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行为态度与终身体育的研究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ry_ch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思想的最终目的。中学生时期作为人生的起点,对终生体育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体育锻炼的习惯能力和行为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对终身体育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学生体育态度影响着自己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行为及其行为的效果和效率,同时学生积极的心态参又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现在进一步探讨关于体育态度、行为以及与终身体育之间的联系,以其促进人们对体育态度、行为与终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和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心,包括认知、情感、意向三個成分。换句话说,我们的任何一种心理倾心,如果某种程度上包括了认知、感觉、行动的特点,那么他就是一种态度。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同时又是外在与个体之间的中间因素。不言而喻,体育态度调节着人们对体育项目参与的行为选择。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
  体育态度属于态度概念之内,所以它的结构也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1)、体育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是叙述,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和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和事的评价、赞同和反对。(2)、体育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及态度中的情绪情感和反映。(3)、态度的意向成分指:a.态度的社会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诸多方面的影响,积累了经验,产生并形成了意识,情感得以丰富,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人的态度。不仅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同时也在文化中不断修正、改变和完善,从而形成个人的态度体系。b.态度的内隐性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他只是行为的准备,而不是表现。c.态度的稳定性是指人的态度一经形成便表现的非常稳定、持久,也最难转化。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好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而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从而得到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为赞同的将本来不喜欢的变为喜欢的。然而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而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在青春时期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重要的一个环,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行为是个体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采用的有意识的行动过程。体育行为主要是个体为了实现体育上的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或活动的过程。体育行为表现为体育活动的过程或为了锻炼身体、交朋友、娱乐等种种情况而参与活动的过程。常常看到某种言谈行动就认为持有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对某事物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行为紧随其后。这是一种简单的、不太合乎实际的推理,然而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极为普遍。感觉、评价和调控等心理过程。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只有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和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体育意识呢。 首先是体育态度的养成,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高中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使锻炼不中断,一如既往,锻炼终身。
  我建议在学校进一步的改革中,改变学生的态度来改变学生的行为,打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以快乐体育为主,多采用选项目课的形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给予激发能力的机会,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爱好,因材施教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锻炼自己。在管理上多采用“开放式”教学管理,信任他、重用他,使学生不断获得进步与成功。从而养成锻炼的习惯,一直到老,坚持锻炼。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我们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也将更加深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出思考和总结,尤其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引路者,都应积极应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呢?以下是我点滴看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1、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今天,在素质教育和
期刊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如何按照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顶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
期刊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
期刊
关注和解决情感是否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绪,充分挖掘学习英语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仍然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本文拟从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学习策略的角度来探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和运用情感学习策略的问题。    一、情感的内涵和情感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
期刊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
期刊
教学的过程中,常有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到底会有什么收获?现在学的这些数学知识,将来能够派上用场的会有多少?等等。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未来的数学家,而是在于培养人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简而言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期刊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它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内容而孤立存在,其中就有兼顾生命教育的传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剥离了技术至上的解构主宰,确立了文明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终极价值等已成为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样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与质量,显然很有必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呢?    一、树立生命本位的人文思想     当代中
期刊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试想一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哪来思维碰撞,何谈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順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这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下
期刊
【摘要】新课改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明确了教学中对朗读的要求,以更全面的进行朗读训练,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一、加强朗读训练的必要性     1.朗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朗读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做到出口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讲授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学生对所授知识掌握程度这种反馈信息的重要形式。提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教师对千差万别、瞬息万变的学生思维的动态驾驭。有位教育家说过:"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课堂提问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如何恰当地提问确实是一种教学艺术,做得好,自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反之,也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并使学生谈虎色变。而数学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