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姜丽君是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她教的孩子都是失音失语儿童,所以她的花园里,长着别样的花草。但正如那句古诗说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姜老师以其执著与坚守,以一颗慈母般的心,让花们安静地开,草们安静地绿,让残缺的生命,也能追求平凡而卓越。
寂静世界
姜丽君从师范学校教育教学专业毕业后,来到辽宁省风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至今已有28年,现在是启音九年级班主任。
当初,姜丽君怀抱理想走上工作岗位,没想到第一次上课就出现了从没想过的尴尬:每个学生都有听力障碍,她把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有稍大点的孩子,认字的,来到她身边,帮她用手语交流,其他学生咿咿呀呀的,没有起哄,没有嘲笑,只有期盼和鼓励。“那么单纯,那么惹人怜爱,让我至今难忘。”姜丽君说,“他们是被上帝关了一扇门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真情呵护。”
学生住校,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二十多岁,比她还大两岁。他们多数来自农村,从未受过正规的早期干预和学前教育,表情达意靠各式各样的肢体语言,生活、行为习惯极为随性。“来这个地方,必须怀揣一颗爱心。”姜丽君说。
当然除了爱心还要有耐心与细心。六岁的均均只要妈妈一出教室门,就开始哭闹或在地上撒泼。姜老师结合课余研读的《行为矫正》课程对她的哭闹行为进行细心分析,白天牵着她的小手康复训练,晚上和她睡在一个被窝,带她买可心的布娃娃……最后均均的问题解决了,姜老师信心大增。
小锋是集“听力、言语、智力”三重残疾于一身的孩子。由于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小锋时常把大便弄到身上。“给他换干净衣物时,孩子僵硬着身体不配合,我每次都要花费好大力气与时间才能将他的脏衣裤脱下来。”姜丽君说,很长一段时间,她到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小锋的内衣和裤子,下课后提醒他去“方便”,周末到宿舍为他拆洗有异味的被褥……在姜老师精心教导与呵护下,小锋渐渐懂事了,不仅学会叠被子、系鞋带,也知道上进学习了,还曾多次被学校评为“学雷锋标兵”。家长高兴地对姜丽君说:“邻居都夸俺们小子出息了,真谢谢你,为他操了那么多的心!”在一个又一个家长发自内心的感激声中,姜丽君爱上了这份工作,也体会到肩上的责任。
教聋哑孩子开口说话、学会看唇语是特教老师最艰巨的任务。姜丽君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从手指字母a、o、e开始学起,二十年如一日苦练基本功,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门艺术,从教育基础知识,到手语、特教理论、心理辅导样样都成了行家。
由于遗传和病理原因,许多聋儿对言语毫无感觉,一个音节,常常要借助小镜、压舌板等辅具,利用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才能帮他们发出正确的声音。姜老师让孩子的小手摸着自己的脸颊、下颚,让他们照镜子、吹纸条、吹蜡烛,感觉声带振动和气流强弱,找准发音的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让学生把手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学生发音时唾沫喷到她脸上是常有的事儿。每天几十遍、几百遍不厌其烦地练,一天下来,她常常声音嘶哑、咽喉肿痛。但“每当他们发出一个清晰的音节时,我就特别激动,很有成就感”,姜丽君说,“哑巴说话,铁树开花”,她创造着奇迹。
“香蕉是甜的”“橙子是酸的”“李子也是酸的”……课堂上,姜丽君一边打着手语,一边矫正孩子的口型和发音。为了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她特意买了许多水果。上课时,她要带着学生做舌操,嘴里舌头上下、左右地转、卷,手还不停地比划。
实现梦想
在姜老师看来,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特别的花,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为人们设计出美丽的衣服。”“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舞蹈家,跳出世间最美的舞姿。”“我的梦想是考上残疾人大学,让家人生活更美好。”……这些贴在她所带班级教室墙上的彩色纸笺,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残缺的生命也可以活得精彩。
洋洋刚转学时,读不出汉语拼音,也不识数,和老师、同学的沟通都有障碍。为了教好他,姜老师从最基础的摸声带、呼气流开始训练,最终使洋洋走出寂静世界并爱上音乐,他和队友合作的器乐曲《打虎上山》摘得丹东市第二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手语歌舞《最好的未来》获得丹东市首届百姓春晚特别奖,之后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选中。洋洋在北京试训期间,姜老师用书信、电话、短信和网络等通讯方式鼓励他。最后,洋洋被选为舞蹈《千手观音》中的男二号演员,作为全球形象大使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洋洋已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本科录取。
像洋洋一样,走出寂静世界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给姜丽君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凤民是一个顽皮好动的男孩,也是班里的“音乐才子”。2009年暑假,他因为打篮球意外摔断了右臂。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后,姜丽君第一时间为孩子报了保险,随后又赶到医院,直到孩子被推出手术室。养伤期间,她给孩子买来许多水果与课外书,给他讲名人励志向上的故事,鼓励他克服困難,好好学习,乐观自信。如今的凤民用架子鼓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不仅获得了“全国第五届盲聋弱智学校学生文艺汇演”的铜奖,还参加表演了手语歌舞《我爱你中国》,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
还有,冬冬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明悦在北京发展;晓晓走上了总经理助理的领导岗位……一个个孩子沐浴着爱健康成长,成为姜丽君的骄傲。
古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学生们毕业后像小鸟一样飞走了,有的不再回头,而好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牵挂却终其一生。姜老师把学生教到毕业,没有放手——帮他们了解就业信息,联系用工单位。有的学生毕业多年还回来找她:毕业生小林和筱音因受人怂恿辞工去了外地,回凤城后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急得直哭,姜老师听说后,冒着严寒酷暑说破了嘴皮子到处协调,最终为两个人安置了工作。
姜丽君说,特教的目标是教给孩子们终生幸福的秘诀,是让他们学到文化知识并最终自立于社会。老师帮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正因为发自内心地爱孩子,也使她成为孩子们心里最美丽的人。“当孩子们用含糊不清的话向我问好,伸出满是泥巴的小手拥抱我,当一个孩子写我辛苦工作的样子时,说‘老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温暖。”姜丽君说,“有什么比一份纯洁的爱更珍贵呢!”
爱的回报
28年来,姜丽君兢兢业业耕耘着,也收获着。她探究整合聋校教材和普小、初中教材,科学有效地发展聋儿语言、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打造了“以生为本、学用融合、和谐高效”的特教语文名师品牌,录制了丹东市百节精品课《葡萄沟》、国家优秀课《蝙蝠和雷达》,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与主持了十项省、市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她还两次代表丹东特教系统骨干教师参加辽宁省聋校教师说课大赛、教学设计大赛,均获一等奖,先后获得凤城市首批名师、丹东市四星班主任、丹东市三尺讲台最美人、最美丹东人等100多项殊荣。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凤城市“三好班级”、丹东市“三好班级”等荣誉称号。在华师大参加聋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期间,她代表全国各地的73名学员作了题为《与残缺相伴与美丽相约》的汇报发言,受到了华师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爱孩子给她带来的回报还不止这些。她把孩子们拼搏向上的成长故事、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妙趣横生的课堂瞬间写出来,发在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上,几年下来,竟有了数百篇;她联谊社会爱心团队到校定期举行爱心互动、法制教育、慰问演出,让孩子们的心灵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关爱而变得日益丰盈,她在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久之成为凤城地区的语言人才,先后协助公检法破获聋哑人伤害、盗窃等恶性案件20余起,得到司法干警和涉案聋人以及家属的一致敬重和赞许。
一位诗词爱好者在听了姜丽君的事迹报告后,在一首词中这样写道:“襟度师仪特教园,育儿路上秉烛燃……一腔热血终不悔,荒草园中育牡丹。”
寂静世界
姜丽君从师范学校教育教学专业毕业后,来到辽宁省风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当老师,至今已有28年,现在是启音九年级班主任。
当初,姜丽君怀抱理想走上工作岗位,没想到第一次上课就出现了从没想过的尴尬:每个学生都有听力障碍,她把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时候,有稍大点的孩子,认字的,来到她身边,帮她用手语交流,其他学生咿咿呀呀的,没有起哄,没有嘲笑,只有期盼和鼓励。“那么单纯,那么惹人怜爱,让我至今难忘。”姜丽君说,“他们是被上帝关了一扇门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真情呵护。”
学生住校,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二十多岁,比她还大两岁。他们多数来自农村,从未受过正规的早期干预和学前教育,表情达意靠各式各样的肢体语言,生活、行为习惯极为随性。“来这个地方,必须怀揣一颗爱心。”姜丽君说。
当然除了爱心还要有耐心与细心。六岁的均均只要妈妈一出教室门,就开始哭闹或在地上撒泼。姜老师结合课余研读的《行为矫正》课程对她的哭闹行为进行细心分析,白天牵着她的小手康复训练,晚上和她睡在一个被窝,带她买可心的布娃娃……最后均均的问题解决了,姜老师信心大增。
小锋是集“听力、言语、智力”三重残疾于一身的孩子。由于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小锋时常把大便弄到身上。“给他换干净衣物时,孩子僵硬着身体不配合,我每次都要花费好大力气与时间才能将他的脏衣裤脱下来。”姜丽君说,很长一段时间,她到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摸小锋的内衣和裤子,下课后提醒他去“方便”,周末到宿舍为他拆洗有异味的被褥……在姜老师精心教导与呵护下,小锋渐渐懂事了,不仅学会叠被子、系鞋带,也知道上进学习了,还曾多次被学校评为“学雷锋标兵”。家长高兴地对姜丽君说:“邻居都夸俺们小子出息了,真谢谢你,为他操了那么多的心!”在一个又一个家长发自内心的感激声中,姜丽君爱上了这份工作,也体会到肩上的责任。
教聋哑孩子开口说话、学会看唇语是特教老师最艰巨的任务。姜丽君虚心向老教师求教,从手指字母a、o、e开始学起,二十年如一日苦练基本功,把课堂教学变成了一门艺术,从教育基础知识,到手语、特教理论、心理辅导样样都成了行家。
由于遗传和病理原因,许多聋儿对言语毫无感觉,一个音节,常常要借助小镜、压舌板等辅具,利用触觉、视觉等多种感官才能帮他们发出正确的声音。姜老师让孩子的小手摸着自己的脸颊、下颚,让他们照镜子、吹纸条、吹蜡烛,感觉声带振动和气流强弱,找准发音的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让学生把手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学生发音时唾沫喷到她脸上是常有的事儿。每天几十遍、几百遍不厌其烦地练,一天下来,她常常声音嘶哑、咽喉肿痛。但“每当他们发出一个清晰的音节时,我就特别激动,很有成就感”,姜丽君说,“哑巴说话,铁树开花”,她创造着奇迹。
“香蕉是甜的”“橙子是酸的”“李子也是酸的”……课堂上,姜丽君一边打着手语,一边矫正孩子的口型和发音。为了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她特意买了许多水果。上课时,她要带着学生做舌操,嘴里舌头上下、左右地转、卷,手还不停地比划。
实现梦想
在姜老师看来,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特别的花,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服装设计师,为人们设计出美丽的衣服。”“我的梦想是做一名舞蹈家,跳出世间最美的舞姿。”“我的梦想是考上残疾人大学,让家人生活更美好。”……这些贴在她所带班级教室墙上的彩色纸笺,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残缺的生命也可以活得精彩。
洋洋刚转学时,读不出汉语拼音,也不识数,和老师、同学的沟通都有障碍。为了教好他,姜老师从最基础的摸声带、呼气流开始训练,最终使洋洋走出寂静世界并爱上音乐,他和队友合作的器乐曲《打虎上山》摘得丹东市第二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手语歌舞《最好的未来》获得丹东市首届百姓春晚特别奖,之后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选中。洋洋在北京试训期间,姜老师用书信、电话、短信和网络等通讯方式鼓励他。最后,洋洋被选为舞蹈《千手观音》中的男二号演员,作为全球形象大使出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洋洋已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工专业本科录取。
像洋洋一样,走出寂静世界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给姜丽君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凤民是一个顽皮好动的男孩,也是班里的“音乐才子”。2009年暑假,他因为打篮球意外摔断了右臂。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后,姜丽君第一时间为孩子报了保险,随后又赶到医院,直到孩子被推出手术室。养伤期间,她给孩子买来许多水果与课外书,给他讲名人励志向上的故事,鼓励他克服困難,好好学习,乐观自信。如今的凤民用架子鼓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不仅获得了“全国第五届盲聋弱智学校学生文艺汇演”的铜奖,还参加表演了手语歌舞《我爱你中国》,经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
还有,冬冬毕业后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明悦在北京发展;晓晓走上了总经理助理的领导岗位……一个个孩子沐浴着爱健康成长,成为姜丽君的骄傲。
古语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学生们毕业后像小鸟一样飞走了,有的不再回头,而好的老师,他们对学生的牵挂却终其一生。姜老师把学生教到毕业,没有放手——帮他们了解就业信息,联系用工单位。有的学生毕业多年还回来找她:毕业生小林和筱音因受人怂恿辞工去了外地,回凤城后工作一直没有着落,急得直哭,姜老师听说后,冒着严寒酷暑说破了嘴皮子到处协调,最终为两个人安置了工作。
姜丽君说,特教的目标是教给孩子们终生幸福的秘诀,是让他们学到文化知识并最终自立于社会。老师帮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正因为发自内心地爱孩子,也使她成为孩子们心里最美丽的人。“当孩子们用含糊不清的话向我问好,伸出满是泥巴的小手拥抱我,当一个孩子写我辛苦工作的样子时,说‘老师在教室里飞来飞去……’我感到特别开心,特别温暖。”姜丽君说,“有什么比一份纯洁的爱更珍贵呢!”
爱的回报
28年来,姜丽君兢兢业业耕耘着,也收获着。她探究整合聋校教材和普小、初中教材,科学有效地发展聋儿语言、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打造了“以生为本、学用融合、和谐高效”的特教语文名师品牌,录制了丹东市百节精品课《葡萄沟》、国家优秀课《蝙蝠和雷达》,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参与主持了十项省、市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她还两次代表丹东特教系统骨干教师参加辽宁省聋校教师说课大赛、教学设计大赛,均获一等奖,先后获得凤城市首批名师、丹东市四星班主任、丹东市三尺讲台最美人、最美丹东人等100多项殊荣。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凤城市“三好班级”、丹东市“三好班级”等荣誉称号。在华师大参加聋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期间,她代表全国各地的73名学员作了题为《与残缺相伴与美丽相约》的汇报发言,受到了华师大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爱孩子给她带来的回报还不止这些。她把孩子们拼搏向上的成长故事、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妙趣横生的课堂瞬间写出来,发在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上,几年下来,竟有了数百篇;她联谊社会爱心团队到校定期举行爱心互动、法制教育、慰问演出,让孩子们的心灵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关爱而变得日益丰盈,她在活动中担任手语翻译,久之成为凤城地区的语言人才,先后协助公检法破获聋哑人伤害、盗窃等恶性案件20余起,得到司法干警和涉案聋人以及家属的一致敬重和赞许。
一位诗词爱好者在听了姜丽君的事迹报告后,在一首词中这样写道:“襟度师仪特教园,育儿路上秉烛燃……一腔热血终不悔,荒草园中育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