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3年前,一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电视剧在广州首映,之后热播到香港,继而红遍全国,其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止在影视领域,在这部电视剧在全国上映后,出现了导演、编剧甚至是演员都意想不到的一个结果——促进了公关行业的兴起,这部电视剧就是《公关小姐》。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不少城市陆续成立了公关协会,企业成立了公关部,业内人士甚至把它作为教材进行学习,可谓是“一部戏让一个行业开创出一个时代”。同样的,在证券市场上,也有一只与之相关的股票受到市场的追捧,其受捧热情不亚于当年的《公关小姐》。自从2010年2月登陆创业板以来,顶着“中国公关第一股”的蓝色光标则是在公关行业掀起一股并购热潮,其股价也是一路上涨,使得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股价持续上涨
最近,投资者老张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和去年此时的他截然不同,以我和他多年的交情以及对他的了解,肯定是在股市上“大捞了一笔”,但是大盘从蛇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就处在下行的阶段,上证指数已从2月18日的2444.8高点跌到6月21的2073.1点,整体跌幅已达15.2%,是哪只股票在如此委靡的大盘下仍然让老张“喜笑颜开”呢?通过一次饭后的交谈,老张揭开了谜底:蓝色光标。原来,偏爱于资产重组和并购概念的老张在去年12月份入手了蓝色光标这只股票,半年来它让老张获利颇丰,一扫之前的颓废。老张之所以关注到蓝色光标源于这家公司进行的多次并购,在每一次的并购后,股价总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在研究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后,老张认为它还会进行并购,于是就在每股20元附近重仓进入,截止到6月21日,股价已涨到41.22元,翻了一番还多。在此次交谈后,我也对这家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北京蓝色光标品牌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色光标,于2010年2月26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58,主要从事公共关系服务,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服务,主要内容为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危机管理、活动管理、数字媒体营销、企业社会责任等一体化的链条式服务,由于是公共关系行业中第一只公开上市的公司,因此有着“公关第一股”的称号。公司的每股发行价为33.86元,上市当日收盘价为39.98元(期间进行了3次派现和2次送股,复权后的价格为9.37元),截止6月21日,股价为41.22元,上市以来的涨幅为326.68%。
蓝色光标自上市之后就开始了其并购之路,当时募集资金净额为62079.88万元,其中超募资金46097.88万元,并先后进行了三次增发,为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了资金支持。公司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全国业务网络的建设,并进行了多次收购,并购的公司有博思瀚扬、思恩客、精准阳光、博杰广告、英国Huntsworth公司,与公司迅速扩张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营业收入急剧增加,借助上市之后的并购,公司进军广告业,2011年广告服务收入为4.02亿元,2012年增长为9.89亿元。
多重因素共促股价上涨
蓝色光标主要从事于品牌管理活动,具体包括公关服务和广告服务。公共关系行业在我国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在品牌经济时代中,品牌的影响力是不可取代的,优质的品牌就意味着稳定的市场、丰厚的利润和超额的溢价,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在一个企业制定品牌战略之后,将通过品牌管理来实现该战略,使社会、公众、客户、周边企业认知该品牌、了解该品牌理念、认可该品牌价值。通常,一个企业的品牌管理包含三个阶段:品牌建立、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
在广告行业,省广股份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广告公司,华谊嘉信则是优秀的线下营销服务企业,被称为“营销服务第一股”,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蓝色光标股价上涨的原因。
纵观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并购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整合资源,增强自身实力;可以打破现有的行业格局,实现快速发展;可以通过资本运营,降低企业实现规模迅速扩大的成本等等。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往往会引起股价的显著变动,多数的并购行为会引起股价的上涨。
公司目前进行的并购中有5次过亿的大并购,主要时间段是2011年7月、2012年4月以及2013年的2-4月,从图2可以看出这三个时间正是股价快速上涨的起点,其中前兩个时间点最为明显。省广股份与华谊嘉信也是同样的情形。
三家公司自2012年12月开始都有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期间三家公司的并购计划并非是同一时间进行,那么就是其他相同的原因造成此次的上涨。从行业角度来看,广告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企业,各地纷纷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因此,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股票有不小的涨幅,同时,从去年12月开始,创业板一改之前“跌跌不休”的状态,从去年12月4日的585.44低点反弹至今年6月17日的1091.91点。在今年上半年,三家公司先后上市满三年,大股东的持股被解禁,在解禁前后有拉升股价的动机,因此,限售期满、行业利好加上创业板的整体反弹,造就了蓝色光标自去年12月开始的一波快速上升。
并购是一把双刃剑
股价的长期上涨主要是基于公司的良好业绩,蓝色光标自2010年上市后连续3年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营业收入由2009的3.68亿元激增到2012年的2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94%,净利润由2009年的6856万元增长为2012年的3.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33%。为何蓝色光标能否如此骄人的业绩,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并购,自从公司上市后,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了多次并购,在3年的营业收入中,被并购方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份额。
蓝色光标的发展路径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WPP的成长之路。公司副总兼董秘许志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86年上市的,经营20几年,达到现在的规模主要就是靠扩张,而WPP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本。”如今,蓝色光标正朝着成为“中国的WPP”前进,并购的成功与否将会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公司能否保持持续的高增长,这将是决定股价持续上涨的关键。 从1985年马丁·索雷尔以67.6万美元收购了WPP开始,这个本来经营着生产超市购物车的公司逐步扩张,到2008年成为全球第一的传播集团,拥有众多广告业界的知名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更是历史性地达到了164.59亿美元,高出行业第二22.59亿美元。WPP的历史可视为WPP的并购史,正是这些不断的并购、联合和投资,促成了WPP的对外扩张与壮大。自1986年起,WPP集团转身进入公关传播业,在18个月内开展了15次并购。1987年花费5.66亿美元收购百年广告老店智威汤逊,这次收购令WPP集团一炮而红,一举奠定其在世界传播领域的地位,1989年以8.25亿美元收购奥美集团,在2000至2004年的五年间,WPP完成了两次庞大的收购活动,将扬罗必凯集团和Cordiant集团顺利纳入名下,2005年,WPP又成功购入精信集团。从1999年开始至今,WPP集团及其所属公司累计完成了约400多起大大小小的并购项目,平均每年并购数目达到了30余起,可以说,是外延式的并购政策成就了WPP的龙头地位。
如今,蓝色光标正朝着成为“中国的WPP”前进,行走在“内部收益自然增长”和“通过外部大量收购增长”并存的道路上。
据CIPRA的调查估算,2012年整个公关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303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增长率为16.5%,TOP25公司的年营业额增长达到15.5%,接近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公关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极低,蓝色光标目前是公共关系行业的领先者,2012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9%,广告行业也同样是集中度极低,这就意味着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必须通过不断的并购,在“内生增长及外延扩张并举”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公司初步形成了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服务和活动管理等增值服务在内的营销传播服务链。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25%的现金和75%的股票同时向另外的人发行25%股票来筹集25%的现金,如在收购博杰广告89%的股权时,以16亿(现金+股权)收购李芃、刘彩玲、博杰投资、博萌投资持有博杰广告89%股权,向李芃等4人以28.7元/股合计发行0.49亿股作为股权支付对价款(14亿),拟以25.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0.21亿股股份,增发募集的资金除用于收购博杰广告的现金支付外,剩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样,就使得资本市场、并购行为、公司业绩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资本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并购行为,提升公司的业绩,进而股价上升,从而使得增发较少的股票(稀释较少原有股东的股权)就能募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并购。下图是三者之间的一个良性循环图,若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运作。
在并购中,有一部分资金是用于支付被并購方的商誉,此项资产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被并购方之后的业绩息息相关,而目前公司的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较大,对于公司的资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又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控股权,在上市初期,公司大股东赵文权的持股比例为9.79%,经过增发和股权激励后,截止2013年6月4日,持股比例为8.89%,公司一致行动人(5位控制人)的持股比例合计为36.65%,目前的股权较为分散,有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若并购后的业绩不理想,将会造成股价的下跌,降低他人收购蓝色光标的成本。可以说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利己,也有可能伤己。
在和投资者老张的谈话中,我曾问道:“蓝色光标想要成为中国的WPP,你认为有没有可能,你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吗?”老张是这样回答道:“文化产业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国家有政策支持,这对于公司来说具备了天时,它又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具备了融资上的优势,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够进行多次并购的原因,这个可以算作是地利吧,剩下的就是人和,需要时间来检验。”我继续问道:“那你还会继续持有这只股票吗?”他答道:“挺矛盾的,股价一直涨,心里挺高兴,但又有些不安,减一半的仓位,落袋为安。”
股价持续上涨
最近,投资者老张的日子过得很是惬意,和去年此时的他截然不同,以我和他多年的交情以及对他的了解,肯定是在股市上“大捞了一笔”,但是大盘从蛇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开始就处在下行的阶段,上证指数已从2月18日的2444.8高点跌到6月21的2073.1点,整体跌幅已达15.2%,是哪只股票在如此委靡的大盘下仍然让老张“喜笑颜开”呢?通过一次饭后的交谈,老张揭开了谜底:蓝色光标。原来,偏爱于资产重组和并购概念的老张在去年12月份入手了蓝色光标这只股票,半年来它让老张获利颇丰,一扫之前的颓废。老张之所以关注到蓝色光标源于这家公司进行的多次并购,在每一次的并购后,股价总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在研究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后,老张认为它还会进行并购,于是就在每股20元附近重仓进入,截止到6月21日,股价已涨到41.22元,翻了一番还多。在此次交谈后,我也对这家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北京蓝色光标品牌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色光标,于2010年2月26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58,主要从事公共关系服务,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服务,主要内容为品牌传播、产品推广、危机管理、活动管理、数字媒体营销、企业社会责任等一体化的链条式服务,由于是公共关系行业中第一只公开上市的公司,因此有着“公关第一股”的称号。公司的每股发行价为33.86元,上市当日收盘价为39.98元(期间进行了3次派现和2次送股,复权后的价格为9.37元),截止6月21日,股价为41.22元,上市以来的涨幅为326.68%。
蓝色光标自上市之后就开始了其并购之路,当时募集资金净额为62079.88万元,其中超募资金46097.88万元,并先后进行了三次增发,为公司的并购行为提供了资金支持。公司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全国业务网络的建设,并进行了多次收购,并购的公司有博思瀚扬、思恩客、精准阳光、博杰广告、英国Huntsworth公司,与公司迅速扩张相对应的是公司的营业收入急剧增加,借助上市之后的并购,公司进军广告业,2011年广告服务收入为4.02亿元,2012年增长为9.89亿元。
多重因素共促股价上涨
蓝色光标主要从事于品牌管理活动,具体包括公关服务和广告服务。公共关系行业在我国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在品牌经济时代中,品牌的影响力是不可取代的,优质的品牌就意味着稳定的市场、丰厚的利润和超额的溢价,我国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在一个企业制定品牌战略之后,将通过品牌管理来实现该战略,使社会、公众、客户、周边企业认知该品牌、了解该品牌理念、认可该品牌价值。通常,一个企业的品牌管理包含三个阶段:品牌建立、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
在广告行业,省广股份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广告公司,华谊嘉信则是优秀的线下营销服务企业,被称为“营销服务第一股”,本文将从多个角度阐述蓝色光标股价上涨的原因。
纵观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企业并购永远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通过并购,上市公司可以整合资源,增强自身实力;可以打破现有的行业格局,实现快速发展;可以通过资本运营,降低企业实现规模迅速扩大的成本等等。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往往会引起股价的显著变动,多数的并购行为会引起股价的上涨。
公司目前进行的并购中有5次过亿的大并购,主要时间段是2011年7月、2012年4月以及2013年的2-4月,从图2可以看出这三个时间正是股价快速上涨的起点,其中前兩个时间点最为明显。省广股份与华谊嘉信也是同样的情形。
三家公司自2012年12月开始都有一波快速上涨的行情,期间三家公司的并购计划并非是同一时间进行,那么就是其他相同的原因造成此次的上涨。从行业角度来看,广告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今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企业,各地纷纷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民营文化企业,因此,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股票有不小的涨幅,同时,从去年12月开始,创业板一改之前“跌跌不休”的状态,从去年12月4日的585.44低点反弹至今年6月17日的1091.91点。在今年上半年,三家公司先后上市满三年,大股东的持股被解禁,在解禁前后有拉升股价的动机,因此,限售期满、行业利好加上创业板的整体反弹,造就了蓝色光标自去年12月开始的一波快速上升。
并购是一把双刃剑
股价的长期上涨主要是基于公司的良好业绩,蓝色光标自2010年上市后连续3年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营业收入由2009的3.68亿元激增到2012年的21.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0.94%,净利润由2009年的6856万元增长为2012年的3.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33%。为何蓝色光标能否如此骄人的业绩,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并购,自从公司上市后,利用证券市场的融资平台,公司进行了多次并购,在3年的营业收入中,被并购方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份额。
蓝色光标的发展路径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WPP的成长之路。公司副总兼董秘许志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世界最大的传播集团WPP,86年上市的,经营20几年,达到现在的规模主要就是靠扩张,而WPP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本。”如今,蓝色光标正朝着成为“中国的WPP”前进,并购的成功与否将会是公司业绩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公司能否保持持续的高增长,这将是决定股价持续上涨的关键。 从1985年马丁·索雷尔以67.6万美元收购了WPP开始,这个本来经营着生产超市购物车的公司逐步扩张,到2008年成为全球第一的传播集团,拥有众多广告业界的知名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更是历史性地达到了164.59亿美元,高出行业第二22.59亿美元。WPP的历史可视为WPP的并购史,正是这些不断的并购、联合和投资,促成了WPP的对外扩张与壮大。自1986年起,WPP集团转身进入公关传播业,在18个月内开展了15次并购。1987年花费5.66亿美元收购百年广告老店智威汤逊,这次收购令WPP集团一炮而红,一举奠定其在世界传播领域的地位,1989年以8.25亿美元收购奥美集团,在2000至2004年的五年间,WPP完成了两次庞大的收购活动,将扬罗必凯集团和Cordiant集团顺利纳入名下,2005年,WPP又成功购入精信集团。从1999年开始至今,WPP集团及其所属公司累计完成了约400多起大大小小的并购项目,平均每年并购数目达到了30余起,可以说,是外延式的并购政策成就了WPP的龙头地位。
如今,蓝色光标正朝着成为“中国的WPP”前进,行走在“内部收益自然增长”和“通过外部大量收购增长”并存的道路上。
据CIPRA的调查估算,2012年整个公关市场的年营业规模约为303亿元人民币左右,年增长率为16.5%,TOP25公司的年营业额增长达到15.5%,接近于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公关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极低,蓝色光标目前是公共关系行业的领先者,2012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3.9%,广告行业也同样是集中度极低,这就意味着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必须通过不断的并购,在“内生增长及外延扩张并举”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公司初步形成了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服务和活动管理等增值服务在内的营销传播服务链。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25%的现金和75%的股票同时向另外的人发行25%股票来筹集25%的现金,如在收购博杰广告89%的股权时,以16亿(现金+股权)收购李芃、刘彩玲、博杰投资、博萌投资持有博杰广告89%股权,向李芃等4人以28.7元/股合计发行0.49亿股作为股权支付对价款(14亿),拟以25.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0.21亿股股份,增发募集的资金除用于收购博杰广告的现金支付外,剩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样,就使得资本市场、并购行为、公司业绩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资本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并购行为,提升公司的业绩,进而股价上升,从而使得增发较少的股票(稀释较少原有股东的股权)就能募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并购。下图是三者之间的一个良性循环图,若其中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其他环节的运作。
在并购中,有一部分资金是用于支付被并購方的商誉,此项资产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被并购方之后的业绩息息相关,而目前公司的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较大,对于公司的资产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这又会影响到公司的股价,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控股权,在上市初期,公司大股东赵文权的持股比例为9.79%,经过增发和股权激励后,截止2013年6月4日,持股比例为8.89%,公司一致行动人(5位控制人)的持股比例合计为36.65%,目前的股权较为分散,有可能成为被收购对象,若并购后的业绩不理想,将会造成股价的下跌,降低他人收购蓝色光标的成本。可以说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利己,也有可能伤己。
在和投资者老张的谈话中,我曾问道:“蓝色光标想要成为中国的WPP,你认为有没有可能,你看好公司未来的前景吗?”老张是这样回答道:“文化产业是一个有前途的产业,国家有政策支持,这对于公司来说具备了天时,它又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具备了融资上的优势,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够进行多次并购的原因,这个可以算作是地利吧,剩下的就是人和,需要时间来检验。”我继续问道:“那你还会继续持有这只股票吗?”他答道:“挺矛盾的,股价一直涨,心里挺高兴,但又有些不安,减一半的仓位,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