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和形式,它以舞蹈艺术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从而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规范和引领教育实践的内在力量,高校舞蹈教育理念是高等艺术教育研究中永不褪色的热点问题。作为1907成立自治区,1947才完全独立的新西兰,于1927年由James Renfrew-White把舞蹈纳入高校教育课程大纲。于1989年正式在UNITEC成立舞蹈专业本科教育。发展至今,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体现出较深的理念支撑与思想基础。本文对影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的博雅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三大教育理念作详细梳理,阐述各教育理念如何对实际教学进行引导及支撑,并剖析其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博雅教育;全纳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7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J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90-02
作为艺术门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舞蹈艺术不仅是人类肢体语言汇聚的表演艺术,更是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高校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和形式,它以舞蹈艺术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从而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规范和引领教育实践的内在力量,高校舞蹈教育理念是高等艺术教育研究中永不褪色的热点问题。作为1907成立自治区,1947才完全独立的新西兰,于1927年由James Renfrew-White把舞蹈纳入高校教育课程大纲。于1989年正式在UNITEC成立舞蹈专业本科教育。发展至今,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体现出较深的理念支撑与思想基础。本文对影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的博雅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三大教育理念作详细梳理,阐述各教育理念如何对实际教学进行引导及支撑,并剖析其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意义。
一、博雅教育
专才和通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人才分类。所谓专才,指精通某一种专业、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如被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开创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的华罗庚,以及史称“草圣”的怀素。在舞蹈领域,有着中国芭蕾第一明星之谓的白淑湘,以孔雀舞闻名并被台湾及东南亚观众称为“舞神”的杨丽萍,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都可谓舞蹈专才范畴内的佼佼者。相对专才而言的通才,则指既有一种专业,又有广博的学识,基础扎实、思想活跃的人才,如创立儒家学派并为中国几教育奠定基础的孔子、创立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亚里士多德,以及被称为人类智慧象征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在舞蹈领域,中国素质教育舞蹈创始人吕艺生和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鲁道夫·拉班都属于通才。从教育领域看,虽然专才有得天独厚的对专业精深熟练的竞争力,通才的最大优势在于综合统筹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提升。通才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产物。博雅教育源自于古希腊。柏拉图在阿加德米学园践行了其自由教育理念之后,孕育出了中世纪大学课程体系“自由七艺”(liberal seven arts)。演变至今的博雅教育宗旨为通过知识的学习、思考的训练和道德的教化,以塑造健全、理性而自由的完整人。
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受博雅教育理念影响,不把高精尖的舞台表演艺人作为培养目标,而通过各种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带来广阔的视野来认识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从而获得新的视角和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实际舞蹈教学中,以原理型和普遍性基础理论为主,关注普适性知识的传授,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强调知识内在价值。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知识相互补充、匡正以及平衡,从而构成统一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芭蕾舞课上,教师不一昧注重某个动作的外在价值及其技术操作层面,而是引导学生对这个动作进行跨学科探讨,从一个动作到多维度知识系统的交叉重组,从而建立起各学科维系在一起的和谐。舞蹈不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职业技能,而成为开启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大门的钥匙。通过博雅教育,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借助舞蹈作为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以及促进全面发展的媒介和手段,在提升人文精神的基礎上,以思辨与探讨开启学生的智慧,促使其主动独立思考,由此提升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最终培养出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二、全纳教育
作为一种正在被全世界广泛接纳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于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萨拉曼卡宣言 》提出。全纳教育从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和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这一事实出发,提倡并呼吁在教育中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它强调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提倡把教育权付诸行动,向所有学习者伸出援手,尊重其不同需求、能力和特点,消除学习环境中所有形式的歧视。2005年针对全纳教育出版的《全纳教育指导方针——确保全民接受教育》(A Guide for Ensuring Inclusion and Equity in Education)明确指出,全纳教育“关注对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广泛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回应。全纳教育并非如何融合一部分学生到主流教育中这样的边缘问题,而是一种审视如何转变教育系统和其它学习环 境,以回应多样化的学习者的途径。全纳的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多样化、又能将多样化视为一项挑战及对学习环境的丰富,而不是一个问题。全纳强调尽可能地为(身体、社会和/或情感方面的)残疾人平等参与普通教育提供机会,但是也留出人们自主选择 的可能,并且允许给需要的人提供特别的帮助和设备。”①
从对全纳教育的定义中可以看到该教育理念中四个不可忽视的要点:接纳与融合,积极并有效参与,满足特殊教育需求,以及交流合作。而这四个要点也体现在了新西兰高等舞蹈教学中。首先,作为排斥或排除的反义词,接纳与融合强调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以接受教育,而不能因为生理、智力、性别、民族、家庭社会地位、宗教等因素将某些受教育者排除在外。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提倡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舞蹈活动中,即舞蹈属于每个人。学生不会因为身材过胖,个子过矮,或协调能力差而被剥夺学习和享受舞蹈艺术的权利。在我参与的舞蹈编导课中,甚至有一名同学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其二,积极并有效的参与强调学生主动的融入学习。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重视参与过程,轻结果。在课堂中,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鼓励学生以自己选择的方式重组或展示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更容易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挑战中。其三,满足特殊教育要求是从学生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以统一标准衡量学生。相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并不断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性为傲。最后,交流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小组合作是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言论、对不同观点进行探讨中学习与人交流和合作。在不断的争议和妥协中不但创造出属于自己小组的舞蹈,更提升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情感。 三、多元智能理论
影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的另一个理念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质疑并挑战了传统理念中的一元智能结构,即唯有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才被认可。他提出,人的智能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并归纳出以下几种智能: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描述事件并与人交流,自如的将言语或文字与自己内心情感相联系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对数学规则、逻辑关系及其他相关抽象概念较为敏感,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3)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能创编、表达、改变以及思考音乐,敏锐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能力;4)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对视觉空间及周边有特殊敏感觉察,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强烈感受和记忆,并善于把所感知的一切以图画方式展现的能力;5)肢体-动觉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能够较好的控制肢体,对事件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善于运用肢体生产或改造事物、表现或宣泄思想情感的能力;6)自我认知智(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对自己内在情绪、意向和欲求有较强了解和意识,并能以此做出适当行为,能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生活有规划、自尊和自律的能力;7)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能察觉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并作出适当反应,有效把握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有效与人交往的能力;8)自然探索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该智能于1995年补充,指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并能有效运用自然的能力。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理论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学生的差异不再是教育上的负担,而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这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提供与之相符的教学方式。
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挖掘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并对此给予充分的尊重,更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能力加以引导,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活动能力。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力结构和特定的智力水平,因而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风格。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中把这些不同视作教育的资源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面临一个新动作时,有的学生可能通过观察即可掌握,而有的学生则可能需要实际的肢体模仿才能学会。有的学生可能在音乐的伴随中学的更快,有的学生则可能通过与舞伴的磨合中得以体会。教师会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而非逼迫所有人用教师自己认同的方式。同样,当教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舞蹈理论时,往往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方式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在展示自己理解和听取别人观点中对该理论形成新的认识。又如通过绘画的的形式勾划出该理论构架以达到逻辑梳理。教师也会通过提问挑战学生,激励其自主投入研究探索,并在一问一答中提升批判性思维。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产物则是没有绝的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任何事物都要形成自己主动的思考,并勇于发表并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以多元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动作、理论以及知识点。例如在一次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用肢体形成圆圈的造型。有的学生仅用手指圈在一起,有的同学以手脚相连,更有两三个同学自发组成临时小组用各自肢体共同合作形成圆圈。这种教育方式无疑要求学生跳出来思考,极大限度的尝试不同的方式以解决问题,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和表现力,在不断激励学生求新和求变中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更重要的是,这种充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无疑会激起其在学习中的兴奋感,从而逐渐建立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渴望。
注释:
①《全纳教育指导方针——确保全民接受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p11.
参考文献
[1]Bolwell,J.Tracing two decades of dance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J].DANZ Quarterly,2014(3).
[2]Kraus,R.& Hilsedager,S.History of Dance in Art and Education[M].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81.
[3]Snook,B.& Buck,R.Tertiary dance in New Zealand[J].NZ Dance,2014(34).
[4]于平.高校舞蹈綜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博雅教育;全纳教育;多元智能理论 。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7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J7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90-02
作为艺术门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舞蹈艺术不仅是人类肢体语言汇聚的表演艺术,更是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养的途径之一。高校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和形式,它以舞蹈艺术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且有组织的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从而培养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规范和引领教育实践的内在力量,高校舞蹈教育理念是高等艺术教育研究中永不褪色的热点问题。作为1907成立自治区,1947才完全独立的新西兰,于1927年由James Renfrew-White把舞蹈纳入高校教育课程大纲。于1989年正式在UNITEC成立舞蹈专业本科教育。发展至今,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体现出较深的理念支撑与思想基础。本文对影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育的博雅教育、全纳教育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三大教育理念作详细梳理,阐述各教育理念如何对实际教学进行引导及支撑,并剖析其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积极意义。
一、博雅教育
专才和通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人才分类。所谓专才,指精通某一种专业、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如被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开创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的华罗庚,以及史称“草圣”的怀素。在舞蹈领域,有着中国芭蕾第一明星之谓的白淑湘,以孔雀舞闻名并被台湾及东南亚观众称为“舞神”的杨丽萍,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现代舞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都可谓舞蹈专才范畴内的佼佼者。相对专才而言的通才,则指既有一种专业,又有广博的学识,基础扎实、思想活跃的人才,如创立儒家学派并为中国几教育奠定基础的孔子、创立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亚里士多德,以及被称为人类智慧象征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在舞蹈领域,中国素质教育舞蹈创始人吕艺生和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的发明者鲁道夫·拉班都属于通才。从教育领域看,虽然专才有得天独厚的对专业精深熟练的竞争力,通才的最大优势在于综合统筹和开拓创新能力的提升。通才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产物。博雅教育源自于古希腊。柏拉图在阿加德米学园践行了其自由教育理念之后,孕育出了中世纪大学课程体系“自由七艺”(liberal seven arts)。演变至今的博雅教育宗旨为通过知识的学习、思考的训练和道德的教化,以塑造健全、理性而自由的完整人。
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受博雅教育理念影响,不把高精尖的舞台表演艺人作为培养目标,而通过各种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带来广阔的视野来认识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从而获得新的视角和方式认识和理解世界。实际舞蹈教学中,以原理型和普遍性基础理论为主,关注普适性知识的传授,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强调知识内在价值。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各类知识相互补充、匡正以及平衡,从而构成统一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芭蕾舞课上,教师不一昧注重某个动作的外在价值及其技术操作层面,而是引导学生对这个动作进行跨学科探讨,从一个动作到多维度知识系统的交叉重组,从而建立起各学科维系在一起的和谐。舞蹈不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职业技能,而成为开启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大门的钥匙。通过博雅教育,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借助舞蹈作为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以及促进全面发展的媒介和手段,在提升人文精神的基礎上,以思辨与探讨开启学生的智慧,促使其主动独立思考,由此提升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最终培养出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二、全纳教育
作为一种正在被全世界广泛接纳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概念最早于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萨拉曼卡宣言 》提出。全纳教育从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和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这一事实出发,提倡并呼吁在教育中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它强调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提倡把教育权付诸行动,向所有学习者伸出援手,尊重其不同需求、能力和特点,消除学习环境中所有形式的歧视。2005年针对全纳教育出版的《全纳教育指导方针——确保全民接受教育》(A Guide for Ensuring Inclusion and Equity in Education)明确指出,全纳教育“关注对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环境中广泛的学习需求给予适当的回应。全纳教育并非如何融合一部分学生到主流教育中这样的边缘问题,而是一种审视如何转变教育系统和其它学习环 境,以回应多样化的学习者的途径。全纳的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既能很好地适应多样化、又能将多样化视为一项挑战及对学习环境的丰富,而不是一个问题。全纳强调尽可能地为(身体、社会和/或情感方面的)残疾人平等参与普通教育提供机会,但是也留出人们自主选择 的可能,并且允许给需要的人提供特别的帮助和设备。”①
从对全纳教育的定义中可以看到该教育理念中四个不可忽视的要点:接纳与融合,积极并有效参与,满足特殊教育需求,以及交流合作。而这四个要点也体现在了新西兰高等舞蹈教学中。首先,作为排斥或排除的反义词,接纳与融合强调所有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以接受教育,而不能因为生理、智力、性别、民族、家庭社会地位、宗教等因素将某些受教育者排除在外。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提倡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舞蹈活动中,即舞蹈属于每个人。学生不会因为身材过胖,个子过矮,或协调能力差而被剥夺学习和享受舞蹈艺术的权利。在我参与的舞蹈编导课中,甚至有一名同学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其二,积极并有效的参与强调学生主动的融入学习。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重视参与过程,轻结果。在课堂中,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鼓励学生以自己选择的方式重组或展示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更容易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挑战中。其三,满足特殊教育要求是从学生出发,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以统一标准衡量学生。相反,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并不断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独特性为傲。最后,交流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小组合作是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言论、对不同观点进行探讨中学习与人交流和合作。在不断的争议和妥协中不但创造出属于自己小组的舞蹈,更提升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情感。 三、多元智能理论
影响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的另一个理念则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质疑并挑战了传统理念中的一元智能结构,即唯有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才被认可。他提出,人的智能多种多样,其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并归纳出以下几种智能:1)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描述事件并与人交流,自如的将言语或文字与自己内心情感相联系的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对数学规则、逻辑关系及其他相关抽象概念较为敏感,能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3)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能创编、表达、改变以及思考音乐,敏锐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能力;4)视觉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对视觉空间及周边有特殊敏感觉察,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强烈感受和记忆,并善于把所感知的一切以图画方式展现的能力;5)肢体-动觉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能够较好的控制肢体,对事件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善于运用肢体生产或改造事物、表现或宣泄思想情感的能力;6)自我认知智(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对自己内在情绪、意向和欲求有较强了解和意识,并能以此做出适当行为,能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生活有规划、自尊和自律的能力;7)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能察觉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向、动机及感觉,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并作出适当反应,有效把握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有效与人交往的能力;8)自然探索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该智能于1995年补充,指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有诚挚的兴趣、强烈的关怀及敏锐的观察与辨认,并能有效运用自然的能力。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理论为教育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学生的差异不再是教育上的负担,而被视为一种宝贵资源。这种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提供与之相符的教学方式。
遵循多元智能理论,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挖掘并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并对此给予充分的尊重,更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以及能力加以引导,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体活动能力。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力结构和特定的智力水平,因而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风格。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中把这些不同视作教育的资源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面临一个新动作时,有的学生可能通过观察即可掌握,而有的学生则可能需要实际的肢体模仿才能学会。有的学生可能在音乐的伴随中学的更快,有的学生则可能通过与舞伴的磨合中得以体会。教师会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运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而非逼迫所有人用教师自己认同的方式。同样,当教师向大家介绍一个新的舞蹈理论时,往往鼓励学生尝试不同方式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在展示自己理解和听取别人观点中对该理论形成新的认识。又如通过绘画的的形式勾划出该理论构架以达到逻辑梳理。教师也会通过提问挑战学生,激励其自主投入研究探索,并在一问一答中提升批判性思维。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西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产物则是没有绝的标准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对任何事物都要形成自己主动的思考,并勇于发表并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以多元的视角看待每一个动作、理论以及知识点。例如在一次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用肢体形成圆圈的造型。有的学生仅用手指圈在一起,有的同学以手脚相连,更有两三个同学自发组成临时小组用各自肢体共同合作形成圆圈。这种教育方式无疑要求学生跳出来思考,极大限度的尝试不同的方式以解决问题,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和表现力,在不断激励学生求新和求变中提升其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更重要的是,这种充分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方式无疑会激起其在学习中的兴奋感,从而逐渐建立学生对终身学习的渴望。
注释:
①《全纳教育指导方针——确保全民接受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p11.
参考文献
[1]Bolwell,J.Tracing two decades of dance education in New Zealand[J].DANZ Quarterly,2014(3).
[2]Kraus,R.& Hilsedager,S.History of Dance in Art and Education[M].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81.
[3]Snook,B.& Buck,R.Tertiary dance in New Zealand[J].NZ Dance,2014(34).
[4]于平.高校舞蹈綜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5]曾繁仁.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