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篮球运动在高中广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也是高中体育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通过篮球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更能够以篮球运动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通过篮球学习能够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质量,文章针对篮球训练的特点进行了探讨,针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特点;措施
一、 引言
在高中阶段,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均围绕高考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中的篮球训练教学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探讨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及训练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不断提高篮球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针对高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分析了高中篮球教学及训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篮球教学训练的措施。
二、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篮球训练及教学的大环境缺失
在高中阶段一切学习活动均围绕高考进行,这样的教学体制下导致体育课程被边缘化,学校和教师均不注重体育课程的教学,体育课程难以有效开展,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难以有效进行篮球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篮球相关技能的训练。同时,体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短,大多数高中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程,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学生难以掌握篮球相关的技术动作,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也更多地将体育课程作为放松学习压力的途径,在体育课程上引导学生自由活动忽视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这种大环境的缺失导致篮球教学及训练难以有效开展。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学时较短,学生缺少篮球训练及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对技术动作进行示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这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真正上场时,各类技术动作出现错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讲解不够。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之前需要以理论知识做支撑,才能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但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经过简单讲解后直接开始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训练,由于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不足,难以掌握标准的动作,这也导致学生训练效果不佳。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经过学习依然无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自然而然会失去学习篮球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的特点分析
(一)学习训练时间短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体育课程学习时间自然较短,在学习时间较短的大环境影响下,学生难以有时间进行训练。只有一些对篮球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篮球运动的各类技术动作,学生只能利用体育课程中的这段时间进行练习,无法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还需要教师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教学训练。
(二)课程教学模式化
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通常会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训练,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篮球运动极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籃球运动基础,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篮球课程中他们希望接触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以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和动作要领。相反,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初次接触篮球,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践基础,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精心而细致地进行教学,帮助自己从基础上提高,这种不同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师难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学习动机不足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受身心发展影响,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在这种身心特点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会将篮球视作“成熟”“酷”和“帅”的代表,学生在篮球场上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会用各种花里胡哨的动作,展示自己的篮球水平。这样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篮球的基础训练,只关注各种篮球的花式动作,导致学生的学习华而不实。一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步讲解篮球动作时,学生就学习兴趣缺失,难以深入学习。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全面的了解,在篮球训练与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多数学生较为莽撞,为了在篮球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水平,学生会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篮球运动,这导致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可能对其他同学造成身体损伤,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四、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措施
(一)分层次进行训练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和初中发展之后,篮球运动基础不尽相同,一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反之,也有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还有一些学生对篮球不感兴趣。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状况,教师要分层次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具体来说,针对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时,要渗透篮球教学的战术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学习到更多的篮球运动精神。篮球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学生不仅要展示自己的技术,还要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配合,才能获取篮球比赛的胜利。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针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关注篮球精神和篮球战术的教学。而针对初次接触篮球,缺乏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篮球的理论和篮球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从基础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另外,在对那些缺乏篮球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展示篮球的魅力,通过篮球文化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篮球运动生涯以及姚明的职业生涯趣事,以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体育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动机和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与训练。 (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时间进行篮球训练。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首先要抓好课堂上的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打牢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其次,让学生抓住课间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自由活动时间针对篮球的某一项动作和要领进行训练,通过碎片化时间的整合不断提高训练和教学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放学后到晚自习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通过各年级和班级之间的友谊竞赛,让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和学习,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创设良好的篮球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篮球训练即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中階段的体育课程中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并且落实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在体育精神的感染下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上要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树立正确的认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更好地进行篮球学习训练,教师也能更好地进行篮球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运动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带来的各种运动损伤。这样的教学与训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的育人功能及目标。
(四)丰富篮球教学方式
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教学时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学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篮球运动的战术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篮球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锻炼,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带动的机制,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展开各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体制影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高中体育课程中的篮球教学及训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教学训练时,要对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分析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次的教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训练,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篮球的教学方式等多种方法提高篮球教学训练的效果。使学生在篮球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促进自身的身体技能发展,更能受到篮球精神和体育精神的感染,培养良好的精神和意志品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贤.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读与写,2015(14):387.
[2]张振华.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及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7(1):104.
[3]李培伟.探究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2):142-143.
[4]李洋.高中体育篮球的训练特点及教学措施[J].新课程,2017(36):97.
作者简介:
尉隆,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第三中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训练;教学;特点;措施
一、 引言
在高中阶段,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均围绕高考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中的篮球训练教学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探讨能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及训练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不断提高篮球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针对高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分析了高中篮球教学及训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篮球教学训练的措施。
二、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篮球训练及教学的大环境缺失
在高中阶段一切学习活动均围绕高考进行,这样的教学体制下导致体育课程被边缘化,学校和教师均不注重体育课程的教学,体育课程难以有效开展,在这种环境下,学生难以有效进行篮球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篮球相关技能的训练。同时,体育课程的学时相对较短,大多数高中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程,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学生难以掌握篮球相关的技术动作,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也更多地将体育课程作为放松学习压力的途径,在体育课程上引导学生自由活动忽视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这种大环境的缺失导致篮球教学及训练难以有效开展。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学时较短,学生缺少篮球训练及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对技术动作进行示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这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真正上场时,各类技术动作出现错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讲解不够。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之前需要以理论知识做支撑,才能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但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经过简单讲解后直接开始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训练,由于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不足,难以掌握标准的动作,这也导致学生训练效果不佳。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经过学习依然无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自然而然会失去学习篮球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的特点分析
(一)学习训练时间短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学生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体育课程学习时间自然较短,在学习时间较短的大环境影响下,学生难以有时间进行训练。只有一些对篮球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但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这样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篮球运动的各类技术动作,学生只能利用体育课程中的这段时间进行练习,无法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还需要教师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进行教学训练。
(二)课程教学模式化
在体育课程中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通常会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教学训练,这样的教学活动虽然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组织与管理,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篮球运动极感兴趣,具有一定的籃球运动基础,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篮球课程中他们希望接触更加深层次的内容以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和动作要领。相反,一些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初次接触篮球,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践基础,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精心而细致地进行教学,帮助自己从基础上提高,这种不同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师难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学习动机不足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受身心发展影响,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大多数学生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在这种身心特点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会将篮球视作“成熟”“酷”和“帅”的代表,学生在篮球场上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会用各种花里胡哨的动作,展示自己的篮球水平。这样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篮球的基础训练,只关注各种篮球的花式动作,导致学生的学习华而不实。一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步讲解篮球动作时,学生就学习兴趣缺失,难以深入学习。除此之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全面的了解,在篮球训练与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多数学生较为莽撞,为了在篮球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水平,学生会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篮球运动,这导致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有可能对其他同学造成身体损伤,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四、 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措施
(一)分层次进行训练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和初中发展之后,篮球运动基础不尽相同,一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反之,也有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还有一些学生对篮球不感兴趣。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状况,教师要分层次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具体来说,针对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时,要渗透篮球教学的战术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学习到更多的篮球运动精神。篮球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学生不仅要展示自己的技术,还要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配合,才能获取篮球比赛的胜利。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针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关注篮球精神和篮球战术的教学。而针对初次接触篮球,缺乏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篮球的理论和篮球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从基础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另外,在对那些缺乏篮球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展示篮球的魅力,通过篮球文化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篮球运动生涯以及姚明的职业生涯趣事,以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体育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动机和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与训练。 (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缺乏有效的时间进行篮球训练。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首先要抓好课堂上的时间,在课堂上让学生打牢基础,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其次,让学生抓住课间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自由活动时间针对篮球的某一项动作和要领进行训练,通过碎片化时间的整合不断提高训练和教学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放学后到晚自习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通过各年级和班级之间的友谊竞赛,让学生进行篮球训练和学习,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创设良好的篮球教学环境,为学生的篮球训练即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
高中階段的体育课程中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并且落实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在体育精神的感染下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上要引导学生对篮球运动树立正确的认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更好地进行篮球学习训练,教师也能更好地进行篮球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运动安全意识,要求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带来的各种运动损伤。这样的教学与训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体育课程中篮球教学的育人功能及目标。
(四)丰富篮球教学方式
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教学时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学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篮球运动的战术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选取篮球运动基础较好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锻炼,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带动的机制,使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与学生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这样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教师展开各项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阶段的教育体制影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高中体育课程中的篮球教学及训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篮球教学训练时,要对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分析高中体育篮球训练及教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层次的教学,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训练,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篮球的教学方式等多种方法提高篮球教学训练的效果。使学生在篮球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促进自身的身体技能发展,更能受到篮球精神和体育精神的感染,培养良好的精神和意志品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贤.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读与写,2015(14):387.
[2]张振华.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及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7(1):104.
[3]李培伟.探究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2):142-143.
[4]李洋.高中体育篮球的训练特点及教学措施[J].新课程,2017(36):97.
作者简介:
尉隆,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陇西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