众生相。
对于知识分子的塑造,洛奇是成功而且不留情面的。在《换位》中,莫里斯·扎普是一位年少有为的学者,他毕业后就已经得到尤州州大提供的聘请,在30岁时就已经是出版五本著作的教授了。对于这样一位名利双收的青年学者,得到这样的成功并非偶然。扎普是一位充满名利心的学者,在将近40岁时,他已经找不到还有什么值得奋斗的目标,为此充满苦闷。而在《小世界》中,拉迪亚德·帕金森不想给籍籍无名的青年学者写书评,为了攻击当红学术明星扎普,而给出版很久却从未听说过的《赫兹利特与业余读者》大加推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这本书的言论攻击扎普。可以说,学者之间为了名利出现的各种勾心斗角是洛奇展现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在《好工作》中,洛奇塑造了积极进取的女性学者罗玢·彭罗斯。和《换位》《小世界》中为了名利丑态百出的学者不同,罗玢展示出一种纯粹宝贵的文学探索精神。在小说中,罗玢家学渊源,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获得剑桥博士学位。良好的教育环境,让罗玢成为一名左翼文学评论家和女权主义者。罗玢对于学术的追求达到狂热的痴迷程度。为了实现梦想,罗玢最终得到临时英国讲师的职业,凭借超常的工作热情,罗玢得到同事和校方的认可。罗玢对于文学事业追寻的精神,洛奇并非一味赞扬。一方面,洛奇肯定了罗玢作为一名优秀学者的正面形象,和为了物质优秀而放弃学术研究转为商人的男友查尔斯截然不同。另一方面,洛奇也对罗玢处处表现的学者腔进行了嘲讽。罗玢在生活中喜欢卖弄常人无法理解的专业词汇,在工厂经理维克眼里,罗玢喜欢咬文嚼字,反感工厂里的色情海报,对“劈丝”香烟的解构主义视角的分析,都让维克啼笑皆非。和维克发生一夜情之后,罗玢认为这是“工业枭雄拜倒在妇女文学批评家的脚下”,认为这是一种女权的胜利。这些描述让罗玢的形象更加立体。作为文艺评论家,罗玢无疑是高人一等的,在世俗生活中,她和人的交往中,呈现出一种滑稽可笑的场景。通过对罗玢这一知识分子的塑造,洛奇就是想要展现精英知识分子和世俗生活不可调和的冲突,也揭示出文学研究在当代环境下面临的困境以及何去何从。 3 对爱情与性的追寻
爱情与性是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话题,古今中外皆是如此。每个作家笔下的爱情与性各有不同。莎士比亚笔下的是勇于追求生活的象征。在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爱情与性是道德和女性意识的标志。在洛奇笔下,爱情与性既可以是悲剧,也可以是喜剧。事实上,洛奇擅长利用幽默滑稽的手法处理严肃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对于爱情与性的追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传统信仰不断受到冲击的现代人在感情中经受的迷茫和苦闷。洛奇喜欢颠覆传统文学,在他的代表作《小世界》中,洛奇塑造的柏斯·莫克加里格尔是一名具有骑士精神的青年教师。他追求女博士就像是一曲浪漫的骑士爱情,中间经历各种谛笑皆非的曲折,最终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事实上,对于柏斯而言,安吉丽卡只是他一场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对于这位骑士精神的信奉者而言,生命的终极意义不过是追寻一段浪漫的爱情。所以,在柏斯误解安吉丽卡是脱衣舞娘时,他无法承受,纯洁理想的爱情成为一个幻灭的肥皂泡。在小说的结尾,洛奇才意识到真正的爱人并非安吉丽卡,而是一直默默关注他的瑞切尔。洛奇将一段讽刺性十足的骑士爱情转变为浪子回头的爱情故事。这不仅表明柏斯不仅没有从理想爱情的旧梦中醒来,而且也表达柏斯追寻的实质,并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某一类人,一场对于理想爱情不切实际的美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小说结尾处:“他不知道在这个狭小的世界上,他该从什么地方找他”。这个“他”或者“她”,不仅仅指代的是柏斯或者瑞切尔,而是在现实爱情中被撞得头破血流,依旧未曾在浪漫梦幻中醒来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有所追求,然而又已无所谓。他们的追求滑稽可笑,然而又让人同情不已。洛奇无意于创作理想爱情皆大欢喜的肥皂剧,在梦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有泪也有笑,洛奇也只有一声叹息。
二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独特意识
洛奇的作品向来存在很多争议,这也和他的多重身份具有重要关系。首先,他出生在宗教家庭,作品中也渗透宗教情怀,并积极探讨宗教信仰等课题。同时,作为一名学院派作家,洛奇更喜欢在作品中塑造大量知识分子形象。洛奇维护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同时又是实现小说的践行者,充满戏仿、反讽、蒙太奇、反讽等写作技巧。这让洛奇走向了一条利用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反对现代主义的创作道路。多重创作身份也给洛奇的创作带来了重要影响。例如,洛奇小说中宗教和校园是常见的两大题材,这类题材对于读者的要求非常高,导致小说曲高和寡。另外,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想要融为一体并不容易。有研究人员称,洛奇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并不一致。具体来讲,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洛奇必须要将内容放在形式之上。而作为一名形式主义批评家,洛奇必须更加注重形式和技巧,而不是内容。当然,洛奇的多重身份,也增加了他的创作维度,让他有更加宽广的视角去审视创作,在小说创作中注重自觉意识。
1 追寻母题的自觉意识
洛奇笔下追寻母题的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对宗教问题的反思和文化教育的反思。首先,洛奇从小就深受宗教教育的影响。事实上,洛奇家庭的文化氛围相当宽容,也给洛奇的自由成长奠定了基础,也让洛奇能够对宗教保持审视的姿态,发现非教徒和虔诚教徒未曾发现的问题。这给洛奇的宗教题材小说带来了新视角,对宗教问题进行反思。例如,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洛奇针对基督教义中安全期避孕法进行反思。主人公亚当夫妇就经受节育政策的折磨。事实上,这也是洛奇的真实经历。作为天主教徒,洛奇娶妻之后按照教义规定生活,按照教义规定的避孕措施生活。然而,尽管这样做却带来了三个孩子。最终,洛奇和妻子选择了人工避孕。洛奇将这段经历写在小说中,对于教会节育政策表示质疑。小说中亚当参加天主教会中的一个改革社团。在这个社团中,洛奇通过亚当之口表达了教会规定的安全期避孕法的不满,认为那种方法无法提高教徒的婚姻生活质量,还会给人带来心理阴影。在小说中运用夸大的戏剧化设计,提高对于节育的渲染从而使读者对于教会节育政策进行反思。
对于文化教育上的反思也是洛奇追寻母题的独特意识之一。1960年,洛奇在伦敦大学和伯明翰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伯明翰大学执教,并于当年发表小说和文艺批评。1987年之后,洛奇辞去教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可以说,将近30年的教学生涯和文艺批评经验,对洛奇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响。洛奇熟悉知识分子的生活,这也是洛奇总能够成功塑造各式各样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原因。洛奇“近水楼台先得月”,用幽默风趣的笔触揭露文艺创作中的丑陋现象。例如,在《换位》中,洛奇描述两位英美学者去彼此国家中生活,英国学者斯沃格去美国,美国学者扎普去英国,两个人遭遇相似啼笑皆非的事故,揭露英美学术圈的差异。这种双向思辨的视角增强了《换位》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洛奇眼中,英国的学术氛围宽容,创新能力一般。这是因为英国教育体制下,知识分子一旦得到大学的工作,就是一份与子偕老的金饭碗。事实上,当时英国大学采取终身应聘制。斯沃格就是英国教育中培养的人才,他十分擅长各类考试尽管是一位文学教师,他的拿手绝活也是能够设计各种试卷,而且总能够给出最合理的解释和精确的分数。美国的学术氛围充满竞争,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更享受刺激的竞争氛围。《换位》中的扎普就是美国优秀毕业生的代表。这两位来自不同教育环境中的优秀人才,开始接受新的工作环境。对于美国学者扎普而言,英国高校生活简直如一潭死水,对于英国学者斯沃格而言,美国太过开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都习惯了这些生活。这种皆大欢喜的情节反转,也引导读者更加重视英美两国的教育状况,并对其进行反思。在《小世界》中,洛奇刻画了一批为了目的处心积虑的知识分子,对文艺领域的不正之风善意嘲讽。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洛奇已经自觉地将反思意识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中,这无疑提升了作品的深度。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欣赏到精彩纷呈的叙事,也会对叙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反思,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 保守的平衡意识
洛奇创作大量实验小说,对宗教和文学领域等问题采用多种叙事方法进行探讨。在这些小说中,洛奇更倾向于采用开放式结尾。这样处理让小说中的追寻主题没有确切主题,追寻的意义也被消解。针对这种处理方法,洛奇认为,一部作品的主旨并不是作者给出的,而是读者挖掘出来的。换言之,洛奇认为作品给出开放式结尾,不是消解作品的主题,而是让作品有更加多的解读空间,洛奇希望读者开动脑筋,自己得出结论。针对这种解释,也有的学者认为,洛奇这是投机之举。事实上,从实验小说这一角度来看,这并不是洛奇的偷懒之举,而是经过保守的平衡意识。我们在洛奇的很多小说中都能发现他将平衡意识贯彻在追寻母题之中。
在宗教和个人欲望这一课题中,洛奇采取保守的平衡意识。正因如此,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的洛奇,既不完全否定宗教,也对宗教教义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洛奇认为,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换而言之,对于我们而言,宗教更像是人类运用一种充满隐喻的语言对这个世界进行解释。例如,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亚当夫妇对宗教改革前的部分天主教义充满焦虑,为读者展现出教徒在信仰与性爱之间努力而挫败的场景,引发读者反思。对于基督教徒而言,婚姻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对神的感激,培育更多相信主的子民。这里面剔除了人的情感和欲望。洛奇认为,这种绝对遵从基督教义的生活是以泯灭人性为代价的,美好的生活需要顺从内心的欲望。然而,洛奇并不以为对欲望唱赞歌,在《小世界》中塑造的一系列知识分子,为了争名夺利不择手段,也并不是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总而言之,洛奇认为丧失自我以来宗教的生活,并不能成就美好生活,而对欲望的无限追求也是一种糟糕的生活方式。《天堂消息》中,伯纳德不再自我压抑,也并没有放弃宗教信仰。《小世界》中的菲利普和扎普与死亡擦肩而过放弃对欲望不加节制的追求,重新走向平淡的家庭生活。通过这些故事,洛奇向人们表明,信仰和欲望都是生活的两个极端,剑走偏锋并不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洛奇认可的是,美好的人生应该让信仰和欲望达到平衡,让心灵丰盈,生活才能美好。
参考文献:
[1] 欧荣:《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 何善秀:《戏谑的语言,反讽的笔调——试析戴维·洛奇“校园三部曲”的语言特色》,《华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 李梅英、孙明丽:《物欲横流的学者世界——戴维·洛奇〈小世界〉的互文性解读》,《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4] 黄昱宁:《自己的标本——关于戴维·洛奇的反刍》,《书城》,2007年第6期。
(周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