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引领环翠教育创新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geyonghuke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 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全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方式发生深刻地变革,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建设区域特色教学资源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做支撑。环翠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交互、资源传输、资源共享、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时掌握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投入加大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资源库建设,把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逐年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支持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区教研培训中心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与新课改同步,依照“五四”学制和本地教材的特点,以建设本地资源为主,以网上下载、教师制作、外地购买、卫星接收等方式,负责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库。区教育局制定奖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到新课改第一个周期结束,具有环翠特色的教育资源库已基本建成。
  管理规范为建设本地精品资源库,依靠本地资源管理平台,建立资源评价奖励机制、资源审核管理机制、资源使用反馈机制和资源动态优化机制,保障和激励资源库建设优质高效。实行学科教研员负责制,负责本学科教学资源的筛选、整理、审核和填充,对自行建设的本地资源,实行动态化管理,及时填充优秀资源,删除过时资源,交流反馈本地资源,保证资源优化和符合教学需要。区教研培训中心负责对教研员和全体教师进行资源使用的演示和培训,学科教研员负责对本学科教师负责学科资源查找、备课素材搜寻的学科培训工作,学校负责引导本校教师利用资源,并对教师利用情况进行考评。每学年,教研培训中心对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评价,教育局以此作为评价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的指标。
  特色鲜明区资源库建设设置了五大版块:一是备课指南,根据各学科各学段的课程要求和课程标准,分别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目标体系,指导教师教学实践。二是典范课例,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范例。三是电子课件,给教师提供最新的动态教学范本。四是电子教案,彻底变革了传统的备课方式。五是习题总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丰厚的资源。为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课件的智能性、交互性,全区大力推广积件式资源,方便教师对资源的重组和应用。征集资源的形式也以积件为主,即以知识点为单位制作,力求符合资源建设的通用性原则,同时,注重网络课件和主题网站的资源征集,以单元为单位组织,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区教育网资源中心页面设立本地资源、引进资源、通用素材、电子图书等栏目,这样,更好地实现全区教育资源共享。
  现在,区资源库的资源总量已经达到500 G,其中本地资源达到150 G,完全具备了为教师备课提供资源支持的能力。教师备课已经习惯于先登录资源库下载参考资源,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课件,并利用联网的多媒体设施在教室里演示课件,完成教学任务。
  
  基于网络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水平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我区把信息技术应用与提高教师教育和学科素养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区-学区-学校”三级培训网络,分层次落实培训计划,全员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根据每个时期的教学需要不断调整培训内容,确立培训项目,把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网上培训在环翠教育信息网上开辟了网上培训栏目,不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一是通过购买一些优秀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传输的便捷性,为教师提供视频培训内容,包括专家讲座、购买的培训资料、区内名师的录像课。二是通过教研员或骨干教师定期推荐代表本学科教改前沿的优秀文章,丰富教师的阅读量。三是通过网络讲座、学校成果交流等活动形式,引领教师感受课改、生成新的教学理念。四是开辟网络论坛,将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论坛展开讨论,使教学理念在参与中改进,认识水平在讨论中升华,教学策略在交流碰撞中产生。通过网上培训,教师可以实时点播,体会到专家就在身边的感觉,也可以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培训费用过高、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
  网上教研在环翠教育信息网上为每位学科教研员开辟了学科教研网,教研员根据学科特点设置栏目内容,并由教研员牵头、骨干教师参与共同建设学科教研栏目。教研员与学科教师以此为平台,进行双向互动交流,及时解决教师授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科研教研问题。拓宽了教研工作渠道,真正实现了教研活动的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
  教学论坛各学校依托校园网建立各具特色的教学论坛,及时交流学习体会、教学问题、经验反思等等,活化了教科研工作,为教师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为把学校教学论坛更广阔的延伸,环翠区打破了校际界限,落实学区一体化制度,充分利用八大学区齐抓共建的模式,积极推进城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进程。以学区中心教研组为核心,开辟学区教学论坛,共建资源平台,交流教学经验,共享优质资源,城乡教育教学交流步入新的时空。
  教育博客依托环翠教育信息网,搭建全区教师自发交流的平台——教育博客,经过引导和规范,教育博客在教学反思、经验交流、家校联系等方面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每天的日志更新都在100多篇以上。各学校在校园网上自主建立学校博客,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交流沟通的热情;学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区博群,博客群体凝结城乡共建的力量;乡镇教师也自主建立了博客群。
  从共性需要变成个性需求,从固定单一变革到多元互动,我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头,在全省率先开展信息技术中级培训,42岁以下的教师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发课件的能力,全体教师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组织备课、进行课堂展示。
  
  加大重点课题研究力度,开展以校为本实践
  
  从重视硬件建设迅速转到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区域重点课题,环翠区把信息技术作为创建特色学校、提升教育水平的有效载体,层层分解“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堂教学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研究”三项子课题研究,从教师、学生两个层面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系统性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重点课题突破加大教科研力量,研究区域重点课题,全区、学区、学校开展不同层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探索,2005年,全区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大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从学校学科教学入手,学区相互支撑,共同打造精品课堂,分学段、分学科推出了十余节典范课,引导教师基于网络环境下变革教学基本模式和学生学习基本模式,激励教师研究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模式。在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同时,研究校园网资源库建设和各学科教学软件的开发,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基于网络环境下区域教学评价体系。不断加强网络教研方式、方法的研究,通过开展虚拟教研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构建开放、互动的网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些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变革,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各具创新特色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区域重点课题已经成为国家、省市教科研部门的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突出。
  以校为本实践在区重点课题的引导下,各学校立足实际确立子课题研究项目,以校为本把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示范课、教法研究课、优质课评比等作为课题研究的载体,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各学科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探索变革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目前,一些学校开展的子课题研究与实践,已经引起了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重视,并被确立为省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各学校还充分利用庞大的信息资源,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开展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条件,为学生搭建信息化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掌握学习进度,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校园网为平台,各学科都纷纷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学校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区、学区、学校每学期都分别组织创新大赛,开展电子视频、电子文稿等形式的学习交流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信息化工程的落脚点。我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学地有机整合”课题为突破口,通过“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和“同研一节课”专题教研活动,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不断积累典型经验,加快优秀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深化改革,全区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整体优化的良好局面。
  教学方式变革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为此,我区提出创新构建“基于多媒体教室的教师呈现式教学模式”,就是让教师自主搜集网上资源、制作课件,形成电子教案,在多媒体教室中展示出来,完成教学目标。实践中,教师灵活运用这种呈现式的教学模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降低学习难度,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零乱的教学内容条理化,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根本转变。
  为突破传统教学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方面的桎梏,我区创新“基于网络教室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即在信息化教学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而教师则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下达明确的学习任务,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因材施教,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
  学习方式变革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它变革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区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优势,创新“基于多媒体教室的学生交流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家中或学校微机室登录网络,搜集资料、形成观点、制作课件,然后在多媒体教室中展示课件;师生实现双向对话,学生可听可视,应对反复出现的多种教学信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信息,反复操练、强化;每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受同班学生学习进度影响,主动选取和控制教学信息,自觉反复操练、模仿强化;教师可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调控教学,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我区还创新建构“基于主题网站的自主式学习模式”,学科教师通过搜集资源、建立主题网站,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掌握水平,在网络教室或家中自主学习。主题网站中一般设立交流区,学生可以交流学习心得、展示学习成果、介绍学习经验等,更全面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突出因材施学、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这是教育信息化应用于学生学习的发展方向。
  环翠区强调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是一味地求多、求新、求奇、求全,不是盲目地追求形式,而是要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把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变得直观而有趣味,使其更加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促进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打造虚拟校园文化,夯实学校办学特色
  
  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是环翠区各校面向新时期的发展策略。在继承传统校园文化的优势的基础上,环翠区积极探索在教育信息网和校园网上开辟虚拟校园文化的广阔舞台,通过网络展示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成果,增强学生对学校物质环境、教学秩序的了解和认识;通过网络传播学校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加强师生沟通、交流,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让校园文化延伸至家庭、社会共筑虚拟校园文化乃至社区文化的繁荣,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
  网站建设完善各学校把网站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规划,为充分发挥学校网站的作用,各校的校园网主页板块设计都体现出校园文化的主要部分,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以先进且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引领师生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学校概况、教师风采、教学资源等,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构建出和谐的教育环境,体现办学理念,激发教师的自豪感、归属感,并产生认同感;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学籍管理等,科学透明管理学校日常事务,方便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精神文化包括教师博客、互动教研等,准确了解和把握教师们的心理需求动向,聚焦他们的注意力,为教师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目前,全区各校的校园网站全部申请了国家二级域名,且运作良好。
  不仅如此,为构建虚拟校园文化,各学校还加强了学校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主题网站建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通过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践、网络科技夏令营、中小学生网页制作以及动画制作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虚拟校园文化的空间里,学校特色日臻成熟。
  网页建设丰富为扩大虚拟校园文化的外延,学校充分挖掘校园网络空间,拓宽精神文化渠道,为班级、教研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各学校的班级网页、教研组网页、教师和学生个人网页建设丰富多彩。为积极营造健康活泼的、信息化的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知识、体验和感受生活,首先从全区层面上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实行三级达标考试改革,初中信息技术实行等级考试,考试成绩与中考挂钩,并组织开展相关竞赛活动,使学生计算机应用达到了一定的能力,同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为校园文化搭乘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直达家庭和社区,各学校依托校园网站,以创办网上家长学校为方向,设立了“家庭教育”专栏和家长电子信箱,向家长开放学校网站;同时,还设立党建、成人教育等栏目,对社区开放,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无障碍、零距离、互动式交流沟通,带动家庭、社区构建和谐的教育文化环境。信息技术强大的助推作用,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构建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一个集管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在我区初步形成。
  如今,以校园门户网站为平台构建的虚拟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和情操的第一文化空间,生动、丰实、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环翠区亮丽的风景。
  
  发挥远程教育作用,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
  
  现代远程教育是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结合点与新途径。环翠区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国家远程教育实施意见,落实远程教育规划,投资建立远程教育教学评估观摩系统,变革课堂教学研讨、观摩、评估等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资源深度共享,促进了农村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2006年,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应用示范区。
  广泛应用按照“总体规划、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布实施”的原则,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加大资金和经费的投入,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实施情况,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站点建设为基础,教师培训为手段,教学应用为目的的路子。几年来,区教研中心多次深入到农村学校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方便广大教师了解更多的信息,切实让远程教育走进课堂,服务于教学。开辟空中课堂,让所有教师都能够接受专家、名师的培训指导;安装直播软件,使教师在学校的任意一台计算机上都可以看到培训的直播实况,同时接收会议实况以及各种大型活动;信息中心设置了丰富的栏目,把本地优秀教师的录像课放在网站上进行交流,还把各地名师录像课传送到网上,供教师随时在学校中浏览、观摩、借鉴;依靠远程教学评估系统,教师不出户就能观摩本区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区、学区、学校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可以在远程教学观摩控制中心,进行即时的互动研讨。这些做法充分发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效益。
  高效评估环翠区建立的远程教学评估系统,不仅为教师创造了即时听课、评课、观摩、交流的便捷条件。同时,可以为教学督导、教师教研、教学评价提供平台。学校可以在网管中心对教师授课情况、考务情况及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监测评估,并及时反馈;教研员可以在办公计算机上对指定的授课班级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并将反馈意见实时传动给授课教师;教师可以在办公计算机上对指定授课班级教学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在办公计算机上监看本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启动远程教学评估系统,不仅为教师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而且提高了教师将远程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的能力和水平,教学评估更具科学合理,城乡教育信息化水平整体提高。
  以往的实践表明,区域教育信息化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大胆创新,探索走出一条区域整体推进、城乡均衡发展的特色之路,加快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步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创设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特别喜欢这句话,喜欢奔跑的姿态,喜欢道阻且长的梦想与远方。  爱上跑步,纯属意外。上学时,800米总在及格线挣扎,一是因为体重大,挪移不易。二是因为鼻炎,呼吸不畅。所以,跑步从来不是我想要征服的“大山”。儿子随我,也是一身五花膘,满脸婴儿肥。遥望几年后的中考,我忧心忡忡。减肥,刻不容缓!跑步成了最简单、最方便的选择。从学校到家约1公里,他跑步,我骑车,监工一般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生字,懂得“敕勒”“穹庐”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歌意思,想象诗歌画面,借助诗歌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3.感受诗歌中蕴含的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激发意趣  导入: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敕勒歌》,引发学生兴趣。  补充背景知识:敕勒是1000多年前生活在敕勒川草原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以放牧为生,“敕勒歌”就是他们放牧的时候吟唱的一首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学习要素是: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情,把事情写清楚。两篇课文以及课后习题、例文都围绕单元语文学习要素展开学习,为习作做好了铺垫:《风筝》,是了解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哪些方面,是如何把放风筝的过程写清楚的;《麻雀》,是了解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如何活灵活现地展现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课后选做题和“初试
世界经典儿童文学《秘密花园》,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秘密和儿童生命力的奇迹。如果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是一座秘密花园,那她最自然的生命力何在呢?我们一路找寻。  一、写什么——倾听儿童的自然声音  “写什么”是习作教学中大家一直很关注的问题。一段时间,我们为了突出作文的育人功能,特别强调引导儿童写有意义的内容。一段时间,我们又特别关注儿童的习作兴趣,着重强调引导儿童写有意思的内容。我们的习作教学究竟应
摘要 介绍在教学实验中分别采用SDS法和CTAB法对辣椒基因DNA进行提取的过程,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DNA含量较高且纯度较好;同时发现在电泳检测过程中,恒定电流检测图像结果中呈现的基因组DNA条带要比恒定电压检测结果平整。  关键词 辣椒;DNA;电泳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8)20-0127-02    DNA提取是进行
《盼》是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该单元为特殊习作单元,而特殊单元有着特殊的编排体系和特殊的教学要求。习作单元不安排人文主题,以习作能力为重点、为主线编排整个单元,整个单元围绕某个习作能力来安排。该单元围绕“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及“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来安排教材内容,读写相辅相成。现就妥金录、陶金花两位老师《盼》一文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  
教材分析  《在柏林》是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略读课文,作者是美国作家奥莱尔。这篇微型小说堪称战争题材小说名篇中的精品。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反映出战争对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文章在构思、表达上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选材视角,独具匠心。作者避开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战场,独具匠心地用“微镜头”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
“我爱阅读”是统编本二年级教材设置于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自主阅读专题内容。作为课堂精读教学与课外独立阅读之间的中间环节,“我爱阅读”属于学生自主阅读指导课型,既要区别于单元课文阅读教学的精细指导,又要区别于课外阅读的无指导。然而,从一线语文教师课堂实践的情况来看,“我爱阅读”的教学已然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种是指导过细,一种是指导缺失。这两种现象背后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对“我爱阅读”的功能
在上期,我们聊到了小说教学需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进行。这一期,我们接着聊一聊小说教学的另外四个关键词:主题、技法、语言和能力。  一、升华主题  小说创作,都有一定的主题。只是有的小说主题比较鲜明,有的小说主题比较隐晦。对于鲜明的主题,我们无需更多引导;对于比较隐晦的主题,我们则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发现并升华小说的主题。  仍以《桥》为例,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一首
阅读版本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版,邓敏华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版。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原著版《红楼梦》,1975年第1版,1997年第2版。  阅读目标  1. 通过阅读《红楼梦》, 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指导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运用到《红楼梦》的阅读实践中。  3.以书中人物展开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故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