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期的女性作家中,迟子建的写作风格是十分独特的,她以她全新的视角倾注着她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独特关怀。迟子建的女性意识是温和的,她不主张颠覆男权,她认为男女之间应和谐共处,平等对待,但在这温柔背后又有一丝倔强,她认为女性要想走出悲剧命运,必须不断和命运抗争,这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能体会到这种看似保守,实际上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两性观。
关键词:女性意识;男权社会;和谐共处;独立价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直接表现、描写女性情感和生理体验的女性文学兴起,"身体写作"成为一部分女性作家写作的重点。陈染、林白、徐坤等作家走入读者视野,她们的写作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以大胆叛逆著称,以极端的写作姿态,展现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她们笔下的女性是疯狂的,是勇敢呼出女性真实想法的赌徒。
在新时期的这些女性作家中,有个人显现出了十分独特的写作风格,她就是迟子建,她于八十年代初登上文坛,一直致力于描写东北地区的风景和人情,以自然美和人情美来建构她的小说,独特的创作个性让她受到不少读者的喜爱。她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性,她以她的故乡为写作的起点,轻轻地哼唱着那优美的旋律。正是由于她温和的女性批判立场以及她的作品并不局限于女性生活领域,因此,让许多人忽视了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但这并不代表她对女性立场的忽略,相反,她以她全新的视角倾注着她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独特关怀。
一、温柔的批判,温和的女性意识
迟子建与当代女性作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她的温和,她所描述的世界是那样的宁静而美丽。她的许多作品如《北极村童话》、《北国一片苍茫》等总是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叙述了发生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她的这些作品往往把人带入一个充满神奇的童话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遨游,我们体会到的是亲切、新奇与快乐,可是在这美丽童话世界的背后,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丝淡淡的苦涩,因为她的作品也在诉说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愚昧与落后以及男权意识下的等级观念对女性的压抑,这种等级观念始终植根于这个世界中,造成了女性的悲剧命运,这显示了迟子建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反抗,可是她的反抗并不是激烈的,而是用温和的、无声的反抗来抵御这个不公的世界,《树下》与《逝川》便是这无声的反抗的代表。
1、七斗--苦难中成长
《树下》是迟子建的第一个长篇,它写了一个早熟的少女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主人公七斗无疑是迟子建小说中苦难主人公的代表,她的一生遭遇了无数打击,先是母亲的离世,她被迫由姨妈收养,结果遭姨夫奸污,在痛苦中等待父亲的拯救,可却收到了父亲离世的噩耗,紧接着是姨妈一家的惨死,让她彻底成了孤儿,只能选择流浪,可就连流浪的日子苦难也常常伴她而行,在当教师时经历了只维系一天的婚姻,在船上工作遭到了同事的诬陷,后来,她嫁了人,可丈夫却不信任她,她做了母亲可上帝又夺走了她孩子的生命……仿佛一切的不幸都让她碰上了,我们在为她多舛的命运感到伤心时却并没有看到生命的无望,这就是迟子建小说的力量,她向我们传达了一种顽强的生命意识。七斗虽然被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可她依然没有放弃生活。母亲的离世,让她在思索与怀念中成长;虽遭姨夫奸污,但在梦中见到姨夫一家时,她并没有怨恨他们,反而给他们烧纸钱;当她的学生遭到自己父亲变态对待时,她选择嫁人来挽救一个女孩的命运;面对精神失常的船长,她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他走出阴影;丈夫怀疑她的不忠,可她仍默默为家庭奉献着,直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时,她也没有被命运打败,她怀着会有下一个孩子的信念努力的生活着。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带给七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在男性给她的伤害面前,她选择了宽容与谅解,这不正是迟子建用她温和的笔触表现她对男权社会的无声反抗吗?
2、吉喜--坚持的美丽
另一个代表迟子建温和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人公便是《逝川》里的吉喜。吉喜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年轻时聪明、美丽、能干,与胡会相爱,可胡会却抛弃了她与别人成亲了,后来胡会告诉她他不能娶她的原因是:"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的能力的,你能过了头。"[1](p274)这听起来是多么的荒谬,女人太能干了就让男人丧失了生活能力,只能被抛弃,那男人能干让女人丧失生活能力就是天经地义的?这不正是男性自古以来形成的大男子主义吗?这不就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下所形成的"理所应当"吗?这无疑是对女性的轻视与禁锢。可吉喜并没有被这狭隘的男权思想所束缚,她仍然坚持着自己所相信的,她后来学会了接生,为每一个家庭送去希望与欢乐,面对曾经伤害过她的胡会,他选择了宽容,帮胡会完成了看到重孙子的愿望。吉喜以她自己的方式认真的活着,得到了村民的敬重。
二、温和背后的倔强
迟子建的许多作品都诉说着男权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灾难与不幸,并且用她温和的女性意识企图化解这不幸,但在她溫和背后我们仍可读到一丝倔强,一丝勇于反抗、勇于叛逆的倔强。
1、西西--最不像花朵的花朵
在小说《麦穗》中,反抗意识最明显。《麦穗》虽以"麦穗"为题,但主人公并不是麦穗,而是以名叫"麦穗"的男孩之口讲述他的妹妹西西的故事。西西是一个个性十分张扬的女孩,可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女孩子,她的头发总是又短又乱,当她头上长满虱子的时候,她就在走廊让惠雁帮她捉虱子,一点也不顾及形象,对于哥哥麦穗对她行为的不满,她总是毫不妥协。"她的皮肤极黑,粗糙得像砂纸,而且头发老是乱蓬蓬的像鸡窝一样。母亲建议她扎小辫的时候她总是气鼓鼓地叉着腰说:'麦穗为什么不梳辫子,为什么要我梳?'"[2](p317)西西聪明伶俐,她热爱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她跳级来到哥哥的班上,一点也不输给男孩子,她的聪明还体现在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上。有一次,她和麦穗出去,她坚持每人买一把小刀,因为她发现父亲有时会拿着母亲紫色的披肩勒母亲的脖子,她准备再发生这种事时用小刀割断披肩,而这件事是麦穗一直没有发现的。她也敏锐的发现在小福子父亲的葬礼上,母亲跳进棺材里,并把自己紫色披肩留在里面,从而知道了母亲和小福子父亲特殊的关系。西西将她与图画老师的关系写入作文,当别人议论他们不明的关系时,她毫不在乎,称她是自愿的,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别样的女孩。 迟子建用西西这个形象表现出她温和女性意背后的倔强,西西并不输给任何一个男孩子,反而超越他们,可是她的聪明伶俐并不能改变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的命运,她在一天天的家务劳动中渐渐地抹掉了身上的刺,渐渐地被生活所驯服,逐渐走向父母所期望的温和女人。西西一开始是反抗的,可是她慢慢地妥协了,看着麦穗去上学,她除了羡慕麦穗外,每天还让麦穗教她学习,可是在一天又一天的繁重劳动后,她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个敢于反抗,充满个性,阳光可爱的小女孩已经消失了,而成为一个永远在男权社会压抑下麻木活着的农村妇女。
迟子建在《麦穗》中用温和的笔书写了一个普通女孩走向女人的故事,但这个女孩又是不普通的,她敢于反抗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她以她的敏感和机智对抗着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压抑,这体现出迟子建女性意识中倔强、不屈服的特点。可西西最后的不幸又让我们感受到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社会权利结构的不公与失衡。
2、小梳妆--消逝青春中等待爱情
《秧歌》是迟子建又一部控诉这个男权社会的代表,里面最神秘的人物就数小梳妆了,小梳妆这个人物从头到尾一直被人们议论着,"无论是赶车的马夫,还是牵驴的磨倌,抑或是卖豆腐的中年妇女,只要听说南天阁来了秧歌队,而那里面又有小梳妆,就不管他们手里正忙着什么,赶紧撇下朝银口巷和猪栏巷里跑。"[2](p2)小梳妆扭秧歌成了村里人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她的美,都被她深深的迷恋。可是被所有人追捧的她却得不到她所爱的人的心,她仍然逃脱不了被付子玉抛弃的命运,"世上没有薄情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2](p49)这句话代表了迟子建对小梳妆命运的真实概括。在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拉车的李老头去世时,有人买了许多丧葬品,那人竟是小梳妆,这个细节,更能体现出小梳妆的有情有义以及她对这段感情的难以割舍。在等待中,她耗尽了生命和青春,唯有以死向这个社会发出她反抗的呼声。
小梳妆的故事不单单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更代表着那个时代大部分女子的命运,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薄情寡义,而女人只有在青春的流逝中等待,这不正是迟子建对男权社会强烈的控诉吗?迟子建的女性意识是温和的,可在她温柔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份倔强,这份倔强是对男尊女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强烈控诉,是始终对女性自尊独立的坚持,温和背后倔强地反抗不是反而更有力度吗?
三、和谐中的男女两性
对于男女两性关系迟子建是温和的,她不主张颠覆男权,她认为男女之间应和谐共处,平等对待,在《我的女性观》一文中,迟子建曾谈到"宇宙间的太阳和月亮的转换可以看作是人世间男女应有的关系,它们紧密衔接,不可替代,谁也别指望打倒谁,只有获得和谐,这个世界才不至于倾斜,才能维持平衡状态"。[3] (p85)这充分道出了她的两性观,她用温和中不失叛逆与倔强的态度,祈祷着男女双方的互相妥协。
虽然她的作品中不乏男权社会下女性所遭遇的不幸与磨难,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推翻与颠覆,女性要想走出悲剧命运,必须不断和命运抗争,有自己独立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树下》里七斗一生遭遇坎坷,可她并没有想过放弃生命的原因,对她来说这些灾难无疑让她成长了,她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当遭到别人诬陷时,她不恼怒,她选择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当住在她家的画家自杀时,她并不去阻拦,她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对生命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逝川》里的吉喜面对胡会的背叛仍帮助他孙媳妇接生而错过了捕泪鱼的最佳时机……这就是迟子建的女性观,勇敢走出女性的狭小空间,确立自己独立的人格,不因男权社会的强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目标,在独立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加重要的一点,也是迟子建在作品中反复强调的,那就是用女性的温柔善良去帮助身边的人,宽容对待这个世界,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女人。
迟子建所追求的男女和谐共处,表面上看似保守,而实际上,它更能体现出男女两性的真实状况,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从而更有意义。所谓地颠覆男权社会的激进,只是部分女作家的心声和控诉,但这实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它并不符合社會发展规律,只有男女和谐共处,友好平等,女性活出自我价值才具有实现的可能。
迟子建是灵魂的歌者,她歌唱着处于黑龙江边陲的北极村的一切,歌唱着这里的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情,更多的是歌唱着这里的女性,她们在这美丽但落后愚昧的环境下成长着,以宽容抵挡着男权社会带给她们的伤害与不公,这是迟子建温柔背后倔强批判之后表现出的对家乡女性深深的爱。
参考文献:
[1]迟子建.亲亲土豆/迟子建文集3[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2]迟子建.秧歌/迟子建文集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吴莹莹(1990.1-),女,河北唐山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中国作家作品方向。
关键词:女性意识;男权社会;和谐共处;独立价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许多直接表现、描写女性情感和生理体验的女性文学兴起,"身体写作"成为一部分女性作家写作的重点。陈染、林白、徐坤等作家走入读者视野,她们的写作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以大胆叛逆著称,以极端的写作姿态,展现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她们笔下的女性是疯狂的,是勇敢呼出女性真实想法的赌徒。
在新时期的这些女性作家中,有个人显现出了十分独特的写作风格,她就是迟子建,她于八十年代初登上文坛,一直致力于描写东北地区的风景和人情,以自然美和人情美来建构她的小说,独特的创作个性让她受到不少读者的喜爱。她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性,她以她的故乡为写作的起点,轻轻地哼唱着那优美的旋律。正是由于她温和的女性批判立场以及她的作品并不局限于女性生活领域,因此,让许多人忽视了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但这并不代表她对女性立场的忽略,相反,她以她全新的视角倾注着她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独特关怀。
一、温柔的批判,温和的女性意识
迟子建与当代女性作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她的温和,她所描述的世界是那样的宁静而美丽。她的许多作品如《北极村童话》、《北国一片苍茫》等总是以一个孩童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叙述了发生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她的这些作品往往把人带入一个充满神奇的童话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遨游,我们体会到的是亲切、新奇与快乐,可是在这美丽童话世界的背后,我们又能感受到一丝淡淡的苦涩,因为她的作品也在诉说着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愚昧与落后以及男权意识下的等级观念对女性的压抑,这种等级观念始终植根于这个世界中,造成了女性的悲剧命运,这显示了迟子建对男权社会的批判与反抗,可是她的反抗并不是激烈的,而是用温和的、无声的反抗来抵御这个不公的世界,《树下》与《逝川》便是这无声的反抗的代表。
1、七斗--苦难中成长
《树下》是迟子建的第一个长篇,它写了一个早熟的少女在苦难中成长的故事。主人公七斗无疑是迟子建小说中苦难主人公的代表,她的一生遭遇了无数打击,先是母亲的离世,她被迫由姨妈收养,结果遭姨夫奸污,在痛苦中等待父亲的拯救,可却收到了父亲离世的噩耗,紧接着是姨妈一家的惨死,让她彻底成了孤儿,只能选择流浪,可就连流浪的日子苦难也常常伴她而行,在当教师时经历了只维系一天的婚姻,在船上工作遭到了同事的诬陷,后来,她嫁了人,可丈夫却不信任她,她做了母亲可上帝又夺走了她孩子的生命……仿佛一切的不幸都让她碰上了,我们在为她多舛的命运感到伤心时却并没有看到生命的无望,这就是迟子建小说的力量,她向我们传达了一种顽强的生命意识。七斗虽然被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可她依然没有放弃生活。母亲的离世,让她在思索与怀念中成长;虽遭姨夫奸污,但在梦中见到姨夫一家时,她并没有怨恨他们,反而给他们烧纸钱;当她的学生遭到自己父亲变态对待时,她选择嫁人来挽救一个女孩的命运;面对精神失常的船长,她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他走出阴影;丈夫怀疑她的不忠,可她仍默默为家庭奉献着,直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时,她也没有被命运打败,她怀着会有下一个孩子的信念努力的生活着。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带给七斗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在男性给她的伤害面前,她选择了宽容与谅解,这不正是迟子建用她温和的笔触表现她对男权社会的无声反抗吗?
2、吉喜--坚持的美丽
另一个代表迟子建温和女性意识的女性主人公便是《逝川》里的吉喜。吉喜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年轻时聪明、美丽、能干,与胡会相爱,可胡会却抛弃了她与别人成亲了,后来胡会告诉她他不能娶她的原因是:"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的能力的,你能过了头。"[1](p274)这听起来是多么的荒谬,女人太能干了就让男人丧失了生活能力,只能被抛弃,那男人能干让女人丧失生活能力就是天经地义的?这不正是男性自古以来形成的大男子主义吗?这不就是几千年来男权社会下所形成的"理所应当"吗?这无疑是对女性的轻视与禁锢。可吉喜并没有被这狭隘的男权思想所束缚,她仍然坚持着自己所相信的,她后来学会了接生,为每一个家庭送去希望与欢乐,面对曾经伤害过她的胡会,他选择了宽容,帮胡会完成了看到重孙子的愿望。吉喜以她自己的方式认真的活着,得到了村民的敬重。
二、温和背后的倔强
迟子建的许多作品都诉说着男权社会给女性带来的灾难与不幸,并且用她温和的女性意识企图化解这不幸,但在她溫和背后我们仍可读到一丝倔强,一丝勇于反抗、勇于叛逆的倔强。
1、西西--最不像花朵的花朵
在小说《麦穗》中,反抗意识最明显。《麦穗》虽以"麦穗"为题,但主人公并不是麦穗,而是以名叫"麦穗"的男孩之口讲述他的妹妹西西的故事。西西是一个个性十分张扬的女孩,可她一点也不像一个女孩子,她的头发总是又短又乱,当她头上长满虱子的时候,她就在走廊让惠雁帮她捉虱子,一点也不顾及形象,对于哥哥麦穗对她行为的不满,她总是毫不妥协。"她的皮肤极黑,粗糙得像砂纸,而且头发老是乱蓬蓬的像鸡窝一样。母亲建议她扎小辫的时候她总是气鼓鼓地叉着腰说:'麦穗为什么不梳辫子,为什么要我梳?'"[2](p317)西西聪明伶俐,她热爱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她跳级来到哥哥的班上,一点也不输给男孩子,她的聪明还体现在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上。有一次,她和麦穗出去,她坚持每人买一把小刀,因为她发现父亲有时会拿着母亲紫色的披肩勒母亲的脖子,她准备再发生这种事时用小刀割断披肩,而这件事是麦穗一直没有发现的。她也敏锐的发现在小福子父亲的葬礼上,母亲跳进棺材里,并把自己紫色披肩留在里面,从而知道了母亲和小福子父亲特殊的关系。西西将她与图画老师的关系写入作文,当别人议论他们不明的关系时,她毫不在乎,称她是自愿的,这一切都让我们看到一个别样的女孩。 迟子建用西西这个形象表现出她温和女性意背后的倔强,西西并不输给任何一个男孩子,反而超越他们,可是她的聪明伶俐并不能改变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的命运,她在一天天的家务劳动中渐渐地抹掉了身上的刺,渐渐地被生活所驯服,逐渐走向父母所期望的温和女人。西西一开始是反抗的,可是她慢慢地妥协了,看着麦穗去上学,她除了羡慕麦穗外,每天还让麦穗教她学习,可是在一天又一天的繁重劳动后,她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那个敢于反抗,充满个性,阳光可爱的小女孩已经消失了,而成为一个永远在男权社会压抑下麻木活着的农村妇女。
迟子建在《麦穗》中用温和的笔书写了一个普通女孩走向女人的故事,但这个女孩又是不普通的,她敢于反抗这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她以她的敏感和机智对抗着来自家人和社会的压抑,这体现出迟子建女性意识中倔强、不屈服的特点。可西西最后的不幸又让我们感受到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社会权利结构的不公与失衡。
2、小梳妆--消逝青春中等待爱情
《秧歌》是迟子建又一部控诉这个男权社会的代表,里面最神秘的人物就数小梳妆了,小梳妆这个人物从头到尾一直被人们议论着,"无论是赶车的马夫,还是牵驴的磨倌,抑或是卖豆腐的中年妇女,只要听说南天阁来了秧歌队,而那里面又有小梳妆,就不管他们手里正忙着什么,赶紧撇下朝银口巷和猪栏巷里跑。"[2](p2)小梳妆扭秧歌成了村里人一年中最期盼的事,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着她的美,都被她深深的迷恋。可是被所有人追捧的她却得不到她所爱的人的心,她仍然逃脱不了被付子玉抛弃的命运,"世上没有薄情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2](p49)这句话代表了迟子建对小梳妆命运的真实概括。在作品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拉车的李老头去世时,有人买了许多丧葬品,那人竟是小梳妆,这个细节,更能体现出小梳妆的有情有义以及她对这段感情的难以割舍。在等待中,她耗尽了生命和青春,唯有以死向这个社会发出她反抗的呼声。
小梳妆的故事不单单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更代表着那个时代大部分女子的命运,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薄情寡义,而女人只有在青春的流逝中等待,这不正是迟子建对男权社会强烈的控诉吗?迟子建的女性意识是温和的,可在她温柔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份倔强,这份倔强是对男尊女卑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强烈控诉,是始终对女性自尊独立的坚持,温和背后倔强地反抗不是反而更有力度吗?
三、和谐中的男女两性
对于男女两性关系迟子建是温和的,她不主张颠覆男权,她认为男女之间应和谐共处,平等对待,在《我的女性观》一文中,迟子建曾谈到"宇宙间的太阳和月亮的转换可以看作是人世间男女应有的关系,它们紧密衔接,不可替代,谁也别指望打倒谁,只有获得和谐,这个世界才不至于倾斜,才能维持平衡状态"。[3] (p85)这充分道出了她的两性观,她用温和中不失叛逆与倔强的态度,祈祷着男女双方的互相妥协。
虽然她的作品中不乏男权社会下女性所遭遇的不幸与磨难,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推翻与颠覆,女性要想走出悲剧命运,必须不断和命运抗争,有自己独立的主体意识,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树下》里七斗一生遭遇坎坷,可她并没有想过放弃生命的原因,对她来说这些灾难无疑让她成长了,她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当遭到别人诬陷时,她不恼怒,她选择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当住在她家的画家自杀时,她并不去阻拦,她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他对生命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逝川》里的吉喜面对胡会的背叛仍帮助他孙媳妇接生而错过了捕泪鱼的最佳时机……这就是迟子建的女性观,勇敢走出女性的狭小空间,确立自己独立的人格,不因男权社会的强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人生目标,在独立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加重要的一点,也是迟子建在作品中反复强调的,那就是用女性的温柔善良去帮助身边的人,宽容对待这个世界,做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女人。
迟子建所追求的男女和谐共处,表面上看似保守,而实际上,它更能体现出男女两性的真实状况,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从而更有意义。所谓地颠覆男权社会的激进,只是部分女作家的心声和控诉,但这实现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它并不符合社會发展规律,只有男女和谐共处,友好平等,女性活出自我价值才具有实现的可能。
迟子建是灵魂的歌者,她歌唱着处于黑龙江边陲的北极村的一切,歌唱着这里的自然风景和社会人情,更多的是歌唱着这里的女性,她们在这美丽但落后愚昧的环境下成长着,以宽容抵挡着男权社会带给她们的伤害与不公,这是迟子建温柔背后倔强批判之后表现出的对家乡女性深深的爱。
参考文献:
[1]迟子建.亲亲土豆/迟子建文集3[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2]迟子建.秧歌/迟子建文集2[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迟子建.听时光飞舞--迟子建随笔自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吴莹莹(1990.1-),女,河北唐山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中国作家作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