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ne理论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中道德风险系数的引入

来源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中的“审计风险”表示为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的乘积,因此其实质表达的是“审计失败的风险”.但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一般将其界定为“1-合理保证水平”即“可接受的最大审计风险”,并基于此确定对应的检查风险和重要性水平.理论与实务的界定差异导致审计人员在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范围内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结论的可能性.针对以上情况,利用Gone理论将导致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因素引入到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对模型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行使国家管理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主体,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科学规范的财务内控制度能有效地防止财政资金的流失、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单位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审计人员作为各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工作人员,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审计是审计机关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审计行业的发展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对审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审计人才孵化的摇篮,对培养出符合新需求的应用型审计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在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人才的市场需求、高校审计课程的现状及不足之处和本科高校审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招标代理企业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代理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其需要直接参与到社会经济市场中,现阶段,招标代理企业已呈现一定发展规模,在对外扩张速度加快、市场面逐渐拓宽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招标代理企业意识到,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展开强有力的自我检查、自我评估,及时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使其与外部扩张速度足以匹配.而内部控制作为当下企业主流的管理模式自然身先士卒,鉴于招标代理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对日常业务活动起到一定约束作用,作为运行较复杂的管理系统,又处于招标代理这类性质较特殊
内部审计产生于西方社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欧美等国家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达到运用和检验,因此欧美等国家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较为成熟.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欧美等国家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发展趋势和现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经验借鉴,对于不断发展的我国企业具备较大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