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古代寄衣诗,不知怎么就会想起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几句,两行热泪便会滚滚落下。此诗虽写细节,却深掘母爱,于平凡之中,折射出人性光辉——母子情深,人之至情。但严格说,这还只是“寄衣”的一个前提,属于制衣的范畴:若真正说起“寄衣”诗来,那会更感人。因为大凡寄衣,多是女子,她们多情、聪慧,且知道如何去爱。
先看一首唐朝陈玉兰的典型的寄衣诗《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语言浅近,好似民歌,不加雕饰而饱含挚情。尤其是结尾二句语言浅白得近似白话,却能自然带出妻子对戍边丈夫的一片深情。
其实,寄衣诗的魅力也正在此处。大都是乐府民歌题材,语言明白而简易;情感含蓄而动人。
从寄衣诗的产生背景上来看,它们多产自战争与离乱,在这动荡的战乱年代,多少温馨家庭离散,夫妻远隔天涯,却隔不断人间的挚情,每至天寒或酷暑,便想念远在天边的亲人——以寄衣、写诗方式来慰藉心中的相思之情。
从内容上来看,寄衣诗一般有三个内容:表爱情;表亲情;表爱国。笔者认为写爱情的最有味,如元朝词人姚燧的《凭阑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不寄衣服吧,担心夫君身寒;寄了衣服,又怕他暖不思还,真是左右为难!但就在这寄与不寄的矛盾中,写活了一颗相思牵挂的心!
再如,古时有个刘氏女子每年冬天都要亲手为远在异地的丈夫赶制冬衣,这年,她寄衣时还细心地附诗一首以表相思之苦:“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哪能抵泪多。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将思念之情写得入木三分,凄美动人。而末尾的细节运用,更是将妻子对丈夫的爱推向高潮,让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用笔的洗练与精细。
与之像类似的还有唐朝张籍的《寄衣曲》:“纤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看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清代席佩兰的《寄衣曲》:“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诗人都能从生活中捕捉典型细节,将妻子对丈夫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说起此类的爱情诗歌,还有一段颇为浪漫的爱情佳话。记得唐人孟綮《本事诗》中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唐朝开元年间,皇帝曾颁赐一道诏令,让宫女在宫中为边军制衣,有兵士在发送的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兵士不敢怠慢,将此事上告元帅,元帅觉得蹊跷,禀于玄宗,玄宗闻之,也不恼怒,命人将诗遍示六宫,说:“有作者勿隐,吾不罪汝。”果然有一宫人自言万死,承认了这种做法。玄宗深悯之,遂许兵士娶此诗人,成就了一桩爱情奇缘。
关于亲情的表达似不多,但也有。像李商隐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诗云:“剑外从军远,元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此诗写于赴蜀途中,寥寥二十字,就能将诗人遇雪被寒,思家无家,想念亡妻的怅惘之情表达出来。可谓精警之至。特别是结尾二句“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思念至切,以至入梦,以至“无家反作有家想”,“妻子虽死犹活,还能在鸳机上织布”,真是痛彻心扉后的迷惘之景,更是痛彻心扉后的刻骨挚情。读之,如何不让人感动?此是男子思念妻子的“寄衣”诗,也算是表亲情的“寄衣”诗吧?
难得一喜的是,在这些大量的“寄衣”诗中,能将这种情感升华至爱国境界的那些诗歌。其数量虽是罕见,但颇为珍贵。如宋朝罗与之的《寄衣曲》,仿拟女子口吻,咏道:“此身倘长在,敢恨归无日。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诗中一反“寄衣”诗的常见主题——思夫,表达的却是高昂的爱国情感,让人为之敬佩。这里没有哭哭啼啼的哀怨之音,更没有哼哼唧唧的无病呻吟,有的却是希望边防能固若金汤的大局意识。怎不令人珍视?
《诗经·郑风·缁衣》咏道:“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大意是:“黑色朝服多合适啊,破了,我再为你做一袭。你到官署办公去啊,回来,我就给你穿新衣。”似乎可看作是最早的寄衣诗。写法上属“赋”——叙事抒情,文笔简朴,情感率直。纯属民歌范例。
这些诗最大的特点是细节的运用,诗中的女主人公或诗人自己往往以细节的真实来打动人,借平凡的话语来吐露爱的心声。如孟浩然的《闺情》一诗:“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宋朝姜夔《古乐府》:“裁衣赠所欢,曲领再三安,欢出无人试,闺中自著看。”就是分别通过“忘”“忖”“畏”“疑”等心理和行为细节来表现女主人公对丈夫深厚的爱。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的一首《子夜吴歌》道出了当时京城长安制衣的规模和背景。战乱在即,丈夫在外,久不能归,妻子惦念丈夫,便寄衣而歌,借以问寒问暖,以解相思之情。若从寄衣的身份来看,这些诗也属诗坛上经常提到的闺怨诗一类。探究这些寄衣诗无疑对了解古代战争、女子的闺房心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先看一首唐朝陈玉兰的典型的寄衣诗《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语言浅近,好似民歌,不加雕饰而饱含挚情。尤其是结尾二句语言浅白得近似白话,却能自然带出妻子对戍边丈夫的一片深情。
其实,寄衣诗的魅力也正在此处。大都是乐府民歌题材,语言明白而简易;情感含蓄而动人。
从寄衣诗的产生背景上来看,它们多产自战争与离乱,在这动荡的战乱年代,多少温馨家庭离散,夫妻远隔天涯,却隔不断人间的挚情,每至天寒或酷暑,便想念远在天边的亲人——以寄衣、写诗方式来慰藉心中的相思之情。
从内容上来看,寄衣诗一般有三个内容:表爱情;表亲情;表爱国。笔者认为写爱情的最有味,如元朝词人姚燧的《凭阑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不寄衣服吧,担心夫君身寒;寄了衣服,又怕他暖不思还,真是左右为难!但就在这寄与不寄的矛盾中,写活了一颗相思牵挂的心!
再如,古时有个刘氏女子每年冬天都要亲手为远在异地的丈夫赶制冬衣,这年,她寄衣时还细心地附诗一首以表相思之苦:“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哪能抵泪多。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诗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将思念之情写得入木三分,凄美动人。而末尾的细节运用,更是将妻子对丈夫的爱推向高潮,让人不得不佩服诗人用笔的洗练与精细。
与之像类似的还有唐朝张籍的《寄衣曲》:“纤素缝衣独苦辛,远因回使寄征人。官家亦自寄衣去。贵从妾手看君身。高堂姑老无侍子,不得自到边城里。殷勤为看初著时,征夫身上宜不宜。”清代席佩兰的《寄衣曲》:“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作样看。”诗人都能从生活中捕捉典型细节,将妻子对丈夫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
说起此类的爱情诗歌,还有一段颇为浪漫的爱情佳话。记得唐人孟綮《本事诗》中讲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唐朝开元年间,皇帝曾颁赐一道诏令,让宫女在宫中为边军制衣,有兵士在发送的短袍中得诗曰:“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重结后生缘。”兵士不敢怠慢,将此事上告元帅,元帅觉得蹊跷,禀于玄宗,玄宗闻之,也不恼怒,命人将诗遍示六宫,说:“有作者勿隐,吾不罪汝。”果然有一宫人自言万死,承认了这种做法。玄宗深悯之,遂许兵士娶此诗人,成就了一桩爱情奇缘。
关于亲情的表达似不多,但也有。像李商隐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诗云:“剑外从军远,元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此诗写于赴蜀途中,寥寥二十字,就能将诗人遇雪被寒,思家无家,想念亡妻的怅惘之情表达出来。可谓精警之至。特别是结尾二句“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思念至切,以至入梦,以至“无家反作有家想”,“妻子虽死犹活,还能在鸳机上织布”,真是痛彻心扉后的迷惘之景,更是痛彻心扉后的刻骨挚情。读之,如何不让人感动?此是男子思念妻子的“寄衣”诗,也算是表亲情的“寄衣”诗吧?
难得一喜的是,在这些大量的“寄衣”诗中,能将这种情感升华至爱国境界的那些诗歌。其数量虽是罕见,但颇为珍贵。如宋朝罗与之的《寄衣曲》,仿拟女子口吻,咏道:“此身倘长在,敢恨归无日。但愿郎防边,似妾缝衣密。”诗中一反“寄衣”诗的常见主题——思夫,表达的却是高昂的爱国情感,让人为之敬佩。这里没有哭哭啼啼的哀怨之音,更没有哼哼唧唧的无病呻吟,有的却是希望边防能固若金汤的大局意识。怎不令人珍视?
《诗经·郑风·缁衣》咏道:“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大意是:“黑色朝服多合适啊,破了,我再为你做一袭。你到官署办公去啊,回来,我就给你穿新衣。”似乎可看作是最早的寄衣诗。写法上属“赋”——叙事抒情,文笔简朴,情感率直。纯属民歌范例。
这些诗最大的特点是细节的运用,诗中的女主人公或诗人自己往往以细节的真实来打动人,借平凡的话语来吐露爱的心声。如孟浩然的《闺情》一诗:“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宋朝姜夔《古乐府》:“裁衣赠所欢,曲领再三安,欢出无人试,闺中自著看。”就是分别通过“忘”“忖”“畏”“疑”等心理和行为细节来表现女主人公对丈夫深厚的爱。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的一首《子夜吴歌》道出了当时京城长安制衣的规模和背景。战乱在即,丈夫在外,久不能归,妻子惦念丈夫,便寄衣而歌,借以问寒问暖,以解相思之情。若从寄衣的身份来看,这些诗也属诗坛上经常提到的闺怨诗一类。探究这些寄衣诗无疑对了解古代战争、女子的闺房心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