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s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年龄提前,英语教学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师,他们面临的是学生的语言基础比以前好,词汇量大,国际沟通交流多。传统的在课堂以讲解词汇,语法和阅读的教学模式为主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使在近几年增加了口语和听力教学,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在以往语言知识的基础学习上,更需要增加文化与语用的教学。
  【关键词】文化意识;培养;高中;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17-02
  一、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及构思。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译林牛津模块六第三单元的阅读材料。本单元讨论的是文化差异。本节课通过对比韩国,文莱和中国在婚礼,日常生活等习俗上的差异,让学生明白看似不同的文化习俗背后所承载着的一个个国家的历史、传统。
  2.教学过程。
  Step 1 Quiz: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merica?
  1 When an American says “I like your shoes!” What should you say?
  2 My friend invited me to have a dinner at her house. How many bottles of wine should I bring?
  A one B two
  3 I have a dinner with my friends in the restaurant and the dinner is 10 dollars .How much should I pay?
  A 10 dollars B 12.7 dollars C 12 dollars
  4 What do people say to each other during Christmas holiday?
  A Merry Christmas B Happy Holiday
  5 With which finger do Americans pick their nose?
  A the first finger B little finger
  【设计说明】 教师根据自己两年在美国工作的经历,设计了这五个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五个问题涉及到对待别人的恭维作出怎样反应,餐厅给小费,拜访朋友准备的礼物,节日问候以及生活习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学生们很容易回答前三个问题,可是当碰到第四个问题时,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 Merry Christmas 是圣诞节常用节日问候时,教师却告诉学生 Happy Holiday才是最常用的最安全的节日问候方式,因为这涉及一个宗教信仰问题,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在美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信仰基督教。当学生兴趣调动起来,讨论第五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宣布没有答案让学生充满疑惑,急切的想知道用什么方式挖鼻孔。教师才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学生,挖鼻孔是一个很不雅的动作,在美国,人们更常用纸巾来“挖鼻孔”。这种真实有趣的文化差异,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对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Step 2 Jigsaw Reading
  1 Each of you read a brief clip.
  (1)Skim to get the topic of your brief clip and write it down on the blank .
  (2)Finish the blanks for your clip in the learning sheet by careful reading.
  2 Group work:
  (1)Four students a group
  (2)Share the information you got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設计说明】为了高效的阅读,采用jigsaw reading阅读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中学生带有真实的交流目的,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与同伴交流的信息,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合作能力。在进行jigsaw reading 分组阅读的时候,学生们有时候不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分组的时候在课堂上容易造成混乱。这时候,教师用ICQ及时反馈学生对指令的理解是否准确。老师通过以下问题检测:(1)How many of you a group?(2)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first? (3)After getting main idea of each part, 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Step 3 Reading Comprehension
  Topic 1: receiving presents (line5-13)
  In the West, when is the polite time to open a present? Why?
  Topic 2: wedding ceremonies (line 14-32)
  What made Peter surprised at the wedding ceremony in Korea?
  Topic 2: If you attend a wedding ceremony in Brunei, what can’t you drink?   Topic 3 Common customs in Brunei(line33-40)
  Which finger can we use in our country to point? What about Brunei?
  Do you have any trouble taking off your shoes in Brunei?
  【設计说明】为了检验第二步的 jigsaw reading 分组阅读是否达到交流及分享信息的目的,教师采用CCQs,CCQs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CCQs即概念检查性问题:概念指的是目标语的认知本质,检查性问题是针对目标语概念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用于强调目标语的本质,并且在言语上检查学习者对于目标语的语法、词汇、交流功能、指令语等的理解程度。(WORKMAN,2008)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些需要简单推理得出答案的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内化已有的信息,把握语篇的内在逻辑联系,做出合理猜测,从而整合出整篇文章所给出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猜测与检验中,积极的探索和构建出文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用英语,达到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Step 4 Summary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
  【设计说明】文化差异处理得不好,就可能导致交际受阻。轻则引起误解,重则导致冲突。所谓培养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就是指学习者要具有处理文化引起的交际障碍的敏捷性。(文秋芳,2012)这部分设计,传承四、五两步骤,水到渠成得出这样的结论“入乡随俗”。
  Step5 Homework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the thinking map.
  【设计说明】思维导图是利用图表组织和表达知识的工具,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以主题和图表的形式把学习到的语言知识融会贯通,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案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到以下几点:
  1.根据文本采用的jigsaw reading 分组阅读方式,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们由于各自都有明确的任务和信息差异,因而在小组学习中非常的主动、积极。并且小组活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语言学习环境,即使平常胆小害羞的学生在同伴面前也敢于张口表达。
  2.对阅读任务的布置,采用ICQ和 CCQ的方式得到反馈,这样使教师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3.本节课是基于文化学习的阅读课。在设计教学目标上,没有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获取上,而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说教,而是创设了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思考,在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前,教师通过外国人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经历,教师自己在外国的交际跨文化经历,给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
  三、结束语
  本节课以阅读材料作为文化学习的载体,主要出于典型性的考虑。因为在目前中学阶段,阅读材料仍然是学生获得信息知识的主要载体。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创造多种文化学习的方式和渠道。
  参考文献
  [1]高一虹.“1+1>2”外语学习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文秋芳.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J].课程 教材 教法,2012,(1):77-8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翻转课堂成为了初中部分的地理课程的新型教学手段,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更大程度的应用。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探究,而教师本身应该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充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可以实现学生的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实现由“教”转向“学”,本文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194-01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各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结合教材中的安排,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进行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从而更好地把握小学教材的纵向发展。对此,笔者经过多年的潜心教学,认为小学作文教学有四个关键训练时期应该引起重视。  一、有效把握四个关键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之一。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提出,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主要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问题  【中图分类
【摘 要】作文是小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既是老师对学生文字功底的提升,又是老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手段。在作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何搞好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建设,如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作文教学是关键,是重点中的重点。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逐渐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
【摘 要】无论何时,教材都是学习活动开展的依据。在英语写作训练时,教师需要依托英语教材中的精彩文本,引导学生丰富英语词汇,夯实句型语法知识,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克服英语写作中无话可说的难题,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的英语表达更加清晰、完整,乃至优美精彩。  【关键词】英语教材;结合生活;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