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山东鲁南地区特殊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石板房屋建筑,形成了大规模的石板屋建筑群,建筑群中历史最长的建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村中建筑多是鲁南地区的当地居民根据当地山上的石头、石板进行建造,院墙是由石块垒筑而成,台阶是由石条一块块砌筑而成,屋顶是由石板建造而成,村中的山路,小径是由石板铺设而成,居民家中的很多家具,例如灶台、坐凳、盆具等也均是用山中石料进行打磨而成。鲁南地区居民因地制宜,创造了一种取于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建筑特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艰苦岁月里积累的经验,同时这种建筑亦是鲁南地区建筑风格的代表。
关键词:鲁南、石板房、选址、石材
一、研究背景
鲁南地区的石板房建筑根据地势依山而建,从屋顶到地面,房屋所有的材料均是石块、石板等进行建造而成,因为以石材建造而成的村落,所以此村落被命名为“石头部落”。鲁南翼云石头板房具有粗犷的建筑风格, 同时也具有她四季的细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当地居民也把石板房屋称为“薄脸石头房”,因此此地石头板房建筑也称为“薄脸屋”。
枣庄市山亭区内的翼云山,海拔620.4米,为鲁南第一高峰,因其高入云端,俗称“高山”。翼云山及其周边石板房建筑村落的的特色就是村民保护、发扬和传承的石头民俗,石板房、石碾、石槽、石磨、石香台等石头文化为载体的生活用具无不成为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造就了当地独特的石头文化。而村民脑海中关于石头的记忆更是缅怀文化历史与艰苦岁月生活的特殊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加深对石头文化的坚守、对历史文化的缅怀和对幸福的向往,这些石头记忆在潜移默化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是村民的族群认证,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鲁南地区的石板房,北侧依附翼云山,东临翼云湖,此地区为丘陵地带,地少山多,村民因自然耕地少,大多种植花椒、核桃、苹果等农作物,村落依山傍水,依地势错落有致,结合当地地形,依山而建,是鲁南地区石板房村落的典型代表。
鲁南石板房已有三百多年的建筑历史,附近石板房屋是代替草屋出现的建筑,有部分房屋始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保存完整。石板房的出现源于当地优厚的地理条件,当地居民可以就地取材,因靠翼云山区,从山区开采石材、石块非常方便,形成了不消耗成本又环保的坚固建筑材料。当地之前运用的房屋建筑多为草房,草房不能很好的承受雨季对屋顶的腐蚀,同时该地区位于山区,不少虫蚁对建筑的腐蚀也非常大,时间长了,没过几年房屋需要重新翻修。附近居民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材料的考究,开始使用当地的石板、石块等材料进行建造房屋,石材方便获得,同时坚固抗虫,于是石板房的建筑开始流行起来。
三、村落选址风水因素
《管子》中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翼云石板房亦是采用了这种选址建筑思想,此村庄的选取依山傍水,就山而建,与翼云湖浑然一体,后靠翼云山可以抵御寒冬的寒风,湖水可以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需求,在战争年代退可守,进可攻,保护着当地居民。中国村落选址风水选址讲究龙脉,翼云山为鲁南第一高峰,悠远起伏,使村落山体环绕,亦是“藏风”“聚气”之地,形成了优渥的地理环境。
四、村落形成地势因素
翼云石板房背靠翼云山,东临翼云湖,村庄中间小溪穿流而过,地势北高南低,层次分明,石板建筑呈带状排列,由北向南延伸而下,排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村落因地势在雨季非常方便排水,水顺着地势经流村庄,下设排水道路,村庄道路划分明确,在村口处铺设整石板作为村庄主干道,村庄由四条主路连接,均是由碎石板铺设而成,可以通向村中每户人家。
五、石板房院落布局
翼云石板房院落多采用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院落依据村中水路以及排水管道而建,院落建设以圆、方为主,不拘泥于方方正正的院落,以一进院为主要建筑形式,村庄中间有几户较大的院落,为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住户,院落规格同样比较简单,村庄中很少见到建造形制比较复杂的院落。
六、石板房建筑材料特点
村庄石板房采用石头、石板建造而成,虽是石材,但是有一定的区别,门洞两侧的墙垛一般采用较大的青石建造。墙体、屋顶、地基底座多采用石头、石板建造而成,屋顶、屋架结构多采用稻草、麦秸秆等进行覆盖,再运用薄石板進行屋顶覆盖,屋内墙体材料用土掺杂麦秸秆混合而成的材料进行平整。村庄中运用茅屋、瓦房、夯土建筑的建筑形式特点,因地制宜,和石材结合,运用大量的是石头、石板等石材做主要建筑材料。
页岩石在翼云山材料丰富,石板大小不等、薄厚不均,厚石板大约可达到几米长,薄石板长度从2厘米至100厘米不等,直径太大的石板容易断裂,从而太厚的石板不适合做建筑材料,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做屋面的石板通常根据建筑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劈成合适的小规格,加工为约在2厘米至3厘米的厚度,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小块石材,从而使石材更好的运用到建筑中。
七、民俗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
石板村落的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口耳相传,村中从老人到孩童深受当地皮影的耳濡目染,对皮影有着深深的热爱,多是皮影爱好者,村中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会上演皮影戏供村民们娱乐。在民俗博物馆中会展出陈列皮影戏相关的表演物品以及记忆相关的民俗文化照片,根据一些民俗活动打造旅游特色表演展示,为游客提供了身临其境感受文化的机会。景区内建设乡村手工艺制作工坊,制作和展出石板房地区的手工艺产品,例如剪纸、泥塑、根雕等。
八、结语
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传统文化等因素,造就了石头村落居民丰富多彩的风俗、技艺、饮食、婚丧嫁娶、皮影、戏曲等民俗文化。鲁南石板房古村落的民俗活动正是对其民俗文化的展现与传承,通过活动的展示,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周云,郭永恒,葛学礼,张小云.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进展[D].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28(4):105-110
[2]吴增祥.走进大山深处的“石板房村落”[D].走向世界,2009(10):92-95
[3]张增.枣庄市山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肖秋生.守护石板房古村落的老人们[D].天津日报,2011 年/11 月/18 日/第 014 版
[5]尹建林,陈凡.寻访石头部落[D].山东人大工作,2013(11):51-51
[6]扈妙章.城镇化中的坚守:鲁南翼云山周边村落石头民俗研究[D].山东省民俗学会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
学术研讨会,2013.
[7]李海流.探访鲁南石板房古村落[D].百姓生活,2014(9):67-69
作者简介:周超(1989.7.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历(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关键词:鲁南、石板房、选址、石材
一、研究背景
鲁南地区的石板房建筑根据地势依山而建,从屋顶到地面,房屋所有的材料均是石块、石板等进行建造而成,因为以石材建造而成的村落,所以此村落被命名为“石头部落”。鲁南翼云石头板房具有粗犷的建筑风格, 同时也具有她四季的细腻,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当地居民也把石板房屋称为“薄脸石头房”,因此此地石头板房建筑也称为“薄脸屋”。
枣庄市山亭区内的翼云山,海拔620.4米,为鲁南第一高峰,因其高入云端,俗称“高山”。翼云山及其周边石板房建筑村落的的特色就是村民保护、发扬和传承的石头民俗,石板房、石碾、石槽、石磨、石香台等石头文化为载体的生活用具无不成为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造就了当地独特的石头文化。而村民脑海中关于石头的记忆更是缅怀文化历史与艰苦岁月生活的特殊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加深对石头文化的坚守、对历史文化的缅怀和对幸福的向往,这些石头记忆在潜移默化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是村民的族群认证,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鲁南地区的石板房,北侧依附翼云山,东临翼云湖,此地区为丘陵地带,地少山多,村民因自然耕地少,大多种植花椒、核桃、苹果等农作物,村落依山傍水,依地势错落有致,结合当地地形,依山而建,是鲁南地区石板房村落的典型代表。
鲁南石板房已有三百多年的建筑历史,附近石板房屋是代替草屋出现的建筑,有部分房屋始建于明清时期,至今保存完整。石板房的出现源于当地优厚的地理条件,当地居民可以就地取材,因靠翼云山区,从山区开采石材、石块非常方便,形成了不消耗成本又环保的坚固建筑材料。当地之前运用的房屋建筑多为草房,草房不能很好的承受雨季对屋顶的腐蚀,同时该地区位于山区,不少虫蚁对建筑的腐蚀也非常大,时间长了,没过几年房屋需要重新翻修。附近居民根据生活经验的积累以及材料的考究,开始使用当地的石板、石块等材料进行建造房屋,石材方便获得,同时坚固抗虫,于是石板房的建筑开始流行起来。
三、村落选址风水因素
《管子》中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翼云石板房亦是采用了这种选址建筑思想,此村庄的选取依山傍水,就山而建,与翼云湖浑然一体,后靠翼云山可以抵御寒冬的寒风,湖水可以解决当地用水问题,满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需求,在战争年代退可守,进可攻,保护着当地居民。中国村落选址风水选址讲究龙脉,翼云山为鲁南第一高峰,悠远起伏,使村落山体环绕,亦是“藏风”“聚气”之地,形成了优渥的地理环境。
四、村落形成地势因素
翼云石板房背靠翼云山,东临翼云湖,村庄中间小溪穿流而过,地势北高南低,层次分明,石板建筑呈带状排列,由北向南延伸而下,排列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村落因地势在雨季非常方便排水,水顺着地势经流村庄,下设排水道路,村庄道路划分明确,在村口处铺设整石板作为村庄主干道,村庄由四条主路连接,均是由碎石板铺设而成,可以通向村中每户人家。
五、石板房院落布局
翼云石板房院落多采用北方传统合院式建筑,院落依据村中水路以及排水管道而建,院落建设以圆、方为主,不拘泥于方方正正的院落,以一进院为主要建筑形式,村庄中间有几户较大的院落,为村中相对比较富裕的住户,院落规格同样比较简单,村庄中很少见到建造形制比较复杂的院落。
六、石板房建筑材料特点
村庄石板房采用石头、石板建造而成,虽是石材,但是有一定的区别,门洞两侧的墙垛一般采用较大的青石建造。墙体、屋顶、地基底座多采用石头、石板建造而成,屋顶、屋架结构多采用稻草、麦秸秆等进行覆盖,再运用薄石板進行屋顶覆盖,屋内墙体材料用土掺杂麦秸秆混合而成的材料进行平整。村庄中运用茅屋、瓦房、夯土建筑的建筑形式特点,因地制宜,和石材结合,运用大量的是石头、石板等石材做主要建筑材料。
页岩石在翼云山材料丰富,石板大小不等、薄厚不均,厚石板大约可达到几米长,薄石板长度从2厘米至100厘米不等,直径太大的石板容易断裂,从而太厚的石板不适合做建筑材料,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做屋面的石板通常根据建筑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劈成合适的小规格,加工为约在2厘米至3厘米的厚度,直径在20厘米左右的小块石材,从而使石材更好的运用到建筑中。
七、民俗文化价值保护与传承
石板村落的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口耳相传,村中从老人到孩童深受当地皮影的耳濡目染,对皮影有着深深的热爱,多是皮影爱好者,村中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会上演皮影戏供村民们娱乐。在民俗博物馆中会展出陈列皮影戏相关的表演物品以及记忆相关的民俗文化照片,根据一些民俗活动打造旅游特色表演展示,为游客提供了身临其境感受文化的机会。景区内建设乡村手工艺制作工坊,制作和展出石板房地区的手工艺产品,例如剪纸、泥塑、根雕等。
八、结语
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传统文化等因素,造就了石头村落居民丰富多彩的风俗、技艺、饮食、婚丧嫁娶、皮影、戏曲等民俗文化。鲁南石板房古村落的民俗活动正是对其民俗文化的展现与传承,通过活动的展示,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周云,郭永恒,葛学礼,张小云.我国石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研究进展[D].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28(4):105-110
[2]吴增祥.走进大山深处的“石板房村落”[D].走向世界,2009(10):92-95
[3]张增.枣庄市山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肖秋生.守护石板房古村落的老人们[D].天津日报,2011 年/11 月/18 日/第 014 版
[5]尹建林,陈凡.寻访石头部落[D].山东人大工作,2013(11):51-51
[6]扈妙章.城镇化中的坚守:鲁南翼云山周边村落石头民俗研究[D].山东省民俗学会年会暨中国石榴文化
学术研讨会,2013.
[7]李海流.探访鲁南石板房古村落[D].百姓生活,2014(9):67-69
作者简介:周超(1989.7.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枣庄市),单位(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历(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