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共36例,对其采用股骨近端锁钉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是否发生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结果36例患者中恢复优秀共25例,良好共10例,较差共1例,总优良率达到97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进行随访可得,患者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疗效;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65-01
股骨粗隆下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内的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跌落、扭转、过度外展等均可能造成股骨粗隆下骨折[1]。对于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固定法和牵引法,固定法针对不稳定性骨折,而牵引法则广泛应用于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中。根据研究显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法已经成为近年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主流趋势,其治疗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因此本文就该方法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此类骨折的治疗提供科学根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5岁至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58岁。对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分析可得,其中交通事故伤共11例,跌落损伤共25例。其中合并高血压共5例,冠心病共2例,糖尿病共5例。对36例患者的骨折进行分型可得,其中IIA型共4例,IIB型共6例,IIC型共8例,III型共10例,IV型共8例。患者骨折部位为右侧共20例,左侧共16例。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生活无法自理;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③精神存在障碍;④行走功能严重障碍[3]。患者入院时间为5小时至2天不等,平均为10天。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首先进行下肢皮牵引,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并勤翻身以避免压疮的产生。患者受伤后7天之内对其进行手术,手术前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采取全麻。于C型臂X光机指导下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确保复位满意后,于大转子处作一纵行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0cm。将阔筋膜张肌与骨外侧肌切开,将大转子充分暴露,并将骨折部位向外牵拉,使用钢针暂时进行固定。使用适宜的钢板进行固定,采用一枚皮质钉对钢板进行固定,并于近端处打入导针,共放置3枚导针。手术过程中患者采取正侧位,于C型臂X光机透视下确认导针位置满意后,将锁定钉拧入。于C型臂X线机下确认复位和固定满意后,常规对切口进行缝合与关闭。
13评价标准对本文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采取以下标准进行评价:优秀:患者骨折面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良好:患者骨折面愈合良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较差:患者骨折面愈合较差,功能恢复一般甚至更差。并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了解治疗的安全性[4]。
14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并将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以便于日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本文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得,36例患者中,恢复优秀共25例,占694%,良好共10例,占278%,较差共1例,占28%,总优良率达到972%。
22并发症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可得,36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也并未出现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情况。
3讨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疏松,因此其发生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几率较青中年人更高。常规的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牵引法和固定法,牵引法对于未发生严重移位、骨折部位较为稳定的患者更为适用,而固定法则对于存在严重移位、骨折部位不稳定的患者更为适用[4]。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本文认为该方法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多个锁定钉能够使骨折部位稳定性增加,固定效果更佳,且还能够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②具有较好的抗拉力与结合力,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插入方便;③锁定加压接骨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骨折部位的供血量,并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康复时间快,基本无髋内翻、骨不连等情况发生[5];⑤患者能在早期接受各类功能训练,使得患肢的康复效果更佳[6]。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文3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后,优秀共25例,良好共10例,较差共1例,总优良率为973%,说明采取该方法对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可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进行随访可得,患者功能恢复较好。由此可见,采用该方法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抗旋转力强、固定稳定性佳等显著优点,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1]陶祥贞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9):718-720
[2]姚建峰,等带大粗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943-944
[3]李明庭股骨近端锁钉髁骨板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2(4):343
[4]熊圣仁,等AO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2(4):344
[5]徐红立,等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801
[6]尹和平锁定加压接骨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0):445-446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疗效;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1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865-01
股骨粗隆下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下平面内的骨折,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因此跌落、扭转、过度外展等均可能造成股骨粗隆下骨折[1]。对于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固定法和牵引法,固定法针对不稳定性骨折,而牵引法则广泛应用于稳定性骨折的治疗中。根据研究显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法已经成为近年来不稳定性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主流趋势,其治疗效果好、安全系数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因此本文就该方法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此类骨折的治疗提供科学根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5岁至8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58岁。对患者的受伤原因进行分析可得,其中交通事故伤共11例,跌落损伤共25例。其中合并高血压共5例,冠心病共2例,糖尿病共5例。对36例患者的骨折进行分型可得,其中IIA型共4例,IIB型共6例,IIC型共8例,III型共10例,IV型共8例。患者骨折部位为右侧共20例,左侧共16例。在选取过程中已排除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①生活无法自理;②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③精神存在障碍;④行走功能严重障碍[3]。患者入院时间为5小时至2天不等,平均为10天。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首先进行下肢皮牵引,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并勤翻身以避免压疮的产生。患者受伤后7天之内对其进行手术,手术前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采取全麻。于C型臂X光机指导下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确保复位满意后,于大转子处作一纵行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0cm。将阔筋膜张肌与骨外侧肌切开,将大转子充分暴露,并将骨折部位向外牵拉,使用钢针暂时进行固定。使用适宜的钢板进行固定,采用一枚皮质钉对钢板进行固定,并于近端处打入导针,共放置3枚导针。手术过程中患者采取正侧位,于C型臂X光机透视下确认导针位置满意后,将锁定钉拧入。于C型臂X线机下确认复位和固定满意后,常规对切口进行缝合与关闭。
13评价标准对本文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采取以下标准进行评价:优秀:患者骨折面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良好:患者骨折面愈合良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较差:患者骨折面愈合较差,功能恢复一般甚至更差。并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了解治疗的安全性[4]。
14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并将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以便于日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本文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得,36例患者中,恢复优秀共25例,占694%,良好共10例,占278%,较差共1例,占28%,总优良率达到972%。
22并发症对本文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可得,36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也并未出现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情况。
3讨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疏松,因此其发生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几率较青中年人更高。常规的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牵引法和固定法,牵引法对于未发生严重移位、骨折部位较为稳定的患者更为适用,而固定法则对于存在严重移位、骨折部位不稳定的患者更为适用[4]。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于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本文认为该方法具有以下几种优点:①多个锁定钉能够使骨折部位稳定性增加,固定效果更佳,且还能够采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②具有较好的抗拉力与结合力,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插入方便;③锁定加压接骨板能够最大程度保证骨折部位的供血量,并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康复时间快,基本无髋内翻、骨不连等情况发生[5];⑤患者能在早期接受各类功能训练,使得患肢的康复效果更佳[6]。
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本文36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后,优秀共25例,良好共10例,较差共1例,总优良率为973%,说明采取该方法对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的治疗效果良好。且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可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进行随访可得,患者功能恢复较好。由此可见,采用该方法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对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抗旋转力强、固定稳定性佳等显著优点,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1]陶祥贞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31(9):718-720
[2]姚建峰,等带大粗隆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943-944
[3]李明庭股骨近端锁钉髁骨板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2(4):343
[4]熊圣仁,等AO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2(4):344
[5]徐红立,等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9):801
[6]尹和平锁定加压接骨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0):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