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课评课”是教师经常从事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行为也逐渐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听课评课”活动蕴含的观念的转变,“听课评课”的概念也在悄悄地演变成“观课”“议课”。
【聚焦课堂】
一次教研活动。由三年级郭老师执教《航天飞机》一课,三年级教研组的语文教师全体参与。在上课前,每位教师手中都拿到了一份《课堂观察记录》,然后三人自由组合,进行分工:一人记录执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人记录学生思考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时间;一人记录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以及回答的人数。课上,执教者投入而有亲和力,整堂课的气氛热烈而活泼。听课教师则按照三人小组坐在一起,你瞧,有的教师竖起耳朵仔细地听,手上不停地记录着;有的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掐算着……这情形也是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课后,三人一组进行讨论,形成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记录》。之后教研组集中研讨,教师们围绕研究主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根据观察记录中的数据各自谈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了成功之处,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剖析,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修改意见。
这次教研活动后,教师们纷纷说:这样的观课还是头一次!有的说这次观课让我们有了一次独特的合作机会。
【体验课堂观察】
案例中的这次观课教研活动,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提出清晰的观察目的,制作观察量表,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然后基于记录的这些信息进行适度推论。
1 确定观察点的视角,正面切入主题
根据研究主题确定观察点,以便观课者通过这些观察点来解释课堂行为,进而有效地对课堂进行诊断。在上文提到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确在这节课中的观察点是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出发,对课堂教学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及问题情境有效性进行观察。为提高观察有效性,设计的观察表分为课前交流和课堂观察、课后分析三个部分。
观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整个教学流程,更要重点记录执教者如何通过提问展开教学、组织练习、反馈评价等重要环节,仔细捕捉和记录师生的真实对话,对于执教者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典型发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等,都尽可能作详尽的记录。当然,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观课者在课堂上需要调整观察点,学生练习时,可以悄悄走到他们旁边看作业情况,记录作业中的创新做法或出现的典型问题;小组讨论时,仔细观察各成员的表现,倾听他们的发言,或小声询问某学生的真实想法,完整记录他们原生态的言行,供课后分析思考。同时,观课时及时做好点评,要随时记录自己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
2 把握观察点的维度,科学分析事实
(1) 教师教学。执教者是如何教的?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等等。以上文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2) 学生学习。观课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观察课堂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学生问答的人数、时间,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等等。
通过这几组数据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一级问题的提出后,教师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学生达成学习的核心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后面的层层分析中我们从学生的举手人数可以看到基于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很好地达到目标。但回答人数数据显示执教者所提的问题思维挑战性低,没有思维的梯度,往往一位同学就可以很好地回答完问题,没有理答记录,那么执教者的指导性又在哪里呢?另外,如何面对全体学生?这些都值得执教者反思。
(3) 课程性质。学科性表现在哪里?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是否符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怎样?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得到程度如何等等。当我们拿出这节课的《课前记录表》与《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对照时,我们发现教师预设的目标全部实现,每个问题基本贴合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称“素养目标”。能力或素养目标,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这与为达到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需要执教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
3 抓住观察点的生成,反思教学行为
观课强调关注课堂背后的理念、方法,关注对教学行为背后教学思想的挖掘。课堂就是一个可供研究的载体,通过观察课堂上所发生的现象,推断执教者教学行为背后的思考。观课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我们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所不同的是位置后置了,在预设学生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执教者确定要教给学生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观课者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观察,也可以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去观察。
观课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课堂仅仅依靠描述性的语言来分析是不够的,弗兰德的课堂观察整理技术理论中提到:将课堂实录的教学过程归纳、整理出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等进行定量数据的分析。利用这些数据与课堂描述性分析相结合,则能解释教师课堂行为形成的各种因素,提炼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具体策略。这对研究者本身来说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观课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提高观课能力,这样的观课活动也愈发显得专业化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聚焦课堂】
一次教研活动。由三年级郭老师执教《航天飞机》一课,三年级教研组的语文教师全体参与。在上课前,每位教师手中都拿到了一份《课堂观察记录》,然后三人自由组合,进行分工:一人记录执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人记录学生思考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时间;一人记录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以及回答的人数。课上,执教者投入而有亲和力,整堂课的气氛热烈而活泼。听课教师则按照三人小组坐在一起,你瞧,有的教师竖起耳朵仔细地听,手上不停地记录着;有的拿着秒表一丝不苟地掐算着……这情形也是课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课后,三人一组进行讨论,形成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记录》。之后教研组集中研讨,教师们围绕研究主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根据观察记录中的数据各自谈了自己的想法,肯定了成功之处,对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剖析,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提出修改意见。
这次教研活动后,教师们纷纷说:这样的观课还是头一次!有的说这次观课让我们有了一次独特的合作机会。
【体验课堂观察】
案例中的这次观课教研活动,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提出清晰的观察目的,制作观察量表,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然后基于记录的这些信息进行适度推论。
1 确定观察点的视角,正面切入主题
根据研究主题确定观察点,以便观课者通过这些观察点来解释课堂行为,进而有效地对课堂进行诊断。在上文提到的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明确在这节课中的观察点是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出发,对课堂教学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及问题情境有效性进行观察。为提高观察有效性,设计的观察表分为课前交流和课堂观察、课后分析三个部分。
观课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整个教学流程,更要重点记录执教者如何通过提问展开教学、组织练习、反馈评价等重要环节,仔细捕捉和记录师生的真实对话,对于执教者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典型发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等,都尽可能作详尽的记录。当然,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观课者在课堂上需要调整观察点,学生练习时,可以悄悄走到他们旁边看作业情况,记录作业中的创新做法或出现的典型问题;小组讨论时,仔细观察各成员的表现,倾听他们的发言,或小声询问某学生的真实想法,完整记录他们原生态的言行,供课后分析思考。同时,观课时及时做好点评,要随时记录自己头脑中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
2 把握观察点的维度,科学分析事实
(1) 教师教学。执教者是如何教的?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等等。以上文的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2) 学生学习。观课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观察课堂的立足点从教师的“教”逐渐转移到了学生的“学”。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准备得怎么样?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学生问答的人数、时间,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等等。
通过这几组数据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一级问题的提出后,教师给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学生达成学习的核心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后面的层层分析中我们从学生的举手人数可以看到基于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很好地达到目标。但回答人数数据显示执教者所提的问题思维挑战性低,没有思维的梯度,往往一位同学就可以很好地回答完问题,没有理答记录,那么执教者的指导性又在哪里呢?另外,如何面对全体学生?这些都值得执教者反思。
(3) 课程性质。学科性表现在哪里?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是否符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怎样?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得到程度如何等等。当我们拿出这节课的《课前记录表》与《课堂观察记录》进行对照时,我们发现教师预设的目标全部实现,每个问题基本贴合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语文”。因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教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另一方面,语文课程目标,从总体上看属于“能力目标”或称“素养目标”。能力或素养目标,往往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课程与教学内容,这与为达到目标而选择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需要执教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或研制合适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或创生有所差异的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使他们逐步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
3 抓住观察点的生成,反思教学行为
观课强调关注课堂背后的理念、方法,关注对教学行为背后教学思想的挖掘。课堂就是一个可供研究的载体,通过观察课堂上所发生的现象,推断执教者教学行为背后的思考。观课强调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我们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所不同的是位置后置了,在预设学生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执教者确定要教给学生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观课者可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观察,也可以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去观察。
观课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课堂仅仅依靠描述性的语言来分析是不够的,弗兰德的课堂观察整理技术理论中提到:将课堂实录的教学过程归纳、整理出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等进行定量数据的分析。利用这些数据与课堂描述性分析相结合,则能解释教师课堂行为形成的各种因素,提炼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具体策略。这对研究者本身来说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观课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提高观课能力,这样的观课活动也愈发显得专业化了。
(作者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