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即将开展之前,以盐池县为例,对比分析了盐池县第二次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与主要存在的不足,查找调查过程中影响盐池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解决措施和建议,供开展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借鉴。
【关键词】 土地调查;影响;因素;思考
盐池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属中部干旱带区域,县域地势南高北低,北接毛乌素沙漠,属鄂尔多斯台地;南靠黄土高原属典型的过度地带,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沟壑纵横,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盐池是宁夏生态移民主战场之一,同时是农牧业大县,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进程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土地利用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盐池县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县之一有他的代表性。通过对影响盐池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二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供开展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借鉴。
1、盐池县土地利用分析
1.1“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盐池县2014年年末土地总面积为655379.32公顷(655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2278.63公顷(旱地87763.3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39%),占全县总面积的15.61%;园地626.0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10%;林地91234.7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92%;牧草地384104.3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8.6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027.0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29%;交通运输用地5770.69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8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56.3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37%;其它土地53881.43公顷(裸地41192.1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9%),占全县总面积的8.22%。
1.2 “二调”土地利用流向不正常状况分析
盐池县2008年年末面积数据属一调时期,分类采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旱地面积为76400.58公顷,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面积为178.54公顷,其它未利用地面积(黄土沟壑)为38049.11公顷。2014年年末面积数据属二调时期,分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与2008年的旱地面积相比,增加11362.72公顷,增幅12.95%,增幅偏大,可能是不同调查时期对旱地怎么去认定造成面积差值过大。二调地类“裸地”与一调地类存在对应关系的是“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它未利用地(黄土沟壑)”,同时地类“其他草地”与“其它未利用地(黄土沟壑)”也存在对应关系,从2014年的裸地面积来看,将2008年一调地类“其它未利用地”归并后,增加2964.49公顷,增幅为7.20%;如果不将其归并入裸地,二调裸地面积增幅99.57%,明显极不合理。
2、二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遥感影像资料現势性差分辨率低
从制作1:1万比例尺调查基础底图的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信息显示和调查基础底图使用来看,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的遥感影像资料现势性差。盐池县二调是2008年上半年开展的,而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时间多数为2005年度以前,有些获取时间甚至更早,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行,当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影像与实地现状差距很大,加大了影像判读难度;二是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的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偏低。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所采用卫星影像分辨率的数据均低于2.5米,遥感影像图清晰度不高,部分正射影像图还存在云量覆盖、影像模糊、纹理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给调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和影响;三是调查基础底图比例尺偏小。县城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极为复杂,难易在1:1万比例尺调查基础底图把错综复杂地类图斑界线和权属界线的准确位置反映出来,影响二调成果的使用。
2.2从事影像解译人员整体力量薄弱
二调无论是采用综合调查法还是采用全野外调查法,掌握不同影像信息所反映的实地具体地类(地物)是调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对提高调查质量和调查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盐池县前期采用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法,即先内业解译再外业核实的一种调查方法。但是,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盐池县参与调查的多数人员不具有必要的遥感影像知识,缺乏对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应用方面的掌握,基本技能偏弱,同时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特点不了解,熟悉内业的不熟悉外业,熟悉外业的不熟悉内业,再受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低、现势性差和调查基础底图影像模糊、原有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法使得盐池县二调前期工作开展走了不少的弯路。
2.3地类划分认定归并不尽合理
盐池县处于半干旱半荒漠化地区,年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并且干旱天气频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01年以来,盐池县政府积极实施扶贫搬迁移民,截止到2015年,移民迁出区土地总面积为222.2万亩,其中耕地46.4万亩。由于干旱少雨,土地瘠薄,生态恢复难度大,二调时包括移民迁出区在内遥感影像有耕作痕迹但撂荒多年的“撞天田”随处可见,将遥感影像有耕作痕迹但撂荒多年的“撞天田”认定为耕地,造成耕地数据虚增,加之年度变更量跟不上生态退耕量,面临着大面积的退耕地需要重新确认土地利用类型。黄土沟壑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且属于不容易开发利用的土地,第一次土地调查时,宁夏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技术规程在国家分类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续分,黄土沟壑续分到“其它未利用地”,二调规程将其同“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归并为“裸地”,将其同“荒草地” 归并为“其他草地”,会给人们对黄土沟壑认知造成一种错觉,可能造成区域土地合理规划、有效开发利用上的混乱。 3、措施及建议
3.1最新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
采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调查任务效率,确保调查成果准确性,遥感影像图的现势性新旧和分辨率优低是基础。由于二调制作调查基础底图的遥感影像资料现势性差、分辨率低、影像模糊,影响了调查成果准确性,现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有效管理和利用之需求,盐池县应抓住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机遇,利用现势性最新、分辨率最优遥感影像制作的调查基础底图,结合新技术手段和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有效提高完成任务效率,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真实性、准确性,为县域实行科学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2调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调查目标的重要环节。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尽管提供最新优分辨率遥感影像制作的调查基础底图,但是土地调查整个调查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紧扣,密不可分,调查队伍及技术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技术路线和调查方法的选择,对提高完成调查任务效率以及保障调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遴选调查队伍时要严格把关,调查队伍应具有航测遥感或相近专业资质、人员稳定、有长期从事涉土工作经历。参与调查人员业务能力要强,应熟悉内外业工作,具有必要的遥感影像知识,具备掌握不同影像信息所反映的实地具体地类(地物)的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特点有所了解,才能确保调查目标任务实现。
3.3地类续分归并认定要科学严谨准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开展土地调查统计,掌握土地资源现状,获得详实可靠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管理的基础。地类续分归并认定一定程度上要考虑我国版图辽阔、地区类型不同,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新时期脱贫攻坚等重大举措对区域土地類型造成的影响。地类续分归并在盐池县全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都应以国家现行扶贫攻坚规划为导向,以地域类型差异为前提,以生态退耕地为重点,以有利于遏制盲目土地开发为根本,特别是移民迁出区的生态退耕地,应按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生态修复并以利用现状认定地类,调查结果才会客观、真实;将不容易开发的黄土沟壑从其他草地043和裸地127里续分出来进行调查,有利于分析可利用土地与难利用土地的范围、规模,便于制订相应的开发利用办法,使县域土地合理规划、有效开发利用。
总之,只有解决了影响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效率和质量的因素,才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查任务,获得精准可靠基础数据,制订相应措施,保障土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2009年6月.
[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Z].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23).
[4]张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3,(3):65-67.
[5]姚利青.浅谈SPOT2.5m卫星影像解译的方法[J].地矿测绘,2011,(1):34-37.
作者简介:
哈万录(1961-),男,宁夏银川市人,高级工程师,宁夏土地勘测规划院,主要从事区域土地调查、土地勘测及土地利用研究。
【关键词】 土地调查;影响;因素;思考
盐池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属中部干旱带区域,县域地势南高北低,北接毛乌素沙漠,属鄂尔多斯台地;南靠黄土高原属典型的过度地带,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沟壑纵横,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盐池是宁夏生态移民主战场之一,同时是农牧业大县,近年来,随着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进程加快,生态移民迁出区土地利用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盐池县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县之一有他的代表性。通过对影响盐池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调”)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因素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二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供开展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借鉴。
1、盐池县土地利用分析
1.1“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盐池县2014年年末土地总面积为655379.32公顷(655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2278.63公顷(旱地87763.3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39%),占全县总面积的15.61%;园地626.0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10%;林地91234.7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3.92%;牧草地384104.36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8.6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027.01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29%;交通运输用地5770.69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8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56.3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0.37%;其它土地53881.43公顷(裸地41192.1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6.29%),占全县总面积的8.22%。
1.2 “二调”土地利用流向不正常状况分析
盐池县2008年年末面积数据属一调时期,分类采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旱地面积为76400.58公顷,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面积为178.54公顷,其它未利用地面积(黄土沟壑)为38049.11公顷。2014年年末面积数据属二调时期,分类采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与2008年的旱地面积相比,增加11362.72公顷,增幅12.95%,增幅偏大,可能是不同调查时期对旱地怎么去认定造成面积差值过大。二调地类“裸地”与一调地类存在对应关系的是“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和其它未利用地(黄土沟壑)”,同时地类“其他草地”与“其它未利用地(黄土沟壑)”也存在对应关系,从2014年的裸地面积来看,将2008年一调地类“其它未利用地”归并后,增加2964.49公顷,增幅为7.20%;如果不将其归并入裸地,二调裸地面积增幅99.57%,明显极不合理。
2、二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遥感影像资料現势性差分辨率低
从制作1:1万比例尺调查基础底图的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信息显示和调查基础底图使用来看,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是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的遥感影像资料现势性差。盐池县二调是2008年上半年开展的,而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时间多数为2005年度以前,有些获取时间甚至更早,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行,当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影像与实地现状差距很大,加大了影像判读难度;二是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的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偏低。制作遥感正射影像图所采用卫星影像分辨率的数据均低于2.5米,遥感影像图清晰度不高,部分正射影像图还存在云量覆盖、影像模糊、纹理不清晰等问题,这些问题给调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和影响;三是调查基础底图比例尺偏小。县城周边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极为复杂,难易在1:1万比例尺调查基础底图把错综复杂地类图斑界线和权属界线的准确位置反映出来,影响二调成果的使用。
2.2从事影像解译人员整体力量薄弱
二调无论是采用综合调查法还是采用全野外调查法,掌握不同影像信息所反映的实地具体地类(地物)是调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对提高调查质量和调查效率是十分重要的。盐池县前期采用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法,即先内业解译再外业核实的一种调查方法。但是,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盐池县参与调查的多数人员不具有必要的遥感影像知识,缺乏对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应用方面的掌握,基本技能偏弱,同时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特点不了解,熟悉内业的不熟悉外业,熟悉外业的不熟悉内业,再受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低、现势性差和调查基础底图影像模糊、原有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基于内外业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法使得盐池县二调前期工作开展走了不少的弯路。
2.3地类划分认定归并不尽合理
盐池县处于半干旱半荒漠化地区,年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并且干旱天气频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2001年以来,盐池县政府积极实施扶贫搬迁移民,截止到2015年,移民迁出区土地总面积为222.2万亩,其中耕地46.4万亩。由于干旱少雨,土地瘠薄,生态恢复难度大,二调时包括移民迁出区在内遥感影像有耕作痕迹但撂荒多年的“撞天田”随处可见,将遥感影像有耕作痕迹但撂荒多年的“撞天田”认定为耕地,造成耕地数据虚增,加之年度变更量跟不上生态退耕量,面临着大面积的退耕地需要重新确认土地利用类型。黄土沟壑是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且属于不容易开发利用的土地,第一次土地调查时,宁夏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技术规程在国家分类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续分,黄土沟壑续分到“其它未利用地”,二调规程将其同“裸土地、裸岩石砾地”归并为“裸地”,将其同“荒草地” 归并为“其他草地”,会给人们对黄土沟壑认知造成一种错觉,可能造成区域土地合理规划、有效开发利用上的混乱。 3、措施及建议
3.1最新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
采用新技术手段,提高调查任务效率,确保调查成果准确性,遥感影像图的现势性新旧和分辨率优低是基础。由于二调制作调查基础底图的遥感影像资料现势性差、分辨率低、影像模糊,影响了调查成果准确性,现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有效管理和利用之需求,盐池县应抓住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试点机遇,利用现势性最新、分辨率最优遥感影像制作的调查基础底图,结合新技术手段和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有效提高完成任务效率,确保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真实性、准确性,为县域实行科学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2调查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调查目标的重要环节。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家尽管提供最新优分辨率遥感影像制作的调查基础底图,但是土地调查整个调查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紧扣,密不可分,调查队伍及技术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技术路线和调查方法的选择,对提高完成调查任务效率以及保障调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在遴选调查队伍时要严格把关,调查队伍应具有航测遥感或相近专业资质、人员稳定、有长期从事涉土工作经历。参与调查人员业务能力要强,应熟悉内外业工作,具有必要的遥感影像知识,具备掌握不同影像信息所反映的实地具体地类(地物)的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当地的土地利用特点有所了解,才能确保调查目标任务实现。
3.3地类续分归并认定要科学严谨准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开展土地调查统计,掌握土地资源现状,获得详实可靠基础数据,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管理的基础。地类续分归并认定一定程度上要考虑我国版图辽阔、地区类型不同,同时还要考虑国家新时期脱贫攻坚等重大举措对区域土地類型造成的影响。地类续分归并在盐池县全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都应以国家现行扶贫攻坚规划为导向,以地域类型差异为前提,以生态退耕地为重点,以有利于遏制盲目土地开发为根本,特别是移民迁出区的生态退耕地,应按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生态修复并以利用现状认定地类,调查结果才会客观、真实;将不容易开发的黄土沟壑从其他草地043和裸地127里续分出来进行调查,有利于分析可利用土地与难利用土地的范围、规模,便于制订相应的开发利用办法,使县域土地合理规划、有效开发利用。
总之,只有解决了影响第三次农村土地调查效率和质量的因素,才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查任务,获得精准可靠基础数据,制订相应措施,保障土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5号,2009年6月.
[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Z].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3(23).
[4]张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北京测绘,2013,(3):65-67.
[5]姚利青.浅谈SPOT2.5m卫星影像解译的方法[J].地矿测绘,2011,(1):34-37.
作者简介:
哈万录(1961-),男,宁夏银川市人,高级工程师,宁夏土地勘测规划院,主要从事区域土地调查、土地勘测及土地利用研究。