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应用,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规格正在逐步提升,对计算机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合格的计算机人才,加强计算机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也是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也是高等教育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培养社会的计算机人才加强工程实践,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创新品质。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人才内涵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罗建华认为,创新素质的定义是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刘宝认为,创新人才的定义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内涵,提出创新人才应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王亚斌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将创新人才确定为具有丰富理论或创新实践经验的人才,那些能够以某种方式打破规则、突破和创新的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与普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相比,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对新知识和新技术更加敏感,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定位
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专业技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这种人才应该能够处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和创造,并在创新意识上,要有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精神。在创新方面,我们应该深刻了解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并具备新的技能、新技能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创造能力;在人格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根据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知识、技能和创新素质方面的培养需求,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为:1、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的科学文化背景的人才;2、培养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源和方法的人才;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以及出色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人才;4、培养能够为计算机相关领域和国家社会贡献创新成果的人才。
二、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现状
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现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陈旧和方法单一等。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很多教师都把中国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并且大部分都把教学目标设置基于学生团体标准。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式教学仍是主要途径。灌输式教学一种基于教师的单向知识转移的方法,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探索。这是不适合计算机创新型人才需求的。
在教学评价中,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导致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终评价。这导致了在实践中难以评估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二)构建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体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知识的渐进关系,建立课程的层次结构,建立面向学生的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子模块课程结构;应该根据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的目标,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三个模块。
基础实验模块主要应用于学校实验室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深入理解,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应用提供知识保障。该模块的实验过程主要包括:电子电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技能培训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该模块的实验教学采用开放式话题选择与内外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交叉与不同课程的融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导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相关知识领域的科目,组成课程设计团队,制定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教师运用互动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模块主要包括数据库应用,网络工程实践,单片机的设计与应用,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图形图像处理实验教学。
创新实践模块: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 实验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学术报告等环节。
三、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树立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的兴趣、理解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应该尽快学会开发和应用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知识。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大学一年级教学计划中的开发和应用,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得到加深和加强。通过具体的应用创新案例,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创新的一般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建立“外引内训”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为解决实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在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选拔青年教师,以企业培训形式进行合作培训,加强实验教师的技能培训,实现实验教师标准化,并且建立培训内容评估、成果报告和技术评估平台。采用效果评估的评估机制,全面提高實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社会化,实验中心从技能培训的实践开始,应采取课程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兴趣课程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校外实验教师或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承担相关任务,将竞赛机制引入实践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而且充分利用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经验和优势,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运用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探索和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使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为适应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SCI发展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精神,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晓慧,王一凡.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21-23.
[3] 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35-37.
[4] 聂翔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48.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改革;培养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人才内涵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罗建华认为,创新素质的定义是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刘宝认为,创新人才的定义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总结了创新人才的内涵,提出创新人才应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王亚斌强调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将创新人才确定为具有丰富理论或创新实践经验的人才,那些能够以某种方式打破规则、突破和创新的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该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与普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相比,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对新知识和新技术更加敏感,他们积极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突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定位
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专业技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这种人才应该能够处理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和创造,并在创新意识上,要有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精神。在创新方面,我们应该深刻了解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新技术的发展,并具备新的技能、新技能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创造能力;在人格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根据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知识、技能和创新素质方面的培养需求,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为:1、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丰富的科学文化背景的人才;2、培养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源和方法的人才;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以及出色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人才;4、培养能够为计算机相关领域和国家社会贡献创新成果的人才。
二、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现状
受传统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现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内容陈旧和方法单一等。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很多教师都把中国大学计算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并且大部分都把教学目标设置基于学生团体标准。在实践教学中大部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
在教学方法上,灌输式教学仍是主要途径。灌输式教学一种基于教师的单向知识转移的方法,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探索。这是不适合计算机创新型人才需求的。
在教学评价中,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导致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实践教学的最终评价。这导致了在实践中难以评估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二)构建开放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体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我们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知识的渐进关系,建立课程的层次结构,建立面向学生的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子模块课程结构;应该根据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的目标,将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分为基础实验、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三个模块。
基础实验模块主要应用于学校实验室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深入理解,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应用提供知识保障。该模块的实验过程主要包括:电子电路,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技能培训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该模块的实验教学采用开放式话题选择与内外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交叉与不同课程的融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导向,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相关知识领域的科目,组成课程设计团队,制定课程设计实施方案。教师运用互动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该模块主要包括数据库应用,网络工程实践,单片机的设计与应用,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图形图像处理实验教学。
创新实践模块: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 实验项目、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学术报告等环节。
三、计算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树立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理念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学生的兴趣、理解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应该尽快学会开发和应用与计算机相关的领域知识。通过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大学一年级教学计划中的开发和应用,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得到加深和加强。通过具体的应用创新案例,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创新的一般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建立“外引内训”的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证。为解决实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在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选拔青年教师,以企业培训形式进行合作培训,加强实验教师的技能培训,实现实验教师标准化,并且建立培训内容评估、成果报告和技术评估平台。采用效果评估的评估机制,全面提高實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社会化,实验中心从技能培训的实践开始,应采取课程设计、创新实践项目、兴趣课程和社会相结合的方式。校外实验教师或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承担相关任务,将竞赛机制引入实践教学,这不仅提高了实验教师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而且充分利用了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经验和优势,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运用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探索和改革,实验课程、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革,使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为适应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SCI发展的应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精神,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旨在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晓慧,王一凡.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21-23.
[3] 宣仕钱.创新素质的内环境与外环境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35-37.
[4] 聂翔雁.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48.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