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非法行医,微整形≠高风险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蜜M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迫切地希望外貌可以变得更加完美。近年来,“午餐美容”的兴起,让人们更加倾向于“在不知不觉中变美”的神奇改变。然而,随着美容市场加大对非手术美容、微创手术美容的炒作,逐渐衍生出了各种微整形工作室。特别是大量缺乏资质的人员和假冒产品混迹其中,不仅形成了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更造成了整个医美行业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毁容”的求美者也是数不胜数。
  那么,怎样才能杜绝“伤害事件”的发生?如何重树医美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为此,本期我们来听听权威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祁佐良教授,为大家讲述市场上三类非法行医现象,以及针对这类现象如何对症下药! 采访/Keiko 编辑/筱雪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伤害事件最多的要数微创美容、注射美容这些看起来创伤小、恢复快、副作用少的医疗美容手段,归根结底还是非法行医现象造成的!据不完全统计,非法行医的微创美容的数量是正常微创美容数量的3~5倍,这个数据就说明医美市场目前还是鱼目混杂。首先,表现在非医疗美容场所实施医疗美容治疗。
  现象一:非医疗美容场所实施医疗美容治疗
  只有资质齐全的医疗美容机构才可以开展与之相应的医疗美容的医疗行为。目前,我们国内可以开展医疗美容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一些医疗美容专科医院、具备医疗美容科的综合医院等。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光曾在《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说过,“卫生部颁发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和《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对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的机构资质、场地设备等有明确规定,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仅有一部分机构的专业资质达到了这些法规规章标准。”
  哪些是合法医疗美容机构所具备的条件?
  ·国家颁发的许可证
  正规的整形美容机构必须具备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一种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执业活动前,向原设置审批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手续,审核合格者可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登记了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及核准其开展的相应的医疗美容科目,并要在医疗机构的大厅内张挂明示。
  ·其他相关执照与证书
  除了取得基本的《卫生许可证》外,一个合格的医疗美容机构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对医疗机构的要求,拥有标准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都与手术成败、效果好坏息息相关。同时要具备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证,凡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机构,不能认定为合格正规的整形美容机构。
  ·手术分级
  我国卫生部根据医疗美容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和风险大小,将64项美容外科项目分为四级,不同医疗机构可开展的美容项目是不同的。具备医疗美容、整形外科经营资格的医疗机构可开展双眼皮手术、开眼角、瘦脸针等微创项目。非手术的医疗美容项目暂时还都未分级,经营范围里有医疗美容、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的任意一项的都可以从事。
  案例:长沙市综治办、市食药监局联合行动,查封了4家存在上述问题的“地下”美容机构,这些非法机构不能提供进行医疗美容的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位女士在这里注射了两针玻尿酸,就导致下巴左右不对称了,对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名师说
  在非医疗美容场所做医疗美容的项目,比如会所、宾馆、理发店、美容院等很多地方都有出现,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除了不具备医院执业资质等,更重要的是它应对手术的风险不够完备。一般来讲,整形医院需要设有麻醉科、一套抢救措施等,一旦发生问题,有及时的抢救措施来应对,避免病情恶化及二次伤害。比如一些门诊部门,根本没有良好的设施和能力,一旦出现问题,束手无策,这对消费者来说毫无安全保障。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整套科学、严谨的管理经营体制,从机构规模、技术力量、服务品质以及对不良反应的修复能力上都必须有相当成熟的控制流程。
  Me note
  虽然美容院与美容医院仅有一字之差,却有本质区别。美容机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医疗美容,另一类是生活美容。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等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进行修复与再塑,是有创伤性的医学美容技术。而在美容院内,只能开展诸如化妆、按摩、梳理等生活美容的项目,并不能开展医疗美容。注射美容属于医疗美容范畴,生活美容院不能开展此类业务。美容院没有专业机构的资质,爱美人士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注射行医者没有医疗资质,根本不是大夫,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也没有注册证。他们认为微创美容注射操作简单、赚钱迅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进行微创美容的注射实施,实际上这里赚到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有欺骗性。
  现象二:无医生资质者实施医疗美容治疗
  如今,为骗取消费者信任,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往往宣称手术人员是在正规医疗机构任职多年的“专家”,有着丰富的手术经验。但实际却是大相径庭,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未取得有效的医师资格,有的连最基本医学基础都没有,只是缴纳几千元培训费稍加学习就敢给消费者动刀子。消费者到底如何判断操刀医生的资质?
  合法医生应具备哪些条件?
  ·《执业医师资格证》
  《执业医师资格证》是通过全国统一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发放的,是我国从业医师必须拥有的证书,属于医疗技术方面的认可,证明持证人具有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技术和能力,证书永久有效。具备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的人员,通过每年一次定期举行的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获取。该证书也是判定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重要标准,没有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所谓“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医师执业证书》
  《医师执业证书》是由当地卫生局发的,表示允许你在某个医院行医,并规定了你的行医范围,这是一个行政方面的认可。如果你犯了什么问题,可以吊销你的执业证。如果换了医院行医,还必须重新换执业证。医生要行医必须先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再携带医师资格证到自己工作医院所在地的卫生局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两个证都拿到,才有资格行医。
  ·《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
  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一个合格的整形医生须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其中,《医师执业证》的注册专业应为“医疗美容”(或“整形”)。“医疗美容”(或“整形”)科的医生执业证注册满6年,并且取得整形外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参加省卫生部门的考试,才可以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
  ·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资质
  所谓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是指在外国取得合法行医权的外籍医师,应邀、应聘或申请来华从事不超过一年期限的临床诊断、治疗业务的活动。我国卫生部为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中外医学技术交流和发展,制定了《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用以规范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的行为。申请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必须提交下列文件:申请书、外国医师的学位证书、外国行医执照或行医权证明、外国医师的健康证明、邀请或聘用单位证明,以及协议书或承担有关民事责任的声明书。
  案例:据报道,韩国一名大学生在接受颜面轮廓手术后,不幸身亡。据悉,主导该手术的医生并非整容外科医生,而是牙科医生;四川一爱美女性做垫鼻梁和眼角手术,主刀医生黎某根本没有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资格证,结果手术中出现问题导致受术者眼部失明。
  名师说
  毕竟医疗美容,属于美容外科的范畴,是容易发生高风险的手术。目前医疗美容手术中,出现事故最多的两类手术,第一是脂肪注射引起脑梗、脑栓塞,甚至失明或是死亡;第二是下颌骨手术,有的人术中大出血,引起呼吸道阻塞性窒息和输血性休克等。
  因而建议求美者慎重选择医师。目前,少数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会聘请一些走穴的医师来实施手术,但因为手术前根本不了解消费者的基本情况,贸然施行手术也存在着较大手术风险和隐患,加之不签署任何医学文件或协议,这让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
  对于额颞部注射等高风险手术,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个准入制度,不是什么人都能实施,而要经过政府或是协会委托,举办专项技术的培训,取得资质后再去进行手术。
  Me note
  看似简单的注射美容,其实非常讲究注射的剂量、深浅,以及操作医师对注射点的把握,其精细程度不亚于复杂的整形手术,只有资深和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进行。注射导致的问题,尤以鼻子上发生软组织坏死最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动脉栓塞、静脉回流障碍,局部感染以及材料的筛选不当。因而选择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手术才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最好办法,也是对自己身体和美丽的负责。
  现象三:使用非法假冒的美容产品
  目前市场上注射类产品良莠不齐,有来自不正规渠道的网络产品,有假冒伪劣的产品,不少消费者被这些非法的美容产品所欺骗,造成了面部毁容,甚至威胁了生命。究竟如何选择合法正规的注射材料成为普遍关注的重点!
  哪些是合法正规产品所具备的条件?
  ·CFDA认证
  CFDA系将食品安全办的职责、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质检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整合组建而成,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合法正规的产品应该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产品。消费者可以登陆CFDA官方网站,在网站内搜注射品类,查询获批产品的详细信息、生产厂商与使用信息。没有获得批准与认证的产品,在国内使用都是非法的。
  ·中文标识
  《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医疗器械包装标识文字内容必须使用中文,可以附加其他文种。因此,只有英文的包装一定不是来自正规合法渠道,消费者可以依据此标准来判断。
  合法注射类产品品牌
  目前国内共有12种注射整形产品获得CFDA的批文:荷兰爱贝芙,爱贝芙生产公司只向指定医院直接提供产品,无任何中间销售环节,其他任何渠道获取的“爱贝芙”均为假冒伪劣产品;瑞典Q-Med公司(已归入瑞士Galderma公司旗下)的瑞蓝2(透明质酸);美国Allergan公司的A型肉毒毒素Botox;韩国伊婉(YVOIRE)透明质酸(韩国LG生命科学公司);逸美(EME)透明质酸(北京);宝尼达(Bonita)长效透明质酸类产品(北京);双美1号猪胶原蛋白加强型(台湾);海薇注射用透明质酸纳凝胶(上海);法思丽(FACILLE)玻尿酸(台湾);肤美达牛胶原蛋白(吉林长春);润·百颜透明质酸(山东);舒颜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北京)。
  案例:北京一女子在当地一美容院中注射所谓的玻尿酸后,出现脸部红肿、疼痛等症状,经美容专家鉴定,她注射的不是玻尿酸而是已经禁止使用的奥美定,而奥美定毒害神经系统,损伤肾脏,对生命循环系统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这种物质列为可疑致癌物之一,是定时危险炸弹;非法医疗美容机构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也是五花八门,大都没有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可以说85%以上的器械都是属于三无产品。
  名师说
  医疗美容机构或医生在临床上使用一些没有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一些产品来进行医疗美容操作等,这些都属于非法行医的范畴。这些不单是不规范行为,更是非法行为,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管理;对非法行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危害健康甚至生命,搅乱医疗美容市场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好广大患者的健康和就诊安全。
  其次,希望求美者在决定做整形美容后,要做好准备工作,通过网络搜索和咨询了解相关知识;在接受美容治疗前,应当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查询和了解治疗相关药品。哪些厂商的什么产品已通过审批,国产还是进口,商品名和产地,包括批准号都可以查到。总之,作为求美者,要注意保持头脑清醒,不要被价格、外包装等欺骗!
  Me note
  对于产品真假的判断,一般可以通过现场查询防伪号码,消费者应该保留产品包装和针管上的标签以便查询,每款产品都有独一无二的真伪查询码,且只有一次有效查询机会。其次,网购绝大部分是假货,注射美容的产品只针对医院供货,且必须是获得卫生部批准的有资质的正规医院。目前国内合法使用的玻尿酸产品,都是封装在针管内,如果是从小瓶子内抽出产品再注射的,肯定是非法产品,而且极有可能是已经被禁止使用的奥美定。
其他文献
1例67岁男性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每粒含氨茶碱25 mg)2粒,3次/d;依诺沙星0.2 g,1次/d静脉滴注。5 d后患者出现胸闷、恶心、气急、呕吐数次等症状
目的:了解产妇产褥期营养知识及护理知识,加快产妇的产后恢复方法:对1186名产妇在产褥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营养状况.结果:62%产妇存在膳食搭配不合理,20%的产妇体
目的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发病72 h内就诊的70例SAP患者纳入研究.液体复苏达标参数:心率<120次/min;尿量≥1 ml·h-1 ·kg-1;血细胞比容≤35%;平均动脉压65~85 mmHg(1 mmHg =0.133 kPa).回顾分析液体复苏达标时间(<48h、48 ~72 h、>72 h)和达标项目数(0~1、2、3、4项)对患者疗
目的探讨伴有虹膜红变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于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后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伴有虹膜红变的PDR 20例(26只眼)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玻璃体积血和(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在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3~7 d后进行非接触广角镜下玻璃体切除术。观察虹膜新生血管(INV)的变化情况,记录玻璃体切除术手术历时、术中和术后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检测方法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例颅脑创伤患者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是否满足脑血管痉挛诊断标准分为痉挛组和对照组.结果 全部受检者中出现脑血管痉挛7例,未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痉挛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痉挛组5例患者重残3例,中残1例,恢复良好l例;对照组12例患者重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