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不仅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催生出更多的娱乐方式,还对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以乡土文化为根基的传统戏剧在现代化、信息爆炸时代的冲击下更是面临受众群体减少、后继无人的窘境。弦板腔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现今弦板腔的发展日渐式微,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何有效保护弦板腔,运用怎样的策略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弦板腔概述
提起传统戏剧,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京剧、昆曲、川剧等。弦板腔知名度不高,却扎根于秦陇黄土地与渭水之间,占尽人文地理风情。弦板腔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表明弦板腔具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弦板腔又称“板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的乾县、礼泉、兴平、武功、鄠邑、周至一带,因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弦板腔以说唱为主,其唱腔兼有豪放激扬和委婉细腻的特点,兼有北方戏剧的豪迈刚健和南方戏剧的委婉,能生动地表现剧中人物不同的心绪和性格。《乾县县志》记载,弦板腔起源于宋代,隔帘说书是其最初的表现形式,最终发展成与皮影戏相辅相成的民间戏剧形式。表演弦板腔时,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移动各类皮影戏剧人物(一般由牛皮或羊皮制作),通过灯光将其影子置于白色幕布上,同时还会唱出特有的弦板腔。表演人数最初为四个,即“一挂牛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故被称为“四人忙”,由于演出的需要,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六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前手”负责在亮子后耍皮影兼主唱,“帮签”则辅助前手拿皮影兼打板子。其余四人称“后手”,每个人负责两到三样乐器。
弦板腔的音乐具有热烈高亢、爽朗明快的特点,由于弦板腔音乐是从音乐说书演变而来,从道具角度来看,弦板腔音乐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形式。根据音乐类型,其分为欢音和苦音,前者刚毅奔放,后者婉转细腻。而弦板腔的乐器主要是弦子(二弦和三弦)和板子(二板子和蚱板子),辅以唢呐、大锣、小锣、铙等乐器,配以“前手”洪亮的关中方言唱腔,整个场面非常热闹,既豪放悲壮又委婉细腻,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关中特色和民歌韵味。根据板路格式,其主要用正板、慢板、紧板、滚板等,较少用气死人、撇板(整打散唱)、二六板等,二六板与快板相近。唱词方面,其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一般以二、三、四字为间隔,而唱腔上使用关中方言,演唱和道白要求吐字清晰,讲究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倚音的演唱要圆润、细腻,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掌握好气息运用的前提下要平稳流畅而不留痕迹。
弦板腔剧种非常丰富,未失传时能有500多个。剧本内容以历史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为主,事件跨度基本囊括了整个中国历史,如《桃园结义》《紫金簪》等,改编剧有《白马血盟》《借驴》等。最初是在节庆仪式和求神祈福時进行表演,现今还成立各大剧团定时定点演出,表演时长有两到三个小时,弦板腔的功能从最初的娱乐性向展示和传播弦板腔皮影戏文化转变。
二、弦板腔发展式微的探索
2016年春晚,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共同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让早在2012年出现在电影《白鹿原》之中的华阴老腔再次走红。同华阴老腔同时入选2006年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弦板腔如今却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
(一)弦板腔发展的困境
1.保护措施成效低
弦板腔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艺术,经过十三年来的保护发展,仍然处在后继无人、市场效益低的困境中。虽然2002年咸阳市乾县有关部门召开过一次“振兴弦板腔座谈会”,但因诸多阻碍,许多良好的意见在弦板腔的振兴中未能实现。咸阳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也有专区报道弦板腔的页面,即使政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和华阴老腔相比,弦板腔的复兴之路还十分曲折。
2.非遗传承人的缺乏
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是传承人缺乏的外因。据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合介绍,如今的弦板腔表演者以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他作为第六代传承人,自己97岁的老父亲还在表演弦板腔。现代化进程使年轻人就业选择多样,学习意愿不高,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大,而弦板腔市场效益不景气是年轻人很少选择学习弦板腔的主要原因。传承体制问题是弦板腔缺乏传承人的内因。弦板腔是师徒传承,传承体制具有封闭性,造成弦板腔从业人数少,且弦板腔学习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甚至连传承人自己的后代都不愿意学习。
3.弦板腔表演形式落后
弦板腔产生于宋代,小农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广袤的农村是其发展的土壤。农耕时代,弦板腔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球化、快餐文化、大数据交织的时代,弦板腔与时代脱轨的问题日益严重。在面对传统戏剧与时代脱轨的共同问题时,华阴老腔的成功转型为传统戏剧乃至弦板腔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思路。比如,像华阴老腔一样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华阴老腔在表演时甚至去掉了白色幕布,将老腔表演从皮影布后改到舞台前,把老腔真正的生命力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经验都是值得弦板腔从业者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应该注意一个前提,即弦板腔的原真性(弦板腔原生的特色)不被市场效益所破坏,这是创新发展弦板腔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有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市场效益差
弦板腔虽然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政府的支持大多限于入选非遗名录的非遗传承人,这对于弘扬发展弦板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资金投入不够,一些表演团队已经很难负担起日常的开销,正如老艺人张志合所说,虽然农村平时有表演,而且近几年弦板腔在政府牵头下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弦板腔皮影戏表演的区域和形式仍在不断缩小。张志合还表示他们的表演团队都是凭兴趣做活动,没有技术、经费、人才的支持。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张志合团队尚且如此,对于一些散落民间的艺人来说,其处境则更加艰难。另一位老艺人刑振敏表示:“现在演出一台弦板腔戏,约收入1000元,除去舞台和汽车油费,6个演出的人一起分,每人每台戏实际收入为100元,挣钱少,更没人想学了。”正是因为经济效益差,很多艺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弦板腔皮影戏,从事别的行业谋生。如今,许多表演场所长期闲置,乡镇剧场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被拆除,在新的城建中,许多乡镇已不再规划建设剧场。 (二)弦板腔发展式微的原因
曾经吸引无数观众的弦板腔如今却面临诸多发展困境,这种局面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弦板腔内部因素的阻碍,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1.弦板腔流传方式对其自身传承的阻碍
弦板腔的传承方式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流传方式类似,家族传承是弦板腔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内部传承,从事弦板腔的艺人以男性为主,通常,“六人忙”之中只有一个女性,这种传承方式是造成目前弦板腔后继无人的原因之一。弦板腔艺术的表演形式比较老旧,对比时下流行的舞曲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两者更是天翻地履。弦板腔在演唱时以关中方言为主,外地游客听不懂,甚至一些本地年轻人也听得很吃力。
2.社会背景变化下缺乏创新,受众群体减少
弦板腔产生于宋代的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传统男耕女织的乡土社会,这就是弦板腔曾经繁荣昌盛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社会逐渐步入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弦板腔存在的受众基础正在逐渐消亡。就像非遗传承人张志合所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年轻人的选择有很多,传统的弦板腔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社会背景的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弦板腔进行创新,改革以前老旧不合时宜的东西迫在眉睫。那么,如何与时代融合并进行创新,以迎合当前观众的需求呢?而华阴老腔的成功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例子,与流行音乐结合,让传统戏剧焕发青春,并与自媒体、电影、电视剧相结合,扩大宣传,这些都是华阴老腔留给人们的有益启示。另外,资金投入不足,资金覆盖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这也是造成弦板腔如今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
三、弦板腔发展的措施
通过上文对弦板腔现状和发展困境原因的探讨,笔者提出几点弦板腔发展策略。
(一)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持弦板腔原有特色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性保护
弦板腔面临着表演者年纪大、后继无人的濒危困境,迫切需要保护。弦板腔应该与皮影戏置于同一维度进行整体性保护,对其使用的乐器和道具、对非遗传承人的优秀表演也应该进行视频保存,尤其是弦板腔表演的重要地方更需要完整记录下来,供后来者学习。在生产性保护中,应该统一保护与利用的观念,坚持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切莫因为商业考虑舍本逐末,丧失其本质。
(二)充分利用媒介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媒介融合是指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不同媒介内容传播形式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讲究实效,而媒介融合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无论处于什么地方,只要有网络和终端设备,每个人都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所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弦板腔应该突出自身的特色,找准自身的受众定位。在传播弦板腔时,人们应该找准其三秦大地的文化特色,吸引的群体应该以关中文化地区为主,年龄结构以年轻人为主。传播方式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除了传统的媒体宣传,线上宣传更多要开发有关弦板腔的自媒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快视频(如快手和抖音)等频道,发布富有趣味性的推文宣传弦板腔艺术,还可以借鉴华阴腔“喜民班”APP的传播模式。拍摄专题片也是一种不错的保护和宣传方式,如陕西礼泉县文体事业局《礼泉县弦板腔皮影戏项目》、乾县文化局出品的《弦板腔艺术表演》,除了政府组织拍摄的专题片之外,也有个体拍摄的作品,如张楠《余响·我们的弦板腔》。
在线下宣传上,文化部门展开的非遗进校园就是不错的尝试。笔者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次了解到弦板腔,在现场观看弦板腔表演并与张志合团队交流之后,这种古老的艺术深深地吸引了笔者,这也是笔者想要了解弦板腔的缘由。这种线下互动性、交流性、参与性的活动更能提高年轻人了解弦板腔兴趣,并且线下“零距离”的观看参与,比线上宣传更加立体,宣传效果往往更好。
(三)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从业者的待遇;完善传承体系,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
弦板腔长期处于自负盈亏的状态,以前观众人数多,市场效益不错,如今观众数量减少,甚至一场表演下来一个人才收入一百元。如果非遗传承人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传承,那么这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展开是相当不利的。投入不足,经济回报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非遗传承人传承的积极性。针对弦板腔投入不足、非遗传承人主观能动性不高的局面,有关部门除了提高现有非遗传承人的待遇,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非遗传承人更加积极地传承和弘扬。政府部门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导者,必须正确把握自己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不能取代传承人直接干预,而是做好帮助、鼓励,推动民间对弦板腔艺术的自主传承。对弦板腔传承体系进行优化,改变其比较封闭的传承方式,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办一些体验班或者教学班,吸引更多有兴趣学习弦板腔的人。
(四)突破传统,立足于创新
弦板腔是在乡土孕育而生的,其中很多东西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尤其演出的形式还是传统的流动式演出,传承体制也是传统内部传承,剧本保存方式还是以书本为主,这些传统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所以弦板腔必须进行创新。
首先,创新表演形式。弦板腔与皮影戏是共存的表演形式,可以借鉴华阴老腔的模式,甚至可以突破幕布的限制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感,使演出更具立体感。其次,拓展传播渠道,融合流行的元素,丰富表演的内容。弦板腔可以融合现代元素,与话剧、电影、流行综艺等“牵手”。这方面华阴老腔取得不俗的成果,特别是华阴老腔与话剧《白鹿原》的结合是促进老腔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直接推动力。可见与其他艺术结合,弦板腔能更好地走向全国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弦板腔的艺术魅力。再次是剧本的创新,艺术理念上可以融合其他戏剧,如京剧、川剧、秦腔等,剧本上结合时下热点与老剧本进行再创作。最后,在唱腔保留皮影老弦板腔板式旋律和风格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剧种之长,丰富了弦板腔音乐唱腔。毕竟创新才是弦板腔这类传统艺术发展的源泉。
四、结语
传承千年的弦板腔在现代社会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如今的弦板腔显得如此老態,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弦板腔毕竟是得到国家认可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保护“非遗”,不奢望它们永不消失,而是希望相对延长它们存世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取它们优秀的文化基因,发挥它们的正能量,让它们在文化积淀中刻下更深的印记,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辉,并且为当今和未来的创新铺路。对于热爱弦板腔的人来说,更是不忍弦板腔就此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中,最终成为博物馆中冷冰冰的文物。这就需要各方协力,让弦板腔重新适应时代的需要,通过创新重焕青春活力。
(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王林(1994-),男,四川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
一、弦板腔概述
提起传统戏剧,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京剧、昆曲、川剧等。弦板腔知名度不高,却扎根于秦陇黄土地与渭水之间,占尽人文地理风情。弦板腔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表明弦板腔具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弦板腔又称“板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的乾县、礼泉、兴平、武功、鄠邑、周至一带,因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弦板腔以说唱为主,其唱腔兼有豪放激扬和委婉细腻的特点,兼有北方戏剧的豪迈刚健和南方戏剧的委婉,能生动地表现剧中人物不同的心绪和性格。《乾县县志》记载,弦板腔起源于宋代,隔帘说书是其最初的表现形式,最终发展成与皮影戏相辅相成的民间戏剧形式。表演弦板腔时,表演者在白色幕布后面移动各类皮影戏剧人物(一般由牛皮或羊皮制作),通过灯光将其影子置于白色幕布上,同时还会唱出特有的弦板腔。表演人数最初为四个,即“一挂牛车四个人,绳子四条椽四根”,故被称为“四人忙”,由于演出的需要,其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六人。每个人都身兼数职,“前手”负责在亮子后耍皮影兼主唱,“帮签”则辅助前手拿皮影兼打板子。其余四人称“后手”,每个人负责两到三样乐器。
弦板腔的音乐具有热烈高亢、爽朗明快的特点,由于弦板腔音乐是从音乐说书演变而来,从道具角度来看,弦板腔音乐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形式。根据音乐类型,其分为欢音和苦音,前者刚毅奔放,后者婉转细腻。而弦板腔的乐器主要是弦子(二弦和三弦)和板子(二板子和蚱板子),辅以唢呐、大锣、小锣、铙等乐器,配以“前手”洪亮的关中方言唱腔,整个场面非常热闹,既豪放悲壮又委婉细腻,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关中特色和民歌韵味。根据板路格式,其主要用正板、慢板、紧板、滚板等,较少用气死人、撇板(整打散唱)、二六板等,二六板与快板相近。唱词方面,其以七字句和十字句为主,一般以二、三、四字为间隔,而唱腔上使用关中方言,演唱和道白要求吐字清晰,讲究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倚音的演唱要圆润、细腻,上滑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掌握好气息运用的前提下要平稳流畅而不留痕迹。
弦板腔剧种非常丰富,未失传时能有500多个。剧本内容以历史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为主,事件跨度基本囊括了整个中国历史,如《桃园结义》《紫金簪》等,改编剧有《白马血盟》《借驴》等。最初是在节庆仪式和求神祈福時进行表演,现今还成立各大剧团定时定点演出,表演时长有两到三个小时,弦板腔的功能从最初的娱乐性向展示和传播弦板腔皮影戏文化转变。
二、弦板腔发展式微的探索
2016年春晚,谭维维和华阴老腔艺人共同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让早在2012年出现在电影《白鹿原》之中的华阴老腔再次走红。同华阴老腔同时入选2006年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弦板腔如今却举步维艰,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
(一)弦板腔发展的困境
1.保护措施成效低
弦板腔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艺术,经过十三年来的保护发展,仍然处在后继无人、市场效益低的困境中。虽然2002年咸阳市乾县有关部门召开过一次“振兴弦板腔座谈会”,但因诸多阻碍,许多良好的意见在弦板腔的振兴中未能实现。咸阳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也有专区报道弦板腔的页面,即使政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和华阴老腔相比,弦板腔的复兴之路还十分曲折。
2.非遗传承人的缺乏
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是传承人缺乏的外因。据陕西省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合介绍,如今的弦板腔表演者以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他作为第六代传承人,自己97岁的老父亲还在表演弦板腔。现代化进程使年轻人就业选择多样,学习意愿不高,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不大,而弦板腔市场效益不景气是年轻人很少选择学习弦板腔的主要原因。传承体制问题是弦板腔缺乏传承人的内因。弦板腔是师徒传承,传承体制具有封闭性,造成弦板腔从业人数少,且弦板腔学习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甚至连传承人自己的后代都不愿意学习。
3.弦板腔表演形式落后
弦板腔产生于宋代,小农经济是其发展的基础,广袤的农村是其发展的土壤。农耕时代,弦板腔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全球化、快餐文化、大数据交织的时代,弦板腔与时代脱轨的问题日益严重。在面对传统戏剧与时代脱轨的共同问题时,华阴老腔的成功转型为传统戏剧乃至弦板腔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创新思路。比如,像华阴老腔一样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华阴老腔在表演时甚至去掉了白色幕布,将老腔表演从皮影布后改到舞台前,把老腔真正的生命力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经验都是值得弦板腔从业者学习和借鉴的,但是应该注意一个前提,即弦板腔的原真性(弦板腔原生的特色)不被市场效益所破坏,这是创新发展弦板腔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有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市场效益差
弦板腔虽然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政府的支持大多限于入选非遗名录的非遗传承人,这对于弘扬发展弦板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正因为资金投入不够,一些表演团队已经很难负担起日常的开销,正如老艺人张志合所说,虽然农村平时有表演,而且近几年弦板腔在政府牵头下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弦板腔皮影戏表演的区域和形式仍在不断缩小。张志合还表示他们的表演团队都是凭兴趣做活动,没有技术、经费、人才的支持。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张志合团队尚且如此,对于一些散落民间的艺人来说,其处境则更加艰难。另一位老艺人刑振敏表示:“现在演出一台弦板腔戏,约收入1000元,除去舞台和汽车油费,6个演出的人一起分,每人每台戏实际收入为100元,挣钱少,更没人想学了。”正是因为经济效益差,很多艺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弦板腔皮影戏,从事别的行业谋生。如今,许多表演场所长期闲置,乡镇剧场有的年久失修,有的已被拆除,在新的城建中,许多乡镇已不再规划建设剧场。 (二)弦板腔发展式微的原因
曾经吸引无数观众的弦板腔如今却面临诸多发展困境,这种局面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弦板腔内部因素的阻碍,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
1.弦板腔流传方式对其自身传承的阻碍
弦板腔的传承方式和其他传统民间艺术流传方式类似,家族传承是弦板腔最主要的传承方式,内部传承,从事弦板腔的艺人以男性为主,通常,“六人忙”之中只有一个女性,这种传承方式是造成目前弦板腔后继无人的原因之一。弦板腔艺术的表演形式比较老旧,对比时下流行的舞曲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两者更是天翻地履。弦板腔在演唱时以关中方言为主,外地游客听不懂,甚至一些本地年轻人也听得很吃力。
2.社会背景变化下缺乏创新,受众群体减少
弦板腔产生于宋代的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传统男耕女织的乡土社会,这就是弦板腔曾经繁荣昌盛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社会逐渐步入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弦板腔存在的受众基础正在逐渐消亡。就像非遗传承人张志合所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年轻人的选择有很多,传统的弦板腔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社会背景的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对弦板腔进行创新,改革以前老旧不合时宜的东西迫在眉睫。那么,如何与时代融合并进行创新,以迎合当前观众的需求呢?而华阴老腔的成功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例子,与流行音乐结合,让传统戏剧焕发青春,并与自媒体、电影、电视剧相结合,扩大宣传,这些都是华阴老腔留给人们的有益启示。另外,资金投入不足,资金覆盖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这也是造成弦板腔如今尴尬局面的原因之一。
三、弦板腔发展的措施
通过上文对弦板腔现状和发展困境原因的探讨,笔者提出几点弦板腔发展策略。
(一)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持弦板腔原有特色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性保护
弦板腔面临着表演者年纪大、后继无人的濒危困境,迫切需要保护。弦板腔应该与皮影戏置于同一维度进行整体性保护,对其使用的乐器和道具、对非遗传承人的优秀表演也应该进行视频保存,尤其是弦板腔表演的重要地方更需要完整记录下来,供后来者学习。在生产性保护中,应该统一保护与利用的观念,坚持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切莫因为商业考虑舍本逐末,丧失其本质。
(二)充分利用媒介融合,拓宽传播渠道
媒介融合是指以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实现不同媒介内容传播形式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讲究实效,而媒介融合的特点就是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无论处于什么地方,只要有网络和终端设备,每个人都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所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弦板腔应该突出自身的特色,找准自身的受众定位。在传播弦板腔时,人们应该找准其三秦大地的文化特色,吸引的群体应该以关中文化地区为主,年龄结构以年轻人为主。传播方式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
除了传统的媒体宣传,线上宣传更多要开发有关弦板腔的自媒体、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快视频(如快手和抖音)等频道,发布富有趣味性的推文宣传弦板腔艺术,还可以借鉴华阴腔“喜民班”APP的传播模式。拍摄专题片也是一种不错的保护和宣传方式,如陕西礼泉县文体事业局《礼泉县弦板腔皮影戏项目》、乾县文化局出品的《弦板腔艺术表演》,除了政府组织拍摄的专题片之外,也有个体拍摄的作品,如张楠《余响·我们的弦板腔》。
在线下宣传上,文化部门展开的非遗进校园就是不错的尝试。笔者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第一次了解到弦板腔,在现场观看弦板腔表演并与张志合团队交流之后,这种古老的艺术深深地吸引了笔者,这也是笔者想要了解弦板腔的缘由。这种线下互动性、交流性、参与性的活动更能提高年轻人了解弦板腔兴趣,并且线下“零距离”的观看参与,比线上宣传更加立体,宣传效果往往更好。
(三)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从业者的待遇;完善传承体系,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
弦板腔长期处于自负盈亏的状态,以前观众人数多,市场效益不错,如今观众数量减少,甚至一场表演下来一个人才收入一百元。如果非遗传承人不能自觉、积极地进行传承,那么这对于非遗传承工作的展开是相当不利的。投入不足,经济回报低,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非遗传承人传承的积极性。针对弦板腔投入不足、非遗传承人主观能动性不高的局面,有关部门除了提高现有非遗传承人的待遇,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和非遗传承人更加积极地传承和弘扬。政府部门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主导者,必须正确把握自己在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不能取代传承人直接干预,而是做好帮助、鼓励,推动民间对弦板腔艺术的自主传承。对弦板腔传承体系进行优化,改变其比较封闭的传承方式,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办一些体验班或者教学班,吸引更多有兴趣学习弦板腔的人。
(四)突破传统,立足于创新
弦板腔是在乡土孕育而生的,其中很多东西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尤其演出的形式还是传统的流动式演出,传承体制也是传统内部传承,剧本保存方式还是以书本为主,这些传统的模式已经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所以弦板腔必须进行创新。
首先,创新表演形式。弦板腔与皮影戏是共存的表演形式,可以借鉴华阴老腔的模式,甚至可以突破幕布的限制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感,使演出更具立体感。其次,拓展传播渠道,融合流行的元素,丰富表演的内容。弦板腔可以融合现代元素,与话剧、电影、流行综艺等“牵手”。这方面华阴老腔取得不俗的成果,特别是华阴老腔与话剧《白鹿原》的结合是促进老腔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直接推动力。可见与其他艺术结合,弦板腔能更好地走向全国的舞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弦板腔的艺术魅力。再次是剧本的创新,艺术理念上可以融合其他戏剧,如京剧、川剧、秦腔等,剧本上结合时下热点与老剧本进行再创作。最后,在唱腔保留皮影老弦板腔板式旋律和风格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剧种之长,丰富了弦板腔音乐唱腔。毕竟创新才是弦板腔这类传统艺术发展的源泉。
四、结语
传承千年的弦板腔在现代社会遭遇了巨大的冲击,如今的弦板腔显得如此老態,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弦板腔毕竟是得到国家认可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保护“非遗”,不奢望它们永不消失,而是希望相对延长它们存世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取它们优秀的文化基因,发挥它们的正能量,让它们在文化积淀中刻下更深的印记,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辉,并且为当今和未来的创新铺路。对于热爱弦板腔的人来说,更是不忍弦板腔就此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中,最终成为博物馆中冷冰冰的文物。这就需要各方协力,让弦板腔重新适应时代的需要,通过创新重焕青春活力。
(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简介:王林(1994-),男,四川广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