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不能重仓押错
《红学堂》:上期谈了你的投资理念,你提出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是与时俱进的,是择机择时的。但作为普通投资者,在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成为价值投资体系下的获益者呢?
马曼然:首先,价值投资是经过估算的确定性投资,它有别于趋势投资等经验科学,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有些股好就是好,不行就是不行。但现实情况下,大多股民把他们搞反了,认为价值投资是模糊不定的,这一点认知是错误的。这或许是认为一串K线更容易看懂,而去估算价值很复杂的缘故,但这却违背了投资规避风险的原则。试问投资于一系列主观因素引导的趋势和投资于客观的企业蕴含的价值,哪一个风险更高呢?由此,价值投资的核心不在于盈多亏少,而是你不能重仓押错。查理·芒格经常说:“我要知道自己死在哪里,就不会往那个方向走。”我认为:“做投资的核心思想就是不亏钱,不亏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
两种方法一脉相承
《红学堂》:做到不亏钱是个难题,是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梦想,你同意吗?
马曼然:的确如此,市场中亏钱的是绝大多数人,可又都想成为那极少数赚钱的人。那我在这里只能做个少数派的报告,能理解就好,不能理解那就暂时茫然着。
格雷厄姆是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亏了很多钱,他发誓不能重蹈覆辙,于是“买入市值低于资产清算价值的公司、并且配合分散投资”的策略被他开发出来,并被奉为经典。我认为格雷厄姆的方法放到现在也是有效的,对A股同样有效。
但在A股市场中,我们制定的投资策略要符合国情,这也是我提出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理念。我个人不太喜欢频繁换股,我觉得操作太频繁也容易出现主观因素掺杂的情况。如果是一只潜力较大的股票,你卖早了心里会不好受;我也不太喜欢过于分散,按格雷厄姆的办法,低于资产值的企业一般都是业绩差的企业或夕阳产业,我也不太喜欢将钱放在这里面,况且等到周期产业从低估到反转,有时要经历很多年。
我做股票不亏钱的方式,就是买那些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消费企业,而且这个企业在尽可能远的未来看不到太大的产业危机。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做到这两点呢?很简单,就是品牌悠久,产品独特。这不就是常识吗?!
人类历史上,能长久经营且最赚钱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食品企业。日本、美国都是如此。中国除了吃喝类企业,还有独特的中药企业。中国的老字号不是吃喝的品牌就是中药的品牌,它们能几百、上千年延续下来,一定有着深刻的内涵奥义,不用你去煞费苦心地研究它,历史已经证明了其价值。这是我选股的大方向,也是不亏钱的大前提,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此相反,你不要指望一家高科技企业能长期生存下去,而产业危机对它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因为它们的使命就是被取代,这也是常识。
最好理解的就是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之类的中药企业,有些都上千年了,到如今政府还是很重视,外加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正在加快,我认为这些企业大概率是会繁荣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些企业的排他性,极难有新企业能替代他们。
《红学堂》: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企业的表现确实惊艳,但真的没有危机吗?
马曼然:当然有,但结果往往是有惊无险的。你看茅台,前几年突发那么大的一个危机,如今照样创出历史新高,这就是这类企业所具备的韧性基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小市值,大品牌,大行业空间”是我的一个选股标准。
茅台是个大单品,比较例外。如果买入的话,我还是选择市值小的股票。我不仅不想亏钱,最终还是想赚大钱。所以,我最喜欢那些一二十亿的小市值股票,随便一发展或者一炒作,市值就是上百亿,股价就翻了好几倍。就算企业发展得不太好,遇到了危机也跌不了太多,毕竟品牌资产摆在那里。像前几年的同仁堂科技、洽洽食品和融捷股份的市值都只有十几亿元,现在都是百亿级市值了,港股里的老恒河酿造的市值才二十亿,类似的企业不多。
其实很简单,就是做投资你不要太主观,更不要用你的主观判断指导你的操作,尤其是股票这样的高风险权益类投资,我的经验就是尽量遵循常识。否则的话,即便你对了十次,一旦错了一次,其结果通常是你无法承受的。
《红学堂》:上期谈了你的投资理念,你提出的中国式价值投资是与时俱进的,是择机择时的。但作为普通投资者,在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成为价值投资体系下的获益者呢?
马曼然:首先,价值投资是经过估算的确定性投资,它有别于趋势投资等经验科学,是完全可以量化的,有些股好就是好,不行就是不行。但现实情况下,大多股民把他们搞反了,认为价值投资是模糊不定的,这一点认知是错误的。这或许是认为一串K线更容易看懂,而去估算价值很复杂的缘故,但这却违背了投资规避风险的原则。试问投资于一系列主观因素引导的趋势和投资于客观的企业蕴含的价值,哪一个风险更高呢?由此,价值投资的核心不在于盈多亏少,而是你不能重仓押错。查理·芒格经常说:“我要知道自己死在哪里,就不会往那个方向走。”我认为:“做投资的核心思想就是不亏钱,不亏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
两种方法一脉相承
《红学堂》:做到不亏钱是个难题,是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梦想,你同意吗?
马曼然:的确如此,市场中亏钱的是绝大多数人,可又都想成为那极少数赚钱的人。那我在这里只能做个少数派的报告,能理解就好,不能理解那就暂时茫然着。
格雷厄姆是经历了大萧条的人,亏了很多钱,他发誓不能重蹈覆辙,于是“买入市值低于资产清算价值的公司、并且配合分散投资”的策略被他开发出来,并被奉为经典。我认为格雷厄姆的方法放到现在也是有效的,对A股同样有效。
但在A股市场中,我们制定的投资策略要符合国情,这也是我提出的中国式价值投资理念。我个人不太喜欢频繁换股,我觉得操作太频繁也容易出现主观因素掺杂的情况。如果是一只潜力较大的股票,你卖早了心里会不好受;我也不太喜欢过于分散,按格雷厄姆的办法,低于资产值的企业一般都是业绩差的企业或夕阳产业,我也不太喜欢将钱放在这里面,况且等到周期产业从低估到反转,有时要经历很多年。
我做股票不亏钱的方式,就是买那些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消费企业,而且这个企业在尽可能远的未来看不到太大的产业危机。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做到这两点呢?很简单,就是品牌悠久,产品独特。这不就是常识吗?!
人类历史上,能长久经营且最赚钱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食品企业。日本、美国都是如此。中国除了吃喝类企业,还有独特的中药企业。中国的老字号不是吃喝的品牌就是中药的品牌,它们能几百、上千年延续下来,一定有着深刻的内涵奥义,不用你去煞费苦心地研究它,历史已经证明了其价值。这是我选股的大方向,也是不亏钱的大前提,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与此相反,你不要指望一家高科技企业能长期生存下去,而产业危机对它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因为它们的使命就是被取代,这也是常识。
最好理解的就是云南白药、东阿阿胶、片仔癀之类的中药企业,有些都上千年了,到如今政府还是很重视,外加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正在加快,我认为这些企业大概率是会繁荣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这些企业的排他性,极难有新企业能替代他们。
《红学堂》:经过岁月的沉淀,这些企业的表现确实惊艳,但真的没有危机吗?
马曼然:当然有,但结果往往是有惊无险的。你看茅台,前几年突发那么大的一个危机,如今照样创出历史新高,这就是这类企业所具备的韧性基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小市值,大品牌,大行业空间”是我的一个选股标准。
茅台是个大单品,比较例外。如果买入的话,我还是选择市值小的股票。我不仅不想亏钱,最终还是想赚大钱。所以,我最喜欢那些一二十亿的小市值股票,随便一发展或者一炒作,市值就是上百亿,股价就翻了好几倍。就算企业发展得不太好,遇到了危机也跌不了太多,毕竟品牌资产摆在那里。像前几年的同仁堂科技、洽洽食品和融捷股份的市值都只有十几亿元,现在都是百亿级市值了,港股里的老恒河酿造的市值才二十亿,类似的企业不多。
其实很简单,就是做投资你不要太主观,更不要用你的主观判断指导你的操作,尤其是股票这样的高风险权益类投资,我的经验就是尽量遵循常识。否则的话,即便你对了十次,一旦错了一次,其结果通常是你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