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柄独尾草中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优选粗柄独尾草中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总多糖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加水倍量对总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1.5h,加水倍量为10倍量。结论:所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简单、可行、稳定。
  【关键词】 粗柄独尾草;总多糖;提取工艺;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022-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of total polysaccharides from Eremurus inderiensis.Method With the content of Total polysaccharides as indexes,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optimized by the orthogonal test,using the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imes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as the factors.Results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s:extracted 3 times with 10 folds of water,1.5h each time.Conclusion This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was simple,feasible and steady.
  Keywords:Eremurus inderiensis;Total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粗柄独尾草为百合科独尾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区[1-2],多集中分布于准噶尔盆地,为典型的沙生类短命植物[3]。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称其为西力力,民间用其根焙干磨粉冲服,用于治疗消化道顽疾,具有祛风除湿、补肾强身的功效[4],并有对其解剖学方面的相关研究[5]。通过预实验,发现药材可能含有蒽醌类、黄酮类、糖和苷类等化学成分。研究以粗柄独尾草中总多糖含量为指标,并以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开发粗柄独尾草这一新疆特色民族药材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TU-1810PC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BS-220S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ZNHW-Ⅱ型智能恒温电热套(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1.2 试药 粗柄独尾草为2014年6月采自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经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徐海燕副教授鉴定为百合科独尾草属植物粗柄独尾草Eremurus.inderiensis (M.Bieb)的干燥全草;葡萄糖对照品(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及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葡萄糖0.5g,加蒸馏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摇匀,得20mg/ml的对照品溶液。
  2.2 显色试剂的制备 精密称取蒽酮0.1g置于烧杯中,逐步加入浓硫酸溶解,并定容至50ml,得到2mg/ml硫酸-蒽酮试液,需临用新配。
  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准确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3.0、4.0、5.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再准确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ml,加入硫酸-蒽酮试剂4.0ml,震荡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准确吸取蒸馏水1.0ml,加入硫酸-蒽酮试剂4.0ml,制成空白对照,在620nm波长测定吸光度。选择浓度(Y)为纵坐标,吸光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为:Y=6.12X-1.15(r=0.9994),结果表明浓度在0.4~2.0mg时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葡萄糖对照品溶液1ml,置于10ml的具塞试管中,按“2.3”操作,平行制作6份,检测结果 RSD=1.06%,表明精密度良好。
  2.4.2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ml,置于10ml的具塞试管中,按“2.3”操作,分别于10、30、60、120min测定其吸光度,其RSD=1.97%,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2h内基本稳定。
  2.4.3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批次粗柄独尾草药材6份,按“2.3”操作,分别测定其吸光度,结果其平均含量为4.02%,RSD=1.08%。
  2.4.4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适量粗柄独尾草药材共6份,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标准品,按“2.3”操作,测定其吸光度,计算加样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99.02%,RSD=1.35%。
  2.5 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通过预实验,以提取时间(A)、加水倍量(B)、提取次数(C)为相关因素,各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使用L9(34)正交试验表,以总多糖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粗柄独尾草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计划及相关结果见表1~2。
  统计分析可知:各因素对工艺影响大小顺序为:A(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B(加水倍量),每个因素不同水平之间的趋势为:A3>A2>A1,B2>B3>B1,C3>C1>C2。直观分析得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即提取1.5h,加水10倍量,提取3次。方差分析結果表明A(提取时间)影响显著,B(加水倍量)与C(提取次数)几乎无影响。全面考察以A2B2C3组合为佳,即提取3次,每次1.5h,加水10倍量。
  2.6 验证试验 根据试验所得到的最佳工艺A3B2C3,准确称取粗柄独尾草细粉3份,采用最佳提取工艺制备相关测试样品,并测定样品中总多糖的含量,其平均含量为5.96%。结果表明,该工艺重复性好,实验结果见表4。
  3 讨论
  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对粗柄独尾草中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蒽酮法测定其总多糖的含量,其方法学考察效果较好,为粗柄独尾草的总多糖测定提供了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法,结合粗柄独尾草中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可为粗柄独尾草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8.
  [2]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第六卷)[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6:480-482.
  [3]毛祖美,张佃民.新疆北部早春短命植物区系纲要[J].干旱区研究,1994,11(3):1-26.
  [4]会经武.药用植物词典[M].天津:科学出版社,1995:300.
  [5]周玲玲,吴玲,马淼.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解剖学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1) :52-54.
  (收稿日期:2016.04.10)
其他文献
科学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支文化力量.反科学传统的不同变种很少反对第一种意义上的科学,他们的矛头主要指向作为文化的科学.理性主义科学哲学实质上采取了一种'科学
印度物理学家玻色(S.N.Bose)不仅是玻色-爱因斯坦量子统计理论的奠基人,而且也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理论的奠基者,其相关工作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
期刊
著名植物学家,中国植物学研究事业的奠基人胡先骕,拥有至高的学术地位,却在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委员会时,未选上学部委员,究其原因,近来许多文章皆认为是其"反对李森科伪科学
2004年11月19日,浙江莫干山白云山庄,首届全国科学技术学学术年会参会代表汇聚一堂,探讨科学技术学(STS:Science and Techology Studies)状况与发展。本次大会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时期出现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这部著作后来传入了我国.但传入我国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前后经历了600余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中也曾遇到了种
【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囊外摘除伴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龄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1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伴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的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2月和4月,观察组视力与角膜散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数学界对数学领域中的各种"唯心论"内容进行过反复的批判.本文简单讨论了这方面的批判情况,初步分析了各个时期开展批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