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个体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8-01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血液透析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尿毒症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尿毒症患者人数增多,尿毒症患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负面心理问题。其后果往往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影响生活质量,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住院病例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糖尿病肾病引起尿毒症2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尿毒症22例,均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2-3次,透析治疗1年以下8例,1年以上42例。
2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
2.1逃避经常会有些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了,但却一直拖延,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总担心透析副作用、费用等等。很多患者还会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能“治愈”尿毒症,摆脱透析。其实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以上,如果这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毒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如心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毒症的“灵丹妙药”。因此尿毒症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
2.2焦虑初期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建立、血透机的安全性、血透室环境的陌生及对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了解等,均可使患者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2.3自卑长期透析患者多出现身体水肿,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形改变,长期疾病折磨,使患者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赖家属,使其自感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降低,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自卑无奈心理。
2.4绝望透析本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反复动静脉穿刺和每次血透静卧4-5h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常使患者丧失信心;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患者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常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3心理干预
3.1加强护士自身心理建设首先护士面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应更具备强大的心理、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支撑患者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因此护士要加强自身心理和业务素质,业余时间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用自己的行动,语言去感染患者,让患者在关爱中进行血透治疗。
3.2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护士应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比如尿毒症发病原因、目前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内瘘的护理等。也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播放轻松的健康教育片给患者观看,让其转移注意力,边透析边掌握该疾病的一些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加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减轻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用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得到缓解。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疗中的依从性。
3.3寻求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患者由于长期的血液透析疾病的不可逆,长期缺少与外界的接触,易产生抑郁、苦闷、孤独的情绪,因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同时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个人档案,随时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及时得到心理护理。
4讨论
护士在血液透析患者面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护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患者敏感的内心造成巨大的波浪,因此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更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从心理危机中走出来。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个体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8-01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血液透析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尿毒症期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随着尿毒症患者人数增多,尿毒症患者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负面心理问题。其后果往往导致患者不配合治疗,影响生活质量,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住院病例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糖尿病肾病引起尿毒症2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尿毒症22例,均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透析2-3次,透析治疗1年以下8例,1年以上42例。
2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
2.1逃避经常会有些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了,但却一直拖延,不愿意接受透析治疗,总担心透析副作用、费用等等。很多患者还会寄希望于中医中药治疗能“治愈”尿毒症,摆脱透析。其实透析就是代替肾脏工作,当患者进入尿毒症期时,患者肾脏应该损坏了超过90%以上,如果这时一直拖延而不采取替代治疗,那么毒素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如心脏、消化系统、骨骼、血液系统等。而尿毒症是药物治疗不可能治愈的疾病,不存在所谓的能治愈尿毒症的“灵丹妙药”。因此尿毒症患者应该毫不犹豫地及时采取肾脏替代治疗,即透析治疗。
2.2焦虑初期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的建立、血透机的安全性、血透室环境的陌生及对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的不了解等,均可使患者产生一定的焦虑心理;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2.3自卑长期透析患者多出现身体水肿,皮肤干燥、脱屑、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形改变,长期疾病折磨,使患者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赖家属,使其自感对家庭和社会的价值降低,生活质量下降,而产生自卑无奈心理。
2.4绝望透析本身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反复动静脉穿刺和每次血透静卧4-5h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常使患者丧失信心;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患者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常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3心理干预
3.1加强护士自身心理建设首先护士面对每一位血液透析患者应更具备强大的心理、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支撑患者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因此护士要加强自身心理和业务素质,业余时间多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用自己的行动,语言去感染患者,让患者在关爱中进行血透治疗。
3.2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护士应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和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比如尿毒症发病原因、目前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内瘘的护理等。也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播放轻松的健康教育片给患者观看,让其转移注意力,边透析边掌握该疾病的一些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加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减轻不良情绪。医务人员应针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用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得到缓解。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疗中的依从性。
3.3寻求社会支持告知患者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血液透析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患者由于长期的血液透析疾病的不可逆,长期缺少与外界的接触,易产生抑郁、苦闷、孤独的情绪,因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同时为每一位患者建立个人档案,随时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及时得到心理护理。
4讨论
护士在血液透析患者面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护士的言行举止都会对患者敏感的内心造成巨大的波浪,因此护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更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从心理危机中走出来。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