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神经功能、Th17/Treg细胞水平以及TLR2/NF-κB通路的影响

来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_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神经功能、血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水平以及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HBOT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HBOT。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脑电图(EEG)检查结果、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血清炎性因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central nerve specific protein,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外周血Th17/Treg以及TLR2/NF-κB通路水平。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

HBOT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HBOT组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BOT组中度和重度EEG异常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EEG恢复正常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OT组EEG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BOT组的MMSE评分(28.16±8.29)高于对照组(20.21±4.40)(P<0.05)。HBOT组的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S100β和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OT组的Th17[(0.024±0.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028±0.001)%](P<0.05),Treg[(0.016±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0.014±0.004)%](P<0.05)。HBOT组的TLR2、Myd88和NF-κ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OT组未发现HBOT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

HBOT可提高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减少癫痫的发生,并发挥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HBOT具有抑制TLR2/NF-κB通路、调节Th17/ Treg平衡的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当前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数量庞大,给国家及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呼吸康复是有效的慢阻肺管理策略,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优势,但目前在中国尚未得到普遍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阻肺管理的重要关卡之一,但当前中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阻肺规范化管理基础薄弱,呼吸康复作为慢阻肺最具有成本-效益的管理方式,也没有得到普及,导致我国庞大的慢阻肺人群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本
期刊
目的探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隙高度下降≥1/3,或MRI提示突出椎间盘超过椎管矢状径的50%,或基底宽度>6 mm,或ModicⅠ型终板炎)患者96例,采用髓核摘除经椎弓根动态固定术(动态固定组)或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融合组),每组48例。术后2年、5年定期随访,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δ(CEBPD)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及通过巨噬细胞对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敲减CEBPD(shCEBPD)及阴性对照shNC的THP-1稳定转染细胞。用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将转染后的THP-1细胞诱导为巨噬细胞,脂多糖(LPS)和干扰素γ(IFNγ)进一步将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诱导。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通过近3年的系统管理与应用,总结了特勤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升级部署常见的问题与处理方法。该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经稳步推进,取代了以往所有的手工操作,完全能够满足特勤人员健康体检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体检工作的信息化。特勤人员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对落实体检制度、规范体检流程、提高统计效率、存储体检数据,提升体检工作质量与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的致肺纤维化的肺间质性疾病。其原因不明,好发于老年男性,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于40%。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纤维化药物,但长期疗效尤其是对生存率的改善效果仍不明确。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因其取材简单、易于扩增、免疫调节能力强,在多种疾
期刊
航空性鼻窦炎是由于飞行员在空中飞行时,因快速上升或下降,其鼻腔内部压力突然改变,鼻窦内外气压不能及时平衡,鼻窦黏膜发生病理性改变的疾病。本文介绍1例飞行员航空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转归、预后、复飞全过程。旨在提示临床航卫工作者在排查飞行人员航空性鼻窦炎时问诊要有针对性,检诊要严格仔细,必要时行CT、MRI检查,确诊需要通过低压舱检查。一经确诊必须正规治疗,只有鼻窦气压功能恢复良好后才能
目的探讨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较三相骨显像鉴别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的增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9年11月行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疑似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松动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行三相骨显像联合SPECT/CT的70例患者[男27例、女43例,年龄(69.5±10.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以术中所见或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标准,评价三相骨显像及三相骨显像联合S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已经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对肺癌诊断特异度近100%,但其诊断敏感度波动较大,术者能否正确选择TBNA穿刺点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全面提高TBNA穿刺技术和诊断敏感度,本文从肺部淋巴结解剖、图谱定位以及临床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选择TBNA穿刺点。
期刊
肺孢子菌肺炎是免疫低下人群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易造成进行性缺氧、急性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快速、准确的微生物学诊断对于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极其重要。近年来研究显示,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技术可应用于肺孢子菌检测,具有快速、全面、灵敏度高等优点,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期刊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OMLDT)是一种由于职业接触三氯乙烯引起全身皮肤疾患,伴多系统、器官损伤的免疫性疾病。本文从T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补体系统等方面对OMLDT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MLDT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