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對严峻的就业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郑州800余名大学生发放纸质调查问卷和网上电子问卷,分析和了解郑州高校大学毕业生生求职诚信问题,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从中找出其产生的真正原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郑州高校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误差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针对“您认为诚信是什么?”的调查中,65.9%的被调查者选择言行一致,有22.86%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做违心的事,8.3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做违法的事,以及2.86%的被调查者选择表示对此没有确切的概念和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对于诚信的认知范畴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求职就业。
(二)就业诚信意识淡薄或缺失
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不切合实际,一味地追求高收入和好待遇的工作职位。为了能在求职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就在简历上做起了文章,1、制造虚假简历,如在任职一栏中填写“班长”,“某某部或者学生会主席”等,往往一个班会有几个班长出现,学生会主席出现若干个;2、私自利用非法技术修改成绩单或者从非法渠道购买各种编造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各种获奖证书及荣誉证书,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注水材料。
(三)毕业生面试过程中虚荣和侥幸心理
面试是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关键环节。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了解毕业生的真实情况,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大学毕业生也可以在面试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但是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对面试官的一些问题并不如实回答,而是尽力对问题做最有利于自己的回答,违心的对一些“经历”进行编造,夸夸其谈,迎合用人单位以及面试官的喜好。
(四)就业后的诚信严重缺失
当今巨大就业压力之下,普遍存在着急躁、焦虑情绪,脚踩多条船甚至实行所谓的“缓兵之计”。据了解,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应聘几家单位,然后开始“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致使无法正视就业择业的严肃性,以致经常出现遇到单位就签,遇到更好的就随意违约的情况。这真实地表现了部分毕业生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随意违约的情况愈发严重,让就业协议的力量显得愈发微小。
二、大学毕业生求职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诚信意识缺乏的现象,毕业生们受到这方面负面影响比较大。在问卷调查中有79.85%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大学生不诚信很大程度上受社会不诚信风气的影响。现实中充斥着假学历、假文凭、托关系、找关系,使不少失信者从中获利,而守信者反而从中受害。
(二)校园内诚信缺失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度过,因而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意识很大程度上受学校内的诚信风气影响。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在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上虽然有46.01%的学生选择了“对考试作弊行为深恶痛绝,并坚信自己也不会作弊”,但仍有42.4%和11.6%的学生选择了“不赞成也不会制止”和“作弊是明智之举,可以节省自己背很多无用知识的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使不诚信的学生养成侥幸心理,甚至使本来不作弊的学生也引上歧途,直接影响到到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的诚信选择。
(三)当前过大的就业压力
社会上的就业难再加上学校、家庭的压力会形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过大,从而迫使毕业生选择通过伪造材料、欺瞒就业单位来实现尽快就业。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非常大吗?”的问题时,有56.46%和21.67%的在校生选择了“非常大”和“一般”。如今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压困难的压力在短期内是不会减小的。
三、解决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高校应当加强在校生诚信建设
1、建立在校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加强诚信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在学校里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问题时,76.57%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调查结果反映出受访者希望诚信评价和记录问题制度化、规范化的意愿。诚信档案一要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及奖惩情况,并依据个人档案学生评优、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二要完善就业诚信考核体系,强化对毕业生的诚信监督,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上网,形成舆论监督局面,从而让毕业生切实领悟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严肃处理在校时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加强学风建设。在回答“你对学生考试中作弊行为的看法”问题时,42.29%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但也不会制止,是老师的事情”。这一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的性质和危害认识程度尚有待加深。对此,我们建议应当由学校和学生两方努力来净化考场环境,让考试作弊现象在需求上、制度上以及道德舆论上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营造良好的就业诚信环境
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诚信与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需要从国家层面真真重视诚信问题,要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诚信光荣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这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支撑,要加强立法建设,加大法律对不守信行为的惩罚和威慑,以此来强化和维护诚信建设的成果。
(三)建立健全就业诚信监督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不守信的现象越来越多,双方负担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那么,杜绝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不守信的现象发生,净化就业市场,建立健全就业诚信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和社会在制定诚信监督机制时要能充分体现诚信的价值观,如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奖学金的评选制度,学生违规违纪的惩罚制度,都要体现诚信的基本内涵要求。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学生的自觉执行,起到预期的规范作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形成用诚信规则约束自己行为的良好习惯。同时,整个社会也要营造一种诚信氛围,加强相关立法建设,用法律手段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曝光,让毕业生以及社会公众了解不诚信的成本和代价,以此达到降低不诚信现象的目的,建设诚信和谐社会。(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文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2016学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哲.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9(11).
[2] 陈铭彬.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5).
[3] 杜理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 张秀芹.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
[5] 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郑州高校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误差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针对“您认为诚信是什么?”的调查中,65.9%的被调查者选择言行一致,有22.86%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做违心的事,8.38%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做违法的事,以及2.86%的被调查者选择表示对此没有确切的概念和意识。由此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对于诚信的认知范畴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求职就业。
(二)就业诚信意识淡薄或缺失
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目标过于理想化,不切合实际,一味地追求高收入和好待遇的工作职位。为了能在求职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就在简历上做起了文章,1、制造虚假简历,如在任职一栏中填写“班长”,“某某部或者学生会主席”等,往往一个班会有几个班长出现,学生会主席出现若干个;2、私自利用非法技术修改成绩单或者从非法渠道购买各种编造的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各种获奖证书及荣誉证书,向用人单位提供虚假注水材料。
(三)毕业生面试过程中虚荣和侥幸心理
面试是用人单位考察毕业生的关键环节。用人单位在面试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了解毕业生的真实情况,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大学毕业生也可以在面试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但是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对面试官的一些问题并不如实回答,而是尽力对问题做最有利于自己的回答,违心的对一些“经历”进行编造,夸夸其谈,迎合用人单位以及面试官的喜好。
(四)就业后的诚信严重缺失
当今巨大就业压力之下,普遍存在着急躁、焦虑情绪,脚踩多条船甚至实行所谓的“缓兵之计”。据了解,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应聘几家单位,然后开始“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比心态,致使无法正视就业择业的严肃性,以致经常出现遇到单位就签,遇到更好的就随意违约的情况。这真实地表现了部分毕业生在利益诱惑面前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随意违约的情况愈发严重,让就业协议的力量显得愈发微小。
二、大学毕业生求职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目前,社会上有不少诚信意识缺乏的现象,毕业生们受到这方面负面影响比较大。在问卷调查中有79.85%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当前大学生不诚信很大程度上受社会不诚信风气的影响。现实中充斥着假学历、假文凭、托关系、找关系,使不少失信者从中获利,而守信者反而从中受害。
(二)校园内诚信缺失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度过,因而大学生的就业诚信意识很大程度上受学校内的诚信风气影响。而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在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上虽然有46.01%的学生选择了“对考试作弊行为深恶痛绝,并坚信自己也不会作弊”,但仍有42.4%和11.6%的学生选择了“不赞成也不会制止”和“作弊是明智之举,可以节省自己背很多无用知识的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使不诚信的学生养成侥幸心理,甚至使本来不作弊的学生也引上歧途,直接影响到到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时的诚信选择。
(三)当前过大的就业压力
社会上的就业难再加上学校、家庭的压力会形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过大,从而迫使毕业生选择通过伪造材料、欺瞒就业单位来实现尽快就业。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您认为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非常大吗?”的问题时,有56.46%和21.67%的在校生选择了“非常大”和“一般”。如今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压困难的压力在短期内是不会减小的。
三、解决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高校应当加强在校生诚信建设
1、建立在校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加强诚信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你觉得是否有必要在学校里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问题时,76.57%的受访者表示赞成。调查结果反映出受访者希望诚信评价和记录问题制度化、规范化的意愿。诚信档案一要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及奖惩情况,并依据个人档案学生评优、就业的一个重要指标;二要完善就业诚信考核体系,强化对毕业生的诚信监督,发挥各种传媒的作用,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上网,形成舆论监督局面,从而让毕业生切实领悟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严肃处理在校时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加强学风建设。在回答“你对学生考试中作弊行为的看法”问题时,42.29%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但也不会制止,是老师的事情”。这一结果反映出学生对于考试作弊行为的性质和危害认识程度尚有待加深。对此,我们建议应当由学校和学生两方努力来净化考场环境,让考试作弊现象在需求上、制度上以及道德舆论上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在大学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二)营造良好的就业诚信环境
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对大学生诚信与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教育,需要从国家层面真真重视诚信问题,要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形成诚信光荣的社会氛围和舆论氛围,使诚信最终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这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支撑,要加强立法建设,加大法律对不守信行为的惩罚和威慑,以此来强化和维护诚信建设的成果。
(三)建立健全就业诚信监督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不守信的现象越来越多,双方负担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那么,杜绝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不守信的现象发生,净化就业市场,建立健全就业诚信监督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和社会在制定诚信监督机制时要能充分体现诚信的价值观,如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奖学金的评选制度,学生违规违纪的惩罚制度,都要体现诚信的基本内涵要求。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学生的自觉执行,起到预期的规范作用,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形成用诚信规则约束自己行为的良好习惯。同时,整个社会也要营造一种诚信氛围,加强相关立法建设,用法律手段对不诚信行为进行曝光,让毕业生以及社会公众了解不诚信的成本和代价,以此达到降低不诚信现象的目的,建设诚信和谐社会。(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本文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5-2016学年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哲.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9(11).
[2] 陈铭彬.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5).
[3] 杜理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 张秀芹.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
[5] 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