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职设计色彩课程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上好中职美术专业的设计色彩课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的要求并能轻松愉快的教学以及创建民主和平的教学氛围。
  中职设计色彩课创新思维构图艺术个性色彩设计,是各类艺术设计教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 是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基本功和艺术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现代审美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修课程。而我们在传统教学中对色彩的教学是以写实为主,强调色彩的丰富性,因此设计色彩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培养中职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认识、感受和表现的能力,掌握和运用色彩语言去再现物体、表现物体、表达思想情感是很重要的,通过写生、变形变色、创作等手段训练中职学生的色彩基本功和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语言进行创新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多元性、创新性为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色彩基础。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信息的全球化,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要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具备现代设计色彩的创新性才能开阔学生的创新性,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具备现代的审美意识,否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设计色彩教学目的很关键
  色彩是视觉传达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和审美要素。学生在利用色彩语言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或心理感受,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而不是培养“印刷品”或“复印件”,我们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具备灵活多变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设计色彩的教学目的是研究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创造,掌握色彩的物理性质、色彩的对比调和、色彩创意设计的方式等基本概念,熟练地运用设计色彩语言表现主题。多跟大师学习多接触最前卫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提高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欣赏水平和艺术直觉。
  三、教学内容的合理重组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以学生基础为依据结合专业技术的需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受能力及造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及设计色彩的创新思维的训练。
  1.大树底下好乘凉(临摹大师作品)
  我们为什么要向大师学习,大师的经典作品是我们绘画学习的坐标和指路明灯,可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欣赏能力和解读能力,学生对色彩的欣赏定位有助于今后提高。从大师的作品中挖掘构图、调色、用笔、技法、技巧、处理及创新元素,使学生一开始就从大师的视野去思考,学习大师诚实的创作态度,培养学生敢于吃苦和创新的精神。
  2.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
  制定一套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要有所不同),临摹大师的作品——写生的训練——进行小色稿训练——默写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构图意识,强调色彩关系、色调意识,提高调色的能力,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鲜明艺术个性。同时,训练的内容要自由多变,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简化设计色彩关键词的解析
  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构成的基本方法以及色彩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创意思维主要解决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色彩运用。对于这些名词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加以讲解,比在空洞的讲理论要好百倍。
  四、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好的教学方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找到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需要我们老师不断的思考、摸索和创新,色彩课上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用分组竞赛的手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到最高。例如,红、黄、蓝、白、黑几种常见色能联想到的名词各有哪些,每个小组分别代表一种颜色来描述一下上述名词。通过竞赛的方式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色彩对心理产生的特定效果,包括文化和表情。例如,红色——炙热——热情等。运用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形象地掌握色彩语言的形象性,并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2.采用情境“趣味”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授课的内容精心准备和设计,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请学生用色彩来形容自己的同学,使学生对于色彩的性格和感情倾向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我们完成色彩设计作业的基础;在临摹大师的作品及写生过程中,用他们感兴趣的题目来引导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一个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喜、怒、哀、乐”,小组合作表现“春、夏、秋、冬”,学生根据表演用色彩语言来表现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季节。最后,大家进行评比,这样在创设的情境中锻炼了学生的色彩感觉和色彩的主观性及构图能力。也使课堂更加有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色彩知识。
  五、良好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看老师教的如何而是要看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掌握的如何,那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尊重学生,师生共同探讨
  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思想上独特性,多鼓励他们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教师只是引导者,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及多元化创新思维的发展
  2.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
  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的作业都是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做收到的好处首先是学生的胆量练大了,感发言了,能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二是学生的眼界提高了,自己看不到画面中存在的问题时,通过互评一下子明白了,比老师反复的讲效果好多了;三是同学相互之间的了解比老师对他们认识的要深,学生互评相对要客观的多,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四是教师的点评指导学生要有一个目标,在这样一个知识目标中能正确认识自己解剖自己。最后教师要多讲优点,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鼓励和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更加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个性。
  参考文献:
  [1]朱旗,王贤培.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色彩归纳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法国作家凡维柯尔高在他的小说《大海的沉默》中借人物之口说:“一只手同脸一样能够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同脸一样或更好地反映出喜怒哀乐,因为它更能逃避意志的控制。”由此可知
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为学生做好楷模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是一支队伍的领袖,班主任素质、文化的高低,往往决定了这个班级的整体素质。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其一言一行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有一亮点,那就是:在每一个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综合性学习”。新课程标准首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可见,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样重要。那么,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为什么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平常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结合自己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