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一个静谧的世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hby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性地讲述了疯癫的历史,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本文基于福柯对疯癫与理性和文明所阐发的言论,在进一步详细梳理疯癫的历史,以及疯癫与理性和文明的关系的基础上,来窥探福柯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的话语权利。
  关键词:疯癫;理性;文明 ;话语权利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引言:
  在对福柯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后,我们可以发现福柯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同性恋患者。他的诸多理论都体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在世人眼中福柯是一个绝顶的“疯子”。就像他在《疯癫与文明》中所说的一样:“疯癫比理性更接近幸福和真实,疯子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往往更真实。”福柯的“反叛”,其实是一种对艺术最本真的解析,它源于对人生和生活的热爱。
  一、疯癫的历史
  福柯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系统性讲述了疯癫的历史,并论证了疯癫与肉体、道德、梦幻、自由等的关系,揭示了非理性在理性的一次次残忍无人性的压制下,逐渐淡出主流世界并被边缘化被异化的过程。在理性为主导的所谓“文明”的社会中,福柯对疯癫掷地有声的正名,无疑是一次惊艳极致的叛逆,而他的叛逆却令世人为之赞叹,为之着迷,为之疯狂。
  在福柯看来,西方社会的文明在历史发展中,总是披着“理性”的外衣,引导人们对“疯癫”做出了种种荒谬而无人性的曲解。中世纪的欧洲被麻风病的恐惧紧紧笼罩着,麻风病以魔鬼般的速度扩散,而西方社会的当权者对待麻风病人的态度却是“无为而治”,甚至猛烈攻击和排挤,他们宣扬麻风病是上帝对罪恶的惩罚。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究竟何为理性?并没有权威的界定。在15-16世纪,疯癫常作为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形象而出现,因而别具魅力。17世纪初 禁闭成了一项伟大的发明,它在诞生之初就以经济和社会的防护措施为借口,因而区别于中世纪的囚禁,把疯癫名正言顺地放逐到了社会的边缘。18世纪中期“疯癫”被封闭在病理学中,人们在道德观念的制约下普遍认为这一转变是对真理又一次最大限度的逼近,即疯癫就是非理性。直到19世纪,人们对待疯癫的态度才有所不同,力图用科学的方法治愈疯癫。现代医学从表面上看虽说是解救疯癫,还疯癫以自由,实则却是以高科技手段,高举人性的光辉旗帜,堂而皇之地践踏“疯癫”,更加控制和扭曲了疯癫,愚人的船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医院。
  二、疯癫与理性和文明
  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到处都闪烁着民主和科学之光,理性和非理性之间也有了分明的界限。即在理性的社会里,不允许有非理性的存在,于是一切与理性相对的事物,便被归结为非理性,便要被放逐,被禁闭甚至被消灭。如此看来,疯癫并不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理性主义在文明社会盛行的产物。
  翻开《疯癫与文明》,在福柯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中世纪至今,疯癫是如何从社会的边缘被一步步纳入了医学范畴的研究中,文明社会又是如何对疯癫实施“人性化”的治疗。此种境况之下,“疯癫患者”被剥夺了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权利和待遇,他们没有表达自己话语权利的渠道和资格。在“权利”和“知识”的庇护下,理性、秩序和道德试图以排挤、监视、镇压等各种手段,让疯癫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游荡在理性社会的边缘,乃至销声匿迹。
  纵观疯癫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对待疯癫的态度是有阶段性的,这一阶段性恰与人类文明史的分期相对应。文艺复兴之前,疯癫与理性、秩序、道德都是和平共处的,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野性中有着自由,“疯癫患者”可以安心无忧地过着祥和的生活,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但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理性和文明拥有着社会的话语权利,疯癫被日渐置于监视、谴责和惩罚之中,疯人被道德的枷锁牢牢禁锢。往日里的那群“疯子”,尽管有些曾受到社会的敬仰和认可,但都无一例外地被流放到社会的边缘,人权和尊严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成为社会中一个受冷落和被贬低的群体。
  三、福柯的话语权利
  而在福柯的眼中,那些文明与理性视域下的疯子却恰恰拥有着最光辉的人性,是正义和本真的诠释,他们绝不应该被禁闭和流放,不应该被简单粗暴地贴上有别于正常人的异类标签,他们应该被授予田园牧歌式的礼赞。
  但由于理性是文明社会的主宰,具有最高的话语权,这就使得疯癫等非理性的事物一概被流放和禁闭,被排斥在各种社会主流之外。福柯对疯癫的研究和正名的过程,同时也折射出在所谓的理性意识和文明社会的控制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权利话语的压制,也在无形之中被赋予些许权威,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社会主流意识的大潮中,默契十足地对有违主流的事物进行集体性的变本加厉的迫害。与肉体暴力相比较,这种以维护人性和宣扬理性的名义,对大众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并成功地使绝大多数社会个体,在无意识被教化的状态下而最终成为自己尖锐的利器并将其插向异己者的行径是更为暴力的,更为可怕的。生活在被知识、道德、秩序、理性和文明充斥的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很难逃脱的,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觉醒,呼唤我们心灵深处那弥足珍贵的“叛逆”。
  疯癫是人类文明中,于大多数人而言企之难及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最接近真实和幸福。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12.
  [2]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13.
  [3]朱力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雪漠于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漠祭》,以生活在西部沙漠边缘的农民“老顺”一家一年的生活遭遇为主线,展示了西部地区农民生活的无奈和西部沙漠的闭塞。小说无论是在价值追求还是语言运用上都与西部现实情况息息相关,显示出了西部的原生态生活以及西部精神的现实写照  关键词:雪漠;《大漠祭》;西部现实  作者简介:高娜(1992.2-),女,辽宁铁岭调兵山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摘 要:《孤独者》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表面上是魏连殳,实际上是魏连殳和申飞——也就是“我”的集合体,有人说这个集合体便是鲁迅本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个说法。但在我看来,这个集合体固然有鲁迅本人的影子,却更可以看作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一部分缩影。而仔细想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会或已经走上了魏连殳的道路,只不过这过程与结果并不似魏连殳那般显眼而已。  关键词:《孤独者》;魏连殳;矛盾  作者简介;胡丛欢(1
摘 要:剪纸作为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剪纸也是民间艺术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开端,学习者包括从事剪纸业的民间艺人、剪纸协会、学生、业余爱好者等,在学习过程中喜忧参半。本文以个人学习剪纸为例,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剪纸爱好初学者提供一些借鉴经验,轻松学习剪纸。  关键词:学习剪纸;遇到问题;解决方法  作者简介:张彩丽(1992.1-),女,河北邯郸人,天
摘 要:词按其风格,大体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秦观和李清照虽都为婉约派正宗,但在写作手法、创作风格、抒情方式、意象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探讨他们婉约词风的同中之异是文章的重点。  关键词:婉约词;秦观;李清照;比较  作者简介:赵阳,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唐宋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1  印象中《恐怖直播》看过三遍。2013年是韩国电影口碑爆棚的一年,《七号房的礼物》、《隐秘而伟大》、《恐怖直播》一起作为电影杂志的赠品日历印在粗糙劣质的硬纸片上;2014年在点播影院为朋友庆生又看了一次;2015年年尾以功利之眼观看第三遍。好像每一次我都是不情不愿的样子,仔细想想许是种缘分,一
我拥有,我快乐  如果我拥有无数的朋友,我会是幸福的。她们是无数盏明灯,为黑暗中的我照亮前方的道路;她们是无数双援手,给处在困难中的我无私温暖的帮助;她们是那数声轻轻的、真诚的问候,给予遭受挫折的我以安慰与鼓励;她们在我喜悦时与我同乐,并将快乐传递给四周……可是,我没有数不清的朋友!  如果我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我会是幸运的。那珠穆朗玛峰上会有我的身影响,那巴黎埃菲尔铁塔上将留下我的脚印;天上的鸟
摘 要:赖斯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批评标准。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类型,其歌词翻译标准也具有特殊性。本文以歌曲《菊花台》的英译本为例,对歌词翻译批评标准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翻译类型学;歌词翻译;翻译批评标准  作者简介:刘瑞(1992.1-),女,山西长治人,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屏”的?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们通往“屏奴”的道路。本文旨在通过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智慧对现代人被“屏”俘虏的生活方式的启发,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瓦尔登湖”。  关键词:“屏奴”;瓦尔登湖;生活方式;启发  作者简介:李春霞(1992.3-),汉族,安徽宣城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论文试图将姚佩佩这一人物形象作为理解作家写作意图、作品的意义一个关键点,先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姚佩佩的性格特征,身世背景,成长轨迹以及个人命运作较为深入的分析,再通过与《人面桃花》中陆秀米的对比并结合作家身世经历进一步揭示姚佩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格非;山河入梦;女性;姚佩佩  作者简介:刘黎(1992-),女,陕西延安人,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
创建于1989年,冰酒店是全球冰雪酒店的开创者。每年建造一座全新的酒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程队需从瑞典北极圈里的托纳河采集5,000吨自然冰进行打造,温度一降到零下,工程便开始。整个建造工程从开始到完全结束需花费两个多月的时间。  难词探意  1. ornament /???n?ment/ v. 装饰  2. alternatively /??l?t??n?t?vli/ adv. 二者择一地;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