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观察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复发性鼻息肉患者1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鼻息肉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 85例):临床选择鼻-鼻窦炎手术的方法;B1组(观察组 85例):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鼻息肉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在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较少,凸显此种方法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疾病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经鼻内窥镜手术;复发性鼻息肉;临床疗效
鼻息肉属于医院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会对自身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针对此种疾病有所忽视,较易表现出疾病复发的情况或者出现疾病严重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难度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对此临床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1】。为了确定最佳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疾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获得显著降低,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17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鼻息肉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所有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实施CT检查全部有效证明患者出现了复发性鼻息肉的情况。在B1组的85例患者中,男52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1±3.66)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年-2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23±3.15)年;在B2组的85例患者中,男53例,女3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岁-7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5±3.63)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2年-2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29±3.13)年;对比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B1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主要选择Messerklinger手术的方式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将患者鼻腔内息肉样组织有效切除,将钩突切开,将前后组筛窦以及蝶窦有效进行开放,将额窦以及上领窦开口有效扩大,将病变组织有效进行清除,将患者正常黏膜有效进行保留,如果患者的鼻腔结构表现出结构异常情况,例如出现了鼻中隔偏曲的情况或者出现了泡状中鼻甲的情况后,可以同时对患者实施手术矫正治疗【2】。完成手术后,于患者的鼻腔中,利用膨胀的海绵进行填塞,将填塞物有效抽取之后,每天对患者的鼻腔实施冲洗,时间最短为3个月,在固定时间对患者实施内镜复查【3】。针对B2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按照常规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即对患者选择鼻-鼻窦炎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有效进行局部麻醉,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将患者的术腔进行有效暴露,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有效切除,利用凡士林纱条对患者进行填塞,将填塞物有效抽出之后,对患者实施鼻腔冲洗,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疾病复查【4】。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对患者实施内镜复查,表示患者的窦腔黏膜有效恢复正常,未表现出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的窦口开放较为合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显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黏膜全部有效恢复,未表现出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的窦口开放基本合理,患者临床大部分症状表现为消失;有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粘膜表现为改善,表现出少量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窦口开放程度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部分消失;无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黏膜未表现出任何的改善,表现出显著的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表现出息肉突出,患者窦口开放发生闭塞,临床症状未表现为任何的变化【5】。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X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B1组与B2组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术后并发症
B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为眼睑淤血的患者1例,表现为鼻腔粘连的患者1例,表现为眼睑肿胀的患者1例,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为3.53%;B2组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为眼睑淤血的患者6例,表现为鼻腔粘连的患者5例,表现为眼睑肿胀的患者9例,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为23.53%;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P<0.05)。
3、讨论
鼻息肉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以往针对患者主要选择鼻-鼻窦炎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手术视野较窄,难以有效清晰显示,对此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一定的难度,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复发率。
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以及痛苦小等诸多的优点。本次研究中,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在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有效证明经鼻内窥镜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完成手术后表现出的并发症较少,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最终显著提高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静.鼻内窥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7-48.
[2]兰龙江,徐志坚,徐珏等.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J].临床医学,2014,24(8):58-59.
[3]钟静.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后复发原因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4-35.
[4]林信成.翼腭窝加压封闭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102-106.
[5]李春艳,舒畅,陈建超等.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3,22(6):18-19.
关键词:经鼻内窥镜手术;复发性鼻息肉;临床疗效
鼻息肉属于医院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患者患有此种疾病后,会对自身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针对此种疾病有所忽视,较易表现出疾病复发的情况或者出现疾病严重的情况,从而导致治疗难度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升高,对此临床需要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1】。为了确定最佳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疾病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获得显著降低,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17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鼻息肉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所有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实施CT检查全部有效证明患者出现了复发性鼻息肉的情况。在B1组的85例患者中,男52例,女33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1±3.66)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3年-2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23±3.15)年;在B2组的85例患者中,男53例,女3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岁-7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75±3.63)岁;患者的疾病病程为2年-2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2.29±3.13)年;对比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B1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主要选择Messerklinger手术的方式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将患者鼻腔内息肉样组织有效切除,将钩突切开,将前后组筛窦以及蝶窦有效进行开放,将额窦以及上领窦开口有效扩大,将病变组织有效进行清除,将患者正常黏膜有效进行保留,如果患者的鼻腔结构表现出结构异常情况,例如出现了鼻中隔偏曲的情况或者出现了泡状中鼻甲的情况后,可以同时对患者实施手术矫正治疗【2】。完成手术后,于患者的鼻腔中,利用膨胀的海绵进行填塞,将填塞物有效抽取之后,每天对患者的鼻腔实施冲洗,时间最短为3个月,在固定时间对患者实施内镜复查【3】。针对B2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按照常规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即对患者选择鼻-鼻窦炎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有效进行局部麻醉,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将患者的术腔进行有效暴露,将患者的病变组织有效切除,利用凡士林纱条对患者进行填塞,将填塞物有效抽出之后,对患者实施鼻腔冲洗,在固定时间对患者进行疾病复查【4】。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对患者实施内镜复查,表示患者的窦腔黏膜有效恢复正常,未表现出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的窦口开放较为合理,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全部消失;显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黏膜全部有效恢复,未表现出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的窦口开放基本合理,患者临床大部分症状表现为消失;有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粘膜表现为改善,表现出少量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窦口开放程度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部分消失;无效:对患者实施内镜检查,患者的窦腔黏膜未表现出任何的改善,表现出显著的脓性分泌物的情况,患者表现出息肉突出,患者窦口开放发生闭塞,临床症状未表现为任何的变化【5】。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X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B1组与B2组鼻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例)
2.2 术后并发症
B1组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为眼睑淤血的患者1例,表现为鼻腔粘连的患者1例,表现为眼睑肿胀的患者1例,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为3.53%;B2组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为眼睑淤血的患者6例,表现为鼻腔粘连的患者5例,表现为眼睑肿胀的患者9例,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为23.53%;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P<0.05)。
3、讨论
鼻息肉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以往针对患者主要选择鼻-鼻窦炎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此种手术视野较窄,难以有效清晰显示,对此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的一定的难度,临床表现出较高的疾病复发率。
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以及痛苦小等诸多的优点。本次研究中,两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在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鼻息肉患者(P<0.05)有效证明经鼻内窥镜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临床选择经鼻内窥镜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完成手术后表现出的并发症较少,获得较高的治疗有效率,最终显著提高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钟静.鼻内窥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47-48.
[2]兰龙江,徐志坚,徐珏等.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J].临床医学,2014,24(8):58-59.
[3]钟静.鼻息肉及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后复发原因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4-35.
[4]林信成.翼腭窝加压封闭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102-106.
[5]李春艳,舒畅,陈建超等.修正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3,22(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