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世界的山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叶的那边是泰山;叶的这边,是我们“一览众山小”的慧眼。
  一粒粒树的种子,不知是风还是鸟儿,把它带到有梦的远方,落在泰山的崖上,凭石缝中些许尘土,借阳光雨露,发芽、生根、长大,高高地站在山上,一脸的倔强。
  泰山的树,“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霜雪郁郁葱葱。”可圈可点的古树名木:一是一亩松,二是姊妹松,三是三义柏,四是四槐树,五是五大夫松。一亩松说其影,影大树冠有一亩;姊妹松说其形,形影不离手足情;三义柏讲其义,生生死死在一起;四槐树讲其贞,“百年不死,死而不朽”;五大夫松讲其忠,“前人栽树,后人补”。当然,泰山上还有“六朝松”等数以千计的古树名木。
  泰山上有多少树?泰山管理者说得清,也说不清。说得清的是在册、挂牌的古树名木,说不清的是“一个不出头,两个不出头,三个不出头,不是不出头,都是不出头”字谜一样“森”字林中,和泰山悬崖峭壁上的树。林间,泰山柏,冠连着冠;微风起,柏如人,窃窃私语;风暴来,柏如人,手挽着手,“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泰山的柏,修长、挺拔,钻天杨一般,碗口般的柏树有两三层楼高。读这样的树林,会让人想到“独木易折”;读这样的树林,容易让人想起“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高名名伤人”的名句;读这样的树林,“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会让人唱得更响。泰山人爱树及屋,瓦檐柏、屋顶榆、房中树、墙上椿,可谁也不记得人们为这些自生自长的树做了些什么。泰山人在意的是唐槐、汉柏、秦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学者,来中国考察时,说泰山的这些古树名木,是“活着的历史,活着的化石”。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叶的那边,是通往海拔1545米泰山极顶的6660多层“窄处则可达五七人并肩,宽处一二十人同登”的石阶,这是一个凝聚着无数代人智慧和汗水的伟大工程。两千多年来,人们不停地修筑这条“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盘道。从泰山下的岱庙到泰山极顶八九千米的路程,相对高差近1400米,除去山路的“快活三里”,约1000米的红门路和那长长的天街,山之陡,路之险,工程之大,可想而知。若把两千多年以来修筑泰山盘道的费用加起来,那可不是一个小数字;那些知名和不知名的工匠,像今天泰山的树一样,数也数不清。每层厚厚的登山石阶上,都浸润着筑路者的心血与汗水;每层宽宽的石阶上,都镌刻着劳动者对泰山的敬畏。泰山上最陡的路段当属南天门下的十八盘,这段盘路不足千米,垂直高度却有400多米,民谣中“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说的就是这段盘道。只有到过这里的人,才知道为什么登山叫“爬”山,爬山的快意在那极顶石鼓舞人心“向上,向上”的呼唤。
  若说泰山盘道是一架悬在山间的天梯,那么盘道左右两边的石刻、碑碣就是一部写在石头上的天书。在这人类进步的阶梯下,泰山“三步一碑碣,五步一摩崖”,爬泰山渐入佳境的中外游客,“行一里里路,读一卷卷书。”从中国古代的皇帝、丞相、知府、知县到文人墨客的作品数以千计,每一幅石刻既是书法精品,又是文学妙品。近年,泰山的管理者还不时有新的发现见诸报端。当代中外书法家、作家,也在泰山規划区内留下他们的佳作。泰山这部写在石头上的书,年代之久、作者之多、内容之广,举世无双。经石峪的石刻,北齐人所书,字大如斗,至今1400多年,石坪上还保留着1069个字;乾隆帝的诗作,碑高“万丈”,高高地悬在泰山崖上,几里外便可看见;鸳鸯碑上的“曌”字,系中国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所造,唯她一人专用、独享。泰山是文化山,泰山是书法山,李斯碑的9个半字,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碑刻,属国家一级文物。
  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年轻的时候曾登临泰山极顶,新中国成立以后,也多次到泰山下的泰安,至今人们没寻到他关于泰山的墨迹,可是他在1949年9月8日一次演讲中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毛体”,被泰山人镌刻在泰山环山路南金山公园阳坡的墨色花岗岩石上。毛泽东主席“为人民平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鎏金大字下,长眠着500多名为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长眠在金山公园的500多革命烈士,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们的死比泰山还重。
  古老的、风景迷人的泰山,越活越年轻,越活越现代。泰山盘山公路,扶摇直上;空中缆车,穿云破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泰山,每年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千万人次以上,旅游高峰的时候,不得不闭门谢客。莫道“一叶遮目不见泰山”,叶的那边,是我们强大的祖国;叶的那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叶的这边,谁还敢“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山东的山;泰山,中国的山;泰山,世界的山。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清明节,驾车回乡祭祖。沿着蜿蜒的山路疾驰,车窗外的景色飞也似的向后退去,出了恩格贝,路便直转向西而去。视野便顿时开阔起来,胸怀便也顿时豁然,远处的黄河象玉带般蜿蜒横亘在北边,星星点点的村落,似有绿意的树木跃入眼帘。这就是文明天下的河套平原中南部。  笔直的新修油墨色公路平坦而又让人觉得惬意无比,路俩旁整齐待耕的土地散发着春天特有的泥土清香,高大笔挺的白杨树正抽出嫩嫩的毛毛虫,忙碌的人们在田地里做播
期刊
我父亲是木匠。他不但会造房子,家俱,还会造犁造耙的绝活。父亲造的犁耙很好使,是附近这些村出了名的。  1982年以后田地搞承包责任制落实到户,于是每家每户有了责任田。有田必须有牛,有犁,有耙。一头牛可以一二户,三四户轮流放养共同使用,但犁和耙很少有人共用。有田的人家基本上有犁和耙。那时我父亲造一架犁收15元,一架耙也收15元。我父亲认为造犁耙的生意很好,要我学木匠造犁耙。他横也做,直也做我的思想工
期刊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把头发比作三千烦恼丝,也把种种因缘际会参透地是精准到位,不过是三生三世的因与果,所有繁华苦难,皆是浮影。所有人无非都是来到人世,入了红尘,做了一场烦恼如三千发丝般多、且不断的大梦。  前几日突发奇想的一场剪发烫发的大型革命,让李响在理发店座椅上等待头发成型的过程中,想到了曹雪芹笔下的这三千烦恼丝,虽不能“剪去解千愁”,却也让头发短了感觉头好轻,尽管非常回忆过去的长发时代,说长
期刊
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是郭靖宇和杨勇继《最美的青春》之后联袂打造的又一部精品力作。该剧于二〇二〇年六月六日在央视一套黄金强档开播后,博得持续好评。  《最美的乡村》以我国北方承德地区精准扶贫为背景,由宽河县青山镇新上任的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辛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有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主角,虽然看上去没有关联,却在扶贫攻坚的共同志向里将各自的故事情节慢慢铺展开来。唐天石,
期刊
冬日,柔婉的阳光轻轻拂过高原的沟沟壑壑。一场新雪过后,高原银装素裹,变成了一个晶莹的世界。窗前,一盏淡茶,正散发着暖暖的热气,有温馨的因子正在办公室弥漫。这是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卸下一周奔波的劳累,正坐在窗前欣赏着阳光下美丽的雪景。文友袁彩文即将出版他的散文集《故乡的一点绿》,这是对他作品的几次阶段性总结,亦是陕北文学圈的一件喜事。正如出版社给予该书的评价:这是一本全景式展现陕北尤其是生活在陕北之北
期刊
岭岗的夏草,映衬在周围的浓绿之中,更显得“晚花酣晕浅”。再看那绿,却是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沉,绿得酣,绿得触目生凉,仿佛整个天空都被染绿。  母亲的坟墓孤独地躺这片葱绿中,有十八个年头了。  十八年前,我和哥哥从南海殡仪馆把母亲的骨灰护送回到千里之外的广西乡下。乡下的习俗,人在外面去世,骨灰不能再送回家,只能直接送到安葬的地点,葬礼就地进行。  岭岗的草丛边,哥哥小心翼翼地把母亲的骨灰盒放在道
期刊
父亲走了,没有和我们商量,也没有交待什么,更没有告诉我们他要去干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父亲够狠的,像打少时调皮惹事的我们兄姊,只把“年味”留在了老院子里。  一、盼年  家乡的年,是从娘熬腊八粥时的嘴缝里念叨出来的,“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确如娘所说,小孩的“年”意从根本上讲是“馋”出来的。因为那年月,只有过年才可以吃上大鱼大肉,也只有过年,自己才有可能像“客”一样,被六八十个
期刊
三月的江南,阳光娇媚。行走在街上,太阳暖暖地照在头顶,竟有些晒人的感觉。河边的垂柳轻轻拨弄着柔风。江南的春天山花烂漫,而此时的北国,却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就是江南,让无数文人骚客魂牵梦绕的江南。著名词人韦庄曾发出感慨:“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如此诗意的江南不仅物美、景美、而且人美,难怪词人不想回乡,洛阳才子
期刊
杆秤是一种古老的衡器。它由秤杆、秤砣、秤盘三部分组成。秤杆上有秤星,利用扛杆原理可以较为准确地称东西。  杆秤的制作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相传为鲁班发明。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半六星在秤杆上刻十三颗星花,即一斤十三两;也有传说是陶朱公范蠡所制。种种传说已不可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变量衡混乱,不成规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衡同制,改一斤为十六两。这种换算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期刊
一  茶作为一种饮品,于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而作为福建人或是久居福建的人,都能如数家珍一般说出各系列茶的不同种类。  且说福建茶的品类,就有武夷山的岩茶系列如大红袍,安溪的乌龙茶系列如铁观音,后来又有平和的白芽奇兰,漳平的水仙茶,宁德的坦洋功夫等。这些茶的品类无非是岩茶、乌龙茶等系列。我虽然对茶谈不上痴迷,每日有则饮之,无则也不强求。如得一日无事或幽坐发呆时独饮,或是有佳客到访、或是有闲情邀上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