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干部管理与监督,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内部管理向科学规范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和内容入手,分析探讨现阶段审计实施中存在各种障碍,从而探索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科研 事业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出现的。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颁布实施,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对干部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科研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促进内部管理向科学规范方向发展,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在实践中深化探索。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及特点
我国学术界对“事业单位”的概念有多种说法,本文所论“科研事业单位”界定为从事经济建设的各部委直属的科研院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界定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二级甚至三级单位的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对事监督达到对人监督的目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在科研事业单位及所属的经济组织中,把对财务状况、经济活动的审计最后归结为个人经济责任评价的一种特殊审计活动,它是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
2、政策性强群众性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广,评价的事项多,政策性要求强;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特别是对经济责任的评价应更多的依赖被审计单位的群众评议。
3、审计结果运用范围广。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继任领导而言,可以根据审计结果调整自身行为,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更好的完成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审计对象的上级单位能够了解下级单位财务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和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相吻合;最为重要的是,干部管理部门可依据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的选拨任用、调整晋升等提出合理的建议。
4、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审计最终落脚点是对责任人的评价,对责任人应承担责任的界定,如果审计评价意见不恰当或审计报告失真,不仅会对被审计对象个人造成很大危害,也会对干部管理产生误导。依据错误信息做出决策产生不良影响,风险大大超出了常规审计。
5、审计程序具有差异性。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机构需受上级机关或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才能实施审计;二是审计通知书下达要抄送被审计人,并提供其任期内工作总结;三是审计结束后,由内审机构向授权和提请审计的部门提交审计报告,对报告无异议,向被审计单位提交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处理决定。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依据单位业务范围、经济活动情况及实际工作职责内容综合分析,可将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责任内容分为财务会计、科研业务、管理决策和个人廉洁自律责任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构成图
财务会计责任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科研业务责任主要指经济、科研业务指标执行和完成情况。管理决策责任主要审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及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是否科学分析、集体决策,投资效益如何,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情况。个人廉洁自律责任是对被审计者任期期间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纪律和制度等个人经济责任审查,如有无重大失职、渎职,贪污挪用、行贿索贿、以权谋私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等行为。
可见,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审计、业务审计、效益审计和领导干部个人遵纪守法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已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审工作的重点,实现与财务审计、专项审计等结合,做到一审多用。
三、影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各种障碍
经过多年探索,科研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一系列符合单位实际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还存在着制约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向纵深发展的障碍。
1、审事与议人,审计组织实施难度大。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是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两重监督的有机结合, 其监督的范围广、程度深、力度大, 针对的问题尖锐, 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专项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和工作任务, 而且直接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会影响审计人员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随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随着审计对象职级向高层推进,审计涉及面更宽,工作量更大,处理问题难度也明显增加。在审计实施中,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各有各部门的安排,特别是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任务安排的临时性,人员抽调、组织实施难度加大。
2、现有方法手段模式, 制约内部审计开展。目前,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未能跳出财务收支审计的模式, 审计形式仍然局限于查看会计账簿, 凭专业判断和经验调查有无“小金库”或账外账, 有无领导个人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财产流失和浪费的情况等等。仅靠审计部门从财务账面掌握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依据明显不足,领导干部是否遵守财经法纪及党风政廉政情况就更难掌握。
3、审计时间跨度性等因素,增加审计风险。通常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作为审计时间,一般都有三到五年, 但如财务处处长、二级研究所所长等中层领导干部任期一般超过五年,其间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单位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的变化, 都会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产生影响,这就增加了审计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对拟提升任用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时间紧,但内容多、业务量大,情况繁杂,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先离后审现象,更加大了审计风险。
另外,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错误和舞弊责任等的界定, 往往涉及到领导水平、决策与管理能力等一些不可量化的内容,审计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根据审计调查作出判断和评价, 增加了审计风险。同时,可能会有采取种种手段弄虚作假,设置种种障碍,阻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导致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查实,增加了审计风险。
4、效益性目标弱化,影响审计评价质量。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三个审计目标: 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长期以来,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财政、财务资金使用上的违法违规性问题, 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由于事业单位通常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内部财务核算只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无法同利润中心一样进行收入成本控制的效益核算;在内部审计权限、审计环境以及审计手段等方面限制,效益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被弱化,影响审计评价质量。
5、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足,整体合力难以发挥。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规定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务、资产监管等职能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事实上各职能管理部门仅参加每年例行会议。部分科研单位存在着纪检监察与审计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纪检监察部门在办理经济领域案件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线索,与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涉案线索,未能实现案件线索资源共享的高效率运作。还有审计结果有时难以满足组织人事部门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改革用人机制等方面的需要。
6、内审人员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仅有财务审计业务理论,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审计程序的规范、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方法的选择、审计职业判断以及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制约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个别内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少风险意识,致使违规违纪行为或有关事项的真实状况未被完全披露,影响审计结论的真实性, 阻碍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索方向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仍存在着上述问题,但其任务和责任依然非常艰巨,需要审计工作部门和人员继续研究、尽量解决阻碍其履行职责的因素,逐步采用更完善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和干部管理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1、建构经济责任型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的良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加强领导干部权利制约和监督的组织环境,真正实现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
2、积极探索以风险导向和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不断更新审计理念,勇于创新,实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继续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制度体系,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4、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合理运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力量,形成实施审计和监督的合力;整合内审人力资源,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5、注重审计结果运用,逐步实现审计结果运用与干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反腐倡廉具体工作以及党委与领导班子决策相结合,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监督的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硕士,审计师,任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监察与审计处)
参考文献:
[1]罗宗毅.浅谈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及防范.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2]田俊茹.谈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冶金财会,2007年第1期.
[3]苗艳君.经济责任审计的内部风险成因与控制对策.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年第5期.
[4]付林龙.如何优化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现代企业,2008年第1期.
[5]贠捷.关于开展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时代经贸,2008年4月总第99期.
[6]唐玉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加强效益审计.当代广西,2008年第13期.
[7]温炎生.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8]易慧霞.我国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讨[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9]张琳.基于审计视角的新时期反腐败的研究[硕士论文].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10]孙继锋.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
关键词 科研 事业单位 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出现的。201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颁布实施,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对干部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科研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实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促进内部管理向科学规范方向发展,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在实践中深化探索。
一、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及特点
我国学术界对“事业单位”的概念有多种说法,本文所论“科研事业单位”界定为从事经济建设的各部委直属的科研院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界定为科研事业单位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二级甚至三级单位的领导干部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对事监督达到对人监督的目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在科研事业单位及所属的经济组织中,把对财务状况、经济活动的审计最后归结为个人经济责任评价的一种特殊审计活动,它是经济监督和行政监督,对事监督和对人监督的有机结合。
2、政策性强群众性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广,评价的事项多,政策性要求强;同时,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特别是对经济责任的评价应更多的依赖被审计单位的群众评议。
3、审计结果运用范围广。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继任领导而言,可以根据审计结果调整自身行为,有利于被审计单位更好的完成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审计对象的上级单位能够了解下级单位财务发展变化趋势是否和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相吻合;最为重要的是,干部管理部门可依据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的选拨任用、调整晋升等提出合理的建议。
4、审计风险具有特殊性。审计最终落脚点是对责任人的评价,对责任人应承担责任的界定,如果审计评价意见不恰当或审计报告失真,不仅会对被审计对象个人造成很大危害,也会对干部管理产生误导。依据错误信息做出决策产生不良影响,风险大大超出了常规审计。
5、审计程序具有差异性。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机构需受上级机关或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才能实施审计;二是审计通知书下达要抄送被审计人,并提供其任期内工作总结;三是审计结束后,由内审机构向授权和提请审计的部门提交审计报告,对报告无异议,向被审计单位提交审计意见书,作出审计处理决定。
二、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依据单位业务范围、经济活动情况及实际工作职责内容综合分析,可将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责任内容分为财务会计、科研业务、管理决策和个人廉洁自律责任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图所示: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构成图
财务会计责任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查。科研业务责任主要指经济、科研业务指标执行和完成情况。管理决策责任主要审查重大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及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是否科学分析、集体决策,投资效益如何,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有效执行情况。个人廉洁自律责任是对被审计者任期期间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纪律和制度等个人经济责任审查,如有无重大失职、渎职,贪污挪用、行贿索贿、以权谋私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等行为。
可见,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审计、业务审计、效益审计和领导干部个人遵纪守法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已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审工作的重点,实现与财务审计、专项审计等结合,做到一审多用。
三、影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各种障碍
经过多年探索,科研事业单位在实践中已经总结出了一系列符合单位实际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还存在着制约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向纵深发展的障碍。
1、审事与议人,审计组织实施难度大。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个人经济责任的界定和评价,是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的人格化。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两重监督的有机结合, 其监督的范围广、程度深、力度大, 针对的问题尖锐, 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专项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多种审计形式,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和工作任务, 而且直接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会影响审计人员难以做出准确判断。
随着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随着审计对象职级向高层推进,审计涉及面更宽,工作量更大,处理问题难度也明显增加。在审计实施中,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各有各部门的安排,特别是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任务安排的临时性,人员抽调、组织实施难度加大。
2、现有方法手段模式, 制约内部审计开展。目前,部分科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未能跳出财务收支审计的模式, 审计形式仍然局限于查看会计账簿, 凭专业判断和经验调查有无“小金库”或账外账, 有无领导个人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财产流失和浪费的情况等等。仅靠审计部门从财务账面掌握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依据明显不足,领导干部是否遵守财经法纪及党风政廉政情况就更难掌握。
3、审计时间跨度性等因素,增加审计风险。通常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的任职时间作为审计时间,一般都有三到五年, 但如财务处处长、二级研究所所长等中层领导干部任期一般超过五年,其间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单位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的变化, 都会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产生影响,这就增加了审计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对拟提升任用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时间紧,但内容多、业务量大,情况繁杂,而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先离后审现象,更加大了审计风险。
另外,现任责任与前任责任、主管责任与直接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错误和舞弊责任等的界定, 往往涉及到领导水平、决策与管理能力等一些不可量化的内容,审计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根据审计调查作出判断和评价, 增加了审计风险。同时,可能会有采取种种手段弄虚作假,设置种种障碍,阻碍审计工作正常进行,导致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难以查实,增加了审计风险。
4、效益性目标弱化,影响审计评价质量。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三个审计目标: 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长期以来,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针对财政、财务资金使用上的违法违规性问题, 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由于事业单位通常作为一个成本中心,内部财务核算只注重成本管理和控制,无法同利润中心一样进行收入成本控制的效益核算;在内部审计权限、审计环境以及审计手段等方面限制,效益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被弱化,影响审计评价质量。
5、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不足,整体合力难以发挥。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规定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审计财务、资产监管等职能管理部门共同参与,事实上各职能管理部门仅参加每年例行会议。部分科研单位存在着纪检监察与审计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纪检监察部门在办理经济领域案件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领导干部违规违纪的线索,与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涉案线索,未能实现案件线索资源共享的高效率运作。还有审计结果有时难以满足组织人事部门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改革用人机制等方面的需要。
6、内审人员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绝大多数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仅有财务审计业务理论,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审计程序的规范、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方法的选择、审计职业判断以及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制约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个别内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缺少风险意识,致使违规违纪行为或有关事项的真实状况未被完全披露,影响审计结论的真实性, 阻碍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索方向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中仍存在着上述问题,但其任务和责任依然非常艰巨,需要审计工作部门和人员继续研究、尽量解决阻碍其履行职责的因素,逐步采用更完善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内部控制和干部管理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1、建构经济责任型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提供的良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加强领导干部权利制约和监督的组织环境,真正实现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工程安全、生产安全。
2、积极探索以风险导向和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不断更新审计理念,勇于创新,实现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3、继续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健全制度体系,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4、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合理运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力量,形成实施审计和监督的合力;整合内审人力资源,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5、注重审计结果运用,逐步实现审计结果运用与干部考核任用、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监督、反腐倡廉具体工作以及党委与领导班子决策相结合,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监督的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硕士,审计师,任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监察与审计处)
参考文献:
[1]罗宗毅.浅谈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及防范.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2]田俊茹.谈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冶金财会,2007年第1期.
[3]苗艳君.经济责任审计的内部风险成因与控制对策.工业审计与会计,2007年第5期.
[4]付林龙.如何优化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现代企业,2008年第1期.
[5]贠捷.关于开展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若干思考.时代经贸,2008年4月总第99期.
[6]唐玉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加强效益审计.当代广西,2008年第13期.
[7]温炎生.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8]易慧霞.我国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探讨[硕士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9]张琳.基于审计视角的新时期反腐败的研究[硕士论文].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10]孙继锋.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硕士论文].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