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拾荒者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与意之间的反差,是衡量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两者反差越大,作品价值就越高。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青年作家余静如的小说《鹳草洲的葬礼》就是言与意反差很大的杰作。
  首先,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巧妙地利用三次葬礼,浓缩了鹳草洲近三十年来的变迁和衰亡史。
  当然,作者的重点不在于表现这个村庄外部形态的衰亡,而是通过三个葬礼的不同与变化,展现了人的精神走向衰亡、对生命的态度日渐冷漠的过程。
  作品中的“我”,遭遇的第一个葬礼是祖父的葬礼。
  祖父是一位手艺人,是个篾匠。其实,祖父不仅是篾匠,木工、泥瓦活他都能干。“在他们那个年代,这一点也不稀奇。多一份手艺,就是多一份生存的技能。”祖父凭借他的手艺,精心建造了住宅以及住宅里的一切。
  手藝与为人,使得祖父成为村里受人敬重的人,使得祖父活得很有尊严。他年老生病之后,对死亡的态度也很坦然。临死那天夜晚,他已经预见到自己的大限已到,自己坐起来,换上了新衣服。
  祖父下葬的时候,在他的墓旁为祖母预留了一块坟地。然而,祖母为自己能否落葬在祖父坟旁陷入了焦虑不安之中。因为,火葬已经从城市推广到了乡村。
  为何将土葬改为火葬对祖母的心灵与精神造成如此大的震撼与冲击?
  正如西方以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构成了基督教的信仰体系那样,中国人的天道观,也是三位一体构成了信仰体系。这三位一体就是天、地、人。
  地,在中国人的精神与信仰体系里,从来就不只是物理的泥土。土地,它不仅是我们生存与居住的根基,土地上还有祖先的幽灵还有其他鬼魂与我们居住生存在一起。因此,土地在中国人的信仰与精神里,从来就是灵性的存在。土地始终与万物有灵、精神不灭、灵魂永存的信念关联在一起,融汇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坚守入土为安的由来
  唯物主义者当然不会相信这些所谓的迷信。在他们眼里,土地就是物质,土地的价值就是种出粮食、养活人口,或者盖房建厂,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在人多地少的压力之下,他们认为取消土葬推行火葬,可以省出很多地来,可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然而,在唯物主义眼里最合理化的选择与决策,却彻底动摇以致瓦解了中国人精神命根,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信仰就此走向了毁灭。
  宗教信仰的根本就是确立灵魂不灭的信念。当这样的信念毁灭之后,人也只是物质的存在了。对生命更加麻木冷漠就成为必然。
  祖母被火葬的时候,火葬在乡村才开始推行,火葬场还有点人情味,场外空地上摆了长排的椅子让人安坐,还留有一个角落给人焚烧遗物。又过了十几年,主人公第二次来到这里,火葬场的规模已经扩大了许多,焚尸炉原先只有一座,现在则是好几座在同时焚烧。原先放长椅以及焚烧遗物的空地变成了停车场。火葬场已经完全成了流水作业的工场间,拥挤的人们等待放在停尸架上的亲人被推出来,然后等待叫号推到指定的焚尸炉。
  作者描写参与第三次葬礼的过程,与前两次不同,更多的笔墨用在活人身上。
  “城市里的空气和无规律的作息让我的身体出了不少毛病,我请了一个长假。”在祖父建造的老宅子度完长假即将离别之际,“一个约莫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年轻妇女,走进院门,她衣着随意,不事修饰,头发随意挽在脑后,神情疲惫。女人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我丈夫死了。”女人说,眼睛并不看我,“我要人帮忙。”
  虽然主人公并不认识她,但是邻里互相帮忙,是熟人社会常见的现象。于是她就跟着母子俩一路走向火葬场。
  最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年纪轻轻丧夫、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男孩、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的妇女,几乎难以从她脸上看到明显的哀伤,在地铁上,她还和孩子一起玩手机游戏。
  她对失去老公这么大的事,给人的感觉十分漠然。
  她将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也许,正是这个她无法面对的未来,她只能麻木甚至冷漠。
  进入如地铁高峰时间的火葬场,对生死的麻木或者冷漠,似乎在这里都找到了解释。这位死去的青年男子,穿着生前不可能穿的整齐崭新的黑色西服,他是无数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一员,他可能是建筑工,也可能是送快递的或者是卡车司机。总之,属于辛劳谋生、可是所得只能享受简单低层次消费无法规划自己未来的阶层。“他不再年轻,脸上却还有些稚气,那稚气是与世隔绝的结果。尽管他在这个社会中忙碌着,他却不了解这个社会。他童年时的羞涩、天真,在他少年之后渐渐转化成怯懦、自卑。这些敏感的情绪带来的不安一直跟随着他,直到他死亡,它们也依旧停留在他的脸上。”
  在轮候焚烧的等待中,焦虑不安的等待,主人公产生了幻觉,这个男人活过来了,他似乎也等得不耐烦了,像生前那样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因为疲惫而蜷缩在长椅上。如果只是这样地活着,和死有什么两样?所以,当焚烧的时间一到,这个男的就从长椅上下来,径直躺倒了滑床的钢板上,从而打消了“我”的顾虑:担心他不肯被烧掉。
  作者这段神来之笔的幻觉描写,犹如匕首闪光,将生与死的尖锐矛盾凸显在我们的眼前:这样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对弱者、对边缘人的同情和关注,是余静如创作的核心内容。这一特点,在2018年9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安娜表哥》小说集里面已经充分呈现出来。这本由六个中篇小说组成的处女作,其中四篇关于精神病患者,一篇写刑满释放者的儿子,一篇写因父母离异而变成社会混混的叛逆少年。
  这些人物都是现实世界所忽略忽视、正常人不愿与之来往的。余静如将同情的焦点对准了他们。她的同情和关注,不是居高临下、隔岸观火式的。她的同情和关注,完全是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正因如此,她的文笔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朴素。
  本雅明说过,真正的抒情诗人都是时代的拾荒者。余静如就是这样一位拾荒者。她将被世俗功利主义眼光所忽视所摈弃的卑微之人,展示于她的文学殿堂之内,以她才情十足的文字光芒照亮着这些边缘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则借助她的文字拓展了眼界,扩大了对人的理解与同情。
  余静如不仅在形象表现力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文学天赋,她的文字的音乐性达到了几近完美的程度。由此,她更像是在黑暗冷僻的角落里自弹自唱的歌手。以她美妙婉转的歌喉软化着我们的铁石心肠,治疗或者对抗着这个时代日趋严重的生命冷漠症。
  (余静如《鹳草洲的葬礼》发表于《文学港》2019年第8期)
其他文献
一  在很多人都没有觉察到的时候,季节已悄悄变了,还没有到下午六点太阳就已完全移到西边,恰好接着地平线,似乎随时都会跌落,夹在中间的炼钢厂也因此看上去变得摇摇欲坠。灰白色的废气自巨大的烟囱内升腾而起,夕阳没有将之染红,反倒因为被废气遮挡而显得惨白了些。  就在这家炼钢厂内,丁航正用左肩扛着一大捆锈迹斑斑的废旧钢筋往锅炉室里搬,这一捆废钢的重量至少有一百公斤,不过他对此却没有什么感觉,眼神空空洞洞的
期刊
登寺坞岭  多好的山路  被人走了多少年,依旧能把我们  送回到富春山居图的  落日余晖里  有新朋友来访,夏日的山岭蓬松  小野蒜、蒲公英、艾草吐着  水墨的汁液  站在山顶,阴影与阳光翻滚  或许,一座山从三江汇流的旧影里走出来  更像故事的序曲  义桥镇  码头就在镇上,诗人们漫步过去  临街斑驳的树影  落到身上仿佛展开另一张地图:  诗人们笑声那么大  吹哨子,拍手,讲话与一千年前的诗人
期刊
那时候的书房  写下“那时候”——我心里一震,像一根被扯断的晾衣绳。  那时候的书房,是安了简易木门的书房,四平方米的小棚屋。  那时候,还有蟋蟀。三只蟋蟀。  我根本不知道那三只蟋蟀是什么时候搬进书房的。  那时候,我的小书房在乡下,书房外便是学校的泥土操场,过了一个暑假,操场上就长满了草。到了开学,学生最初几天的课程便是劳动课:拔草。  草被拔出了一堆又一堆,有的草扎得很牢,学生用带来的小铲锹
期刊
在梅西  白云落地。山峰的耸立有了依靠  春天越陷越深。你从死亡中来  杜鹃、柚树也都开了花  你记得的,杜鹃将凋零,柚花会结果  羊群走出羊圈,跑向山冈  你知道的,到了冬天,它们就走向屠宰场  你看,山上的桉树多么齐整  池塘里的倒影既真实,又虚幻  如同你永久的离开:如此盛大,如此轻浮  雾中的苦楝树  我曾站在落叶丛中仰望。干枯的果实  只露出半张脸。数不清的它们  犹豫着,待鸟雀飞尽,要
期刊
一  那一年我似乎失聪  越过乡间熟悉的问候  越过来去都黯然神伤的路  我只听到雷声和雨声  我就站在街中间  天边滚石头样地滚起了闷雷  我的瑟瑟发抖不因天冷  而是因为母亲做了某一个孩子的保姆  我也是孩子我的母亲不在我身边  书包里盛满同样孤独的雨水  一个陌生姐姐突然就抱住了我  她用温情制作的伞挡住天边而来的雨  回头看时有人出生有人死去  那个搂过我的香香的姐姐无影无踪  二  在埋
期刊
1  山腰的盒子,推开了一扇窄门。  有一股暗光挤到盒子的底部。站在边上,我感觉有多个影子在交叠,盒底还是显得过于空洞。同行的人,拿着一把激光手电筒,打探着盒子内壁瓷釉的质地,黏合的缝隙是否经得起风雨的侵蚀,是否熬得过漫长岁月的磨砺。  我的目光茫然地停滞在上面,无限凝结的暗紫色上面,长时间没有移动。那暗紫色,似乎是心花凝结而成,层层漩涡,迎面涌来。仔细端详,它有着端庄四方的沉稳,和几乎凝固的暗紫
期刊
远处的岛  礁石与密林的荒原  孤零零的光和雾气,不能眺望的  远处,是死者共同的陆地  鸥鸟和野兽,占据了道义的监狱  遥不可及的宝塔,住着众神  我仅仅仰望,但不能生出登临之心  在沉没者的中心,生物世界  正吸食着白花花的盐粒  只有死亡,才举着它碧绿的手臂  旧时光如此腐朽,它们泛滥且  汹涌,独占了废墟上的美  她的气息,是海水锈蚀的味道  而流放者被遗弃之后,牢底尖叫的骨头  正长出幽
期刊
关于秋天  关于秋天,我有好消息  我的肉体,除了泥土,还多了落叶的覆盖  我在湖面踏水,或在最高的雪山上眺望  不踩碎雪花,也不弄乱雪地  我只赞美。所有的善举都是荣幸  从此,我放弃炉火、雨伞和太阳的光芒  我穿上宽襟大袖的白衫  绝不穿黑袍。这样,我飞起来更像天使  树枝上的金币,像情欲  纷纷落下来,连黄连木和水松也红了脸  我爱上另一个灵魂  我们从未见过彼此的身体  在草黄的日子里,我
期刊
马特雅·马特夫斯基(Mateja Matevski, 1929-2018),马其顿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生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个阿尔巴尼亚族人家庭,早年在大学攻读语言学,1962-1963年赴巴黎攻读法国文学和戏剧,曾经担任马其顿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文化和文学节目的编辑、电视台主编和台长,以及斯科普里广播电视台总台长。他也曾在出版社和文学刊物担任编辑,在大学担任世界戏剧史教授。不仅如此,他还担
期刊
大会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农村正处于大集体时代。那时候,农民吃的是“大锅饭”,挣的是工分,一起出工,一起收工,晚上还经常参加群众大会、学习政治、聆听报告、揭发批判、观看演出什么的。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聚会就得有一处合适的场所,当时的农村一穷二白,要找出一个能容纳所有村民的建筑谈何容易,只有少数大队有祠堂、庵庙可现成利用。于是,建一座大会堂就成了当时农村的“中心任务”。  建造大会堂,是如今古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